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嵌线工艺方法与流程

2022-12-06 19:21: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嵌线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陆上风力发电机普遍在1.5mw~4.xmw,由于散嵌绕组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性价比高的特点,相当一部分风力发电机采用散嵌绕组、漆包线结构,随着电机的功率越大,每组线圈的重量也越大,2mw风力发电机每组线圈达到50kg,根据电机学理论,交流电动机定子线圈分为上层边、下层边,主要是工艺要求,为了嵌线方便,线圈嵌入槽的上层或下层并不影响电机性能。
3.在散嵌绕组嵌线过程中,工人仍采用“吊把”嵌线方法,即下层边嵌入,将上层边吊起来,最后嵌入,由于线圈体积大、重量大,“吊把”线圈始终存在定子内腔中,占用很大空间,给工人嵌线造成很大不便,增加嵌线难度,耗费较多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嵌线工艺方法,具有消除“吊把”线圈、降低工人嵌线难度功能解决了“吊把”嵌线增加嵌线难度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设计一种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嵌线工艺方法,包括定子本体,所述定子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嵌入板,所述嵌入板嵌入槽的内壁均设有嵌入板,所述绝缘纸远离嵌入板的一侧设有若干线圈本体,所述线圈本体的表面设有线圈固定套,所述线圈本体的表面设有线圈紧固装置。
7.优选的,所述线圈紧固装置包括安装板、滑槽、夹持板、紧固块、滑孔、滑杆、第一压缩弹簧、导向块、导向板、导向槽、导向杆、第二压缩弹簧、导向孔和把手,所述线圈本体的表面设有两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壁均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相向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紧固块,所述夹持板的一侧均对称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均活动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与导向块相对应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表面均对称活动套接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导向块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导向杆相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安装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8.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压缩弹簧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滑杆的两端均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导向块的形状呈“凸”字形,所述把手的形状呈“凹”字形。
10.优选的,所述紧固块远离夹持板的一侧呈贴合线圈本体的表面相设计,所述导向
板的表面与安装板的表面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嵌线新工艺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2.s1、第一组线圈嵌线时,将线圈的上层和下层同时嵌入槽的下层,将线圈全部嵌入槽内,这样就没有“吊把”线圈了。
13.s2、第一组线圈的中间因为跨距的原因,仍是空的,那么我们就依次嵌入第二组线圈,第三组线圈,直到第一组线圈跨距之间空槽的下层全部嵌入线圈。
14.s3、当嵌第三组线圈的下层边时,同一槽内遇到第一组的下层边,第三组线圈下层边相应的嵌入槽的上层。也就是说,线圈的上下层边没有严格的要求,即上层边必须嵌入槽的上层,下层边嵌入槽的下层,而是嵌在槽的上层或下层都可以。
15.s4、前面两组或三组线圈嵌好以后,后续线圈依次叠放。
16.s5、前面两组或三组线圈嵌好以后,后续线圈依次叠放。当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线圈嵌完后,槽的下层就已经都嵌有线圈了,当嵌第四组线圈时,就可以直接将线圈的上层边嵌入槽的上层,下层边嵌入槽下层,后面的线圈依次嵌入。
17.s6、等到最后的两组线圈,线圈的上层边和下层边全部嵌入槽的上层。
18.优选的,所述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嵌线新工艺具体实施案例为:2mw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的参数:槽数《72》,线圈组《12》,每组线圈数《6》,跨距:《1-17》。
19.s1、散嵌绕组采用漆包线结构,嵌第一组线圈时,我们把第一组线圈的上层边放入槽1、2、3、4、5、6的下层,下层边也放入槽17、18、19、20、21、22的下层,这样第一组线圈的上层边和下层边全部嵌入铁心槽中,不存在“吊把”线圈。
20.s2、同样,第二组线圈紧挨第一组线圈,上层边嵌入第一组线圈跨距中间的7、8、9、10、11、12槽的下层,下层边嵌入槽23、24、25、26、27、28的下层。
21.s3、第三组线圈的上层边嵌入槽13、14、15、16的下层、槽17、18的上层(下层由于第一组线圈的下层边已经嵌入),第三组线圈的下层边嵌入槽29、30、31、32、33、34槽的下层。
22.s4、依次类推,将线圈全部嵌入槽中,到最后的10、11两组线圈,线圈的上层边和下层边全部嵌入槽的上层。
23.s5、整个嵌线过程中,线圈的上下层边没有严格的要求,即上层边必须嵌入槽的上层,下层边嵌入槽的下层,而是嵌在槽的上层或下层都可以,具体由前两组线圈的嵌法决定,后续线圈顺次在上一组线圈上叠加即可,如图5所示。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吊把”嵌线,本新型嵌线有以下优点:
25.1、散嵌绕组的新嵌线方法:前几组线圈的上层边、下层边嵌入槽的下层,直到第一组线圈跨距中间的空槽的下层全部被嵌入线圈,具体由定子的槽数、线圈的跨距决定,后续线圈依次在上一组线圈的基础上叠加。
26.2、散嵌绕组线圈的上下层边没有严格的要求,即上层边必须嵌入槽的上层,下层边嵌入槽的下层,而是嵌在槽的上层或下层都可以。
27.3、嵌线中没有“吊把”线圈,去除“吊把”嵌线始终存在定子内腔中占用空间,提高了工人嵌线的效率,减少嵌线难度,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
28.4、散嵌绕组采用漆包线结构,比较柔软,线圈的上层边或下层边可以在槽内上下层随意放置。
29.5、2mw风力发电机采用新嵌法以后,消除了“吊把”线圈,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嵌线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嵌完线的定子,电气检查合格,通过出厂试验,并在风场已经正常运行三年,得到实践验证。
30.6、通过将线圈本体穿过两个夹持板之间,然后通过设置安装板、滑槽、夹持板、紧固块、滑孔、滑杆和第一压缩弹簧对线圈本体进行紧固,防止线圈本体在夹持板之间造成松动的现象,通过设置导向块、导向板、导向槽、导向杆、第二压缩弹簧和导向孔,便于在嵌线的过程中对增加过后的线圈本体进行调节数量进行紧固。
31.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3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33.在附图中:
34.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嵌线工艺方法的结构正视图;
35.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嵌线工艺方法的结构侧剖图;
36.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嵌线工艺方法的“吊把”嵌线工艺结构线圈示意图;
37.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嵌线工艺方法的“吊把”嵌线工艺结构嵌线示意图;
38.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嵌线工艺方法的新工艺结构嵌线示意图;
39.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嵌线工艺方法的线圈紧固装置结构正视图;
40.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嵌线工艺方法的线圈紧固装置结构正剖图。
41.图中:1定子本体、2嵌入板、3绝缘纸、4线圈本体、5线圈固定套、6安装板、7滑槽、8夹持板、9紧固块、10滑孔、11滑杆、12第一压缩弹簧、13导向块、14导向板、15导向槽、16导向杆、17第二压缩弹簧、18导向孔、1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参照图1-7,一种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嵌线工艺方法,包括定子本体1,定子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嵌入板2,嵌入板2嵌入槽的内壁均设有嵌入板2,绝缘纸3远离嵌入板2的一侧设有若干线圈本体4,线圈本体4的表面设有线圈固定套5,线圈本体4的表面设有线圈紧固装置。
44.具体的,线圈紧固装置包括安装板6、滑槽7、夹持板8、紧固块9、滑孔10、滑杆11、第
一压缩弹簧12、导向块13、导向板14、导向槽15、导向杆16、第二压缩弹簧17、导向孔18和把手19,线圈本体4的表面设有两个安装板6,安装板6的内壁均对称开设有滑槽7,滑槽7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板8,夹持板8的相向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紧固块9,夹持板8的一侧均对称开设有滑孔10,滑孔10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11,滑杆11的表面均活动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12,安装板6的表面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3,导向块1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板14,导向板14的靠近安装板6的一侧开设有与导向块13相对应的导向槽15,导向槽15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6,导向杆16的表面均对称活动套接有第二压缩弹簧17,导向块13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导向杆16相对应的导向孔18,安装板6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19。
45.具体的,第一压缩弹簧12与第二压缩弹簧17的数量均为四个,滑杆11的两端均与滑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
46.具体的,导向块13的形状呈“凸”字形,把手19的形状呈“凹”字形。
47.具体的,紧固块9远离夹持板8的一侧呈贴合线圈本体4的表面相设计,导向板14的表面与安装板6的表面滑动连接。
48.具体的,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嵌线新工艺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49.s1、第一组线圈嵌线时,将线圈的上层和下层同时嵌入槽的下层,将线圈全部嵌入槽内,这样就没有“吊把”线圈了。
50.s2、第一组线圈的中间因为跨距的原因,仍是空的,那么我们就依次嵌入第二组线圈,第三组线圈,直到第一组线圈跨距之间空槽的下层全部嵌入线圈。
51.s3、当嵌第三组线圈的下层边时,同一槽内遇到第一组的下层边,第三组线圈下层边相应的嵌入槽的上层。也就是说,线圈的上下层边没有严格的要求,即上层边必须嵌入槽的上层,下层边嵌入槽的下层,而是嵌在槽的上层或下层都可以。
52.s4、前面两组或三组线圈嵌好以后,后续线圈依次叠放。
53.s5、前面两组或三组线圈嵌好以后,后续线圈依次叠放。当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线圈嵌完后,槽的下层就已经都嵌有线圈了,当嵌第四组线圈时,就可以直接将线圈的上层边嵌入槽的上层,下层边嵌入槽下层,后面的线圈依次嵌入。
54.s6、等到最后的两组线圈,线圈的上层边和下层边全部嵌入槽的上层。
55.具体的,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嵌线新工艺具体实施案例为:2mw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的参数:槽数《72》,线圈组《12》,每组线圈数《6》,跨距:《1-17》。
56.s1、散嵌绕组采用漆包线结构,嵌第一组线圈时,我们把第一组线圈的上层边放入槽1、2、3、4、5、6的下层,下层边也放入槽17、18、19、20、21、22的下层,这样第一组线圈的上层边和下层边全部嵌入铁心槽中,不存在“吊把”线圈。
57.s2、同样,第二组线圈紧挨第一组线圈,上层边嵌入第一组线圈跨距中间的7、8、9、10、11、12槽的下层,下层边嵌入槽23、24、25、26、27、28的下层。
58.s3、第三组线圈的上层边嵌入槽13、14、15、16的下层、槽17、18的上层下层由于第一组线圈的下层边已经嵌入,第三组线圈的下层边嵌入槽29、30、31、32、33、34槽的下层。
59.s4、依次类推,将线圈全部嵌入槽中,到最后的10、11两组线圈,线圈的上层边和下层边全部嵌入槽的上层。
60.s5、整个嵌线过程中,线圈的上下层边没有严格的要求,即上层边必须嵌入槽的上层,下层边嵌入槽的下层,而是嵌在槽的上层或下层都可以,具体由前两组线圈的嵌法决
定,后续线圈顺次在上一组线圈上叠加即可,如图5所示。
61.具体的,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吊把”嵌线工艺方法包括:即下层边嵌入,将上层边吊起来,最后嵌入。风力发电机散嵌绕组“吊把”嵌线工艺具体实施案例:s1、每组线圈示意图如图3,采用同心式绕组,每组线圈数:《6》上层边在a1、a2、a3、a4、a5、a6槽,下层边在a17、a18、a19、a20、a21、a22槽,跨距中间空10槽,分别是a7、a8、a9、a10、a11、a12、a13、a14、a15、a16槽。
62.s2、第一组线圈的下层边先嵌入槽17、18、19、20、21、22的下层,上层边所在槽1、2、3、4、5、6的下层由于还没有嵌入线圈,只能先“吊把”。
63.s3、第二组线圈的上层边也得先“吊把”,下层边先嵌入,第三组线圈部分“吊把”。
64.s4、直到第10组线圈的下层边嵌入17、18、19、20、21、22槽的下层,第一组线圈的上层边才能放下来,嵌入槽的上层,第2组也是如此,如图4所示。
65.本发明的使用原理及使用流程:相较于“吊把”嵌线,本新型嵌线有以下优点:
66.1、散嵌绕组的新嵌线方法:前几组线圈的上层边、下层边嵌入槽的下层,直到第一组线圈跨距中间的空槽的下层全部被嵌入线圈,具体由定子的槽数、线圈的跨距决定,后续线圈依次在上一组线圈的基础上叠加。
67.2、散嵌绕组线圈的上下层边没有严格的要求,即上层边必须嵌入槽的上层,下层边嵌入槽的下层,而是嵌在槽的上层或下层都可以。
68.3、嵌线中没有“吊把”线圈,去除“吊把”嵌线始终存在定子内腔中占用空间,提高了工人嵌线的效率,减少嵌线难度,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
69.4、散嵌绕组采用漆包线结构,比较柔软,线圈的上层边或下层边可以在槽内上下层随意放置。
70.5、2mw风力发电机采用新嵌法以后,消除了“吊把”线圈,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嵌线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嵌完线的定子,电气检查合格,通过出厂试验,并在风场已经正常运行三年,得到实践验证。
71.6、通过将线圈本体4穿过两个夹持板8之间,然后通过设置安装板6、滑槽7、夹持板8、紧固块9、滑孔10、滑杆11和第一压缩弹簧12对线圈本体4进行紧固,防止线圈本体4在夹持板8之间造成松动的现象,通过设置导向块13、导向板14、导向槽15、导向杆16、第二压缩弹簧17和导向孔18,便于在嵌线的过程中对增加过后的线圈本体4进行调节数量进行紧固。
7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