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全撕离型易拉密封垫片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07:25: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垫片,特别涉及一种全撕离型易拉密封垫片。


背景技术:

2.随着新一代软包装设备和流延设备的引进,包装内含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果冻、果汁、酸奶、果奶、汤汁等液体包装袋,以及一些膨化食品、麦片等包装袋的透明度要求较高,对包装材料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既要考虑保质期限,又要考虑包装材料与容器开口的热封强度,还要考虑消费者使用方便——易撕性。
3.目前的包装容器有塑料容器、纸质容器或铝质容器等,这些容器的上端具有开口,开口边沿处设有封口边沿,封口边沿会热封上一层密封垫片使包装容器得以密封保存。然而,这层密封垫片的下表面与容器的封口边沿粘结得过于紧固,使得容器的封口边沿上容易残留有密封垫片的碎屑,如果包装容器用于盛放食物,食物在倾倒出来后,食物容易残留在容器封口边沿上的碎屑中,会导致容器的开口容易滋生细菌,影响食物安全与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撕离型易拉密封垫片,这种全撕离型易拉密封垫片能够从包装容器的开口完全撕裂下来,不易滋生细菌,使用安全卫生。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全撕离型易拉密封垫片,包括粘封层、铝箔层和背衬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封层复合在铝箔层的下表面上,背衬层的下表面通过第一热合胶层复合在铝箔层的上表面上;背衬层包括背衬环、提手部和弧形切断线,提手部处于背衬环中,提手部的根部与背衬环的内侧边一体连接,弧形切断线设置在背衬环上,弧形切断线沿提手部的根部的外侧边向外延伸,并且,弧形切断线自背衬环的内侧边延伸到背衬环的外侧边;提手部的下表面涂覆有离型油层。
7.上述粘封层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多种形状。
8.上述离型油层又称隔离层、防粘层、硅油层,是一种防止预浸料粘连,又可以保护预浸料不受污染的防粘层。在提手部的下表面涂覆离型油层,能够防止提手部的下表面与第一热合胶层的粘连,提高提手部在第一热合胶层上可剥离性,同时也可保护提手部的下表面不受污染。
9.上述全撕离型易拉密封垫片一般应用于塑料容器、纸质容器或铝质容器上,这些容器的上端具有开口,开口边沿处设有封口边沿,这种全撕离型易拉密封垫片的粘封层粘结在封口边沿上,又由于提手部的根部与背衬环的内侧边一体连接且弧形切断线将背衬环切断,当使用者用手捏住提手部时,轻轻用力使提手部沿着弧形切断线将铝箔层撕裂,连同铝箔层下表面的粘封层一同从容器的封口边沿上完全撕裂下来。
10.上述铝箔层起到支撑作用,粘封层起到垫片与容器的封口边沿粘结的作用,背衬层起到保护铝箔层上表面的作用。上述粘封层与铝箔层之间的复合力大于粘封层与容器封
口边沿之间的粘结力,通过提手部的撕拉能够将粘封层从容器的封口边沿上完全撕离下来,使得粘封层不会残留粘结在容器的封口边沿上,不易滋生细菌,使用安全卫生。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离型油层的下表面设有压纹层。上述压纹层是通过在离型油层的下表面压印一层图纹层,以减小热合时提手部与第一热合胶层的接触面积,使得提手部能够更好地与第一热合胶层分离。上述压纹层可以为凹凸不平的凸点,也可以为其它任何形状。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粘封层通过第二热合胶层复合在铝箔层的下表面上。通过这种设置,第二热合胶层能起到加强粘封层与铝箔层粘结的作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背衬层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pe发泡片、第三热合胶层、印刷膜层,所述第一热合胶层涂布在铝箔层的上表面上,pe发泡片的下表面通过第一热合胶层复合在铝箔层的上表面上。上述第三热合胶层可以采用热熔胶等。上述印刷膜层的下表面通过第三热合胶层复合在pe发泡片的上表面上,pe发泡片起到支撑作用,印刷膜层起到承载印刷的作用,印刷膜层上的文字和/或图案,使这种全撕离型易拉密封垫片具有标识作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印刷膜层为pet膜。pet膜的透明性好,有光泽,挺力好,尺寸稳定,适于印刷等二次加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粘封层为pet膜、pp膜或者pe膜。上述pet膜具有透明度高、无毒无味、抗拉伸强度大、挺度佳、粘性好,在常温环境下使用,边线笔直、不残胶,能够对铝箔层的下表面进行保护。上述pp膜或者pe膜的透明度高,能够在运输、贮存、使用过程中保护铝箔层的下表面不受污染、腐蚀、划伤,保护铝箔层的下表面原有的光洁亮泽。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切断线上设有至少一个粘结点。通过这种设置,能够将被弧形切断线切断的背衬环首尾有效的连接起来,使得具有粘结点的弧形切断线同样容易撕裂。
17.上述第一热合胶层、第二热合胶层均可以采用热熔胶等。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9.本实用新型的粘封层与铝箔层之间的复合力大于粘封层与容器封口边沿之间的粘结力,通过提手部的撕拉能够将粘封层从容器的封口边沿上完全撕离下来,使得粘封层不会残留粘结在容器的封口边沿上,不易滋生细菌,使用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25.实施例1
26.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全撕离型易拉密封垫片,包括粘封层1、铝箔层2和背衬层3,粘封层1复合在铝箔层2的下表面上,背衬层3的下表面通过第一热合胶层4复合在铝箔层2的上表面上;背衬层3包括背衬环31、提手部32和弧形切断线33,提手部32处于背衬环31中,提手部32的根部321与背衬环31的内侧边一体连接,弧形切断线33设置在背衬环31上,弧形切断线33沿提手部32的根部321的外侧边向外延伸,并且,弧形切断线33自背衬环31的内侧边311延伸到背衬环31的外侧边312;提手部32的下表面涂覆有离型油层34。
27.上述粘封层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多种形状。
28.上述第一热合胶层4可以采用热熔胶等。
29.上述铝箔层2起到支撑作用,粘封层1起到垫片与容器的封口边沿粘结的作用,背衬层3起到保护铝箔层2上表面的作用。上述粘封层1与铝箔层2之间的复合力大于粘封层1与容器封口边沿之间的粘结力,通过提手部32的撕拉能够将粘封层1从容器的封口边沿上完全撕离下来,使得粘封层1不会残留粘结在容器的封口边沿上,不易滋生细菌,使用安全卫生。
30.背衬层3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pe发泡片35、第三热合胶层36、印刷膜层37,所述第一热合胶层4涂布在铝箔层2的上表面上,pe发泡片35的下表面通过第一热合胶层4复合在铝箔层2的上表面上。上述第三热合胶层36可以采用热熔胶等。上述印刷膜层37的下表面通过第三热合胶层36复合在pe发泡片35的上表面上,pe发泡片35起到支撑作用,印刷膜层37起到承载印刷的作用,印刷膜层37上的文字和/或图案,使这种全撕离型易拉密封垫片具有标识作用。
31.印刷膜层37为pet膜。pet膜的透明性好,有光泽,挺力好,尺寸稳定,适于印刷等二次加工。
32.粘封层1为pet膜。上述pet膜具有透明度高、无毒无味、抗拉伸强度大、挺度佳、粘性好,在常温环境下使用,边线笔直、不残胶,能够对铝箔层2的下表面进行保护。
33.弧形切断线33上设有两个粘结点331。通过这种设置,能够将被弧形切断线33切断的背衬环31首尾有效的连接起来,使得具有粘结点331的弧形切断线33同样容易撕裂。
34.上述离型油层34又称隔离层、防粘层、硅油层,是一种防止预浸料粘连,又可以保护预浸料不受污染的防粘层。在提手部32的下表面涂覆离型油层34,能够防止提手部32的下表面与第一热合胶层4的粘连,提高提手部32在第一热合胶层4上可剥离性,同时也可保护提手部32的下表面不受污染。
35.上述全撕离型易拉密封垫片一般应用于塑料容器、纸质容器或铝质容器上,这些容器的上端具有开口,开口边沿处设有封口边沿,这种全撕离型易拉密封垫片的粘封层1粘结在封口边沿上,又由于提手部32的根部与背衬环31的内侧边一体连接且弧形切断线33将背衬环31切断,当使用者用手捏住提手部32时,轻轻用力使提手部32沿着弧形切断线33将铝箔层2撕裂,连同铝箔层2下表面的粘封层1一同从容器的封口边沿上完全撕裂下来。
36.实施例2
37.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全撕离型易拉密封垫片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38.粘封层1通过第二热合胶层5复合在铝箔层2的下表面上。通过这种设置,第二热合胶层5能起到加强粘封层1与铝箔层2粘结的作用。上述第二热合胶2层可以采用热熔胶等。
39.实施例3
40.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全撕离型易拉密封垫片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41.离型油层34的下表面设有压纹层38。上述压纹层38是通过在离型油层34的下表面压印一层图纹层,以减小热合时提手部32与第一热合胶层4的接触面积,使得提手部32能够更好地与第一热合胶层4分离。上述压纹层38可以为凹凸不平的凸点,也可以为其它任何形状。
42.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