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转辙机用全自动接点组擦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09:49: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道岔转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辙机用全自动接点组擦拭装置。


背景技术:

2.转辙机,是指用于可靠地转换道岔位置,改变道岔开通方向,锁闭道岔尖轨,反映道岔位置的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它可以很好地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
3.转辙机是一种机电一体化产品,其作用是在接到联锁系统的命令后,转换道岔、锁闭道岔并给出道岔到位的表示信号。转辙机通过机械机构带动接点组(具体包括动接点组与静接点组),实现动力电路和表示电路的切换,其中,动接点组与静接点组作为关键部件,承担电路通断的功能。
4.目前,所有转辙机的接点组在寿命期内,均需要定期维护擦拭,根据全国范围内多年的使用经验发现,通过定期擦拭接点组,接点组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会明显降低。
5.但是,目前通常是由铁路工作人员,采取人工手动的方式,用清洁物品(例如海绵)直接对接点组进行擦拭,因此,不仅擦拭工作效率较低,而且,显著增加了铁路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转辙机用全自动接点组擦拭装置。
7.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辙机用全自动接点组擦拭装置,包括传动部分和动力部分;
8.其中,传动部分包括上下间隔分布的上盖板和下盖板;
9.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一起组成安装平台;
10.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具有预留的垂直间隙;
11.所述安装平台的横向中间位置,垂直贯穿设置有一根第一齿轮轴;
12.其中,所述动力部分,包括直流驱动电机;
13.第一齿轮轴的上端部,向上突出于所述上盖板的顶面,并且与直流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
14.第一齿轮轴的下端部,向下突出于所述下盖板的底面,并且与动接点组快换擦拭头或者静接点组快换擦拭头相连接;
15.动接点组快换擦拭头和静接点组快换擦拭头,用于在直流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从而分别对所接触的转辙机上的动接点组或者静接点组进行擦拭。
16.优选地,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垂直间隙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垫块;
17.垫块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盖板的底面和下盖板的顶面相接触。
18.优选地,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左右两端部,分别通过一根垂直分布的紧固螺钉相连接。
19.优选地,直流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为磁吸接头;
20.磁吸接头具有底部开口的齿轮轴对接凹槽;
21.所述第一齿轮轴的上端部嵌入到所述齿轮轴对接凹槽中,并且通过磁吸方式与所述齿轮轴对接凹槽相连接。
22.优选地,所述安装平台的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设置有一根第二齿轮轴;
23.两根第二齿轮轴的上端部,枢接在所述上盖板中;
24.两根第二齿轮轴垂直贯穿所述下盖板;
25.两根第二齿轮轴的中部,枢接在所述下盖板中;
26.两根第二齿轮轴的下端部,向下突出于所述下盖板的底面,并且与动接点组快换擦拭头或者静接点组快换擦拭头相连接;
27.第一齿轮轴位于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垂直间隙中的部分,套装有一个第一齿轮;
28.两根第二齿轮轴位于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垂直间隙中的部分,分别套装有一个第二齿轮;
29.第一齿轮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相啮合。
30.优选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通过平键与第一齿轮轴和第二齿轮轴对应连接。
31.优选地,动接点组快换擦拭头,包括第一旋转头和第一擦拭海绵;
32.第一旋转头的上端,与第一齿轮轴或第二齿轮轴的下端部相连接;
33.第一旋转头的下端内侧,具有圆柱形的、底部开口的擦拭海绵设置空腔;
34.擦拭海绵设置空腔的四周侧壁,环绕地粘接有一圈第一擦拭海绵;
35.第一擦拭海绵的内侧,具有接点环擦拭空腔;
36.接点环擦拭空腔,用于容纳转辙机上的动接点组顶部设置的、需要擦拭的接点环。
37.优选地,第一齿轮轴和第二齿轮轴的下端部,分别安装有一个镶嵌碰珠;
38.第一旋转头的上端,具有顶部开口的第一齿轮轴容纳空腔;
39.第一齿轮轴容纳空腔,用于容纳第一齿轮轴或第二齿轮轴的下端部;
40.第一齿轮轴容纳空腔的侧壁,在与镶嵌碰珠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镶嵌碰珠容纳孔。
41.优选地,静接点组快换擦拭头,包括第二旋转头和第二擦拭海绵;
42.第二旋转头的上端,与第一齿轮轴或第二齿轮轴的下端部相连接;
43.第二旋转头的下端四周外侧壁,环绕地粘接有一圈第二擦拭海绵;
44.第二擦拭海绵,用于插入到转辙机上的静接点组上部设置的、需要擦拭的接点片的内侧中。
45.优选地,第一齿轮轴和第二齿轮轴的下端部,分别安装有一个镶嵌碰珠;
46.第二旋转头的上端,具有顶部开口的第二齿轮轴容纳空腔;
47.第二齿轮轴容纳空腔,用于容纳第一齿轮轴或第二齿轮轴的下端部;
48.第二齿轮轴容纳空腔的侧壁,在与镶嵌碰珠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镶嵌碰珠容纳
孔。
49.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辙机用全自动接点组擦拭装置,其结构设计科学,可以显著提高对转辙机接点组的擦拭维护工作效率,保证良好的擦拭效果,降低铁路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50.对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辙机用全自动接点组擦拭装置,可以对接点组表面进行清洁抛光,从而使转辙机能够更加可靠的工作,有效降低转辙机由于接点擦拭不到位而引起的接触不良问题,降低转辙机接点组在现场使用时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5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辙机用全自动接点组擦拭装置中,传动部分的主视图,此时安装的是动接点组快换擦拭头;
5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辙机用全自动接点组擦拭装置中,传动部分所配套安装的一种静接点组快换擦拭头的结构示意图;
5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辙机用全自动接点组擦拭装置中,动力部分的外形视图;
5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辙机用全自动接点组擦拭装置,即将对转辙机动接点组进行擦拭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55.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辙机用全自动接点组擦拭装置,即将对转辙机静接点组进行擦拭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56.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辙机用全自动接点组擦拭装置,即将对转辙机静接点组进行擦拭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57.图中,1-上盖板;2-下盖板;3-垫块;4-第一齿轮轴;5-第二齿轮轴;
58.6-齿轮;7-支撑衬套;8-平键;9-镶嵌碰珠;10-第一旋转头;
59.11-第一擦拭海绵;12-紧固螺钉;13-第二旋转头;14-第二擦拭海绵;15-直流驱动电机;16-磁吸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6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
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6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64.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辙机用全自动接点组擦拭装置,包括传动部分和动力部分;
65.其中,传动部分包括上下间隔分布的上盖板1和下盖板2;
66.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2,一起组成安装平台;
67.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2之间,具有预留的垂直间隙;
68.所述安装平台的横向中间位置,垂直贯穿设置有一根第一齿轮轴4;
69.其中,所述动力部分,包括直流驱动电机15;
70.第一齿轮轴4的上端部,向上突出于所述上盖板1的顶面,并且与直流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相连接;
71.第一齿轮轴4的下端部,向下突出于所述下盖板2的底面,并且与动接点组快换擦拭头或者静接点组快换擦拭头相连接;
72.动接点组快换擦拭头和静接点组快换擦拭头,用于在直流驱动电机15的驱动下旋转,从而分别对所接触的转辙机上的动接点组17或者静接点组19进行擦拭。
73.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2之间的垂直间隙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垫块3;
74.垫块3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盖板1的底面和下盖板2的顶面相接触。
75.具体实现上,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2的左右两端部,分别通过一根垂直分布的紧固螺钉12相连接。
76.具体实现上,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2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具有一个螺纹孔;
77.垫块3在与上盖板1上的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垂直通孔;
78.每根紧固螺钉12,从上到下依次贯穿位置对应的上盖板1上的螺纹孔和垫块3上的垂直通孔后,与上盖板1上的螺纹孔相螺纹连接。
79.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直流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为磁吸接头16;
80.磁吸接头16具有底部开口的齿轮轴对接凹槽160;
81.所述第一齿轮轴4的上端部嵌入到所述齿轮轴对接凹槽160中,并且通过磁吸方式与所述齿轮轴对接凹槽160相连接。
82.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安装平台的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设置有一根第二齿轮轴5;
83.两根第二齿轮轴5的上端部,枢接(即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上盖板1中;
84.两根第二齿轮轴5垂直贯穿所述下盖板2;
85.两根第二齿轮轴5的中部,枢接(即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下盖板2中;
86.两根第二齿轮轴5的下端部,向下突出于所述下盖板2的底面,并且与动接点组快
换擦拭头或者静接点组快换擦拭头相连接;
87.第一齿轮轴4位于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2之间的垂直间隙中的部分,套装有一个第一齿轮61;
88.两根第二齿轮轴5位于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2之间的垂直间隙中的部分,分别套装有一个第二齿轮62;
89.第一齿轮6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62相啮合。
90.因而,在直流驱动电机15的驱动下,第一齿轮轴4上的第一齿轮61旋转,从而两个第二齿轮62跟着一起旋转,进而两个第二齿轮轴5及两根第二齿轮轴5的下端部的快换擦拭头(动接点组快换擦拭头或者静接点组快换擦拭头)跟着一起旋转,快换擦拭头实现对所接触的清洁对象的擦拭作业。
91.具体实现上,每根第二齿轮轴5的上端部和中部外侧,分别安装有一个支撑衬套7;
92.两个支撑衬套7,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2中(具有预留的支撑衬套安装槽)。
9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轮轴4的上端部和中部外侧,也分别安装有一个支撑衬套7;两个支撑衬套7,也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2中(具有预留的支撑衬套安装槽)。
94.具体实现上,第一齿轮61和第二齿轮62,分别通过平键8与第一齿轮轴4和第二齿轮轴5对应连接。
95.具体实现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轮轴4和第二齿轮轴5上安装的快换擦拭头的类型相同,即同时安装动接点组快换擦拭头,或者同时安装静接点组快换擦拭头。
96.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动接点组快换擦拭头,包括第一旋转头10和第一擦拭海绵11;
97.第一旋转头10的上端,与第一齿轮轴4或第二齿轮轴5的下端部相连接;
98.第一旋转头10的下端内侧,具有圆柱形的、底部开口的擦拭海绵设置空腔;
99.擦拭海绵设置空腔的四周侧壁,环绕地粘接有一圈第一擦拭海绵11;
100.具体实现上,第一旋转头10的擦拭海绵设置空腔,通过可撕性不干胶贴与第一擦拭海绵11粘接为一体。
101.具体实现上,第一擦拭海绵11的内侧,具有接点环擦拭空腔;
102.接点环擦拭空腔,用于容纳转辙机上的动接点组17顶部设置的、需要擦拭的接点环18。
103.需要说明的是,接点环擦拭空腔的形状大小,与转辙机上的动接点组17顶部设置的、需要擦拭的接点环18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104.具体实现上,第一齿轮轴4和第二齿轮轴5的下端部,分别安装有一个镶嵌碰珠9;
105.第一旋转头10的上端,具有顶部开口的第一齿轮轴容纳空腔;
10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轮轴容纳空腔,用于容纳第一齿轮轴4或第二齿轮轴5的下端部,第一齿轮轴4和第二齿轮轴5的下端部形状大小相同。
107.第一齿轮轴容纳空腔的侧壁,在与镶嵌碰珠9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镶嵌碰珠容纳孔90。
108.因此,第一齿轮轴4和第二齿轮轴5通过镶嵌碰珠9,与第一旋转头10连接并实现快换功能。镶嵌碰珠的安装连接方式,为现有公知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109.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静接点组快换擦拭头,包括第二旋转头13和第二擦拭海绵14;
110.第二旋转头13的上端,与第一齿轮轴4或第二齿轮轴5的下端部相连接;
111.第二旋转头13的下端四周外侧壁,环绕地粘接有一圈第二擦拭海绵14;
112.第二擦拭海绵14,用于插入到转辙机上的静接点组19上部设置的、需要擦拭的接点片20的内侧。
113.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擦拭海绵14的形状大小,与转辙机上的静接点组19上部设置的、需要擦拭的接点片20内侧空腔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114.具体实现上,第二旋转头13,通过可撕性不干胶贴与第二擦拭海绵14粘接为一体。
115.具体实现上,第一齿轮轴4和第二齿轮轴5的下端部,分别安装有一个镶嵌碰珠9;
116.第二旋转头13的上端,具有顶部开口的第二齿轮轴容纳空腔;
117.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齿轮轴容纳空腔,用于容纳第一齿轮轴4或第二齿轮轴5的下端部,第一齿轮轴4和第二齿轮轴5的下端部形状大小相同。
118.第二齿轮轴容纳空腔的侧壁,在与镶嵌碰珠9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镶嵌碰珠容纳孔90。
11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旋转头10的上端和第二旋转头13的上端的形状构造相同。
120.因此,第一齿轮轴4和第二齿轮轴5通过镶嵌碰珠9,与第二旋转头13连接并实现快换功能。
121.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直流驱动电机15,是可以采用4-8v的微型直流电机,并且配套有可充电锂电池进行供电,还可以进一步配置type-c充电接口对锂电池进行充电。直流驱动电机的技术,为现有公知的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122.具体实现上,直流驱动电机15的外壳上,可以进一步集成总开关和正、反转开关,电机空载转速大于5000r/min,满电可运行2-3小时。
123.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动力部分采用小功率微型的直流驱动电机并配置相应的磁吸接头,通过磁吸方式连接传动部分中的齿轮轴。
124.动力部分将旋转扭矩传递至传动部分后,传动部分中的第一齿轮转动并带动其它两个第二齿轮同步转动,齿轮与齿轮轴之间采用键连接方式,齿轮带动齿轮轴旋转的同时,带动相应类型的快换擦拭头旋转,从而将转辙机动接点组或静接点组表面污渍擦拭干净。
125.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对于动接点组快换擦拭头或者静接点组快换擦拭头,快换擦拭头包括旋转头和定制海绵头两部分,定制海绵(即第一擦拭海绵和第二擦拭海绵)选用高密度的高回弹海绵,通过类似平键凸起的结构并通过集成胶条与旋转头相连接,海绵不仅能将接点组表面的污渍擦拭干净,同时,高密度的海绵自身的疏松多孔结构,能够很好地吸附接点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磨损粉末,且具有一定的表面抛光作用。
126.经过检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辙机用全自动接点组擦拭装置,能够极大地提高铁路维护工人对接点维护擦拭的工作效率,同时,良好的擦拭效果,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转辙机接点组接触不良的概率。
127.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28.一、对动接点组的擦拭作业。
129.如图4所示,当需要对转辙机上的动接点组17进行擦拭作业时,第一齿轮轴4和第
二齿轮轴5的下端部与动接点组快换擦拭头相连接;此时,使用者手握直流驱动电机15,通过磁吸接头16将第一齿轮轴4连接,启动直流驱动电机15旋转,带动磁吸接头16旋转,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轴4旋转,第一齿轮轴4带动第一齿轮61转动,由于第一齿轮61与另外两个第二齿轮62为相互啮合关系,所以三个齿轮会同时转动,三个齿轮转动会带动第二齿轮轴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旋转头10和第一擦拭海绵11一同旋转,从而对转辙机上的动接点组17顶部设置的、需要擦拭的三个接点环18进行擦拭。
130.在使用时,需要先将第一旋转头10和第一擦拭海绵11套在动接点组17的接点环18上,第一旋转头10和第一擦拭海绵11旋转时,会将接点环18上的污渍和粉末擦拭干净,并且第一擦拭海绵11会对接点环18的表面有一定的抛光作用。
131.二、对静接点组的擦拭作业。
132.如图5、图6所示,擦拭转辙机静接点组19的静接点片20时,需要更换第二旋转头13和第二擦拭海绵14,在使用时,先将粘接第二擦拭海绵14的第二旋转头13插入到静接点组19的接点片20中,然后,在启动直流驱动电机15后,三个旋转头同时旋转,从而将对应的三个接点片20表面的粉末和污渍擦拭干净。
133.经过检验,通过对转辙机的动接点环和静接点片定期擦拭,会极大程度降低转辙机产品在现场使用时的故障率。
134.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辙机用全自动接点组擦拭装置,其结构设计科学,可以显著提高对转辙机接点组的擦拭维护工作效率,保证良好的擦拭效果,降低铁路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135.对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辙机用全自动接点组擦拭装置,可以对接点组表面进行清洁抛光,从而使转辙机能够更加可靠的工作,有效降低转辙机由于接点擦拭不到位而引起的接触不良问题,降低转辙机接点组在现场使用时的故障率。
1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