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2-11-30 08:37: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无源电子胸卡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在电磁感应过程中,进行能量转换,将磁能转换为电能,并利用法拉电容进行储能,以供电子胸卡中的各模块电路进行工作。通常无源电子胸卡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为,在电能与磁能的转换过程中,由于能量不足,造成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丢失数据以及显示画面刷新异常,因此给用户带来了较差的产品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4.显示器;
5.能量线圈,具有用于提供电源电压的第一端和用于提供参考电压的第二端;
6.处理器,与所述能量线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由所述电源电压和所述参考电压来供电,并根据所述电源电压来产生控制信号;
7.储能电路,与所述能量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源电压来存储能量;
8.电压控制电路,与所述显示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能量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所述处理器产生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基于所述能量线圈的第一端的电位向所述显示器供电。
9.例如,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10.数据线圈,具有用于提供第一数据电压的第一端和用于提供第二数据电压的第二端;
11.近场通信电路,与所述处理器、所述能量线圈的第一端、所述能量线圈的第二端、所述数据线圈的第一端和所述数据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近场通信电路被配置为由所述电源电压和所述参考电压来供电,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电压和第二数据电压来产生数据信号,并将产生的数据信号提供至所述处理器;
12.所述处理器还与所述显示器连接,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近场通信电路提供的数据信号来控制所述显示器进行显示。
13.例如,所述储能电路包括多个并联的电容,每个电容的第一极与所述能量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每个电容的第二极接地。
14.例如,所述多个电容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各自的第一极均与所述能量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各自的第二极均接地。
15.例如,所述电压控制电路包括:
16.电感,所述电感的第一端与能量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二极管的第一极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17.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处理器,所述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晶体管的第二极接地;
18.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第一极与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显示器。
19.例如,所述电压控制电路还包括:
20.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晶体管的控制极之间;
21.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在所述晶体管的第二极。
22.例如,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电源电压高于预设的阈值,产生用于将所述晶体管关断的控制信号。
23.例如,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之间的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导体层位于所述第一导体层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其中,
24.所述能量线圈位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导体层,所述数据线圈位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导体层;
25.所述处理器、所述储能电路、所述电压控制电路和所述近场通信电路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
26.例如,所述能量线圈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能量子线圈、第二能量子线圈和第三能量子线圈,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导体层包括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所述第一子层位于所述第二子层背离所述第二导体层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其中,
27.所述第一能量子线圈和所述第二能量子线圈位于所述第一子层,所述第三能量子线圈位于所述第二子层。
28.例如,所述第一能量子线圈、所述第二能量子线圈和所述第三能量子线圈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基板上分别具有第一投影、第二投影和第三投影,其中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不重叠,所述第三投影分别与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部分地重叠。
29.例如,所述电路板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和所述第三投影沿着所述电路板的长度方向排列;
30.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和所述第三投影具有矩形轮廓。
31.例如,所述第一能量子线圈、所述第二能量子线圈和所述第三能量子线圈各自的匝数为2~4,所述数据线圈的匝数为1~3。
32.例如,所述数据线圈沿着所述电路板的边缘区域延伸。
33.例如,所述数据线圈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基板上的投影具有矩形轮廓。
34.例如,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非接触式识别组件,所述非接触式识别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非接触式识别组件被配置为提供所述显示装置的标识信息。
35.例如,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
36.例如,所述显示器为电子纸显示器。
37.例如,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将从所述近场通信电路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转换成
显示数据;根据显示数据的数据量来确定数据传输是否成功;响应于数据传输成功,使用所述显示数据来控制所述显示器进行显示。
38.例如,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数据传输失败,控制所述近场通信电路通过所述数据线圈输出指示数据传输失败的第一反馈信息;响应于再次从所述近场通信电路接收到数据信号,返回执行所述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转换成显示数据的操作;以及在使用所述显示数据来控制所述显示器进行显示之后,响应于从显示器接收到显示刷新失败的反馈信号,控制所述近场通信电路通过所述数据线圈输出指示显示刷新失败的第二反馈信息。
39.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由服务器执行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装置是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40.响应于接收到包含所述显示装置的标识信息的非接触式识别请求,确定所述非接触式识别请求中的标识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
41.响应于非接触式识别请求中的标识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识信息相匹配,确定所述非接触式识别请求是否为写入请求;
42.响应于所述非接触式识别请求为写入请求,产生写入控制命令,所述写入控制命令用于控制客户端向所述显示装置的近场通信电路写入显示数据。
43.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一种由客户端执行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装置是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44.从所述显示装置的非接触式识别组件获取所述显示装置的标识信息;
45.将所述标识信息包含在非接触式识别请求中并发送至服务器;
46.响应于从服务器接收到写入控制命令,根据所述写入控制命令向所述显示装置的近场通信电路提供包含显示数据的信号。
47.例如,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向所述显示装置的近场通信电路提供包含显示数据的信号之后,
48.响应于从所述显示装置接收到指示数据传输失败的第一反馈信息,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次数是否小于预设的阈值;
49.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次数小于预设的阈值,返回执行所述向所述显示装置的近场通信电路提供包含显示数据的信号的操作。
50.例如,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向服务器输出指示数据传输失败的第一结果。
51.例如,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向所述显示装置的近场通信电路提供包含显示数据的信号之后,响应于从所述显示装置接收到指示显示刷新失败的第二反馈信息,向服务器输出指示显示刷新失败的第二结果。
附图说明
52.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53.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54.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电路图。
55.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56.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57.图6示出了图5的显示装置的能量线圈和数据线圈的平面示意图。
58.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59.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60.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一实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61.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公开,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公开,同时获得本公开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公开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62.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63.此外,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仅用于区别两个电平的幅度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平”可以是使相关晶体管导通的无效电平,“第二电平”可以是使相关晶体管截止的有效电平。下文中,由于驱动晶体管被示例为p型薄膜晶体管,因此“第一电平”被示例为高电平,“第二电平”被示例为低电平。
64.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可以使得显示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具有充足的能量供应,从而可以正常的传输数据并成功刷新显示画面。
65.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66.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包括能量线圈110、处理器120、储能电路130、电压控制电路140以及显示器150。
67.能量线圈110具有用于提供电源电压的第一端rfa 和用于提供参考电压的第二端rfa-。
68.处理器120与能量线圈110的第一端rfa 和第二端rfa-连接。处理器120可以由来自第一端rfa 的电源电压和来自第二端rfa-的参考电压来供电,并根据电源电压来产生控制信号。
69.储能电路130与所述能量线圈110的第一端rfa 连接。储能电路130可以根据来自第一端rfa 的电源电压来存储能量。
70.电压控制电路140与显示器150、处理器120以及能量线圈110的第一端rfa 连接。电压控制电路140可以在处理器120产生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基于能量线圈110的第一端rfa 的电位向显示器150供电。
71.在工作过程中,能量线圈110可以根据感应到的电磁信号而产生电压,该电压可以被储能电路存储,并给处理器120供电。处理器120在检测到该电压满足预设条件(例如高于预设阈值)时可以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电压控制电路140基于能量线圈110提供的电压向显示器150供电,从而使显示器150能够进行显示。
72.在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通过设置储能电路以及由处理器基于电源电压来控制的电压控制电路,使得能够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基于储能电路存储的电力来给显示器供电,从而可以避免由于能量线圈提供的电压不足或者不稳定而影响显示器的显示效
果。
73.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74.如图2所示,类似于图1,显示装置200包括能量线圈210、处理器220、储能电路230、电压控制电路240以及显示器250。以上参考图1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显示装置200,不同之处在于,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200还包括:数据线圈260和近场通信电路270。为了简化描述,下面将主要对区别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75.近场通信电路270分别与能量线圈210、处理器220以及数据线圈26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20可以是微处理器单元(mcu,microcontroller unit)。
76.数据线圈260具有用于提供第一数据电压的第一端rfb 和用于提供第二数据电压的第二端rfb-。
77.近场通信电路270分别与所述处理器220、所述能量线圈210的第一端rfa 、所述能量线圈210的第二端rfa-、所述数据线圈260的第一端rfb 和所述数据线圈的第二端rfb-连接。近场通信电路270由所述电源电压和所述参考电压来供电,并根据来自数据线圈260的第一端rfb 的第一数据电压和数据线圈260的第二端rfb-的第二数据电压来产生数据信号,并将产生的数据信号提供至处理器220。在一些实施例中,近场通信电路270可以通过i2c协议与所述处理器220通信连接。
78.处理器220与能量线圈210的第一端rfa 和第二端rfa-连接。处理器220可以由来自第一端rfa 的电源电压和来自第二端rfa-的参考电压来供电,并根据电源电压来产生控制信号。处理器220还与显示器250连接,例如通过串行外围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协议与显示器250通信连接。处理器250可以根据从近场通信电路270接收到的数据信号来控制显示器250进行显示。
79.在工作过程中,能量线圈210可以基于感应到的电磁信号向处理器220和近场通信电路270供电。数据线圈260可以基于感应到的电磁信号向近场通信电路270提供数据电压。近场通信电路270可以基于接收到的数据电压产生数据信号,并将该数据信号提供至处理器220。处理器220控制电压控制电路240基于能量线圈210提供的电压给显示器250供电,并且根据从近场通信电路270接收到的数据信号来控制显示器250进行显不。
80.例如,处理器220在从近场通信电路270接收到数据信号之后,可以将该数据信号转换成显示数据,并根据显示数据的数据量来确定数据传输是否成功。如果数据传输成功,处理器220可以使用显示数据来控制显示器250进行显示。如果数据传输失败,则处理器220可以控制近场通信电路270通过数据线圈260输出指示数据传输失败的第一反馈信息。此后,如果处理器220再次从近场通信电路270接收到数据信号,则处理器220可以返回执行所述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转换成显示数据的操作,以实现数据重传。
81.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20在使用显示数据来控制显示器250进行显示之后,如果从显示器250接收到显示刷新失败的反馈信号,则可以控制近场通信电路270通过数据线圈260输出指示显示刷新失败的第二反馈信息。
82.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50为电子纸显示器。电子纸具备低功耗、绿色环保、不伤眼等特点,能够根据需要灵活更新显示信息,通过利用能量线圈给电子纸显示器供电,使得显示装置200具备更大的显示灵活性、更加环保且具有较低的功耗。
83.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电路图。
84.如图3所示,类似于图2,显示装置300包括能量线圈310、处理器320、储能电路330、电压控制电路340以及显示器350。以上参考图2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显示装置300。
85.如图3所示,储能电路330可以包括并联连接在能量线圈310的第一端rfa 与接地端gnd之间的多个并联的电容,例如但不限于陶瓷电容、有机电容等。在图3的示例中,储能电路330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均为陶瓷电容。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各自的第一极均与能量线圈310的第一端rfa 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各自的第二极均接地(连接至接地端gnd)。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电路330还可以包括任意数量并联连接的电容,例如,多于三个或少于三个。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多个电容与电压控制电路相结合来实现储能和供电,相比于传统技术中采用的法拉电容,能够在减小占用空间、节约成本的同时,给显示器提供充足且稳定的供电电压。
86.电压控制电路340包括电感l1、晶体管t1以及二极管vd1。
87.电感l1的第一端与第一陶瓷电容c1、第二陶瓷电容c2和第三陶瓷电容c3各自的第一极连接,电感l1的第二端分别与二极管vd1的第一极和晶体管t1的第一极连接。
88.晶体管t1的第一极分别与电感l1的第二端和二极管vd1的第一极连接,晶体管t1的第二极接地,以及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处理器320。
89.二极管vd1的第一极分别与电感l1的第二端和晶体管t1的第一极连接,二极管vd1的第二极连接至显示器300。
9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控制电路340还可以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可以连接在处理器320与晶体管t1的控制极之间,第二电阻r2可以连接在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接地端gnd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控制电路340还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电阻,例如,多于两个或少于两个。
91.在本实施例中,当处理器320接收到的来自能量线圈310的第一端rfa 的电源电压高于预设的阈值时,产生用于将晶体管t1关断的控制信号。
92.例如,处理器320可以在能量线圈310的第一端rfa 的电源电压低于预设的阈值时输出第一电平的控制信号,高于预设的阈值时输出第二电平的控制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二极管vd1可以设置为在3v左右的电压下导通。
93.当控制信号为第一电平时,晶体管t1导通。能量线圈310的第一端rfa 的电源电压使第一陶瓷电容c1、第二陶瓷电容c2和第三陶瓷电容c3和电感l1贮能。此时由于晶体管t1导通,使得二极管vd1的第一极接地,从而二极管vd1无法导通。
94.当控制信号为第二电平时,晶体管t1截止。二极管vd1的第一极不再接地。此时由于电感l1中储存的能量不能突变,电感l1两端的电压与能量线圈310的第一端rfa 处的电源电压叠加使得二极管vd1导通,从而向显示器350供电。通过电感l1贮能提供给负载,可以有效提升动态带负载能力,保证显示器的显示画面刷新时,电源电压可以稳定输出。
95.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该显示装置可以具有上述任意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因此上述任意实施例中对显示装置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图4的显示装置400。
96.如图4所示,显示装置400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410和第二基板450、位于第一基板410和第二基板450之间的第一导体层420和第二导体层
440以及位于第一导体层420和第二导体层440之间的第一绝缘层430。第二导体层440位于第一导体层420背离第一基板410的一侧。
97.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400的能量线圈可以位于该电路板的第一导体层420,上述显示装置400的数据线圈可以位于该电路板的第二导体层440。通过将能量线圈和数据线圈设置在不同的层,可以避免电感线圈之间的相互干扰。
98.如图4所示,电路板还包括位于第一基板410背离第二基板450的一侧的第一电路层460。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400的处理器、储能电路、电压控制电路和近场通信电路中的至少之一可以设置在第一电路层460中。
99.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6示出了图5的显示装置的能量线圈和数据线圈的平面示意图。
100.如图5和图6所示,类似于图4,显示装置500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510和第二基板550、位于第一基板510和第二基板550之间的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540以及位于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540之间的第一绝缘层530,第二导体层540位于第一导体层背离第一基板510的一侧,以及第一电路层560位于第一基板510背离第二基板550的一侧。以上参考图4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显示装置500,不同之处在于,在图5和图6所示的显示装置500中,电路板的第一导体层包括第一子层515和第二子层525,能量线圈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能量子线圈611、第二能量子线圈612和第三能量子线圈613。为了便于描述,下面将主要对区别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101.结合图5和图6所示,第一子层515位于第二子层525背离第二导体层540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子层515和第二子层525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绝缘层570。第一能量子线圈611和第二能量子线圈612位于第一子层515,第三能量子线圈613位于第二子层525。
102.第一能量子线圈611、第二能量子线圈612和第三能量子线圈613在电路板的第一基板510上分别具有第一投影、第二投影和第三投影,其中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不重叠,第三投影分别与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部分地重叠。如图6所示,电路板具有矩形形状,第一能量子线圈611的第一投影、第二能量子线圈612的第二投影和第三能量子线圈613的第三投影沿着该电路板的长度方向排列。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能量子线圈611的第一投影、第二能量子线圈612的第二投影和第三能量子线圈613的第三投影具有矩形轮廓,所述矩形的长度在45mm至50mm的范围内,例如,为48mm,所述矩形的宽度在35mm至45mm的范围内,例如为40mm。
10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能量子线圈611、第二能量子线圈612和第三能量子线圈613各自的绕数在2至4之间。例如,如图6所示,第一能量子线圈611、第二能量子线圈612和第三能量子线圈613各自的绕数为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能量子线圈611、第二能量子线圈612和第三能量子线圈613串联连接在能量线圈的第一端rfa 和第二端rfa-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能量线圈还可以包括一些虚拟线圈dummy,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或元件。
104.继续结合参考图5和图6,数据线圈614沿着电路板的边缘区域延伸。数据线圈614位于电路板的第二导体层540,并在电路板的第一基板510上的投影具有矩形轮廓,所述矩形的长度在80mm至90mm的范围内,例如为86mm,所述矩形的宽度在50mm至60mm的范围内,例如为54mm。
10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能量子线圈611、第二能量子线圈612、第三能量子线圈613
以及数据线圈614各自的线宽在0.1mm至0.5mm范围内,例如为0.3mm。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线圈614的绕数在1至3之间。例如,如图6所示,数据线圈614的绕数为2。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线圈614连接至数据线圈的第一端rfb 和rfb-。
10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显示装置500还可以包括用于提供显示装置500的标识信息的非接触式识别组件580,非接触式识别组件580可以位于第二基板550背离第一基板510的一侧,例如设置在该侧的第二电路层58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接触式识别组件可以是m1卡。
107.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可以位于显示装置的电路板的任意一侧。例如,显示器位于第一基板510背离第二基板550的一侧。
108.通过本公开提供的显示装置,能量线圈和数据线圈可以提供的电压约为5v至5.5v。另外,将数据线圈设计成几乎沿着整个电路板的边缘进行布置,可以提升用户体验,让用户的终端设备的电感线圈与显示装置的数据线圈之间能够实现相互感应。尤其是当用户不确定自己终端设备的电感线圈的位置时,在显示装置中设置布线范围较大的感应线圈能更快提升数据传输成功率。而将能量线圈分成三个或更多个线圈进行能量采集,主要是为了保障刷新显示器时的能量持续供应,让用户终端设备在任意位置都可以有效进行能量收集和供应,同时保证用户终端设备在显示装置的能量线圈内任意移动都可以实现能量的稳定收集和供应。相比于常规无源显示装置只能实现3.7寸以下的显示器黑白刷新,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实现4.2寸及以下显示装置的黑白红无源刷新。
109.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方法可以由服务器执行,所述显示装置可以是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例如显示装置100、200、300、400和500。
110.所述方法700包括步骤s710至步骤s730。
111.在步骤s701,响应于接收到包含显示装置的标识信息的非接触式识别请求,确定所述非接触式识别请求中的标识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
112.例如,当用户使用显示装置时,将显示装置靠近客户端(例如手机以及用于提供服务的各种智能终端等等),该客户端从显示装置中的非接触式识别组件(包括非接触式识别线圈和非接触式识别电路)读取标识信息(例如,显示装置的id)并将其包含在请求中提供给服务器。服务器判断读取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
113.在步骤s702,响应于非接触式识别请求中的标识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识信息相匹配,确定所述非接触式识别请求是否为写入请求。
114.在步骤s703,响应于所述非接触式识别请求为写入请求,产生写入控制命令,所述写入控制命令用于控制客户端向所述显示装置的近场通信电路写入显示数据。
115.例如,如果来自客户端的请求中的标识信息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信息相匹配,服务器判断来自客户端的该请求是读请求还是写请求。如果为读请求,则服务器读取标识信息并根据读取的标识信息进行后续处理,例如但不限于门禁控制等等。如果为写请求,则服务器控制客户端对显示装置执行数据写入操作。
116.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方法可以由客户端执行,所述显示装置可以是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例如显示装置100、200、300、400和500。
117.所述方法800包括步骤s810至步骤s830。
118.在步骤s810,从显示装置的非接触式识别组件获取显示装置的标识信息。
119.在步骤s820,将所述标识信息包含在非接触式识别请求中并发送至服务器。
120.在步骤s830,响应于从服务器接收到写入控制命令,根据所述写入控制命令向所述显示装置的近场通信电路提供包含显示数据的信号。
1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800还可以包括:步骤840和步骤850。
122.在步骤840,在向显示装置的近场通信电路提供包含显示数据的信号之后,响应于从所述显示装置接收到指示数据传输失败的第一反馈信息,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次数是否小于预设的阈值。如果是,则返回步骤830执行所述向所述显示装置的近场通信电路提供包含显示数据的信号的操作。如果否,则执行步骤850,向服务器输出指示数据传输失败的第一结果。
1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800还可以包括步骤860。
124.在步骤860,在向所述显示装置的近场通信电路提供包含显示数据的信号之后,响应于从所述显示装置接收到指示显示刷新失败的第二反馈信息,向服务器输出指示显示刷新失败的第二结果。
125.例如,响应于从服务器接收到写入控制命令,客户端发送电磁波以给显示装置供电,然后经由显示装置的数据线圈发送写数据至显示装置的近场通信电路。客户端如果从所述显示装置接收到指示数据写入失败的信息,则判断接收到数据写入失败的信息的次数是否小于预设的阈值。如果是,则客户端重新向显示装置的近场通信电路发送写数据。如果在预设的阈值以上,则客户端向服务器输出指示数据写入失败的信息。客户端如果从显示装置接收到显示画面刷新失败的信息,则直接向服务器发送该信息。
126.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一实例图。所述显示装置可以是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例如显示装置100、200、300、400和500。
127.所述方法900包括步骤s901至步骤913。
128.在步骤901,客户端获取显示装置的标识信息。例如当显示装置靠近客户端时,客户端可以检测并获取显示装置的非接触式识别组件中的标识信息(例如id)。
129.在步骤902,客户端响应于接收到显示装置的标识信息,将该标识信息包含在非接触式识别请求中并发送至服务器。
130.在步骤903,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包含显示装置的标识信息的非接触式识别请求,确定所述非接触式识别请求中的标识信息是否与在其服务器中预先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响应于非接触式识别请求中的标识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识信息相匹配,则确定该非接触式识别请求是否为写入请求。如果该非接触式识别请求为读请求,则根据该标识信息进行相应操作。如果该非接触式识别请求为写入请求,则执行步骤s904。如果该非接触式识别请求为读取请求,则服务器可以保存该标识信息,以用于后续操作,例如身份验证、门禁控制等等。
131.在步骤s904,服务器产生用于控制客户端向所述显示装置的近场通信电路写入显示数据的写入控制命令,并将该写入控制命令发送至客户端。
132.在步骤905,客户端响应于从服务器接收到写入控制命令,根据所述写入控制命令向所述显示装置的近场通信电路提供包含显示数据的信号。
133.在步骤906,显示装置的近场通信电路通过数据线圈获取客户端发送的数据信号,并将该数据信号并提供给显示装置的处理器,处理器将该数据信号转换成显示数据,并根据显示数据的数据量来确定数据传输是否成功,如果数据传输失败,则执行步骤s907;如果数据传输成功,则执行步骤s910。
134.在步骤s907,显示装置通过近场通信电路和数据线圈向客户端输出指示数据传输失败的第一反馈信息。
135.在步骤908,客户端响应于从显示装置接收到指示数据传输失败的第一反馈信息,确定接收到该第一反馈信息的次数是否小于预设次数,例如3次。如果数据传输失败的次数小于三次,则重新执行步骤s905,即再一次向显示装置的近场通信电路提供包含显示数据的信号。如果数据传输失败的次数达到三次以上,则执行步骤s909。
136.在步骤s909,客户端向服务器输出指示数据传输失败的第一结果。
137.在步骤s910,显示装置的处理器使用显示数据来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器进行显示,即,刷新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如果显示器的显示画面刷新失败,则执行步骤s911。
138.在步骤s911,显示装置则向客户端输出指示显示刷新失败的第二反馈信息。
139.在步骤s912,客户端响应于从所述显示装置接收到指示显示刷新失败的第二反馈信息,向服务器输出指示显示刷新失败的第二结果。
14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141.在详细说明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公开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