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15:19: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下形成,可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形成破坏的地质现象。常见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为了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发生趋势,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设置必不可少。
3.雨量监测设备作为地质灾害设备的一种,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实时检测降雨,并以远程发送的形式发送监测到的雨量,以到达及时预警的目的。雨量监测设备主要包括支架、采集箱以及雨量传感器,采集箱和雨量传感器均安装在支架上。
4.在现有技术中,雨量监测设备主要安装在山体斜坡上,其经常被上方斜坡上滑落或滚落的石块撞击,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被掩埋,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设备容易被石块撞击或掩埋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设备。
6.本技术提供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包括支架和雨量传感器以及采集箱,所述雨量传感器和采集箱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支杆,所述底座的一侧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铰接端垂直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杆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底座上端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容纳槽的正上方,当所述挡板朝向底座方向转动时,所述支撑板能带着支杆进入容纳槽中;所述容纳槽远离挡板一端的槽壁上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板靠近支撑块的一侧开设有供支撑块插入的插接口,所述插接口沿垂直挡板的方向贯穿支撑板和挡板,当所述挡板与底座垂直时,所述支撑块插入插接口中,使支撑板保持与底座平行的状态;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中还设有始终驱使支撑块插入插接口内的弹性件,所述支撑板内设有与插接口滑动连接的推杆,所述推杆伸出所述挡板的一端连接有缓冲板;当所述缓冲板与所述挡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相抵时,所述推杆推动支撑块脱离插接口,使挡板能朝向容纳槽的方向转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斜坡上方滚落的石块等物体可以通过缓冲板进行阻挡,阻止落石撞伤支杆和支杆上的设备。当落石的冲击力较大时,缓冲板被冲击至与挡板相抵时,推杆推动支撑板内的支撑块退出插接口外,使得挡板和支撑板可以在落石冲击力的作用下朝向容纳槽内翻转,使得支撑板上的支杆和支杆上的设备能够及时进入到容纳槽内进行防护,使得监测设备不容易被击毁。
8.可选的,所述容纳槽的槽壁开设有供支撑块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弹性件包括安装在滑槽中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槽的槽底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块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第一弹簧作为弹性件,具有结构简单、受力稳定的优点。
10.可选的,所述支撑块远离插入插接口一端的底部开设有斜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从容纳槽内向外翻转的过程中,支撑板可以通过挤压并斜面的方式,滑开支撑块,使得支撑板可以回到支撑块的上方。
12.可选的,所述缓冲板靠近挡板的一侧垂直连接有导向杆,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供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始终穿设于所述导向孔中。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的设置,可以提高缓冲板的稳定性。
14.可选的,所述支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板上,并朝向靠近或远离挡板的方向转动,所述挡板远离缓冲板的一侧垂直连接有朝向支杆方向延伸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朝向垂直于挡板方向延伸的缓冲孔,所述缓冲孔的孔壁开设有沿缓冲孔长度方向延伸的缓冲槽;所述支杆上同轴套装有沿所述支杆轴向滑移的调节套筒,所述调节套筒外侧垂直连接有始终位于缓冲槽中的缓冲杆,所述缓冲槽内安装有两个第二弹簧,所述缓冲杆位于两个第二弹簧之间。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第二弹簧的设置,可以对套筒进行缓冲,使得支杆在进入容纳槽内时,不容易发生损坏。
16.可选的,所述缓冲槽的上槽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定位板上设有滑动连接于凹槽内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靠近缓冲杆的一侧开设有与缓冲杆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板的上端面开设有与凹槽连通的通孔,所述定位块远离缓冲槽的一端固定有伸出通孔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伸出通孔的一端垂直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位于所述导向杆的滑移路径上,所述导向杆远离缓冲板的一端倾斜开设有用于挤压并滑开拨杆的导向面;当所述缓冲板与挡板相抵时,所述导向杆滑开所述拨杆,使定位杆拉着定位块与缓冲杆分离。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定位块的定位槽对缓冲杆进行限位,能够使支杆在正常测量时不容易发生晃动,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当缓冲板收到较大的冲击时,定位块可以解除对缓冲杆的限位,使得支杆能够在跟随支撑板进入容纳槽内时,进行缓冲。
18.可选的,所述凹槽内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凹槽的槽底相抵,另一端与定位块相抵。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三弹簧安装在凹槽内,可以驱使定位块更加稳定的对缓冲块进行固定。
20.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面垂直连接有若干加固杆。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杆的设置,能够提高底座安装时的稳定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受到来自斜坡上方的冲击时,能够及时的将监测设备收入容纳槽内进行保护;2.调节套筒和第二弹簧的设置,可以为支杆提高缓冲力,使得支撑板在活动时,支杆上的监测设备不容易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体现容纳槽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体现调节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定位板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本实施例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雨量传感器;2、采集箱;3、底座;4、支杆;5、容纳槽;6、挡板;7、支撑板;8、加固杆;9、支撑块;10、插接口;11、滑槽;12、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4、第三弹簧;15、推杆;16、缓冲板;17、导向杆;18、导向孔;19、斜面;20、铰接座;21、定位板;22、缓冲孔;23、缓冲槽;24、调节套筒;25、缓冲杆;26、凹槽;27、定位块;28、定位槽;29、通孔;30、定位杆;31、拨杆;32、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参照图1,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包括支架、雨量传感器1和采集箱2,支架包括底座3和支杆4,底座3预埋固定在安装位置处,雨量传感器1和采集箱2均安装在支杆4上。
27.参照图2,底座3上端面开设有容纳槽5,底座3的一侧铰接有挡板6,挡板6的两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容纳槽5相对的侧壁上。挡板6朝向容纳槽5的一侧垂直焊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靠近挡板6的铰接端位置,支杆4安装在支撑板7上。底座3的下端面垂直焊接有若干加固杆8,若干加固杆8可以埋入所需安装位置处,以提高底座3安装的稳固性。
28.参照图3、4,容纳槽5远离挡板6一侧内壁的上端滑动连接有支撑块9,支撑板7远离挡板6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口10,插接口10沿垂直于挡板6的方向贯穿挡板6远离支撑板7的一端。当支撑板7旋转至与容纳槽5槽底平行时,插接口10与支撑块9处于相对位置,使得支撑块9可插入插接口10中,实现支撑板7的固定。
29.具体的,容纳槽5的槽壁开设有供支撑块9滑动连接的滑槽11,支撑块9滑移设置于滑槽11中,滑槽11中还设有用于驱使支撑块9部分伸出滑槽11外的弹性件。弹性件包括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的一端与滑槽11的槽底相抵,另一端与支撑块9相抵。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第一弹簧12能够驱动支撑块9伸出滑槽11外,并插入支撑板7中,从而实现支撑板7的固定。
30.支撑板7中还设有与插接口10滑动连接的推杆15,推杆15伸出挡板6远离支撑板7的一端焊接有缓冲板16,缓冲板16与挡板6平行。当推杆15远离缓冲板16的一端与插入插接口10内的支撑块9相抵时,缓冲板16与挡板6之间留有间隙。当缓冲板16靠近挡板6的一侧与挡板6相抵时,与缓冲板16连接的推杆15会推动支撑块9伸出插接口10外,以解除对支撑板7的固定,使得支撑板7可以朝向容纳槽5内翻转。
31.参照图5,缓冲板16靠近挡板6的一侧垂直焊接有导向杆17,挡板6上开设有供导向杆17穿过的导向孔18,导向杆17始终穿设于导向孔18中。
32.安装底座3时,将铰接在底座3上的挡板6朝向斜坡上方位置,并借助插入插接口10
中的支撑块9来实现挡板6和支撑板7的限位固定。斜坡上方滚落的石块可以通过缓冲板16和挡板6进行阻挡。当滚轮的石块冲击力过大,并推动缓冲板16与挡板6相抵时,推杆15会将支撑块9推出插接口10外,从而解除对支撑板7和挡板6的固定,使得挡板6可以带着支撑板7和支杆4转入容纳槽5内进行保护,使得支杆4上的设备不容易被损坏。
33.回看图4,支撑块9伸出滑槽11一端的底部开设有斜面19,当位于容纳槽5内的支撑板7从容纳槽5内转出进行使用时,支撑板7可以通过挤压斜面19的方式滑开支撑块9,使得支撑块9收入滑槽11内,待支撑板7的插接口10重新与支撑块9对准时,支撑块9在弹簧的作用下再次伸出对支撑板7进行支撑。
34.参照图5、6,支杆4的一端通过铰接座20铰接在支撑板7的上端面,支杆4能够绕铰接座20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挡板6的方向转动。挡板6远离缓冲板16的一侧垂直焊接有朝向支杆4方向延伸的定位板21,定位板21上开设有朝向垂直于挡板6方向延伸的缓冲孔22,缓冲孔22相对的两个孔壁开设有沿缓冲孔22长度方向延伸的缓冲槽23。支杆4上同轴套装有沿支杆4轴向滑移的调节套筒24,调节套筒24外侧垂直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缓冲杆25,两个缓冲杆25分别位于两个缓冲槽23中,缓冲槽23内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弹簧13,第二弹簧13的一端与缓冲杆25相抵,另一端与缓冲槽23的槽壁相抵,即缓冲杆25位于两个第二弹簧13之间。缓冲杆25在两个第二弹簧13的作用下,处于缓冲槽23的中部。
35.参照图5、6,缓冲槽23的上槽壁开设有凹槽26,定位板21内设有滑动连接在凹槽26中的定位块27,定位块27与第二弹簧13在缓冲杆25的轴线方向上相互错开,定位块27靠近缓冲杆25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28,定位槽28与缓冲杆25适配。凹槽26内安装有第三弹簧14,第三弹簧14的一端与定位槽28的槽底相抵,另一端与定位块27相抵。在第三弹簧14的作用下,定位块27部分伸出凹槽26外并将缓冲杆25锁定在定位槽28中,实现对缓冲杆25的固定。
36.参照图7、8,定位板21的上端还开设有与凹槽26连通的通孔29,定位块27远离定位槽28的一端焊接有定位杆30,定位杆30的一端伸出通孔29外,且定位杆30伸出通孔29外的一端垂直焊接有拨杆31。缓冲板16上的导向杆17设置有两个,两个拨杆31分别位于两个导向杆17的滑移路径上。
37.进一步的,参照图5、6,定位杆30远离缓冲板16的一端倾斜开设有导向面32,当缓冲板16受冲击朝向挡板6方向移动时,导向杆17前端的导向面32挤压拨杆31,使得拨杆31拉动定位杆30和定位块27向上移动,当缓冲板16与挡板6相抵时,定位块27完全收入凹槽26内,从而解除对缓冲杆25的固定,使得两个第二弹簧13能够调节套筒24对支杆4起到缓冲的作用。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实施原理为:当斜坡上方的石块等物体对缓冲板16产生较大的冲击力时,缓冲板16活动到与挡板6相抵的位置,使推杆15将插接在插接口10中的支撑块9推出支撑板7外,使得挡板6和支撑板7能够借助石块等物体的冲击力,带着支杆4以及支杆4上的监测设备转入容纳槽5内进行防护,同时,导向杆17将定位块27带入凹槽26内,解除对缓冲杆25的固定,使得支杆4随挡板6和支撑板7快速转入容纳槽5内时,能够通过第二弹簧13进行缓冲,使设备不容易发生损坏。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