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核电厂的卧式流体过滤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02:03: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核电厂三废处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核电厂的卧式流体过滤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核电厂服役的核岛流体过滤器本体普遍采用铸造形式,且以立式布置安装在厂房混凝土结构中。
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流体过滤器存在以下缺陷:
4.1)流体过滤器本体采用立式布置,镶嵌安装在厂房混凝土结构中,安装位置与连接管线固定不可移动,造成其使用场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5.2)立式布置使过滤器重量完全施加在厂房混凝土结构中,因此,对承压面的强度及抗震需要达到较高的设计要求;
6.3)立式布置使更换滤芯工作风险增大,人工从上方抽出滤芯难度大,需借用机器将滤芯吊出,安全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电厂的卧式流体过滤净化装置,使装置的重心降低,方便更换滤芯,增加对应用环境的适应性。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9.一种用于核电厂的卧式流体过滤净化装置,包括滤芯以及平卧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的端盖法兰,所述滤芯通过对中导向结构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内部。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筒体包括进口端以及出口端,所述端盖法兰通过插套焊管结构分别焊接于所述进口端的法兰或所述出口端的法兰。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进口端的法兰或所述出口端的法兰与所述端盖法兰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筒体上分别设有进口管以及出口管,所述进口管连通于所述筒体的外壁,所述出口管连接于所述出口端处的所述端盖法兰,所述出口管与所述端盖法兰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进口管包括第一雏形管以及第一金属软管,所述第一雏形管连通于所述筒体的外壁,所述第一金属软管与所述第一雏形管之间通过第三隔离阀连通,所述第一金属软管、所述第一雏形管分别通过法兰与所述第三隔离阀连接。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出口管包括第二雏形管以及第二金属软管,所述第二雏形管连通于所述端盖法兰,所述第二金属软管与所述第二雏形管之间通过第三隔离阀连通,所述第二金属软管、所述第二雏形管分别通过法兰与所述第三隔离阀连接。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设有疏水排气管,所述疏水排气管上设有第一隔离阀。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设有取压管,所述取压管上设有压力表,所述取压管上设有第二隔离阀。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筒体通过支腿或支座平卧支撑。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进口管或出口管外接连通离心泵或隔膜泵。
19.本技术卧式流体过滤净化装置的有益效果:
20.1)本技术装置采用卧式本体布置,腿式支承座设计,使得装置的整体重心降低,进而降低了对承重和抗震的设计要求;
21.2)本技术装置可将所设置的盲板法兰进行拆卸后,直接抽出滤芯进行更换,并通过安装在筒体内的对中导向块,可保证滤芯安装时对中正确,方式简便,风险较低;
22.3)本技术装置增设一台高效离心泵,可在净化系统与靶系统间形成大循环,增大净化效率;
23.4)本技术装置安装了疏水排气管线,可协助靶系统疏水排气,大大减少准备时间。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卧式流体过滤净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1、滤芯;10、对中导向结构;
28.2、筒体;20、进口端;22、出口端;28、支腿或支座;
29.3、盖板法兰;
30.4、进口管;40、第一雏形管;42、第一金属软管;
31.5、出口管;50、第二雏形管;52、第二金属软管;
32.6、疏水排气管;60、第一隔离阀;
33.7、取压管;70、第二隔离阀;
34.8、压力表;
35.9、第三隔离阀。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
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底”、“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若有的话)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0.还需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41.目前,在核电厂服役的核岛流体过滤器本体普遍采用铸造形式,且以立式布置安装在厂房混凝土结构中。以立式布置的过滤净化装置存在诸多缺陷,对于不同应用环境的适应性较差。
42.本技术即针对的是现有立式过滤净化装置做的改进方案。本技术能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特别是一些较特殊或重要的应用场景(如核电站等),使过滤净化装置能方便稳定地实施应用。
43.实施例一,本实施例首先提出卧式过滤净化装置的可实施保护方案:
4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核电厂的卧式流体过滤净化装置,包括滤芯1以及平卧的筒体2,所述筒体2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的端盖法兰3,所述滤芯1通过对中导向结构10安装于所述筒体2的内部。
45.较为优选地,所述筒体2通过支腿或支座28平卧支撑;
46.本装置中所涉及的法兰结构均采用盲板法兰;
47.本装置中的中导向结构10可以是导向块或导向条或导向轨,该导向结构10优选至少两个导向块,该两个导向块分别对称安装在筒体2内壁的上下两端,相对较靠近筒体2的出口端22位置;滤芯1的锥形的外壳沿着/挨着两个导向块即可实现水平对中安装。
48.本装置中的筒体2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较好等优点。
49.以此,本装置通过卧式筒体布置,使得装置的整体重心降低,进而降低了对承重和抗震的设计要求;并且,本技术装置所设置的盖板法兰,可进行拆卸,方便直接抽出滤芯进行更换,并通过安装在筒体内的对中导向块,可保证滤芯安装时对中正确,方式简便,风险较低。进而,使得本装置可充分适用于核电站等较为特殊的应用场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失。
50.以下,对本装置的其他结构或构造做详细描述:
51.细看图1,所述筒体2包括进口端20以及出口端22,所述端盖法兰3通过插套焊管结构分别焊接于所述进口端20的法兰或所述出口端22的法兰,以此形成双法兰设计,并保证了对中精度和密封性。
52.所述筒体2上分别设有进口管4以及出口管5,所述进口管4连通于所述筒体2的外壁,所述出口管5连接于所述出口端22处的所述端盖法兰3。
53.为了更好地增加装置的安装密封性,所述进口端20的法兰或所述出口端22的法兰与所述端盖法兰3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出口管5与所述端盖法兰3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54.所述进口管4包括第一雏形管40以及第一金属软管42,所述第一雏形管40连通于所述筒体2的外壁,所述第一金属软管42与所述第一雏形管40之间通过第三隔离阀9连通,所述第一金属软管42、所述第一雏形管40分别通过法兰与所述第三隔离阀9连接。
55.同时,所述出口管5包括第二雏形管50以及第二金属软管52,所述第二雏形管50连通于所述端盖法兰3,所述第二金属软管52与所述第二雏形管50之间通过第三隔离阀9连通,所述第二金属软管52、所述第二雏形管50分别通过法兰与所述第三隔离阀9连接。
56.本装置的进口管4以及出口管5均采用软管与靶系统联结,重量轻便,布置方案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多变。
57.分别在进口管4和出口管5上分别所设的第三隔离阀9优选用球阀,其目的是,一是球阀具有较为良好的抗杂质性,用于含有较多固体微粒杂质的流体中不易发生卡涩;二是球阀可实现调节功能,可对循环流量进行调节。
58.为了协助靶系统疏水排气,所述筒体2的外壁上设有疏水排气管6,所述疏水排气管6上设有第一隔离阀60,进而用于系统装置投运前排气以及停运后排水,大大减少准备时间。
59.另外,所述筒体2的外壁上设有取压管7,所述取压管7上设有压力表8,所述取压管7上设有第二隔离阀70。该压力表8用于监控过滤器前后端压差,可根据压差制定滤芯更换计划,使过滤器持续在最高效区间运转。
60.在具有上述结构特征后,本技术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可拆卸筒体2左侧盲板法兰后直接抽出滤芯1进行更换,安装在筒体2内侧右下方的对中导向块,可保证滤芯1安装时对中正确。
61.在完成上述实施过程后,应能体现本技术装置的以下特点:
62.该装置为一种快速、高效的核岛流体净化处理系统装置,装置功能丰富,灵活方便,适用于现场各种恶劣环境中;卧式本体设计使得滤芯更换方便、高效,大大节约了人力与时间成本,后续会将该方法在群厂进行推广。
63.实施例二,本实施例还提出卧式流体过滤净化装置的结构改进方案:
64.基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对卧式流体过滤净化装置做进一步的结构优化,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65.主要是,将卧式流体过滤净化装置连接外接装置。
66.具体地,进口管4的第一金属软管42可外接连通离心泵或隔膜泵,出口管5的第二金属软管52可外接连通离心泵或隔膜泵,以此,可在净化系统与靶系统间形成大循环,增大净化效率。
67.其他结构基本与实施例一相同,便不在此多加赘述。
68.实施例三,本实施例还提出卧式流体过滤净化装置的优选集合保护方案:
69.一种适用于核电厂的卧式流体过滤净化装置,包括滤芯1以及平卧的筒体2,所述
筒体2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的端盖法兰3,所述滤芯1通过对中导向结构10安装于所述筒体2的内部。较为优选地,所述筒体2通过支腿或支座28平卧支撑;本装置中所涉及的法兰结构均采用盲板法兰;本装置中的中导向结构10可以是导向块或导向条或导向轨;本装置中的筒体2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较好等优点。细看图1,所述筒体2包括进口端20以及出口端22,所述端盖法兰3通过插套焊管结构分别焊接于所述进口端20的法兰或所述出口端22的法兰,以此形成双法兰设计,并保证了对中精度和密封性。所述筒体2上分别设有进口管4以及出口管5,所述进口管4连通于所述筒体2的外壁,所述出口管5连接于所述出口端22处的所述端盖法兰3。为了更好地增加装置的安装密封性,所述进口端20的法兰或所述出口端22的法兰与所述端盖法兰3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出口管5与所述端盖法兰3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进口管4包括第一雏形管40以及第一金属软管42,所述第一雏形管40连通于所述筒体2的外壁,所述第一金属软管42与所述第一雏形管40之间通过第三隔离阀9连通,所述第一金属软管42、所述第一雏形管40分别通过法兰与所述第三隔离阀9连接。同时,所述出口管5包括第二雏形管50以及第二金属软管52,所述第二雏形管50连通于所述端盖法兰3,所述第二金属软管52与所述第二雏形管50之间通过第三隔离阀9连通,所述第二金属软管52、所述第二雏形管50分别通过法兰与所述第三隔离阀9连接。本装置的进口管4以及出口管5均采用软管与靶系统联结,重量轻便,布置方案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分别在进口管4和出口管5上分别所设的第三隔离阀9优选用球阀,其目的是,一是球阀具有较为良好的抗杂质性,用于含有较多固体微粒杂质的流体中不易发生卡涩;二是球阀可实现调节功能,可对循环流量进行调节。为了协助靶系统疏水排气,所述筒体2的外壁上设有疏水排气管6,所述疏水排气管6上设有第一隔离阀60,进而用于系统装置投运前排气以及停运后排水,大大减少准备时间。另外,所述筒体2的外壁上设有取压管7,所述取压管7上设有压力表8,所述取压管7上设有第二隔离阀70。该压力表8用于监控过滤器前后端压差,可根据压差制定滤芯更换计划,使过滤器持续在最高效区间运转。
70.以此,本装置通过卧式筒体布置,使得装置的整体重心降低,进而降低了对承重和抗震的设计要求;并且,本技术装置所设置的盖板法兰,可进行拆卸,方便直接抽出滤芯进行更换,并通过安装在筒体内的对中导向块,可保证滤芯安装时对中正确,方式简便,风险较低。进而,使得本装置可充分适用于核电站等较为特殊的应用场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失。
71.本实施所提供的是第一实施例中所有优选方式的集合,便于在现场作为最佳的一种集合方式进行实施。
72.实施例四,本实施例还提出卧式流体过滤净化装置的产品应用方案:
73.本技术卧式流体过滤净化装置可用于核电厂所有流体的净化。以核岛废液排放系统ter为例,核岛废液放射性指标不合格导致无法排放时,需将废液传回至核岛废液处理系统teu中进行净化,完成净化后再传回ter进行krt放射性检测,整个过程需反复操作两个系统的相关设备,人力成本、时间成本较高。
74.采用本技术卧式流体过滤净化装置,可就近将净化系统装置与靶系统相连,系统布置、连接方式灵活多变。利用净化泵形成大循环后持续不断对靶系统流体进行净化,净化过程中无需反复操作设备,净化过程中可协助靶系统进行疏水排气,拆卸本体侧面盲板法兰后直接抽出滤芯进行更换,安装在筒体内侧右下方的对中导向块,可保证滤芯安装时对
中正确,从而实现快速、节约、高效,大大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
75.足见,本技术卧式流体过滤净化装置可以方便应用于核电站环境/场景进行核岛流体过滤。
7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