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分层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01:14: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分层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大力提倡推进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节能和环保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本项目的建设上将绿色生态作为特色和亮点,不但是顺应战略和城市战略的需要,同时可以降低建筑能耗,减少运行成本,提高舒适度,为以后的运营和使用带来诸多益处。
3.目前,在高大空间内设置的空调通过对空间内外空气的输送达到冷热空气交换的效果,但现有的空调所配备的通风装置通常情况下都被固定设置在通风开口处,固定设置的通风装置不能根据冬夏冷热空气的沉降对通风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空调制冷和制热过程中冷空气和热空气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散失,使得在空调将空间内的温度调节到一定程度时会浪费消耗较多的时间和电量,与大力提倡推进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并不相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分层通风装置,通过设置可根据冷热空气的位置和所需要达到的对应的空气调节效果进行相应通风位置的调节的通风装置,以达到减少冷热空气误排的目的,达到降低空调能源消耗的目的。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分层通风装置,包括通风开口架,所述通风开口架的两侧靠近前表面边缘处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通风开口架的两侧靠近后内表面边缘处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通风开口架的侧壁靠近第一滑轨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通风开口架的侧壁靠近第二滑轨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固定挡板,所述通风开口架的侧壁靠近第二滑轨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通风开口架的侧壁靠近第一滑轨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固定挡板,所述第一滑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挡风机构,所述第二滑轨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挡风机构。
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8.通风开口架被固定在通风开口处,并通过较高大的框架,对大空间内的上中下的位置进行覆盖,通过设置第一滑轨对中上位置进行覆盖,通过第二滑轨对中下位置进行覆盖,第一挡风机构和第二挡风机构分别被设置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内部,且在装置中其他结构的对应调节下,使得装置能根据具体的通风要求,对第一挡风机构和第二挡风机构的相应位置进行调节,以达到根据冷热空气的相应位置对通风口的通风位置进行调节的效果,从而减少空调制冷或制热过程中冷空气或热空气的无用散失,提高空调的制冷或制热的效率,增加能源的利用效率,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固定挡板能通过相互配合分别对第一丝杆和第一导杆进行安装,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固定挡板能通过相互配合分别对第二丝杆和第
二导杆进行安装。
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挡风机构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外壁与第一滑轨的内壁之间相互滑动,所述第二挡风机构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外壁与第二滑轨的内壁之间相互滑动。
10.通过对第一挡板的移动能对通风开口架的中上位置的通风状态进行调节,通过对第二挡板的移动能对通风开口架的中下位置的通风状态进行调节。
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升降块,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升降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设置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转盘与第一固定块的顶部和第一固定挡板的底部相连接。
12.第一丝杆通过第一螺纹孔与第一升降块螺纹连接,使得能通过对第一丝杆的旋转的控制达到对第一升降块的相对位置调节的效果,从而对第一挡板的相应位置进行调节。
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固定块与第一丝杆的轴心相连接,另一个第一升降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贯穿孔。
14.第一电机被固定在第一固定块的底部与第一丝杆连接,为第一丝杆的旋转提供动力。
1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内壁滑动设置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的顶部和第一固定挡板的底部相连接。
16.第一导杆和第一升降块之间通过第一贯穿孔相互滑动连接,使得第一导杆能对第一挡板的移动起到辅助固定的效果。
1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升降块,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升降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转盘与第二固定块的底部和第二固定挡板的顶部相连接。
18.第二丝杆通过第二螺纹孔与第二升降块之间螺纹连接,使得能通过对第二丝杆的旋转控制第二升降块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的效果,从而对第二挡板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
1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二固定块与第二丝杆的轴心相连接,另一个第二升降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贯穿孔。
20.第二电机被固定在的顶部,为第二丝杆的旋转提供动力。
2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内壁滑动设置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块的底部和第二固定挡板的顶部相连接。
22.第二导杆和第二升降块之间通过第二贯穿孔相互滑动连接,使得第二导杆能对第二挡板的移动起到辅助固定的效果。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1、本发明的通风开口架被固定在通风开口处,并通过较高大的框架,对大空间内的上中下的位置进行覆盖,通过设置第一滑轨对中上位置进行覆盖,通过第二滑轨对中下位置进行覆盖,第一挡风机构和第二挡风机构分别被设置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内部,且在装置中其他结构的对应调节下,使得装置能根据具体的通风要求,对第一挡风机构和第二挡风机构的相应位置进行调节,以达到根据冷热空气的相应位置对通风口的通风位置进
行调节的效果,从而减少空调制冷或制热过程中冷空气或热空气的无用散失,提高空调的制冷或制热的效率,增加能源的利用效率;
25.2、通过对第一挡板的移动能对通风开口架的中上位置的通风状态进行调节,通过对第二挡板的移动能对通风开口架的中下位置的通风状态进行调节;
26.3、通过对第一丝杆的旋转的控制达到对第一升降块的相对位置调节的效果,从而对第一挡板的相应位置进行调节;
27.4、第一电机为第一丝杆的旋转提供动力;
28.5、第一导杆能对第一挡板的移动起到辅助固定的效果;
29.6、通过对第二丝杆的旋转控制第二升降块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的效果,从而对第二挡板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
30.7、第二电机为第二丝杆的旋转提供动力;
31.8、第二导杆能对第二挡板的移动起到辅助固定的效果。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分层通风装置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分层通风装置的整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分层通风装置的部分后视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分层通风装置的第一挡板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分层通风装置的第二挡板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说明:
38.1、通风开口架;11、第一滑轨;12、第二滑轨;111、第一固定块;112、第一固定挡板;121、第二固定块;122、第二固定挡板;2、第一挡风机构;3、第二挡风机构;21、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22、第一升降块;23、第一螺纹孔;24、第一丝杆;25、第一电机;26、第一贯穿孔;27、第一导杆;32、第二升降块;33、第二螺纹孔;34、第二丝杆;35、第二电机;36、第二贯穿孔;37、第二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40.实施例
41.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分层通风装置,包括通风开口架1,所述通风开口架1的两侧靠近前表面边缘处设置有第一滑轨11,所述通风开口架1的两侧靠近后内表面边缘处设置有第二滑轨12,所述通风开口架1的侧壁靠近第一滑轨11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11,所述通风开口架1的侧壁靠近第二滑轨12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固定挡板112,所述通风开口架1的侧壁靠近第二滑轨12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21,
所述通风开口架1的侧壁靠近第一滑轨11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固定挡板122,所述第一滑轨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挡风机构2,所述第二滑轨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挡风机构3。
4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43.通风开口架1被固定在通风开口处,并通过较高大的框架,对大空间内的上中下的位置进行覆盖,通过设置第一滑轨11对中上位置进行覆盖,通过第二滑轨12对中下位置进行覆盖,第一挡风机构2和第二挡风机构3分别被设置在第一滑轨11和第二滑轨12内部,第一固定块111和第一固定挡板112能通过相互配合分别对第一丝杆24和第一导杆27进行安装,第二固定块121和第二固定挡板122能通过相互配合分别对第二丝杆34和第二导杆37进行安装。
44.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风机构2包括第一挡板21,所述第一挡板21的外壁与第一滑轨11的内壁之间相互滑动,所述第二挡风机构3包括第二挡板31,所述第二挡板31的外壁与第二滑轨12的内壁之间相互滑动,第一挡板21的移动能对通风开口架1的中上位置的通风状态进行调节,通过对第二挡板31的移动能对通风开口架1的中下位置的通风状态进行调节。
45.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2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升降块22,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升降块2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23,所述第一螺纹孔23的内部螺纹设置有第一丝杆24,所述第一丝杆24的两端分别通过转盘与第一固定块111的顶部和第一固定挡板112的底部相连接,第一丝杆24通过第一螺纹孔23与第一升降块22螺纹连接,使得能通过对第一丝杆24的旋转的控制达到对第一升降块22的相对位置调节的效果。
46.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块1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25,所述第一电机25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固定块111与第一丝杆24的轴心相连接,另一个第一升降块2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贯穿孔26,第一电机25被固定在第一固定块111的底部与第一丝杆24连接,为第一丝杆24的旋转提供动力。
47.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穿孔26的内壁滑动设置有第一导杆27,所述第一导杆2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111的顶部和第一固定挡板112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导杆27和第一升降块22之间通过第一贯穿孔26相互滑动连接。
48.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板3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升降块32,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升降块3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33,所述第二螺纹孔33的内部螺纹设置有第二丝杆34,所述第二丝杆34的两端分别通过转盘与第二固定块121的底部和第二固定挡板122的顶部相连接,第二丝杆34通过第二螺纹孔33与第二升降块32之间螺纹连接,使得能通过对第二丝杆34的旋转控制第二升降块32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的效果。
49.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块12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35,所述第二电机35的输出轴贯穿第二固定块121与第二丝杆34的轴心相连接,另一个第二升降块3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贯穿孔36,第二电机35被固定在1221的顶部,为第二丝杆34的旋转提供动力。
50.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贯穿孔36的内壁滑动设置有第二导杆37,所述第二导杆3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块121的底部和第二固定挡板122的顶部相连接,第二导杆37能对第二挡板31的移动起到辅助固定的效果。
5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