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可视化辅助动静脉内瘘穿刺设备

2022-11-30 10:38: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可视化辅助动静脉内瘘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韧性魔术贴(2),所述韧性魔术贴(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穿刺针固定机构(4),所述穿刺针固定机构(4)包括弧形壳体(41),所述弧形壳体(41)的下侧中部开设有针孔槽(43),所述弧形壳体(41)的下侧开设有槽口(42)且均分分布在弧形壳体(41)的下侧,所述弧形壳体(41)的内腔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8),所述连接柱(48)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卡夹(45),所述卡夹(45)的中固定卡接有弧形主杆(415),所述卡夹(4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件(44),所述卡夹(4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垂直连通管a(46),所述垂直连通管a(4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软支管(47),所述软支管(4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49),所述固定片(4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件(410),所述连接管件(410)的上侧与连接柱(48)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49)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硬质管(411),所述硬质管(411)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橡胶吸盘粒(418),所述橡胶吸盘粒(418)的内部开设有通孔(419),所述垂直连通管a(4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流通管(412),所述流通管(4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垂直连通管b(414),所述垂直连通管b(414)的中部端口固定连接有输入管(413),所述输入管(4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微型气泵(416),所述微型气泵(416)的侧面开设有输出口(417),所述微型气泵(416)的下侧与连接柱(48)的上侧靠近端面处固定安装,所述橡胶吸盘粒(418)的轴心中部与槽口(42)的轴心中部处在同一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可视化辅助动静脉内瘘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韧性魔术贴(2)的左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3),所述固定夹(3)的下侧与底座(1)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侧与韧性魔术贴(2)的下侧搭接,所述底座(1)的上侧右部固定连接有智能可视化机构(5),所述底座(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护垫机构(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可视化辅助动静脉内瘘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可视化机构(5)的内侧顶部规定连接有红外扫描机构(8),所述护垫机构(6)包括海绵层(61),所述海绵层(61)的上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纤维柱(62),所述韧性魔术贴(2)的另一端外侧活动卡接有限位架(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可视化辅助动静脉内瘘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9)的下侧与底座(1)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韧性魔术贴(2)的另一端下侧粘贴有硬质魔术贴(7),所述硬质魔术贴(7)的下侧与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可视化辅助动静脉内瘘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扫描机构(8)包括红外光探测头(814),所述红外光探测头(81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b(811),所述连接柱b(811)的外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轴承c(812),所述轴承c(8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板架(813),所述连接柱b(81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三级锥齿轮(8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可视化辅助动静脉内瘘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锥齿轮(810)的上侧右部啮合连接有二级锥齿轮b(815),所述二级锥齿轮b(815)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c(816),所述连接柱c(816)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d(817),所述轴承d(8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u型板架(8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可视化辅助动静脉内瘘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架(84)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轴承b(88),所述轴承b(88)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a(89),所述连接柱a(8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二级锥齿轮a(87),所述二级锥齿轮a(87)右侧上部啮合连接有一级锥齿轮a(85),所述一级锥齿轮a(85)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马达(82),所述
马达(82)的下端外表面且靠近一级锥齿轮a(8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一级锥齿轮b(86),所述马达(82)的下端外表面且在一级锥齿轮a(8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凸环轴承(83),所述凸环轴承(83)的外侧与u型板架(84)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一级锥齿轮b(86)的下侧右部与二级锥齿轮b(815)的上侧左部啮合连接,所述马达(8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棒(81),所述马达(82)的下侧与凸环轴承(83)的上侧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可视化辅助动静脉内瘘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可视化机构(5)包括摆动组件(52),所述摆动组件(52)包括扇形齿轮环(524),所述扇形齿轮环(524)的上侧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521),所述主动齿轮(52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522),所述扇形齿轮环(524)的一侧活动卡接有卡槽板a(523),所述扇形齿轮环(524)的另一侧活动卡接有卡槽板b(525),所述底座(1)的上侧与卡槽板a(523)的下侧和卡槽板b(525)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扇形齿轮环(524)的下侧与红外扫描机构(8)的上侧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可视化辅助动静脉内瘘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板a(52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壳体罩(57),所述壳体罩(57)的内腔右壁固定连接有内底板(55),所述内底板(55)的左侧与卡槽板b(525)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内底板(55)的下侧与底座(1)的上侧固定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可视化辅助动静脉内瘘穿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罩(5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4),所述连接块(54)的内部与伺服电机(522)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54)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51),所述控制器(51)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可视化屏幕(53),所述壳体罩(57)的内壁中部固定安装有处理器(56)。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可视化辅助动静脉内瘘穿刺设备。本案中,通过首先拉紧最靠近针眼的韧性魔术贴,使得穿刺针的导管正好卡进针孔槽中,弧形壳体贴合在手臂皮肤表面,由此橡胶吸盘粒也贴合在皮肤表面上,将韧性魔术贴的另一端与硬质魔术贴进行粘贴固定,启动微型气泵抽气,使得若干个橡胶吸盘粒产生较大的吸力,中间部分橡胶吸盘粒将穿刺针的导管部分向上吸住,分布在两侧的橡胶吸盘粒牢牢吸住皮肤表面,在手臂肌肉活动带动皮肤移动的过程中,由避免皮肤出现较大的拉扯而引起穿刺针的移动,接着同样操作直至完成前期的穿刺工作。由此实现了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采用纸胶固定穿刺针,减少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和导管出现移动,提高对动静脉内瘘的保护。高对动静脉内瘘的保护。高对动静脉内瘘的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 王敏 胥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13
技术公布日:2022/11/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