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AGV的塔式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08:14: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基于agv的塔式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停车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gv的塔式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2.专利公告文献cn113152963a中公开了一种使用agv(一种智能搬运器)的立体车库,这种立体车库中,各个停车位围绕着围绕着升降机构呈圆形分布,而各个停车位围绕升降机构呈圆形分布就必须对十字形的支撑座(文献中附图标记序号为131)采用旋转安装的安装方式,而采用旋转的方式一则使得整个安装结构更加复杂,二则由于支撑座既要升降又有旋转,所以支撑座要求有很好的强度和刚性,也占用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gv的塔式立体车库。
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基于agv的塔式立体车库,包括支架以及agv,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停车板,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支架上滑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机构通过绳缆与所述升降板配合在一起,所述agv位于所述停车板上或者升降板上,所述支架内设置有升降通道,所述升降板位于所述升降通道内,所述停车板呈线状排列,且升降通道的两侧均排列设置有停车板。
6.本种塔式立体车库中,通过在支架内部设置升降通道,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板在升降通道内运动,且停车板位于升降通道的两侧,所以这种结构的立体车库中,升降板只需进行升降和横移即可,无需旋转,整个结构相对简单,占用空间较小。
7.综上所述,本种结构的立体车库中,将停车板设置于升降板运行通道的两侧,升降板在停取车时无需进行旋转,这样停取车更加方便,可靠性相对更高,占用空间小,便于灵活布置。
8.可选的,所述停车板上设置有下沉槽以及凸起折弯,所述下沉槽与所述凸起折弯均位于所述停车板的边缘处,且所述下沉槽与所述凸起折弯相接。
9.设置下沉槽与凸起折弯,且下沉槽与凸起折弯相接,且下沉槽与凸起折弯均位于停车板的边缘处,这样的结构相当于在停车板的边缘处设置了一个抗折弯结构,这样可以增加整块停车板的纵向抗折弯性能;同时下沉槽可以起到收集上方滴落的水滴并排除(起到排水槽的作用)。
10.可选的,还包括可转动的挡块,所述可转动的挡块安装在井道侧停车板的边缘处。
11.具体挡块设置在停车板的边缘处,升降机构在存取车时需要提前有一个靠近载车板的横移过渡动作,横移时可以消除升降机构与载车板的间隙,同时推动挡块下臂让挡块旋转,挡块上的卡板转到载车板下面,载车板就可以被拉出或送进库位。当升降机构复位后准备升降时,挡块通过安装在转轴上的扭簧作用就会向上旋转,可挡住载车板,这样当出现诸如轻微地震导致停车板出现位移趋势时,停车板不会脱离与连接钢板的配合。具体也可
以采用诸如电磁铁或者其他同类型的机构来驱动挡块以阻止挡块从连接钢板上滑脱。
12.可选的,还包括基座,所述支架设置于基座上。
13.具体基座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基座,基座位于大地上。
14.可选的,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内凹槽。
15.具体内凹槽位于升降通道的下方,设置内凹槽的作用是便于从下方对升降板进行维保。
16.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座、电机、曳引轮、绳缆、改向轮以及配重块,所述支座设置于支架上,所述电机设置于支座上,所述曳引轮以及改向轮转动设置于支座身上,所述电机与所述曳引轮配合在一起,所述配重块滑动设置于支架上,所述绳缆的两端分别与配重块及升降板固定在一起,所述绳缆与所述曳引轮及改向轮配合在一起。
17.具体支座设置在支架的顶部,支座的作用是用来安装电机、曳引轮以及改向轮,电机驱动曳引轮进行转动时,可以驱动升降板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配重块的作用是可以减小驱动电机功率,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18.可选的,还包括连接钢板,所述停车板通过连接钢板固定在支架上。
19.具体支架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支架,停车板通过若干连接钢板固定在支架内,停车板与停车板之间也设置有连接钢板,停车板与停车板之间的连接钢板主要起到支撑两块停车板的作用,起到提高停车板稳定性的作用。
20.可选的,每个支架内设置有多个升降通道,且升降通道处于平行的状态。
21.一个支架内设置多个升降通道,每个升降通道的两侧均排列设置有停车板。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停车板设置于升降板运行通道的两侧,升降板在停取车是无需进行旋转,这样停取车更加方便,因一层不用留旋转空间,可以用来停车,增加了停车密度,agv代替司机进出库内,给司机带来更好的安全感。
附图说明:
23.图1是基于agv的塔式立体车库示意简图;
24.图2是停车板的结构示意简图;
25.图3是停车过程中的第一步示意图;
26.图4是停车过程中的第二步示意图;
27.图5是停车过程中的第三步示意图;
28.图6是停车过程中的第四步示意图;
29.图7是停车过程中的第五步示意图。
30.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曳引轮;2、电机;3、支座;4、改向轮;5、绳缆;6、配重块;7、支架;701、升降通道;702、充电室;8、连接钢板;9、停车板;901、下沉槽;902、凸起折弯;10、基座;1001、内凹槽;11、升降板;12、挡块;13、agv。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32.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基于agv的塔式立体车库,包括支架7以及agv,支架7上设置有停车板9,支架7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支架7上滑动设置有升降板11,升降机构通
过绳缆5与升降板11配合在一起,agv位于停车板9上或者升降板11上,支架7内设置有升降通道701,升降板11位于升降通道701内,停车板9呈线状排列,且升降通道701的两侧均排列设置有停车板9。
33.本种塔式立体车库中,通过在支架7内部设置升降通道701,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板11在升降通道701内运动,且停车板9位于升降通道701的两侧,所以这种结构的立体车库中,升降板11只需进行升降即可,无需旋转,整个结构相对简单。
34.综上,本中结构的立体车库中,将停车板9设置于升降板11运行通道的两侧,升降板11在停取车是无需进行旋转,这样停取车更加方便,可靠性相对更高。
35.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停车板9上设置有下沉槽901以及凸起折弯902,下沉槽901与凸起折弯902均位于停车板9的边缘处,且下沉槽901与凸起折弯902相接。
36.设置下沉槽901与凸起折弯902,且下沉槽901与凸起折弯902相接,且下沉槽901与凸起折弯902均位于停车板9的边缘处,这样的结构相当于在停车板9的边缘处设置了一个抗折弯结构,这样可以增加整块停车板9的纵向抗折弯性能;同时下沉槽901可以起到收集上方滴落的水滴并排除(起到排水槽的作用)。
37.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还包括可转动的挡块,可转动的挡块安装在井道侧停车板9的边缘处。
38.具体挡块设置在停车板9的边缘处,升降机构在存取车时需要提前有一个靠近载车板的横移过渡动作,横移时可以消除升降机构与载车板的间隙,同时推动挡块下臂让挡块旋转,挡块上的卡板转到载车板下面,载车板就可以被拉出或送进库位。当升降机构复位后准备升降时,挡块通过安装在转轴上的扭簧作用就会向上旋转,可挡住载车板,这样当出现诸如轻微地震导致停车板9出现位移趋势时,停车板9不会脱离与连接钢板8的配合。具体也可以采用诸如电磁铁或者其他同类型的机构来驱动挡块以阻止挡块从连接钢板8上滑脱。
39.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还包括基座10,支架7设置于基座10上。
40.具体基座10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基座10,基座10位于大地上。
41.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基座10上开设有内凹槽1001。
42.具体内凹槽1001位于升降通道701的下方,设置内凹槽1001的作用是便于从下方对升降板11进行维保。
43.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升降机构包括支座3、电机2、曳引轮、绳缆5、改向轮4以及配重块6,支座3设置于支架7上,电机2设置于支座3上,曳引轮1以及改向轮4转动设置于支座3身上,电机2与曳引轮1配合在一起,配重块6滑动设置于支架7上,绳缆5的两端分别与配重块6及升降板11固定在一起,绳缆5与曳引轮1及改向轮4配合在一起。
44.具体支座3设置在支架7的顶部,支座3的作用是用来安装电机2、曳引轮1以及改向轮4,电机2驱动曳引轮1进行转动时,可以驱动升降板11在升降通道701内进行升降,配重块6的作用是可以减小驱动电机2功率,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45.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还包括连接钢板8,停车板9通过连接钢板8固定在支架7上。
46.具体支架7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支架7,停车板9通过若干连接钢板8固定在支架7内,停车板9与停车板9之间也设置有连接钢板8,停车板9与停车板9之间的连接钢板8主要起到支撑两块停车板9的作用,起到提高停车板9稳定性的作用。
47.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每个支架7内设置有多个升降通道701,且升降通道701处于平行的状态。
48.一个支架7内设置多个升降通道701,每个升降通道701的两侧均排列设置有停车板9。
49.参看附图3~附图7,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立体车库的工作过程做详细描述,首先车库的两个升降通道701的外侧设置了两个司机停车区域(用圆圈圈出),使用时,司机驾驶车辆从入口进入,将车辆停放到停车区域(圆圈内),此时状态如如附图3所示,而后agv(自动导向智能车辆搬运机器人)13运动到达停车区域,搬运起车辆,此时状态如附图4所示,而后agv13将车辆搬运到升降通道701内的升降板11上,此时状态如附图5所示。而后agv13离开升降板11到达一侧的充电室702内进行充电,此时状态如附图6所示。最后升降通道701内的升降板11将车辆运送至对应高度的的停车板7上停放,此时状态如如图7所示。上述过程中,车辆驾驶员完全无需进入车库内,所以驾驶员在停车时的安全系数大幅提高,且降低了对支架7内各设备的强度要求。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