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2-12-06 23:29: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和叠合楼板连接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拆分是指将框架结构主体拆分为若干单元,由工厂进行预制加工,再运送到现场进行组装的过程。
3.目前国内外装配式框架结构拆分节点多选为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处,即不同方向梁、柱单元在节点处现场浇筑完成连接;节点处连接构件多,连接方向多,结构复杂导,导致连接施工的质量不高,而且,现场工作量较大现象依旧存在,未能充分体现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提高施工效率及减少现场工作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或潜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包括若干层,每层所述框架主体包括若干个梁柱节点单元,所述梁柱节点单元包括角柱节点单元、边柱节点单元、中柱节点单元;每个所述梁柱节点单元在竖直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柱伸出主筋,另一端设置有与柱伸出主筋相对应的灌浆孔,所述灌浆孔设置有灌浆操作口,上层梁柱节点单元和下层梁柱节点单元通过柱伸出主筋配合灌浆孔对应灌浆连接;每个所述梁柱节点单元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梁柱节点伸出梁,每个梁柱节点伸出梁对应框架主体的其中一层,所述梁柱节点伸出梁设置有多个梁伸出主筋,每层相邻的两个所述梁柱节点单元的梁柱节点伸出梁相对,相对的梁柱节点伸出梁之间通过梁单元连接形成框架;所述梁单元两端也设置有多个梁伸出主筋,每个梁单元和梁柱节点伸出梁的梁伸出主筋之间通过螺旋箍筋连接,相互连接的梁伸出主筋整体最外围通过多个梁箍筋捆扎固定,固定之后的梁伸出主筋通过模板支护设置为现浇连接墙体。
6.作为优选,所述梁单元与所述梁柱节点单元的连接区域为梁的反弯点位置。
7.作为优选,所述梁柱节点单元和梁单元均采用工厂预制。
8.作为优选,所述角柱节点单元与对应层相邻的边柱节点单元通过梁单元连接,所述边柱节点单元均与对应层的中柱节点单元通过梁单元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梁柱节点伸出梁设置在对应梁柱节点单元的中部。
10.作为优选,所述角柱节点单元的两个侧面设置有梁柱节点伸出梁,所述边柱节点单元的三个侧面设置有梁柱节点伸出梁,所述中柱节点单元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梁柱节点
伸出梁。
11.作为优选,所述所述灌浆口包括灌浆操作进浆口和灌浆操作出浆口,所述灌浆操作进浆口在灌浆操作出浆口下方。
12.作为优选,所述梁伸出主筋阵列排布,阵列的行数大于列数;所述梁伸出主筋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00~400mm。
13.作为优选,所述梁柱节点单元的上端设置柱伸出主筋,下端设置灌浆孔,所述柱伸出主筋的长度大于或等于400~500mm。
14.有益效果:本发明将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区域作为整体进行拆分,将连接区域设置为结构非关键节点位置,即现浇连接墙体,将复杂的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变为单一的梁与梁之间的连接,连接区域包括多个梁伸出主筋各自对应交错,通过螺旋箍筋连接,并在整体外围捆扎多个梁箍筋,保证了连接区域的结构强度;具体是将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拆分为梁单元以及梁柱节点单元,梁单元和梁柱节点单元之间的连接区域设置为梁的反弯点位置,从而减少了现场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1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方案如下:一种上述任一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梁柱节点单元和梁单元均采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连接,装配连接步骤如下:s1,固定下层梁柱节点单元,吊装上层梁柱节点单元于对应所述下层梁柱节点单元顶部,吊装完成后进行柱伸出主筋的灌浆连接操作;s2,吊装所述梁单元于规定位置,先利用螺旋箍筋将每个梁伸出主筋对应连接,形成梁纵筋,然后捆扎梁箍筋;所述梁纵筋设置在梁的反弯点位置;s3,在所述反弯点连接位置布置模板支护,浇筑混凝土。
16.有益效果:本发明将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区域作为整体进行结构拆分,并采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连接,梁的反弯点位置的梁纵筋包括多个梁伸出主筋各自对应交错,通过螺旋箍筋连接,并在整体外围捆扎多个梁箍筋,使得梁纵筋的强度和稳定性更高,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通过本发明的拆分、预制、装配和浇筑,从而大大减少了现场工作量,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角柱节点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边柱节点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中柱节点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梁柱节点单元的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梁柱节点单元的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梁柱节点单元相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梁柱节点单元与梁单元配合对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梁柱节点单元与梁单元配合螺旋箍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梁柱节点单元与梁单元配合梁箍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梁柱节点单元与梁单元在梁的反弯点位置浇筑现浇连接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角柱节点单元;2现浇连接墙体;3梁单元;4边柱节点单元;5中柱节点单元;6梁伸出主筋;7柱伸出主筋;8灌浆操作进浆口;9灌浆操作出浆口;10上层梁柱节点单元;11下层梁柱节点单元;12梁纵筋;13螺旋箍筋;14梁箍筋;15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9.图1至图11出示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包括若干层,如图1所示,每层所述框架主体包括若干个梁柱节点单元,所述梁柱节点单元包括角柱节点单元1(如图2所示)、边柱节点单元4(如图3所示)、中柱节点单元5(如图4所示);如图5和图6所示,每个所述梁柱节点单元在竖直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柱伸出主筋6,另一端设置有与柱伸出主筋6相对应的灌浆孔,所述灌浆孔设置有灌浆操作口,上层梁柱节点单元10和下层梁柱节点单元11通过柱伸出主筋6配合灌浆孔对应灌浆连接;每个所述梁柱节点单元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梁柱节点伸出梁,每个梁柱节点伸出梁对应框架主体的其中一层,所述梁柱节点伸出梁设置有多个梁伸出主筋7,每层相邻的两个所述梁柱节点单元的梁柱节点伸出梁相对,相对的梁柱节点伸出梁之间通过梁单元3连接形成框架;如图7至图11,所述梁单元3两端也设置有多个梁伸出主筋7,每个梁单元3和梁柱节点伸出梁的梁伸出主筋7之间通过螺旋箍筋13连接,相互连接的梁伸出主筋7整体最外围通过多个梁箍筋14捆扎固定,固定之后的梁伸出主筋7通过模板15支护设置为现浇连接墙体2。
20.作为优选,所述梁单元3与所述梁柱节点单元的连接区域的位置特定,为梁的反弯点位置。
21.作为优选,所述梁柱节点单元和梁单元3均采用工厂预制。
22.作为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角柱节点单元1与对应层相邻的边柱节点单元4通过梁单元3连接,所述边柱节点单元4均与对应层的中柱节点单元5通过梁单元3连接。
23.作为优选,所述梁柱节点伸出梁设置在对应梁柱节点单元的中部,避开上层梁柱节点单元10与对应所述下层梁柱节点单元11之间的连接部位。
24.作为优选,所述角柱节点单元1的两个侧面设置有梁柱节点伸出梁,所述边柱节点单元4的三个侧面设置有梁柱节点伸出梁,所述中柱节点单元5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梁柱节点伸出梁。
25.作为优选,所述所述灌浆口包括灌浆操作进浆口8和灌浆操作出浆口9,所述灌浆操作进浆口8在灌浆操作出浆口9下方,有利于提高灌浆密度。
26.作为优选,所述梁伸出主筋7阵列排布,阵列的行数大于列数;所述梁伸出主筋7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00~400mm。
27.作为优选,所述梁柱节点单元的上端设置柱伸出主筋6,下端设置灌浆孔,所述柱伸出主筋6的长度大于或等于400~500mm。
28.本发明将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区域作为整体进行拆分,将连接区域设置为结构非关键节点位置,即现浇连接墙体2,将复杂的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变
为单一的梁与梁之间的连接,连接区域包括多个梁伸出主筋7各自对应交错,通过螺旋箍筋13连接,并在整体外围捆扎多个梁箍筋14,保证了连接区域的结构强度;具体是将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拆分为梁单元3以及梁柱节点单元,梁单元3和梁柱节点单元之间的连接区域设置为梁的反弯点位置,从而减少了现场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29.为了更好地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实施例:一种上述任一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梁柱节点单元和梁单元3均采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连接,装配连接步骤如下:s1,固定下层梁柱节点单元11,吊装上层梁柱节点单元10于对应所述下层梁柱节点单元11顶部,吊装完成后进行柱伸出主筋6的灌浆连接操作;s2,吊装所述梁单元3于规定位置,先利用螺旋箍筋13将每个梁伸出主筋7对应连接,然后捆扎梁箍筋14,形成梁纵筋12;所述梁纵筋12设置在梁的反弯点位置;s3,在所述反弯点连接位置布置模板15支护,浇筑混凝土。
30.有益效果:本发明将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区域作为整体进行结构拆分,并采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连接,梁的反弯点位置的梁纵筋12包括多个梁伸出主筋7各自对应交错,通过螺旋箍筋13连接,并在整体外围捆扎多个梁箍筋14,使得梁纵筋12的强度和稳定性更高,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通过本发明的拆分、预制、装配和浇筑,从而大大减少了现场工作量,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