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或基槽降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01:01: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基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或基槽降水系统。


背景技术:

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有时会碰到挖到底下水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基坑内渗水。
3.相关技术中的基坑排水方法一般为在基坑底部开设环形的集水槽,在集水槽内开设降水井,将水管伸进到降水井内,第一水泵通过水管对降水井进行抽水,从而进行排水。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降水井抽出的水通常直接排放至基坑外,导致水资源流失,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能将降水井抽出的水回收利用,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或基槽降水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或基槽降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或基槽降水系统,包括过滤箱以及回收箱,所述过滤箱与回收箱之间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过滤箱靠近顶部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过滤箱之间连通有出水管,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安装架、第一过滤板以及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孔比所述第二过滤孔的直径大,所述第一过滤板与所述第二过滤板以及所述安装架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线轮,所述线轮上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线轮转动的驱动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伸进降水井中,驱动第一水泵,使降水井内的水抽进至过滤箱,由于过滤箱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板以及第二过滤板,以对抽进过滤箱中的水进行过滤,第一过滤板上的第一过滤孔比第二过滤板上的第二过滤孔大,因此可以过滤水中的粗砂砾和细砂粒,而后水经过沉淀后可将水回收至回收箱中,由此将水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此外,当过滤组件需要更换时,只需驱动驱动组件使线轮转动,由此将安装架上升至过滤箱的开口,以便于过滤组件取出回收砂砾。
9.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蜗轮与蜗杆,所述过滤箱靠近顶部的一端转动承载有转动柱,所述蜗轮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动柱上,所述蜗杆转动承载于所述过滤箱的内侧壁,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互啮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蜗杆,蜗杆带动蜗轮转动,由此带动转动柱转动,如此使线轮转动,当不需要线轮转动时,由于蜗杆与蜗轮具有自锁特性,能够将转动柱停止转
动,从而使线轮停止转动,如此操作简单,更便于工作人员上锁和解锁线轮。
11.可选的,所述蜗杆的一端连接有把手。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转动蜗杆。
13.可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导向凸条,所述过滤箱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凸条对应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凸条与所述导向槽滑移配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凸条与导向槽滑移配合对安装架起到了导向作用,使安装架在上下移动时能够保持稳定。
15.可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与所述第二过滤板上均设置有若干块插块,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与各所述插块对应的插孔,所述插块与对应的所述插孔插接配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块与插孔插接配合,能够可快速将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定位于安装架中,也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17.可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块一一对应的紧固螺栓,所述插槽的一槽壁设置有通孔,所述插块的一侧壁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紧固螺栓贯穿所述通孔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螺栓贯穿通孔与对应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由此将插块固定在插槽中,使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不易晃动偏移。
19.可选的,所述过滤箱顶部设置有盖合所述开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若干块弹性卡块,所述过滤箱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卡块对应的卡孔,所述弹性卡块与对应的所述卡孔卡接配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的设置能够对开口启闭,以便于杂物从外面掉落至过滤箱内,同时弹性卡块与对应的卡孔卡接配合,由此使盖板便于安装和拆卸。
21.可选的,所述回收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回收箱的侧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用于抽水至回收箱的第二水泵,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液位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水泵电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回收箱内的液位。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后的水进入回收箱,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回收箱内的液位达到预设的液位高度,则产生触发信号并发动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关闭,由此能够自动的控制回收箱内的液位高度。
23.可选的,所述回收箱的外侧壁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控制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也会控制报警器响动,以提醒工作人员回收箱内的水位已经达到预设的水位。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进水管伸进降水井中,驱动第一水泵,使降水井内的水抽进至过滤箱,过滤箱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板以及第二过滤板,以对抽进过滤箱中的水进行过滤,第一过滤板上的第一过滤孔比第二过滤板上的第二过滤孔大,过滤水中的粗砂砾和细砂粒,由此将水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7.2.盖板的设置能够对开口启闭,以便于杂物从外面掉落至过滤箱内,同时弹性卡块与对应的卡孔卡接配合,由此使盖板便于安装和拆卸;
28.3.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回收箱内的液位达到预设的液位高度,则产生触发信号并发动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关闭,由此能够自动的控制回收箱内的液位高度。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过滤箱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32.图 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过滤球与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过滤箱;2、回收箱;3、连通管;4、回收管;5、进水管;6、第一水泵;7、出水管;8、过滤组件;81、安装架;811、安装板;812、第一承托杆;813、第二承托杆;82、第一过滤板;83、第二过滤板;9、第一过滤孔;10、第二过滤孔;13、紧固螺栓;14、通孔;16、转动柱;17、线轮;18、钢丝绳;19、驱动组件;191、蜗轮;192、蜗杆;20、把手;21、导向凸条;22、导向槽;23、盖板;24、弹性卡块;25、卡孔;27、控制器;28、报警器;29、第二水泵;30、过滤球;31、排水孔;32、排水管;33、基坑;34、降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或基槽降水系统。
36.参照图1,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或基槽降水系统,包括过滤箱1以及回收箱2,过滤箱1内设置有过滤组件8,过滤箱1与回收箱2之间连通有连通管3,在本实施例中,连通管3位于过滤箱1与回收箱2靠近底部的一端,回收箱2远离连通管3的一端连通有回收管4,回收管4与外部用水装置连接。同时,过滤箱1靠近顶部一侧表面安装有第一水泵6,第一水泵6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5,进水管5可以为软管,进水管5伸进降水井内。此外,第一水泵6的出水口与过滤箱1之间连通有出水管7,通过驱动第一水泵6使降水井中水抽进过滤箱1中过滤而后回收至回收箱2中。
37.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组件8包括安装架81、第一过滤板82以及第二过滤板83,第一过滤板82与第二过滤板83可拆卸于安装架81上,且第一过滤板82位于第二过滤板83的上方。安装架81包括两块呈竖直设置的安装板811、两根第一承托杆812以及两根第二承托杆813,两根第一承托杆812用于承托第一过滤板82,两根第二承托杆813用于承托第二过滤板83。两根第一承托杆812与两根第二承托杆813沿安装板81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根第二承托杆813位于第一承托杆812的下方。同时,第一过滤板8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9,第二过滤板83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10,第一过滤孔9比第二过滤孔10的直径大,由此能够从降水井中抽出的水经过第一过滤板82与第二过滤板83的过滤,将水中的粗砂砾、细砂砾依次过滤掉。
38.具体的说,第一过滤板82以及第二过滤板83的四个端角均焊接有插块,对应的两根第一承托杆812以及第二承托杆81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插块对应的插槽,各插块与对应的插槽插接配合。安装架81上设置有多根与插块一一对应的紧固螺栓13,插块远离第一过滤板82或第二过滤板83的一端开设有通孔14,且通孔14贯穿至第一过滤板82或第二过滤板83背离插块的一侧表面,插槽槽底开设有螺纹孔,各紧固螺栓13贯穿对应的通孔
14与对应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39.参照图2和图3,过滤箱1靠近开口的一端设置有两根转动柱16,两根转动柱16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过滤箱1相对的两内侧壁转动连接,各转动柱16上固定套设有线轮17,各线轮17上缠绕有钢丝绳18,且钢丝绳18的一端与挂环绳结连接。通过转动线轮17就可以收放钢丝绳18,由此能够将安装架81上下移动,以便于第一过滤板82和第二过滤板83取出。
40.过滤箱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线轮17转动的驱动组件19,驱动组件19包括蜗轮191与蜗杆192。蜗轮191固定套设于转动柱16上,蜗杆192转动承载于过滤箱1的内侧壁,蜗轮191与蜗杆192相互啮合。通过转动蜗杆192使蜗轮191转动,由此带动转动柱16转动,从而使线轮17转动,安装架81在钢丝绳18的带动下上下移动,当调节完安装架81的高度后,由于蜗轮191蜗杆192具有自锁特性,由此将转动柱16上锁固定,安装架81定位在所需高度。此外,蜗杆192的一端焊接有把手20,以便于工作人员转动蜗杆192。
41.需说明的是,安装板811抵触于过滤箱1内侧壁的一侧表面焊接有导向凸条21,同时,过滤箱1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导向凸条21对应的导向槽22,且导向槽22沿着过滤箱1的高度方向设置。导向凸条21与导向槽22滑移配合,由此对安装架81起到了导向作用,使安装架81在上下移动时能够保持稳定。
42.参照图2,过滤箱1顶部设置有盖合开口的盖板23,盖板23抵触于过滤箱1顶部的一侧表面焊接有若干块弹性卡块24,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卡块24的数量为四块,四块弹性卡块24均匀分布于盖板23的四个端角。过滤箱1顶部开设有与弹性卡块24对应的卡孔25,各弹性卡块24与对应的卡孔25卡接配合,由此便于工作人员将盖板23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将第一过滤板82或第二过滤板83取出。
43.参照图1和图2,回收箱2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回收箱2的侧壁安装有控制器27,连通管3上安装有用于抽水至回收箱2中的第二水泵29,控制器27的输入端与液位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27的输出端与第二水泵29电连接,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回收箱2内的液位,回收箱2的外侧壁安装有报警器28,报警器28与控制器27的输出端电连接。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回收箱2中的液位达到了预设的水位,就会产生触发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27,控制器27会控制第二水泵29停止抽水。也会控制报警器28响动,以提醒工作人员回收箱2内的水已经达到预设水位,如此能够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回收箱2中的水。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或基槽降水系统的实施原理为:进水管5伸进降水井中,驱动第一水泵6,使降水井内的水抽进至过滤箱1,由于过滤箱1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板82以及第二过滤板83,以对抽进过滤箱1中的水进行过滤,第一过滤板82上的第一过滤孔9比第二过滤板83上的第二过滤孔10大,因此可以过滤水中的粗砂砾和细砂砾,而后水经过沉淀后可将水回收至回收箱2中,由此将水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此外,当过滤组件8需要更换时,只需驱动驱动组件19使线轮17转动,由此将安装架81上升至过滤箱1的开口,以便于过滤组件8取出回收砂砾。
45.实施例2:参照图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进水管5远离第一水泵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排水管32,排水管32远离进水管5的一端连通有过滤球30,过滤球30呈空心设置,且过滤球30的侧壁周向开设有多个排水孔31。通过驱动第一水泵6将降水井中的水经排水孔31抽进过滤箱1,如此能够增大进水管5与降水井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加快降水效率。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