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大管径管道滤网的制作方法

2022-12-02 23:13: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大管径管道滤网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系统的过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大管径管道滤网。
3.

背景技术:

4.通常情况下,大管径管道的滤网多为圆柱型、y型滤网或锥形滤网,这些类型的滤网的缺点是过水量受限,影响管道内过水流速,水头损失较大,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管径管道滤网,通过在管道内部有限空间内增加过滤面积,从而增加过水流量,大大降低水头损失。
7.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大管径管道滤网,包括v型框架和第一滤网,所述v型框架的右端面设置有第一插孔,并在第一插孔内插设有第一滤网,所述v型框架两侧面的框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插孔,并在第二插孔内插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的外部设置有滤网围板,且v型框架与两侧的滤网围板、第二滤网呈w状分布。
9.所述第一滤网由滤网框架和钩板组成,所述滤网框架内设置有滤网,且滤网框架与钩板呈l状分布,所述钩板通过螺栓与第二插孔固定连接在一起。
10.所述第二滤网的背面框架上设置有插板,且插板与第二插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插板插设在第二插孔内,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11.所述v型框架两侧面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第二滤网通过插板插设在第二插孔内,使第二滤网的底部与限位板的内壁紧贴在一起,所述第二滤网与限位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12.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的v型框架与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分别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便于工作人员定期更换或维修滤网,且在清理过后的滤网可重复多次使用,提高了滤网的利用率。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v型框架与两侧的滤网围板、第二滤网形成w状分布,通过在管道内部有限空间内增加过滤面积,从而增加过水流量,大大降低水头损失。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将滤网围板的一侧设置呈弧形状分布,能够与管道的内壁相结合,防止杂质从滤网与管壁的接触位置通过,有利于提高过滤效果。
16.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u型框架,2-第一插孔,3-第一滤网,4-限位板,5-第二插孔,6-第二滤网,7-滤网围板,8-插板。
19.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21.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大管径管道滤网,包括v型框架1和第一滤网3,v型框架1的右端面设置有第一插孔2,并在第一插孔2内插设有第一滤网3,v型框架1两侧面的框架上分
别设置有第二插孔5,并在第二插孔5内插设有第二滤网6,第二滤网6的外部设置有滤网围板7,且v型框架1与两侧的滤网围板7、第二滤网6形成w状分布。
22.第一滤网3由滤网框架和钩板组成,所述滤网框架内设置有滤网,且滤网框架与钩板呈l状分布,钩板通过螺栓与第二插孔5固定连接在一起。
23.第二滤网6的背面框架上设置有插板8,且插板8与第二插孔5的位置相对应,插板8插设在第二插孔5内,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24.v型框架1两侧面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限位板4,第二滤网6通过插板8插设在第二插孔5内,使第二滤网6的底部与限位板4的内壁紧贴在一起,第二滤网6与限位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25.v型框架1两端的上部分别设置有连接板9,位于v型框架1左侧的连接板9呈弧形状分布,并与管道内壁相贴合;滤网围板7的左侧呈弧形状分布,并与管道内壁相贴合。
26.上述描述中,v型框架的角度在40-50
°
之间。
27.上述描述中,滤网围板为三面,且其中一面呈与管道内壁相贴合的弧形状分布,并与弧形状连接板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弧形面。
28.上述描述中,当第二滤网背面的插板插在第二插孔内时,第二滤网的底面与限位板的内壁紧贴在一起,在限位板与第二滤网底面分别挖设有通孔和螺纹孔,并通过螺栓将限位板与第二滤网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
29.上述描述中,当第二滤网与v型框架两侧面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滤网的左侧、v型框架左侧的弧形状连接板均匀管道内壁紧贴在一起,形成了良好的密封面,防止杂质从滤网与管壁的接触位置通过。
30.本实用新型解将滤网设计成w状,增大了滤网在管道内与水流的接触面,提高了过滤效果,并且,在与管道内壁结合处,采用贴合式的弧形结构,达到滤网与管内壁完全贴合,防止杂质从滤网与管壁的接触位置通过,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大管径管道滤网,包括v型框架(1)和第一滤网(3),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框架(1)的右端面设置有第一插孔(2),并在第一插孔(2)内插设有第一滤网(3),所述v型框架(1)两侧面的框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插孔(5),并在第二插孔(5)内插设有第二滤网(6),所述第二滤网(6)的外部设置有滤网围板(7),且v型框架(1)与两侧的滤网围板(7)、第二滤网(6)形成w状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管径管道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3)由滤网框架和钩板组成,所述滤网框架内设置有滤网,且滤网框架与钩板呈l状分布,所述钩板通过螺栓与第二插孔(5)固定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管径管道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网(6)的背面框架上设置有插板(8),且插板(8)与第二插孔(5)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插板(8)插设在第二插孔(5)内,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管径管道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框架(1)两侧面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限位板(4),所述第二滤网(6)通过插板(8)插设在第二插孔(5)内,使第二滤网(6)的底部与限位板(4)的内壁紧贴在一起,所述第二滤网(6)与限位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管径管道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框架(1)两端的上部分别设置有连接板(9),位于v型框架(1)左侧的连接板(9)呈弧形状分布,并与管道内壁相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管径管道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围板(7)的左侧呈弧形状分布,并与管道内壁相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管径管道滤网,包括V型框架和第一滤网,在V型框架的右端面设置有第一插孔,并在第一插孔内插设有第一滤网,在V型框架两侧面的框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插孔,并在第二插孔内插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的外部设置有滤网围板,且V型框架与两侧的滤网围板、第二滤网形成W状分布。本实用新型增大了滤网在管道内与水流的接触面,提高了过滤效果,通过将滤网围板的一侧设置呈与管壁相贴合的弧形状分布,从而使滤网与管内壁完全贴合,防止杂质从滤网与管壁的接触位置通过,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易于推广。易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郑森荣 洪进 赵东 孙文兵 李少政 栗云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9
技术公布日:2022/1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