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12:26: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储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特别是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电化学装置(例如,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绿色二次电池,已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动车等领域。然而,现有锂离子电池使用的电解液通常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等易燃有机溶剂,其在发生热失控时易剧烈燃烧甚至导致电池爆炸。因此,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3.虽然电池生产企业、原料供应商和科研院所围绕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改善做了大量工作,但现有方法仍然无法有效地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浮充性能并从根本上控制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
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浮充性能和安全性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浮充性能和安全性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存在于现有技术的问题。
6.在本技术的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其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液,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形成在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并且所述电解液包括烷基硫酸锂。
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基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重量,所述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a%;基于所述电解液的重量,所述烷基硫酸锂的含量为b%;且a和b满足:0.1≤a/b≤2。
8.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a的取值范围为0.01至5。
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b的取值范围为0.01至5。
1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具有由氧化乙烯结构形成的链段。
11.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在8至19的范围内。
1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烷基醚、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树脂硬化蓖麻油或聚氧乙烯烷基胺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烷基硫酸锂包括式i化合物:
[0014][0015]
其中:
[0016]
r选自未经取代或经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以下基团:c1-20烷基、c2-20烷氧基、c6-12芳基、c2-10烯基、c2-10炔基、c3-18链状酯基、c3-18环状酯基、c4-10硅烷或c2-10的含有氰基的烷基中的一种。
[0017]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烷基硫酸锂包括甲基硫酸锂、乙基硫酸锂、丙基硫酸锂、丁基硫酸锂、戊基硫酸锂、己基硫酸锂、庚基硫酸锂、辛基硫酸锂、异丙基硫酸锂、仲丁基硫酸锂、三氟甲基硫酸锂、2,2,2-三氟乙基硫酸锂、2,2,3,3-四氟丙基硫酸锂、1,1,1,3,3,3-六氟-2-丙基硫酸锂、甲氧基乙基硫酸锂、乙氧基乙基硫酸锂、甲氧基丙基硫酸锂、苯基硫酸锂、4-甲基苯基硫酸锂、4-氟苯基硫酸锂、全氟苯基硫酸锂、乙烯基硫酸锂、烯丙基硫酸锂、炔丙基硫酸锂、1-氧代-1-(2-丙炔氧基)丙烷-2-基硫酸锂、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硫酸锂、2-氰基乙基硫酸锂或1,3-二氰基丙炔基-2-基硫酸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己基硫酸锂、三氟甲基硫酸锂或2-氰基乙基硫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0018]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电解液还包括含氟和磷的化合物,所述含氟和磷的化合物包括二氟磷酸锂、单氟磷酸锂或式ii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9][0020]
其中r为c1-10烃基或经卤素取代的c1-10烃基。
[0021]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式ii化合物包含以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0022][0023]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基于所述电解液的重量,所述烷基硫酸锂的含量为b%,所述含氟和磷的化合物的含量为c%,b和c满足:0.5≤b c≤5和0.4≤b/c≤5。
[0024]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基于所述电解液的重量,所述含氟和磷的化合物的含量为c%,c的取值范围为0.1至5。
[0025]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c的取值范围为0.2至3。
[0026]
在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电化学装置。
[0027]
本技术使用的包括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包括烷基硫酸锂的电解液的特定组合可显著改善电化学装置的浮充性能和安全性。
[0028]
本技术实施例的额外层面及优点将部分地在后续说明中描述、显示、或是经由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而阐释。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本技术的实施例将会被详细的描示在下文中。本技术的实施例不应该被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
除非另外明确指明,本文使用的下述术语具有下文指出的含义。
[0031]
在具体实施方式及权利要求书中,由术语“中的至少一者”连接的项目的列表可意味着所列项目的任何组合。例如,如果列出项目a及b,那么短语“a及b中的至少一者”意味着仅a;仅b;或a及b。在另一实例中,如果列出项目a、b及c,那么短语“a、b及c中的至少一者”意味着仅a;或仅b;仅c;a及b(排除c);a及c(排除b);b及c(排除a);或a、b及c的全部。项目a可包含单个元件或多个元件。项目b可包含单个元件或多个元件。项目c可包含单个元件或多个元件。术语“中的至少一种”具有与术语“中的至少一者”相同的含义。
[0032]
术语“烃基”涵盖烷基、烯基、炔基。
[0033]
术语“烷基”预期是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饱和烃结构。“烷基”还预期是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支链或环状烃结构。当指定具有具体碳数的烷基时,预期涵盖具有该碳数的所有几何异构体;因此,例如,“丁基”意思是包括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和环丁基;“丙基”包括正丙基、异丙基和环丙基。烷基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环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环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环戊基、甲基环戊基、乙基环戊基、正己基、异己基、环己基、正庚基、辛基、环丙基、环丁基、降冰片基等。
[0034]
术语“烯基”是指可为直链或具支链且具有至少一个且通常1个、2个或3个碳碳双键的单价不饱和烃基团。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所述烯基通常含有2个到20个碳原子且包括(例如)-c
2-4
烯基、-c
2-6
烯基及-c
2-10
烯基。代表性烯基包括(例如)乙烯基、正丙烯基、异丙烯基、正-丁-2-烯基、丁-3-烯基、正-己-3-烯基等。
[0035]
术语“炔基”是指可为直链或具支链且具有至少一个且通常具有1个、2个或3个碳碳三键的单价不饱和烃基团。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所述炔基通常含有2个到20个碳原子且包括(例如)-c
2-4
炔基、-c
3-6
炔基及-c
3-10
炔基。代表性炔基包括(例如)乙炔基、丙-2-炔基(正-丙炔基)、正-丁-2-炔基、正-己-3-炔基等。
[0036]
术语“芳基”意指具有单环(例如,苯基)或稠合环的单价芳香族烃。稠合环系统包括那些完全不饱和的环系统(例如,萘)以及那些部分不饱和的环系统(例如,1,2,3,4-四氢萘)。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所述芳基通常含有6个到26个碳环原子且包括(例如)-c
6-10
芳基。代表性芳基包括(例如)苯基、甲基苯基、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苯甲基和萘-1-基、萘-2-基等等。
[0037]
术语“环烷基”涵盖环状烷基。环烷基可为3-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6-20个碳原子
的环烷基、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例如,环烷基可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等。另外,环烷基可以是任选地被取代的。
[0038]
术语“卤素”指的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
[0039]
过充是引发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原因之一。当过充发生时,金属锂在负极发生沉积。当负极嵌锂越来越多而达到饱和时,多余的锂会以金属锂的形式在负极表面形成锂枝晶,锂枝晶的生长会刺穿隔离膜从而导致电芯发生内短路。此外,锂离子电池的电压会随着过充进行而不断升高,进而达到电解液分解电压,使得电解液分解产气。产气量的增加会导致锂离子电池内部气压增大至超过开阀压力,使得电芯防爆阀开阀,产生安全隐患。防止锂离子电池过充的方法主要包括增加外部保护装置和加入新型电解液添加剂。然而,加入防止过充的外部装置会增加电芯制作成本,引入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可能会导致新的副反应发生。
[0040]
本技术通过使用包括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包括烷基硫酸锂的电解液的组合解决了上述问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于负极的表面平整度有非常大的贡献,可降低锂枝晶产生的风险。但是当电化学装置处于高温高压的情况下,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会使锂离子电池的浮充厚度的增加。在电解液中添加烷基硫酸锂可以有效地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浮充性能,这是因为烷基硫酸锂可降低负极内部的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同时,包括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包括烷基硫酸锂的电解液的组合还可显著改善锂离子电池的过充安全性。
[0041]
i、负极
[0042]
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层可以是一层或多层,多层负极活性物质中的每层可以包含相同或不同的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为任何能够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等金属离子的物质。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活性物质的可充电容量大于正极活性物质的放电容量,以防止在充电期间锂金属无意地析出在负极上。
[0043]
本技术的电化学装置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004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具有由氧化乙烯结构形成的链段。
[004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在8至19的范围内。
[004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烷基醚、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树脂硬化蓖麻油或聚氧乙烯烷基胺中的至少一种。
[0047]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重量,所述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a%,a的取值范围为0.01至5。一些实施例中,a的取值范围为0.1至3。在一些实施例中,a为0.1、0.3、0.5、1、2、2.5、3、3.5、4、4.5、5或在由上述任意两个数值所组成的范围内。当负极活性物质层中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可进一步改善电化学装置的浮充性能和安全性。
[0048]
作为保持负极活性物质的集流体,可以任意使用公知的集流体。负极集流体的实
例包括,但不限于,铝、铜、镍、不锈钢、镀镍钢等金属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集流体为铜。
[0049]
在负极集流体为金属材料的情况下,负极集流体形式可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箔、金属圆柱、金属带卷、金属板、金属薄膜、金属板网、冲压金属、发泡金属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集流体为金属薄膜。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集流体为铜箔。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集流体为基于压延法的压延铜箔或基于电解法的电解铜箔。
[0050]
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集流体的厚度为大于1μm或大于5μm。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集流体的厚度为小于100μm或小于50μm。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集流体的厚度在上述任意两个数值所组成的范围内。
[0051]
负极活性物质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可逆地吸藏、放出锂离子即可。负极活性物质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等碳材料;硅(si)、锡(sn)等金属;或si、sn等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等。负极活性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0052]
负极活性物质层还可包括负极粘合剂。负极粘合剂可提高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彼此间的结合和负极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结合。负极粘合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对于电解液或电极制造时使用的溶剂稳定的材料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粘合剂包括树脂粘合剂。树脂粘合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氟树脂、聚丙烯腈(pan)、聚酰亚胺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烯烃树脂等。当使用水系溶剂制备负极合剂浆料时,负极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羧甲基纤维素(cmc)或其盐、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聚丙烯酸(paa)或其盐、聚乙烯醇等。
[0053]
负极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在负极集流体上涂布包含负极活性物质、树脂粘合剂等的负极合剂浆料,干燥后,进行压延而在负极集流体的两面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由此可以得到负极。
[0054]
ii、电解液
[0055]
本技术的电化学装置中的使用的电解液包括电解质和溶解该电解质的溶剂。
[0056]
本技术的电化学装置另一主要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包括烷基硫酸锂。
[005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烷基硫酸锂包括式i化合物:
[0058][0059]
其中:
[0060]
r选自未经取代或经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以下基团:c1-20烷基、c2-20烷氧基、c6-12芳基、c2-10烯基、c2-10炔基、c3-18链状酯基、c3-18环状酯基、c4-10硅烷或c2-10的含有氰基的烷基中的一种。
[006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烷基硫酸锂包括甲基硫酸锂、乙基硫酸锂、丙基硫酸锂、丁基硫酸锂、戊基硫酸锂、己基硫酸锂、庚基硫酸锂、辛基硫酸锂、异丙基硫酸锂、仲丁基硫酸锂、三氟甲基硫酸锂、2,2,2-三氟乙基硫酸锂、2,2,3,3-四氟丙基硫酸锂、1,1,1,3,3,3-六氟-2-丙基硫酸锂、甲氧基乙基硫酸锂、乙氧基乙基硫酸锂、甲氧基丙基硫酸锂、苯基硫酸
锂、4-甲基苯基硫酸锂、4-氟苯基硫酸锂、全氟苯基硫酸锂、乙烯基硫酸锂、烯丙基硫酸锂、炔丙基硫酸锂、1-氧代-1-(2-丙炔氧基)丙烷-2-基硫酸锂、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硫酸锂、2-氰基乙基硫酸锂或1,3-二氰基丙炔基-2-基硫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006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烷基硫酸锂包括包括己基硫酸锂、三氟甲基硫酸锂或2-氰基乙基硫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0063]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电解液的重量,所述烷基硫酸锂的含量为b%,a和b满足:0.1≤a/b≤2。在一些实施例中,a和b满足:0.1≤a/b≤1。在一些实施例中,a和b满足如下关系:0.2≤a/b≤0.5。在一些实施例中,a/b为0.1、0.2、0.5、1、1.2、1.5、1.8、2或在由上述任意两个数值所组成的范围内。当正极活性物质层中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与电解液中烷基硫酸锂的含量满足上述关系时,可进一步改善电化学装置的浮充性能和安全性。
[0064]
在一些实施例中,b的取值范围为0.01至5。在一些实施例中,b的取值范围为0.1至3。在一些实施例中,b为0.1、0.3、0.5、1、2、2.5、3、3.5、4、4.5、5或在由上述任意两个数值所组成的范围内。当电解液中烷基硫酸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可进一步改善电化学装置的浮充性能和安全性。
[006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液还包括含氟和磷的化合物,所述含氟和磷的化合物包括二氟磷酸锂、单氟磷酸锂或式ii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0066][0067]
其中r为c1-10烃基或经卤素取代的c1-10烃基。
[006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式ii化合物包含以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0069][0070]
含氟和磷的化合物可以进一步降低极片内部的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由此进而进一步改善电化学装置的浮充性能和安全性。
[0071]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电解液的重量,所述烷基硫酸锂的含量为b%,所述含氟和磷的化合物的含量为c%,b和c满足:0.5≤b c≤5和0.4≤b/c≤5。在一些实施例中,1≤b c≤3。在一些实施例中,b c为0.5、1、1.5、2、2.5、3、3.5、4、4.5、5或在由上述任意两个数值所组成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0.5≤b/c≤3。在一些实施例中,1≤b/c≤2。当电解液中烷基硫酸锂和含氟和磷的化合物的含量满足上述关系时,可进一步改善电化学装置的
浮充性能和安全性。
[0072]
在一些实施例中,c的取值范围为0.1至5。在一些实施例中,c的取值范围为0.2至3。在一些实施例中,c的取值范围为0.5至2。在一些实施例中,c的取值范围为1至1.5。在一些实施例中,c为0.1、0.3、0.5、1、2、2.5、3、3.5、4、4.5、5或在由上述任意两个数值所组成的范围内。当电解液中含氟和磷的化合物的含量满足上述关系时,可以进一步降低极片内部的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从而进一步改善电化学装置的浮充性能和安全性。
[007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液进一步包含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何可作为电解液的溶剂的非水溶剂。
[007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水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环状碳酸酯、链状碳酸酯、环状羧酸酯、链状羧酸酯、环状醚、链状醚、含磷有机溶剂、含硫有机溶剂和芳香族含氟溶剂。
[007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状碳酸酯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碳酸亚乙酯(ec)、碳酸亚丙酯(pc)和碳酸亚丁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状碳酸酯具有3-6个碳原子。
[007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链状碳酸酯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基正丙基酯、碳酸乙基正丙基酯、碳酸二正丙酯等链状碳酸酯等。被氟取代的链状碳酸酯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双(氟甲基)碳酸酯、双(二氟甲基)碳酸酯、双(三氟甲基)碳酸酯、双(2-氟乙基)碳酸酯、双(2,2-二氟乙基)碳酸酯、双(2,2,2-三氟乙基)碳酸酯、2-氟乙基甲基碳酸酯、2,2-二氟乙基甲基碳酸酯和2,2,2-三氟乙基甲基碳酸酯等。
[007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状羧酸酯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γ-丁内酯和γ-戊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实施例中,环状羧酸酯的部分氢原子可被氟取代。
[007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链状羧酸酯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乙酸仲丁酯、乙酸异丁酯、乙酸叔丁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丙酸丙酯、丙酸异丙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丁酸丙酯、异丁酸甲酯、异丁酸乙酯、戊酸甲酯、戊酸乙酯、特戊酸甲酯和特戊酸乙酯等。在一些实施例中,链状羧酸酯的部分氢原子可被氟取代。在一些实施例中,氟取代的链状羧酸酯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三氟乙酸甲酯、三氟乙酸乙酯、三氟乙酸丙酯、三氟乙酸丁酯和三氟乙酸2,2,2-三氟乙酯等。
[007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状醚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3-二氧戊环、2-甲基1,3-二氧戊环、4-甲基1,3-二氧戊环、1,3-二氧六环、1,4-二氧六环和二甲氧基丙烷。
[008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链状醚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二甲氧基甲烷、1,1-二甲氧基乙烷、1,2-二甲氧基乙烷、二乙氧基甲烷、1,1-二乙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乙氧基甲氧基甲烷、1,1-乙氧基甲氧基乙烷和1,2-乙氧基甲氧基乙烷等。
[008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含磷有机溶剂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二甲基乙酯、磷酸甲基二乙酯、磷酸亚乙基甲酯、磷酸亚乙基乙酯、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甲酯、亚磷酸三乙酯、亚磷酸三苯酯、磷酸三(2,2,2-三氟
乙基)酯和磷酸三(2,2,3,3,3-五氟丙基)酯等。
[008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含硫有机溶剂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环丁砜、2-甲基环丁砜、3-甲基环丁砜、二甲基砜、二乙基砜、乙基甲基砜、甲基丙基砜、二甲基亚砜、甲磺酸甲酯、甲磺酸乙酯、乙磺酸甲酯、乙磺酸乙酯、硫酸二甲酯、硫酸二乙酯和硫酸二丁酯。在一些实施例中,含硫有机溶剂的部分氢原子可被氟取代。
[008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芳香族含氟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氟苯、二氟苯、三氟苯、四氟苯、五氟苯、六氟苯和三氟甲基苯。
[0084]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电解液中使用的溶剂包括环状碳酸酯、链状碳酸酯、环状羧酸酯、链状羧酸酯及其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电解液中使用的溶剂包含选自由下列物质组成的群组的有机溶剂: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碳酸二乙酯、丙酸乙酯、丙酸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乙酯及其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电解液中使用的溶剂包含: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碳酸二乙酯、丙酸乙酯、丙酸丙酯、γ-丁内酯及其组合。
[0085]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解质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任意地使用作为电解质公知的物质。在锂二次电池的情况下,通常使用锂盐。电解质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lipf6、libf4、liclo4、lialf4、lisbf6、liwf7等无机锂盐;liwof5等钨酸锂类;hco2li、ch3co2li、ch2fco2li、chf2co2li、cf3co2li、cf3ch2co2li、cf3cf2co2li、cf3cf2cf2co2li、cf3cf2cf2cf2co2li等羧酸锂盐类;fso3li、ch3so3li、ch2fso3li、chf2so3li、cf3so3li、cf3cf2so3li、cf3cf2cf2so3li、cf3cf2cf2cf2so3li等磺酸锂盐类;lin(fco)2、lin(fco)(fso2)、lin(fso2)2、lin(fso2)(cf3so2)、lin(cf3so2)2、lin(c2f5so2)2、环状1,2-全氟乙烷双磺酰亚胺锂、环状1,3-全氟丙烷双磺酰亚胺锂、lin(cf3so2)(c4f9so2)等酰亚胺锂盐类;lic(fso2)3、lic(cf3so2)3、lic(c2f5so2)3等甲基化锂盐类;双(丙二酸根合)硼酸锂盐、二氟(丙二酸根合)硼酸锂盐等(丙二酸根合)硼酸锂盐类;三(丙二酸根合)磷酸锂、二氟双(丙二酸根合)磷酸锂、四氟(丙二酸根合)磷酸锂等(丙二酸根合)磷酸锂盐类;以及lipf4(cf3)2、lipf4(c2f5)2、lipf4(cf3so2)2、lipf4(c2f5so2)2、libf3cf3、libf3c2f5、libf3c3f7、libf2(cf3)2、libf2(c2f5)2、libf2(cf3so2)2、libf2(c2f5so2)2等含氟有机锂盐类;二氟草酸硼酸锂、双(草酸)硼酸锂等草酸硼酸锂盐类;四氟草酸根合磷酸锂、二氟双(草酸根合)磷酸锂、三(草酸根合)磷酸锂等草酸根合磷酸锂盐类等。
[0086]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解质选自lipf6、lisbf6、fso3li、cf3so3li、lin(fso2)2、lin(fso2)(cf3so2)、lin(cf3so2)2、lin(c2f5so2)2、环状1,2-全氟乙烷双磺酰亚胺锂、环状1,3-全氟丙烷双磺酰亚胺锂、lic(fso2)3、lic(cf3so2)3、lic(c2f5so2)3、libf3cf3、libf3c2f5、lipf3(cf3)3、lipf3(c2f5)3、二氟草酸硼酸锂、双(草酸)硼酸锂或二氟双(草酸根合)磷酸锂,其有助于改善电化学装置的输出功率特性、高倍率充放电特性、高温保存特性和循环特性等。
[0087]
电解质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不损害本技术的效果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解液中的锂的总摩尔浓度为大于0.3mol/l以上、大于0.4mol/l或大于0.5mol/l。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解液中的锂的总摩尔浓度为小于3mol/l、小于2.5mol/l或小于2.0mol/l以下。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解液中的锂的总摩尔浓度在上述任意两个数值所组成的范围内。当电解质浓度在上述范围内时,作为带电粒子的锂不会过少,并且可以使粘度处于适当的范围,因而容易确保良好的电导率。
[0088]
当使用两种以上的电解质的情况下,电解质包括至少一种为选自由单氟磷酸盐、硼酸盐、草酸盐和氟磺酸盐组成的组中的盐。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解质包括选自由单氟磷酸盐、草酸盐和氟磺酸盐组成的组中的盐。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解质包括锂盐。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电解质的重量,选自由单氟磷酸盐、硼酸盐、草酸盐和氟磺酸盐组成的组中的盐的含量为大于0.01%或大于0.1%。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电解质的重量,选自由单氟磷酸盐、硼酸盐、草酸盐和氟磺酸盐组成的组中的盐的含量为小于20%或小于10%。在一些实施例中,选自由单氟磷酸盐、硼酸盐、草酸盐和氟磺酸盐组成的组中的盐的含量在上述任意两个数值所组成的范围内。
[0089]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解质包含选自由单氟磷酸盐、硼酸盐、草酸盐和氟磺酸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物质和除此以外的一种以上的盐。作为除此以外的盐,可以举出在上文中例示的锂盐,在一些实施例中为lipf6、lin(fso2)(cf3so2)、lin(cf3so2)2、lin(c2f5so2)2、环状1,2-全氟乙烷双磺酰亚胺锂、环状1,3-全氟丙烷双磺酰亚胺锂、lic(fso2)3、lic(cf3so2)3、lic(c2f5so2)3、libf3cf3、libf3c2f5、lipf3(cf3)3、lipf3(c2f5)3。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此以外的盐为lipf6。
[0090]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电解质的重量,除此以外的盐的含量为大于0.01%或大于0.1%。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电解质的重量,除此以外的盐的含量为小于20%、小于15%或小于10%。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此以外的盐的含量在上述任意两个数值所组成的范围内。具有上述含量的除此以外的盐有助于平衡电解液的电导率和粘度。
[0091]
iii、正极
[0092]
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形成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可以是一层或多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多层正极活性物质中的每层可以包含相同或不同的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为任何能够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等金属离子的物质。
[0093]
正极活性物质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能够以电化学方式吸藏和释放金属离子(例如,锂离子)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活性物质为含有锂和至少一种过渡金属的物质。正极活性物质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和含锂过渡金属磷酸化合物。
[0094]
在一些实施例中,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的过渡金属包括v、ti、cr、mn、fe、co、ni、cu等。在一些实施例中,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包括licoo2等锂钴复合氧化物、linio2等锂镍复合氧化物、limno2、limn2o4、li2mno4等锂锰复合氧化物、lini
1/3
mn
1/3
co
1/3
o2、lini
0.5
mn
0.3
co
0.2
o2等锂镍锰钴复合氧化物,其中作为这些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主体的过渡金属原子的一部分被na、k、b、f、al、ti、v、cr、mn、fe、co、li、ni、cu、zn、mg、ga、zr、si、nb、mo、sn、w等其它元素所取代。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lini
0.5
mn
0.5
o2、lini
0.85
co
0.10
al
0.05
o2、lini
0.33
co
0.33
mn
0.33
o2、lini
0.45
co
0.10
al
0.45
o2、limn
1.8
al
0.2
o4和limn
1.5
ni
0.5
o4等。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组合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licoo2与limn2o4的组合,其中limn2o4中的一部分mn可被过渡金属所取代(例如,lini
0.33
co
0.33
mn
0.33
o2),licoo2中的一部分co可被过渡金属所取代。
[0095]
在一些实施例中,含锂过渡金属磷酸化合物中的过渡金属包括v、ti、cr、mn、fe、co、ni、cu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含锂过渡金属磷酸化合物包括lifepo4、li3fe2(po4)3、
lifep2o7等磷酸铁类、licopo4等磷酸钴类,其中作为这些锂过渡金属磷酸化合物的主体的过渡金属原子的一部分被al、ti、v、cr、mn、fe、co、li、ni、cu、zn、mg、ga、zr、nb、si等其它元素所取代。
[0096]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可附着有与其组成不同的物质。表面附着物质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锑、氧化铋等氧化物;硫酸锂、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镁、硫酸钙、硫酸铝等硫酸盐;碳酸锂、碳酸钙、碳酸镁等碳酸盐;碳等。通过在正极活性物质表面附着物质,可以抑制正极活性物质表面的电解液的氧化反应,可以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寿命。当表面附着物质的量过少时,其效果无法充分表现;当表面附着物质的量过多时,会阻碍锂离子的出入,因而电阻有时会增加。本技术中,将在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附着有与其组成不同的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也称为“正极活性物质”。
[0097]
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活性物质颗粒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块状、多面体状、球状、椭圆球状、板状、针状和柱状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活性物质颗粒包括一次颗粒、二次颗粒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次颗粒可以凝集而形成二次颗粒。
[0098]
正极导电材料的种类没有限制,可以使用任何已知的导电材料。正极导电材料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等石墨;乙炔黑等炭黑;针状焦等无定形碳等碳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上述正极导电材料可单独使用或任意组合使用。
[0099]
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制造中使用的正极粘合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在涂布法的情况下,只要是在电极制造时使用的液体介质中可溶解或分散的材料即可。正极粘合剂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亚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素、硝酸纤维素等树脂系高分子;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nbr)、氟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聚丁橡胶、乙烯-丙烯橡胶等橡胶状高分子;苯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物、乙烯
·
丙烯
·
二烯三元共聚物(epdm)、苯乙烯
·
乙烯
·
丁二烯
·
乙烯共聚物、苯乙烯
·
异戊二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物等热塑性弹性体状高分子;间规-1,2-聚丁二烯、聚乙酸乙烯酯、乙烯
·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丙烯
·
α-烯烃共聚物等软质树脂状高分子;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氟化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
·
乙烯共聚物等氟系高分子;具有碱金属离子(特别是锂离子)的离子传导性的高分子组合物等。上述正极粘合剂可单独使用或任意组合使用。
[0100]
用于形成正极浆料的溶剂的种类没有限制,只要是能够溶解或分散正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正极粘合剂和根据需要使用的增稠剂的溶剂即可。用于形成正极浆料的溶剂的实例可包括水系溶剂和有机系溶剂中的任一种。水系介质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水和醇与水的混合介质等。有机系介质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己烷等脂肪族烃类;苯、甲苯、二甲苯、甲基萘等芳香族烃类;喹啉、吡啶等杂环化合物;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等酮类;乙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等酯类;二亚乙基三胺、n,n-二甲氨基丙胺等胺类;二乙醚、环氧丙烷、四氢呋喃(thf)等醚类;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类;六甲基磷酰胺、二甲基亚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等。
[0101]
增稠剂通常是为了调节浆料的粘度而使用的。在使用水系介质的情况下,可使用增稠剂和丁苯橡胶(sbr)乳液进行浆料化。增稠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其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氧化淀粉、磷酸
化淀粉、酪蛋白和它们的盐等。上述增稠剂可单独使用或任意组合使用。
[0102]
正极集流体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其可为任何已知适于用作正极集流体的材质。正极集流体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铝、不锈钢、镍镀层、钛、钽等金属材料;碳布、碳纸等碳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集流体为金属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集流体为铝。
[0103]
为了降低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电子接触电阻,正极集流体的表面可包括导电助剂。导电助剂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碳和金、铂、银等贵金属类。
[0104]
正极可以通过在集流体上形成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来制作。使用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的制造可以通过常规方法来进行,即,将正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以及根据需要的导电材料和增稠剂等进行干式混合,制成片状,将所得到的片状物压接至正极集流体上;或者将这些材料溶解或分散于液体介质中而制成浆料,将该浆料涂布到正极集流体上并进行干燥,从而在集流体上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由此可以得到正极。
[0105]
iv、隔离膜
[0106]
为了防止短路,在正极与负极之间通常设置有隔离膜。这种情况下,本技术的电解液通常渗入该隔离膜而使用。
[0107]
对隔离膜的材料及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不显著损害本技术的效果即可。所述隔离膜可为由对本技术的电解液稳定的材料所形成的树脂、玻璃纤维、无机物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膜包括保液性优异的多孔性片或无纺布状形态的物质等。树脂或玻璃纤维隔离膜的材料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聚烯烃、芳香族聚酰胺、聚四氟乙烯、聚醚砜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烯烃为聚乙烯或聚丙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烯烃为聚丙烯。上述隔离膜的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任意组合使用。
[0108]
所述隔离膜还可为上述材料层积而成的材料,其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按照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的顺序层积而成的三层隔离膜等。
[0109]
无机物的材料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铝、二氧化硅等氧化物、氮化铝、氮化硅等氮化物、硫酸盐(例如,硫酸钡、硫酸钙等)。无机物的形式可包括,但不限于,颗粒状或纤维状。
[0110]
所述隔离膜的形态可为薄膜形态,其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无纺布、织布、微多孔性膜等。在薄膜形态中,所述隔离膜的孔径为0.01μm至1μm,厚度为5μm至50μm。除了上述独立的薄膜状隔离膜以外,还可以使用下述隔离膜:通过使用树脂类的粘合剂在正极和/或负极的表面形成含有上述无机物颗粒的复合多孔层而形成的隔离膜,例如,将氟树脂作为粘合剂使90%粒径小于1μm的氧化铝颗粒在正极的两面形成多孔层而形成的隔离膜。
[0111]
所述隔离膜的厚度是任意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膜的厚度为大于1μm、大于5μm或大于8μ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膜的厚度为小于50μm、小于40μm或小于30μ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膜的厚度在上述任意两个数值所组成的范围内。当所述隔离膜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时,则可以确保绝缘性和机械强度,并可以确保电化学装置的倍率特性和能量密度。
[0112]
在使用多孔性片或无纺布等多孔质材料作为隔离膜时,隔离膜的孔隙率是任意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膜的孔隙率为大于10%、大于15%或大于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膜的孔隙率为小于60%、小于50%或小于4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膜的孔隙率在上述任意两个数值所组成的范围内。当所述隔离膜的孔隙率在上述范围内
时,可以确保绝缘性和机械强度,并可以抑制膜电阻,使电化学装置具有良好的安全特性。
[0113]
所述隔离膜的平均孔径也是任意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膜的平均孔径为小于0.5μm或小于0.2μ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膜的平均孔径为大于0.05μ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膜的平均孔径在上述任意两个数值所组成的范围内。若所述隔离膜的平均孔径超过上述范围,则容易发生短路。当隔离膜的平均孔径在上述范围内时,使电化学装置具有良好的安全特性。
[0114]
v、电化学装置组件
[0115]
电化学装置组件包括电极组、集电结构、外装壳体和保护元件。
[0116]
电极组可以是由上述正极和负极隔着上述隔离膜层积而成的层积结构、以及上述正极和负极隔着上述隔离膜以漩涡状卷绕而成的结构中的任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的质量在电池内容积中所占的比例(电极组占有率)为大于40%或大于5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占有率为小于90%或小于8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占有率在上述任意两个数值所组成的范围内。当电极组占有率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确保电化学装置的容量,同时可以抑制与内部压力上升相伴的反复充放电性能及高温保存等特性的降低。
[0117]
集电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集电结构为降低配线部分及接合部分的电阻的结构。当电极组为上述层积结构时,适合使用将各电极层的金属芯部分捆成束而焊接至端子上所形成的结构。一片的电极面积增大时,内部电阻增大,因而在电极内设置2个以上的端子而降低电阻也是适合使用的。当电极组为上述卷绕结构时,通过在正极和负极分别设置2个以上的引线结构,并在端子上捆成束,从而可以降低内部电阻。
[0118]
外装壳体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对于所使用的电解液稳定的物质即可。外装壳体可使用,但不限于,镀镍钢板、不锈钢、铝或铝合金、镁合金等金属类、或者树脂与铝箔的层积膜。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装壳体为铝或铝合金的金属或层积膜。
[0119]
金属类的外装壳体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激光焊接、电阻焊接、超声波焊接将金属彼此熔敷而形成的封装密闭结构;或者隔着树脂制垫片使用上述金属类形成的铆接结构。使用上述层积膜的外装壳体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将树脂层彼此热粘而形成的封装密闭结构等。为了提高密封性,还可以在上述树脂层之间夹入与层积膜中所用的树脂不同的树脂。在通过集电端子将树脂层热粘而形成密闭结构时,由于金属与树脂的接合,可使用具有极性基团的树脂或导入了极性基团的改性树脂作为夹入的树脂。另外,外装体的形状也是任意的,例如可以为圆筒形、方形、层积型、纽扣型、大型等中的任一种。
[0120]
保护元件可以使用在异常放热或过大电流流过时电阻增大的正温度系数(ptc)、温度熔断器、热敏电阻、在异常放热时通过使电池内部压力或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切断在电路中流过的电流的阀(电流切断阀)等。上述保护元件可选择在高电流的常规使用中不工作的条件的元件,亦可设计成即使不存在保护元件也不至于发生异常放热或热失控的形式。
[0121]
本技术的电化学装置包括发生电化学反应的任何装置,它的具体实例包括锂金属二次电池或锂离子二次电池。
[0122]
本技术另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电化学装置。
[0123]
本技术的电化学装置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其可用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何电子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电化学装置可用于,但不限于,笔记本电脑、笔输入型计算
机、移动电脑、电子书播放器、便携式电话、便携式传真机、便携式复印机、便携式打印机、头戴式立体声耳机、录像机、液晶电视、手提式清洁器、便携cd机、迷你光盘、收发机、电子记事本、计算器、存储卡、便携式录音机、收音机、备用电源、电机、汽车、摩托车、助力自行车、自行车、照明器具、玩具、游戏机、钟表、电动工具、闪光灯、照相机、家庭用大型蓄电池和锂离子电容器等。
[0124]
下面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并且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说明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技术中描述的制备方法仅是实例,其他任何合适的制备方法均在本技术的范围内。
[0125]
实施例
[0126]
一、锂离子电池的制备
[0127]
1、负极的制备
[0128]
将人造石墨、丁苯橡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按照96%:2%:2%的质量比例与去离子水混合,根据需要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得到负极浆料。将该负极浆料涂布在9μm的铜箔上,干燥,冷压,再经过裁片、焊接极耳,得到负极。
[0129]
2、正极的制备
[0130]
将钴酸锂、super-p和聚偏氟乙烯按照97:1:2的质量比例与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正极浆料。将该正极浆料涂布在12μm的铝箔上,干燥,冷压,再经过裁片、焊接极耳,得到正极。
[0131]
3、电解液的制备
[0132]
在干燥氩气环境下,将ec、pc和dec(重量比1:1:1)混合,加入lipf6混合均匀,形成基础电解液,其中lipf6的浓度为12.5%。在基础电解液中加入不同含量添加剂得到不同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电解液。
[0133]
电解液中组分的缩写及其名称如下表所示:
[0134]
材料名称缩写材料名称缩写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乙酯dec式ii-1化合物式ii-1式ii-2化合物式ii-2式ii-3化合物式ii-3
[0135]
4、隔离膜的制备
[0136]
以聚乙烯多孔聚合物薄膜作为隔离膜。
[0137]
5、锂离子电池的制备
[0138]
将得到的正极、隔离膜和负极按次序卷绕,置于外包装箔中,留下注液口。从注液口灌注电解液,封装,再经过化成、容量等工序制得锂离子电池。
[0139]
二、测试方法
[0140]
1、锂离子电池过充变形率的测试方法
[0141]
在25℃下,将锂离子电池静置30分钟,然后以0.5c倍率恒流充电至4.7v,再在4.7v下恒压充电至0.05c,静置60分钟,测量锂离子电池的厚度t1。然后将锂离子电池以0.1c倍率恒流充电60分钟,静置30分钟,重复这一步骤5次,使锂离子电池达到150%荷电状态(soc),测量锂离子电池的厚度t2。通过下式计算锂离子电池的过充变形率:
[0142]
过充变形率=[(t
2-t1)/t1]
×
100%。
[0143]
2、锂离子电池的浮充性能的测试方法
[0144]
在25℃下,将锂离子电池以0.5c恒流充电至4.7v,再在4.7v下恒压充电至0.05c。然后将锂离子电池置于50℃烘箱中,以4.7v持续恒压充电(截至电流为20ma),监控锂离子电池的厚度的变化。以初始50%充电状态(soc)时锂离子电池的厚度作为基准,当锂离子电池厚度增加超过20%时记为失效。记录锂离子电池在50℃下浮充至失效的时间,以小时(h)作为统计单位。
[0145]
三、测试结果
[0146]
表1展示了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电解液对锂离子电池的浮充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其中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烷基醚,电解液中的烷基硫酸锂为三氟甲基硫酸锂。
[0147]
表1
[0148][0149]
如对比例1-1所示,虽然电解液包括烷基硫酸锂,但负极活性物质层不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锂离子电池的过充变形率较高且浮充失效时间较短。如对比例1-2所示,虽然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但电解液不包括烷基硫酸锂,锂离子电池的过充变形率较高且浮充失效时间较短。
[0150]
如实施例1-1至1-15所示,当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且电解液包括烷基硫酸锂时,可显著降低锂离子电池的过充变形率并显著提升其浮充失效时间。
[0151]
此外,当负极活性物质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a%与电解液中烷基硫酸锂的含量b%满足0.1≤a/b≤2时,可进一步降低锂离子电池的过充变形率并提升其浮充失效时间。
[0152]
当负极活性物质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0.01%-5%的范围内时,可进一步降低锂离子电池的过充变形率并提升其浮充失效时间。
[0153]
当电解液中烷基硫酸锂的含量在0.01%至5%的范围内时,可进一步降低锂离子电池的过充变形率并提升其浮充失效时间。
[0154]
表2展示了含量为1%的不同结构烷基硫酸锂化合物对锂离子电池的浮充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除表2中所列参数以外,实施例2-1至2-8与实施例1-1的设置相同。
[0155]
表2
[0156] 烷基硫酸锂过充变形率(%)浮充失效时间(h)实施例1-1三氟甲基硫酸锂20.81125实施例2-1丙基硫酸锂25.1903实施例2-2己基硫酸锂23.2917实施例2-31,1,1,3,3,3-六氟-2-丙基硫酸锂16.11227实施例2-42-氰基乙基硫酸锂15.11348实施例2-5乙氧基乙基硫酸锂13.51531实施例2-6全氟苯基硫酸锂15.31279实施例2-7烯丙基硫酸锂13.91467实施例2-8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硫酸锂12.91206
[0157]
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烷基硫酸锂可实现基本相当的效果。当烷基硫酸锂中含有氟取代基、硅烷基、含氧烷基、烯基或氰基时,可进一步降低锂离子电池的过充变形率并提升其浮充失效时间。
[0158]
表3展示了含氟和磷的化合物对锂离子电池的浮充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其中电解液中含氟和磷的化合物的含量为0.5%。除表3中所列参数以外,实施例3-1至3-5与实施例1-1的设置相同。
[0159]
表3
[0160] 含硫氧双键化合物过充变形率(%)浮充失效时间(h)实施例1-1—20.81125实施例3-1二氟磷酸锂15.71205实施例3-2单氟磷酸锂16.31198实施例3-3式ii-114.21325实施例3-4式ii-213.11569实施例3-5式ii-312.81632
[0161]
结果表明,当电解液进一步包括含氟和磷的化合物(二氟磷酸锂、单氟磷酸锂或式ii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时,可进一步降低锂离子电池的过充变形率并提升其浮充失效时间。
[0162]
表4展示了电解液中烷基硫酸锂和含氟和磷的化合物的含量关系对锂离子电池的浮充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除表4中所列参数以外,实施例4-1至4-8与实施例1-1的设置相同。
[0163]
表4
[0164][0165]
结果表明,当电解液中烷基硫酸锂的含量b%与含氟和磷的化合物的含量c%满足0.5≤b c≤5和0.4≤b/c≤5时,可进一步降低锂离子电池的过充变形率并提升其浮充失效时间。
[0166]
整个说明书中对“实施例”、“部分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另一举例”、“举例”、“具体举例”或“部分举例”的引用,其所代表的意思是在本技术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举例包含了该实施例或举例中所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因此,在整个说明书中的各处所出现的描述,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另一个举例中”,“在一个举例中”、“在特定举例中”或“举例”,其不必然是引用本技术中的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本文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举例中结合。
[0167]
尽管已经演示和描述了说明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不能被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原理及范围的情况下对实施例进行改变,替代和修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