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漏电断路器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16:54: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2.漏电断路器被广泛应用于低压终端配电系统中,具有漏电、短路及过载保护等功能。当发生接地故障、设备绝缘损坏漏电、有人触电等故障时漏电断路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自动脱扣切断电源,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3.传统漏电断路器是由断路器和漏电保护模块拼装而成,体积较大;而现在的漏电断路器大多都是设计为整体式,即为把漏电保护模块集成到断路器中,于是需将原来的独立的漏电保护模块转变为断路器的一个部件,通常称之为漏电保护装置。这样就需要在漏电断路器内分别安装电磁脱扣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由电磁脱扣装置提供瞬时电流保护即短路保护,以及由漏电保护装置是提供漏电保护,而现有漏电断路器是由中间基座和左右外壳组成,为了将漏电保护装置的磁环和线路板组件部分安装在中间基座和左右外壳之间,通常是在中间基座开设出一个贯穿其两侧的通槽空间,然后将磁环和线路板组件分别装入到通槽空间内,由于通槽空间较为狭窄,是不利于装配人员将磁环和线路板组件准确快速装入到通槽空间内,安装起来较为不便,从而影响产品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磁环及线路板组件是分别装入到基座的通槽空间内,通槽空间位置较为狭窄,安装起来较为不便,影响产品装配效率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壳体结构,包括中间基座和安装在所述中间基座两侧的两个壳盖,所述中间基座两侧与两个壳盖之间分别成型有两个安装空间,所述中间基座包括基座主体和拼装在所述基座主体一端的分体模块,所述分体模块与所述基座主体相连闭合形成适合容纳磁环及线路板组件的装配区间,所述装配区间连通两个安装空间;所述分体模块与两个壳盖之间通过定位结构保持相对位置定位,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盖或所述分体模块上的定位凸起组件,和对应设置在所述所述分体模块或所述壳盖上且与定位凸起组件形成定位连接的定位槽组件。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体模块呈l形结构,其包括横向连接在所述基座主体顶部的第一连接部,和竖向连接在所述基座主体一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形成有适合安装接线端子的端子槽。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凸起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或两侧侧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凸块;所述定位槽组件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凸块分别设置在两个壳盖侧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凸块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面两端成型有两个,并分别为圆形凸块和圆弧凸块;所述壳盖侧面上对应设有与两个第一凸块匹配相连的两个第
一凹槽。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槽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或两侧侧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定位凸起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盖侧面上且匹配卡入至第二凹槽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和第二凹槽分别呈长条形结构。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侧面边沿上分别延伸设置有两个限位凸边,两个限位凸边分别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设定距离;所述壳盖侧面上对应设置有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凸边的两个限位插槽。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体模块与两个盖体之间紧固穿设有固定组件,通过固定组件将所述分体模块与两个盖体保持固定连接。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分体模块两侧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贯穿设置在两个壳盖上且与第一通孔相对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以及紧固连接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铆钉结构;所述分体模块包括包围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两端的空心插杆或圆形插孔,两个壳盖对应在第二通孔一端设置有圆形插孔或空心插杆。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安装灭弧室的两个灭弧室区,所述基座主体与分体模块之间拼装形成有分别连接两个灭弧室区的两个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沿连接在灭弧室槽后方的排气口处,其另一端延伸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电断路器壳体结构中,成型在中间基座两侧与两个壳盖之间的两个安装空间是用于分别安装断路器组件和漏电组件,中间基座是由基座主体和分体模块拼装形成,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可以打开或闭合的装配区间,在装配时,在基座主体一侧安装下壳盖将断路器组件限位盖住,接着在基座主体一侧安装漏电组件,后续可以将磁环及线路板组件放置到中间基座一端的装配区间中,然后将分体模块拼装到中间基座上将磁环及线路板组件包围住,最后再安装上壳盖即可完成装配,这两个壳盖与分体模块之间是通过定位凸起组件与定位槽组件的配合实现定位连接,以防止分体模块在安装过程中发生松动或位置偏移情况,采用本技术方案的中间基座通过分体式设计,有利于磁环及线路板组件在中间基座上的开放式装配,装配空间更宽敞,也方便对磁环及线路板上的接线操作,安装起来较为便捷,提升装配效率。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电断路器壳体结构中,通过在分体模块两侧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以及对应在两个壳盖上贯穿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的两个第二通孔,将两个壳盖定位装配在基座主体和分体模块的两侧时,使设置在第一通孔两端的空心插杆对应插入到两个第二通孔一端的圆形插孔中,从而将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邻对齐连通在一起,便于铆钉结构紧固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实现对两个壳盖和分体模块的固定安装,安装结构简单,配合固定可靠。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电断路器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基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壳盖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主体;11、灭弧室区;2、分体模块;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3、壳盖;4、装配区间;51、第一凸块;52、第二凸块;53、第一凹槽;54、第二凹槽;61、限位凸边;62、限位插槽;7、铆钉结构;71、第一通孔;72、空心插杆;73、第二通孔;8、排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27.实施例1
28.本实施例提供如图1-5所示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壳体结构,包括中间基座和安装在所述中间基座两侧的两个壳盖3,所述中间基座两侧与两个壳盖3之间分别成型有两个安装空间,这种两个安装空间是分别用于安装断路器组件和漏电组件,所述中间基座包括基座主体1和拼装在所述基座主体1一端的分体模块2,所述分体模块2与所述基座主体1相连闭合形成适合容纳磁环及线路板组件的装配区间4,所述装配区间4连通两个安装空间;所述分体模块2与两个壳盖3之间通过定位结构保持相对位置定位,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盖3或所述分体模块2上的定位凸起组件,和对应设置在所述所述分体模块2或所述壳盖3上且与定位凸起组件形成定位连接的定位槽组件。
29.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实施例的核心技术方案,在安装时,需要将断路器组件和漏电组件分别安装到中间基座两侧的安装空间中,根据中间基座是由基座主体1和分体模块2拼装形成,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可以打开或闭合的装配区间4,在装配时,在基座主体1一侧安装下壳盖3将断路器组件限位盖住,接着在基座主体1一侧安装漏电组件,后续可以将磁环及线路板组件放置到中间基座一端的装配区间4中,然后将分体模块2拼装到中间基座上将磁环及线路板组件包围住,最后再安装上壳盖3即可完成装配,这两个壳盖3与分体模块2之间是通过定位凸起组件与定位槽组件的配合实现定位连接,以防止分体模块2在安装过程中发生松动或位置偏移情况,采用本技术方案的中间基座通过分体式设计,有利于磁环及线路板组件在中间基座上的开放式装配,装配空间更宽敞,也方便对磁环及线路板上的接线
操作,安装起来较为便捷,提升装配效率。
30.所述分体模块2呈l形结构,其包括横向连接在所述基座主体1顶部的第一连接部21,和竖向连接在所述基座主体1一端的第二连接部22,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中形成有适合安装接线端子的端子槽,其中,所述基座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安装灭弧室的两个灭弧室区11,所述基座主体1与分体模块2之间拼装形成有分别连接两个灭弧室区11的两个排气通道8,所述排气通道8的一端沿连接在灭弧室槽后方的排气口处,其另一端延伸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22的端面,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使灭弧室排出的灭弧气体沿着排气通道8从分体模块2的端部排出外界,避免灭弧气体对断路器内部构件造成灼蚀,进而可以提高整个漏电断路器的灭弧效果,从而大幅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和使用寿命。
31.以下结合图2-5对所述定位结构的具体设置方式作详细说明:
32.所述定位凸起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1的一侧或两侧侧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凸块5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盖3侧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凸块52,其中,所述定位槽组件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凸块51分别设置在两个壳盖3侧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5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22的一侧或两侧侧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凹槽54,具体的,所述第二凸块52和第二凹槽54分别呈长条形结构,以使所述第二凸块52相匹配卡入在所述第二凹槽54中,所述第一凸块51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1的侧面两端成型有两个,并分别为圆形凸块和圆弧凸块,所述壳盖3侧面上对应设有与两个第一凸块51匹配相连的两个第一凹槽53。这种结构设置,将两个壳盖3安装在所述中间基座两侧时,两个壳盖3与基座主体1之间是保持定位相连,同时通过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分别对应插入至两个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从而将所述分体模块定位连接在两个壳盖之间,这样保证了基座主体与分体模块之间安装位置的稳定性,以避免基座主体与分体模块之间发生分离。
33.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的侧面边沿上分别延伸设置有两个限位凸边61,两个限位凸边61分别沿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定距离,所述壳盖3侧面上对应设置有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凸边61的两个限位插槽62,在两个所述壳盖3安装到分体模块2两侧时,正好使两个所述限位凸边61对应插入到两个所述限位插槽62,从而对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分别起到限位安装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分体模块与壳盖之间定位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中间基座与两个壳盖3保持稳定的紧密连接,所述分体模块2与两个盖体之间紧固穿设有固定组件,通过固定组件将所述分体模块2与两个盖体保持固定连接。作为一种具体结构设置,结合图2-4所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分体模块2两侧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71,和贯穿设置在两个壳盖3上且与第一通孔71相对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73,以及紧固连接在所述第一通孔71和第二通孔73之间的铆钉结构7;所述分体模块2包括包围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71两端的空心插杆72或圆形插孔,两个壳盖3对应在第二通孔73一端设置有圆形插孔或空心插杆72。从上述结构可知,将两个壳盖定位装配在基座主体和分体模块的两侧时,使设置在第一通孔两端的空心插杆对应插入到两个第二通孔一端的圆形插孔中,从而将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邻对齐连通在一起,便于铆钉结构紧固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实现对两个壳盖和分体模块的固定安装,安装结构简单,配合固定可靠。
3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
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