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气脱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16:12: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脱湿房以及设置在所述空气脱湿房内的换热结构;所述空气脱湿房的一侧形成空气入口,空气脱湿房的另一侧形成空气出口;所述换热结构包括沿着所述空气脱湿房的高度方向由下至上层叠设置的两层以上的换热主体;每层所述换热主体均至少包括沿着空气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冷却换热单元和第二冷却换热单元,且所述第一冷却换热单元内冷冻水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冷却换热单元内冷冻水的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脱湿房内在所述空气出口与换热结构之间设置有气液分离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结构包括分离器支撑架以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分离器支撑架上的若干个气液分离单元;所述分离器支撑架上对应每个所述气液分离单元均设置有一个液体收集槽,且所述液体收集槽位于靠近所述空气出口的一侧;所述分离器支撑架上设置有由下至上穿过各个所述液体收集槽的若干根液体输送管道,且每根所述液体输送管道上对应每一层的所述液体收集槽均形成有与该液体收集槽相连通的进水开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所述气液分离单元均包括气液分离板以及收水丝网;所述气液分离板倾斜设置在所述分离器支撑架上,且所述气液分离板的下端与所述液体收集槽相连接;所述收水丝网水平设置在所述分离器支撑架上,且所述气液分离板的上端与所述收水丝网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设于所述空气脱湿房内的主体支撑架;所述换热结构包括由下至上固设于所述主体支撑架上的3层所述换热主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换热单元包括第一前端管箱、第一后端管箱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前端管箱和第一后端管箱的第一换热管束;所述第一前端管箱内通过第一分隔板分隔成第一进口腔室和第一出口腔室,所述第一前端管箱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口腔室相连通的第一冷冻水进口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口腔室相连通的第一冷冻水出口。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换热单元包括第二前端管箱、第二后端管箱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前端管箱和第二后端管箱的第二换热管束;所述第二前端管箱内通过第二分隔板分隔成第二进口腔室和第二出口腔室,所述第二前端管箱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进口腔室相连通的第二冷冻水进口以及与所述第二出口腔室相连通的第二冷冻水出口。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端管箱和第二后端管箱的上端均设置有排气接口,所述第一后端管箱和第二后端管箱的下端均设置有排液接口。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脱湿房的两端由下至上设置有至少两层的操作平台,且相邻的两层操作平台之间通过楼梯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脱湿装置,包括空气脱湿房以及设置在空气脱湿房内的换热结构;所述空气脱湿房的一侧形成空气入口,空气脱湿房的另一侧形成空气出口;所述换热结构包括沿着空气脱湿房的高度方向由下至上层叠设置的两层以上的换热主体;每层所述换热主体均至少包括沿着空气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冷却换热单元和第二冷却换热单元,且所述第一冷却换热单元内冷冻水的温度高于第二冷却换热单元内冷冻水的温度。本发明的优点:采用温度逐级降低的多级冷却换热单元对待脱湿空气进行逐级换热,能够提升对空气的降温效果;通过多层架设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整个空气脱湿装置的占地面积,且只需设置一套空气脱湿装置就可以满足高炉的使用需求。足高炉的使用需求。足高炉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蒋泽龙 任远兵 刘翠琼 范小春 潘紫贤 曾碧华 谭文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江南冷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6
技术公布日:2022/11/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