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气车钩放泄螺钉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01:52: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气车钩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车钩放泄螺钉组件。


背景技术:

2.电气车钩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负责相邻车厢之间的电气及信号的连接。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轨道交通行业要求电气车钩产品需具备防护罩体来对其中的部件达到有效防护以保证电气车钩工作的可靠性,这就要求防护罩体不但能够防止水和灰尘的进入,还需要能够有效地排出由于淋雨或清洗车辆在罩体内产生的积水,同时还要能够防止灰尘进入罩体内部,实现更加理想的防护性能。
3.申请号为202120848457.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气车钩连接器用排水装置,该排水装置的防护盖的低洼处设置有用来排水的单向阀组件,该单向阀组件包括导流芯,在导流芯上设置有轴向出水孔和横向出水孔,轴向出水孔与防护盖的内腔连通,与轴向出水孔相连通的横向出水孔位于防护盖的外侧,这样防护盖内的积水则从低洼处进入轴向出水孔,最后由横向出水孔排出。另外,在该排水装置中,单向阀组件还包括密封环,该密封环将位于导流芯上的出水头罩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雨水通过横向出水孔回流到防护盖内,从而保证了电气车钩使用的可靠性。
4.在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如果要提高排水效果,就需要增大横向出水孔和轴向出水孔的孔径,但此种导流芯暴露于外界的技术方案,在增大横向出水孔和轴向出水孔孔径时,会使得外部的雨水和灰尘更加容易进入防护盖内部,极大降低了产品的电气性能,对电气车钩的可靠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气车钩放泄螺钉组件,其目的是在增大横向出水口和轴向出水孔的时候,实现有效防止外部雨水和灰尘进入防护盖内部的目的。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气车钩放泄螺钉组件,包括螺钉芯和护盖,螺钉芯包括六角栓头,六角栓头的轴向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沿轴向设置有轴向出水孔,六角栓头的径向两个侧面各设有一个径向出水孔,轴向出水孔和径向出水孔连通;护盖包括外护盖和设置于外护盖内部中间位置的柱形第三连接体,外护盖的端部设置有两个护盖出水孔,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相连。
7.进一步地,六角栓头临近第二连接体的一端设置有用来遮挡径向出水孔的挡板。
8.进一步地,径向出水孔设置于六角栓头的相对两个侧面。
9.进一步地,挡板沿径向出水孔径向的宽度大于径向出水孔的直径,小于外护盖的内径。
10.进一步地,设置于外护盖的端部的两个护盖出水孔位于端盖的同一径向上。
11.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三连接体上设置有沿轴向的内螺纹,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螺纹连接。
12.进一步地,第三连接体设置有轴向孔,第二连接体通过轴向孔与第三连接体过盈连接。
13.进一步地,径向出水孔设置于六角栓头的相邻两个侧面,护盖出水孔设置于远离径向出水孔的护盖端面的一侧。
14.进一步地,六角栓头的厚度与第三连接体的高度之和不大于外护盖内部深度。
15.进一步地,外护盖为六角形。
1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气车钩放泄螺钉组件,通过设置护盖和护盖上设置有护盖出水孔,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敞开式结构,在增大径向出水孔和轴向出水孔时仍能极大程度地阻挡清洗车辆用水、雨水及灰尘等外部杂物进入电气车钩防护盖内,极大减少了外部杂物的进入量,提高了电气车钩工作的可靠性;2、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气车钩放泄螺钉组件,在螺钉芯的径向出水孔上设置挡板,将护盖出水孔和径向出水孔隔离,这样由护盖出水孔进入的外部杂物会被挡板阻挡难以进入电气车钩,进一步地提高了外部杂物的进入,提高了电气车钩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放泄螺钉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放泄螺钉组件沿图1中六角栓头的六角形端面相对两个顶点的a-a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放泄螺钉组件以图2所示结构的左视图;图4为本发明放泄螺钉组件沿图3中b-b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放泄螺钉组件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由螺钉芯至护盖方向视角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术语“安装”、“安放”、“设置”、“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当做广义理解,可以根据其所处的具体技术方案被理解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
20.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电气车钩放泄螺钉组件,包括螺钉芯1和护盖2。螺钉芯1包括呈六角形的六角栓头101,六角栓头101的轴向(即图2所示的水平方向)两端设置有用来与电气车钩防护盖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体102和第二连接体103,第一连接体102沿轴向设置有轴向出水孔104,六角栓头101的径向两个侧面各设有一个径向出水孔105,轴向出水孔104和径向出水孔105连通。护盖2包括外护盖201和设置于外护盖201内部中间位置的柱形的第三连接体202,外护盖201的端部(即图2所示外护盖201的最右侧端面)设置有两个护盖出水
孔203,第二连接体103和第三连接体202相连。在使用该电气车钩放泄螺钉组件时,将第一连接体102插入电气车钩防护盖的安装孔内,电气车钩防护盖内的水便可以经由第一连接体102上设置的轴向出水孔104和六角栓头101上设置的径向出水孔105最终从护盖2上的护盖出水孔203排出。设置护盖2将起到排水作用的螺钉芯1保护在其中,较之现有技术中的敞开式排水结构可以有效减少清洗车辆的水或雨水的进入,保护电气车钩防护盖内车钩的可靠运行。
21.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防止外部杂物经由放泄螺钉组件进入电气车钩防护盖内,在六角栓头101临近第二连接体103的一端设置有用来遮挡径向出水孔105的挡板106。对于挡板106的具体位置根据径向出水孔105的位置不同而不同,只要挡板处于径向出水孔和护盖出水孔之间(如图4所示的挡板处于上方护盖出水孔和下方径向出水孔之间),起到隔离由护盖出水孔进入的外部杂物即可。
22.图1、图2及图4所示,为了方便放泄螺钉组件的加工制造、运输等,可将放泄螺钉组件的各部分设计成规则的对称形状,因此在具体设置时,可将径向出水孔105设置于六角栓头101六个侧面中的任意一对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此处所说相对的两个侧面,理解为六角栓头的六个侧面中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在此种设置下,挡板106对称设置于六角栓头的对称位置,整个螺钉芯1在结构上呈现左右对称,便于整个组件的加工、存储及运输。
23.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虽然设置挡板106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遮挡由护盖出水孔203进入的外部杂物,但是挡板设置的过大会阻碍电气车钩防护盖内的水经由轴向出水孔、径向出水孔流出至护盖出水孔最终排出,因此在设置挡板尺寸时,位于径向出水孔轴向的挡板长度可以略小于外护盖201的内径,只要螺钉芯1可以顺利安装于外护盖内,不至于卡住即可。而对于挡板106沿径向出水孔105径向的宽度,则要大于径向出水孔105的直径的同时小于外护盖201的内径,即图3中所示外护盖201的内径d大于挡板106沿径向出水孔105的径向宽度w,为电气车钩防护盖内的水经由轴向出水孔、径向出水孔最终可以顺利由护盖出水孔排出。
24.更近一步地,在上述设置挡板106和将径向出水孔105设置于六角栓头101的六个侧面中相对的两个侧面上的实施方式基础上,将设置于外护盖201端部的两个护盖出水孔203设置在外护盖的同一径向上,即两个端盖出水孔203在通过外护盖端部平面中心的同一直线上。通过此种设置方式,在将护盖2安装于螺钉芯1上时,通过调整护盖2可以使护盖出水孔203按图4所示位于径向出水孔105的正上方,此时位于径向出水孔105上方的挡板106可以将径向出水孔105和护盖出水孔203有效隔离开,此时如图4所示由放泄螺钉组件外部进入的外部杂物可以被挡板所遮挡,不能直接进入径向出水孔105中进而由放泄螺钉组件进入电气车钩护盖内,有效防止了外部杂物的进入对电气车钩安全可靠工作带来影响。
25.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螺钉芯1和护盖2的连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在第二连接体103上设置外螺纹,柱形的第三连接体202上设置有沿轴向的孔,在孔内设置内螺纹,这样可以实现第二连接体103和第三连接体202的螺纹连接,通过此种方式将螺钉芯1和护盖2连接。又例如,可以在柱形的第三连接体202设置轴向孔,第二连接体103通过轴向孔与柱形的第三连接体202过盈连接。在上述两种连接方式中,第二连接体103和第三连接体202优选地设置为圆柱形。为了便于护盖2安装于螺钉芯1,外护盖201的端部可以设置为多边形,此处优选地为六角形,即六角形螺栓形。
26.图5所示为径向出水孔105位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将径向出水孔105设置于六角栓头101的六个侧面中相邻两个侧面上,护盖出水孔203设置于远离径向出水孔105的护盖2端面的一侧,即如图5中所示,将径向出水孔设置在六角栓头101的上方两个相邻侧面,而将护盖出水孔203设置在护盖2的下方。通过此种设置,由护盖出水孔203进入的外部杂物如想通过径向出水孔105、轴向出水孔104进入电气车钩防护盖内,会被六角栓头101和挡板106阻挡,可以有效防止外部杂物进入电气车钩防护盖内,对其内的电气车钩可靠工作造成影响。
27.在使用该电气车钩放泄螺钉组件时,可以在第一连接体102上设置外螺纹,在电气车钩防护盖用来安装放泄螺钉组件的安装孔内设置内螺纹,将第一连接体102插入电气车钩防护盖的安装孔内,此时如图2所示,螺钉芯1的六角栓头101的左端面与电气车钩防护盖接触。由于护盖2起到的作用是防止外部杂物经由螺钉芯1的径向出水孔105和轴向出水孔104进入电气车钩防护盖内,对其内的电气车钩的工作可靠性造成影响,因此如图2所示的,六角栓头101的厚度w1与第三连接体202的高度h1之和不大于外护盖201内部的深度h。通过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安装时外护盖201的左端与电气车钩防护盖表面紧密接触,防止外护盖201的左端与电气车钩防护盖表面之间存在间隙,进而使外部杂物由该间隙进入外护盖201内而增加杂物进入电气车钩防护盖内的概率。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