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清洁手套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08:31: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厨房清洁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洁手套。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对碗具、灶台、门窗等进行清洁,现有普遍的清洁工具为百洁布、钢丝球、鬃毛刷、清洁棉等等,清洁剂一般使用洗洁精。而且,现在许多人在清洁工作中都会佩戴清洁手套,如在冬天洗衣服洗碗时、在做家庭大扫除时等时,佩戴清洁手套能够在防寒保暖的同时保护双手,避免由于长时间接触洗涤剂或冷水使手变粗糙。然而,现在市面上的清洁手套在佩戴使用时只是起隔离作用,在进行清洁工作时仍需要从专门盛装清洁剂的瓶罐内取用清洁剂或者托举着装有清洁剂的瓶罐进行喷洒,还需要握持着清洁棉、百洁布等清洁工具进行清洁,其弊端在于:采用浸湿的清洁手套直接伸入瓶罐内取用清洁剂时,不仅会造成清洁手套上的水落入清洁剂内而对清洁剂的质量造成影响,而且,取出的清洁剂很容易从清洁手套滑落到地面上,清洁剂的用量也难以控制,存在多放或少放的情况;由于大多清洁手套的防滑性较差,特别乳胶手套,使得托举着装有清洁剂的瓶罐进行喷洒时,容易造成装有清洁剂的瓶罐从手中滑脱,导致清洁剂泼洒出来而浪费;握持着清洁棉、百洁布等清洁工具清洁时,不仅清洁过程非常吃力,而且清洁工具容易也容易从手中滑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手套,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清洁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储液组件,储液组件用于储存清洁剂,所述储液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手套本体的储液盒,所述储液盒设有储液腔以及分别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液口,所述储液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加压气囊,所述加压气囊能够经所述进气口向所述储液腔内排气。
6.本技术中的清洁手套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7.所述加压气囊和所述进气口之间的气流路径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被构造为由所述加压气囊至所述进气口单向导通。
8.所述储液盒设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进气导流凸起,所述进气导流凸起具有与所述进气口连接的第一端和与所述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的第二端,所述进气导流凸起的内径自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逐渐缩小。
9.所述储液组件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加压气囊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单向阀的进口连接,所述加压气囊经所述进气管向所述进气口排气。
10.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掌套和与所述掌套连接的手臂套,所述储液盒安装于所述掌套,所述手臂套设有用于绑扎固定所述进气管的绑扎带,所述加压气囊通过所述绑扎带悬于所述手臂套。
11.所述储液盒设有第一子贴,所述手套本体设有第一母贴,所述储液盒通过所述第一子贴和所述第一母贴的配合可拆卸地粘附于所述手套本体。
12.所述储液盒包括形成有所述储液腔的盒体和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储液腔的盖体,所述盖体和所述盒体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储液腔的密封体。
13.所述储液盒设有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喷液导流凸起,所述储液组件还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具有套装于所述喷液导流凸起的环形固定部以及与所述环形固定部活动连接并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喷液导流凸起的出口的密封堵头。
14.所述清洁手套还包括可替换清洁附件;所述手套本体包括对应手掌的手套正面和对应手背的手套背面,所述储液组件安装于所述手套背面,所述可替换清洁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手套正面。
15.所述可替换清洁附件包括附件本体和设于所述附件本体的第二子贴,所述手套正面设有第二母贴,所述可替换清洁附件通过所述第二子贴和所述第二母贴的配合可拆卸地粘附于所述手套本体。
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7.1.本技术所提供的清洁手套中,手套本体上安装有储液组件,储液组件用于储存清洁剂,使得在清洁过程中,可以直接储液组件取用清洁剂,而无需从专门盛装清洁剂的瓶罐内取用清洁剂或者托举着瓶罐进行喷洒清洁剂,避免了瓶罐从手中滑脱而造成清洁剂浪费。加压气囊与储液盒的进气口连通,使得可以通过手捏加压气囊向储液腔内排气即可将清洁剂从出液口挤出,不仅操作方便、快捷,无需手套直接伸入储液腔内取用清洁剂,清洁剂也不易滑落到地面上,而且,可通过捏动加压气囊的力度大小控制清洁剂的流量,进而有效控制清洁剂的用量,尽可能地避免清洁剂多放或少放而影响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
18.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在加压气囊和进气口之间的气流路径上设有单向阀,使加压气囊至进气口单向导通,避免了储液腔内的清洁剂流动至加压气囊内而导致加压气囊无法正常地排气或负压吸气,也避免了清洁剂在进入加压气囊后积存、凝固而造成浪费。
19.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进气导流凸起的内径自第二端至第一端逐渐缩小,一方面,便于单向阀的出口与进气导流凸起形成过盈插装配合以实现单向阀与储液盒的连接和定位,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大从加压气囊内排出的气流在进气导流凸起内的流速和压力,进而保证气流对清洁剂的挤压冲击力,使清洁剂被顺利且快速地挤出。
20.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相较于将加压气囊直接与单向阀的进口连接的方式而言,加压气囊和单向阀之间设置进气管,可以利用进气管延伸长度使加压气囊远离手掌,进而避免加压气囊随清洁手套伸入清洗液内而造成加压气囊进水。
21.进一步地,手臂套设有用于绑扎固定进气管的绑扎带,加压气囊通过绑扎带悬于手臂套,利用绑扎带将进气管绑扎固定,避免进气管和加压气囊游离而对清洁过程产生干扰,也能够保证加压气囊悬挂在手臂套上,避免加压气囊落到清洗液内。
2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储液盒通过第一子贴和第一母贴的配合可拆卸地粘附于手套本体,使得储液盒可在手套本体上自由拆装,在使用清洁剂时,可将储液盒粘附在手套本体上,在不使用清洁剂或者收纳清洁手套时,可以将储液盒从手套本体上取下,特别是在狭窄空间内清洗或收纳时,将储液盒取下可以节约空间。
23.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使密封塞具有套装于喷液导流凸起的环形固定部以及与环形固定部活动连接并用于打开或封闭喷液导流凸起的出口的密封堵头,相较于使密封塞可从喷液导流凸起上取放的方式,利用环形固定部与喷液导流凸起的连接能够避免密封堵头打开喷液导流凸起的出口后出现密封塞意外丢失的情况。
24.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使可替换清洁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手套正面,一方面,在清洁过程中不需用手握持额外的清洁工具,清洁过程更加省力、方便,另一方面,便于替换不同结构的清洁附件以及对发生损坏的清洁附件换新。
附图说明
2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6.图1为本技术中所提供的清洁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中所提供的清洁手套的爆炸图;
28.图3为本技术中所提供的储液组件的爆炸图;
29.图4为本技术中所提供的储液组件的剖视图;
30.图5为本技术中所提供的手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31.图6为本技术中所提供的手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32.图7为本技术中所提供的密封塞地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本技术中所提供的可替换清洁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
35.1手套本体,11掌套,12手臂套,13绑扎带,14第一母贴,15第二母贴;
36.2储液盒,21盒体,211进气口,212出液口,213进气导流凸起,214喷液导流凸起,22盖体,23第一子贴;
37.3加压气囊;
38.4单向阀;
39.5进气管;
40.6密封体;
41.7密封塞,71环形固定部,72密封堵头,73连接段;
42.8可替换清洁附件,81附件本体,82第二子贴。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4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5.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
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8.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清洁手套,为便于说明和理解,本技术所提供的下述内容,均是在图示产品结构基础上进行的阐述。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上述结构仅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和示意性的说明,并不能构成对于本技术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具体限定。
49.参照图1至图8所示,一种清洁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和储液组件,储液组件用于储存清洁剂,所述储液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手套本体1的储液盒2,所述储液盒2设有储液腔以及分别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进气口211和出液口 212,所述储液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进气口211连通的加压气囊3,所述加压气囊 3能够经所述进气口211向所述储液腔内排气。
50.本技术所提供的清洁手套中,手套本体1上安装有储液组件,储液组件用于储存清洁剂,使得在清洁过程中,可以直接储液组件取用清洁剂,而无需从专门盛装清洁剂的瓶罐内取用清洁剂或者托举着瓶罐进行喷洒清洁剂,避免了瓶罐从手中滑脱而造成清洁剂浪费。加压气囊3与储液盒2的进气口211连通,使得可以通过手捏加压气囊3向储液腔内排气即可将清洁剂从出液口212挤出,不仅操作方便、快捷,无需手套直接伸入储液腔内取用清洁剂,清洁剂也不易滑落到地面上,而且,可通过捏动加压气囊3的力度大小控制清洁剂的流量,进而有效控制清洁剂的用量,尽可能地避免清洁剂多放或少放而影响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
5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清洁手套既可以为左手佩戴的左手手套,还可以为右手佩戴的右手手套。当然,其还可以指代包含有左手手套和右手手套的手套副,在手套副中,储液组件既可以安装在左手手套上,也可以安装在右手手套上,还可以左手手套和右手手套均安装有储液组件。如图1所示,本技术示意性地绘示了储液组件安装于右手手套的实施例。
52.本技术对加压气囊3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其可以为设有气嘴且内部设有高回弹材质的自动充气气囊,具体使用时,打开气嘴后,高回弹材质膨胀,自动进气,等达到充气效果后旋紧气嘴即可;又如,其还可以为连接有压缩空气源的自动充气气囊,内部气体依靠压缩空气源自动充气。
5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加压气囊3和所述进气口
211之间的气流路径上设有单向阀4,所述单向阀4被构造为由所述加压气囊3至所述进气口211单向导通。
54.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在加压气囊3和进气口211之间的气流路径上设有单向阀4,使加压气囊3至进气口211单向导通,避免了储液腔内的清洁剂流动至加压气囊3内而导致加压气囊3无法正常地排气或负压吸气,也避免了清洁剂在进入加压气囊3后积存、凝固而造成浪费。
55.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储液盒2设有与所述进气口211连通的进气导流凸起213,所述进气导流凸起213具有与所述进气口211连接的第一端和与所述单向阀4的出口连接的第二端,所述进气导流凸起213的内径自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逐渐缩小。
56.具体地,可以将单向阀4的出口插装在进气导流凸起213的内部,或者,将单向阀4的出口套装在进气导流凸起213的外侧,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进气导流凸起213的内径自第二端至第一端逐渐缩小,一方面,便于单向阀4的出口与进气导流凸起213形成过盈插装配合以实现单向阀4与储液盒 2的连接和定位,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大从加压气囊3内排出的气流在进气导流凸起213内的流速和压力,进而保证气流对清洁剂的挤压冲击力,使清洁剂被顺利且快速地挤出。
57.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压气囊3的出口可以直接与单向阀4的进口连接,而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储液组件还包括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的一端与所述加压气囊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单向阀4的进口连接,所述加压气囊3经所述进气管5向所述进气口211排气。
58.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相较于将加压气囊3直接与单向阀4的进口连接的方式而言,加压气囊3和单向阀4之间设置进气管5,可以利用进气管5的延伸长度使加压气囊3远离手掌,进而避免加压气囊3随清洁手套伸入清洗液内而造成加压气囊3进水。进气管5优选为具有弹性的气管结构,例如,硅胶管、橡胶管等等,进气管5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便于加压气囊3在清洁手套上的移位,也便于进气管5折叠收纳。
59.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手套本体1包括掌套11和与所述掌套11连接的手臂套12,所述储液盒2安装于所述掌套11,所述手臂套12设有用于绑扎固定所述进气管5的绑扎带13,所述加压气囊3通过所述绑扎带 13悬于所述手臂套12。
60.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手臂套12设有用于绑扎固定进气管5的绑扎带13,加压气囊3通过绑扎带13悬于手臂套12,利用绑扎带13将进气管5绑扎固定,避免进气管5和加压气囊3游离而对清洁过程产生干扰,也能够保证加压气囊3悬挂在手臂套12上,避免加压气囊3落到清洗液内。
6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绑扎带13的绑扎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其可以通过魔术贴的粘附作用绑扎进气管5,具体地,可以将绑扎带13的一端固定在手臂套12上,绑扎带13的另一端和手臂套12上分别设有魔术子贴和魔术母贴,通过魔术子贴和魔术母贴粘附实现对进气管5的绑扎效果;又如,其还可以采用纽扣或者按扣的绑扎方式,具体地,可以将绑扎带13的一端固定在手臂套12上,绑扎带13的另一端和手臂套12上分别设有母扣和子扣,通过母扣和子扣的扣接实现对进气管5的绑扎效果。
6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储液盒 2设有第一
子贴23,所述手套本体1设有第一母贴14,所述储液盒2通过所述第一子贴23和所述第一母贴14的配合可拆卸地粘附于所述手套本体1。
63.具体地,第一子贴23和第一母贴14可以分别选用魔术子贴和魔术母贴,第一子贴23和第一母贴14均可以采用胶水粘连或者针线缝合的方式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储液盒2通过第一子贴23和第一母贴14的配合可拆卸地粘附于手套本体1,使得储液盒2可在手套本体1上自由拆装,在使用清洁剂时,可将储液盒2粘附在手套本体1上,在不使用清洁剂或者收纳清洁手套时,可以将储液盒2从手套本体1上取下,特别是在狭窄空间内清洗或收纳时,将储液盒2取下可以节约空间。
6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储液盒2包括形成有所述储液腔的盒体21和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储液腔的盖体22,所述盖体22和所述盒体21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储液腔的密封体6。
65.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打开盖体22后,便于清洁剂的添加存放,也便于对储液腔进行清洗以及对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而且,可实现自由切换清洗剂的款式。通过设置密封体6保证储液腔密封性,避免清洁剂泄漏。
66.盖体22在盒体21上的安装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盖体22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可取放地盖合在盒体21上;又如,盖体22可以与盒体21铰接连接;当然,盖体22还可以采用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安装方式与盒体21 连接。
6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储液盒2设有与所述出液口212连通的喷液导流凸起214,所述储液组件还包括密封塞7,所述密封塞7具有套装于所述喷液导流凸起214的环形固定部71以及与所述环形固定部71活动连接并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喷液导流凸起214的出口的密封堵头72。
68.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使密封塞7具有套装于喷液导流凸起 214的环形固定部71以及与环形固定部71活动连接并用于打开或封闭喷液导流凸起214的出口的密封堵头72,相较于使密封塞7可从喷液导流凸起214 上取放的方式,利用环形固定部71与喷液导流凸起214的连接能够避免密封堵头72打开喷液导流凸起214的出口后出现密封塞7意外丢失的情况。
69.关于环形固定部71与密封堵头72活动连接的方式,例如,如图7所示,可以使密封塞7为弹性密封塞,环形固定部71与密封堵头72通过连接段73 一体连接,利用连接段73的弹性使密封堵头72可相较于环形固定部71活动;又如,环形固定部71和密封堵头72还可以通过链条、布条等结构连接。
7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实施例均可进一步地使所述清洁手套还包括可替换清洁附件8;所述手套本体1包括对应手掌的手套正面和对应手背的手套背面,所述储液组件安装于所述手套背面,所述可替换清洁附件8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手套正面。
71.需要说明的是,可替换清洁附件8的结构形式不做具体限定,其包括但不限于百洁布、鬃毛刷、钢丝球、清洁棉、清洁刷等等。
72.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使可替换清洁附件8可拆卸地安装于手套正面,一方面,在清洁过程中不需用手握持额外的清洁工具,清洁过程更加省力、方便,另一方面,便于替换不同结构的清洁附件以及对发生损坏的清洁附件换新。
73.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8所示,所述可替换清洁附件8包括附件本体81 和设于所述附件本体81的第二子贴82,所述手套正面设有第二母贴15,所述可替换清洁附件8通过所述第二子贴82和所述第二母贴15的配合可拆卸地粘附于所述手套本体1。
74.具体地,第二子贴82和第二母贴15可以分别选用魔术子贴和魔术母贴,第二子贴82和第二母贴15均可以采用胶水粘连或者针线缝合的方式固定。可替换清洁附件8通过第二子贴82和第二母贴15的配合可拆卸地粘附于手套本体1,形成粘贴式安装、撕拉式拆卸,拆装更换方便、快捷。
75.本技术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76.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7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