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酸洗废水处理用循环接触氧化器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10:33: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接触氧化器技术领域,具体为酸洗废水处理用循环接触氧化器。


背景技术:

2.在对钢材冷轧后的钢铁表面除油除锈处理、及钢材表面涂装前的除油除锈处理,经常采用酸洗的方法进行表面处理,酸洗后的冲洗形成了大量的酸性废水,过去酸性废水处理一般采用中和沉淀处理方式,只能解决ph值,去除酸根,存在在废水中的金属盐类无法去除,钢铁酸洗废水中的二价铁盐仍溶解于废水中难以从废水中分离,排入周边水系,由于自然氧化原理产生三价铁而悬浮水中,造成周边水体发黄,污染环境。对于这种二价铁会采用循环接触氧化器进行处理。
3.授权公告号为cn200949068y的钢铁酸洗废水处理用循环接触氧化器包括有容器本体、曝气器、喷淋除泡器、排气收水器:喷淋除泡器位于容器本体的上部、与容器本体相通,在喷淋除泡器的上部还安装有排气收水器,排气收水器与喷淋除泡器相通,曝气器置于容器本体内部:容器本体上部有进水口、下部有放水口:循环接触氧化器内的屡气器对内部的废水曝气所产生的泡沫上滋至喷淋除泡器内,由喷淋除泡器进行灭泡处理,喷淋除泡器上部的排气收水器能在排出内部气体的同时、防止废水的溢出,在该实用新型中,位于排气吸水器下方的喷淋装置应当需要使得喷淋出的水尽量与罐体内部的空气接触,提高氧化作用的效果,而该实用新型中没有提到该喷淋装置的具体结构,为了提高喷淋装置喷出的水与空气的接触,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酸洗废水处理用循环接触氧化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酸洗废水处理用循环接触氧化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法兰盘,罐体通过法兰盘连接有圆顶,其中,圆顶下方设置有桨叶装置,罐体外部设置有一圈供水管,桨叶装置下方设置有盘体,供水管与盘体之间通过贯穿罐体的连接管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罐体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气管,其中,气管末端倾斜设置,且气管末端正对于桨叶装置下方。
7.优选的,所述供水管表面固定连接有与供水管内部相连通的供给管,供水管与连接管连接处设置有增压器。
8.优选的,所述盘体横截面呈圆形,盘体内部中空设置,且盘体顶部开设有贯穿盘体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喷水孔,喷水孔正对于桨叶装置下方。
9.优选的,所述桨叶装置包括一个固定连接于罐体顶部内壁的支架,支架中央底部转动连接有扇叶,其中,气管末端与扇叶之间的距离在三至五厘米之间。
10.优选的,所述盘体与罐体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超过三十厘米,盘体顶部距离扇叶之间的距离不大于零点五米。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该酸洗废水处理用循环接触氧化器通过桨叶装置、盘体等的设置,该装置由供水管向盘体中供水,通过增压器和盘体顶部的喷水孔的设置,使得盘体内部的水能够以高速的状态喷淋开来,并随后在扇叶的转动下下将水打散,使得内部的水能够几乎以雾化的状态散开,能够有效提高水与空气的接触,提高内部的氧化反应效果,进一步的完善循环接触氧化器功能,提高循环氧化器的氧化能力。
13.同时,该酸洗废水处理用循环接触氧化器对原有的循环接触氧化器顶部罐体的空间进行了合理利用,并取得的了优异的效果,并且在该装置的佐助下,内部气体的排出也不会受到干扰,效果优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供水管与盘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罐体;2、法兰盘;3、圆顶;4、供水管;5、供给管;6、增压器;7、气管;8、盘体;9、支架;10、扇叶;11、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22.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2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酸洗废水处理用循环接触氧化器,包括罐体1,罐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法兰盘2,罐体1通过法兰盘2连接有圆顶3,其中,圆顶3下方设置有桨叶装置,罐体1外部设置有一圈供水管4,桨叶装置下方设置有盘体8,供水管4与盘体8之间通过贯穿罐体1的连接管相连接,该装置装置由供水管4向盘体8中供水,通过
增压器6和盘体8顶部的喷水孔的设置,使得盘体8内部的水能够以高速的状态喷淋开来,并随后在扇叶10的转动下下将水打散,使得内部的水能够几乎以雾化的状态散开,能够有效提高水与空气的接触,提高内部的氧化反应效果,进一步的完善循环接触氧化器功能。
24.为保证该实施例的顺利实施,需要知道的是,罐体1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块11,两个固定块11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气管7,其中,气管7末端倾斜设置,且气管7末端正对于桨叶装置下方,通过该结构的设置,用于控制内部扇叶10的旋转,气管7的一端与压力泵或其他压力源相连接,相气管7内供气,通过气管7喷出的高压气体吹动扇叶10高速旋转,使得扇叶10能够正常工作。
25.更进一步的,供水管4表面固定连接有与供水管4内部相连通的供给管5,供水管4与连接管连接处设置有增压器6,通过供水管4为盘体8内提供水源,并在增压器6的作用下,提高内部水的压力,使得内部的水能够高速的喷出,将溅到扇叶上。
26.另外,关于该方案还需要了解的是,盘体8横截面呈圆形,盘体8内部中空设置,且盘体8顶部开设有贯穿盘体8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喷水孔,喷水孔正对于桨叶装置下方,通过该结构的设置,配合气管7的作用,盘体8内的水能顾高速的呈小股状的喷射而出,并在扇叶10的帮助下将水流打散,几乎呈雾化形式铺满与罐体1的内部。
27.更进一步的,桨叶装置包括一个固定连接于罐体1顶部内壁的支架9,支架9中央底部转动连接有扇叶10,其中,气管7末端与扇叶10之间的距离在三至五厘米之间,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当盘体8中的水溅到桨叶装置上时,桨叶装置在气管7的作用下,扇叶10迅速的旋转并将水打散,使得喷出的水能够尽量与空气接触,提高反应效率。
28.关于该方案还需要知道的是,盘体8与罐体1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超过三十厘米,盘体8顶部距离扇叶10之间的距离不大于零点五米,以保证水流能够正常回流并在两侧的缝隙间将水排出至下方的曝气器。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