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橡胶沥青加热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07:53: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运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橡胶沥青加热运输车。


背景技术:

2.目前,胶粉橡胶改性沥青具有使用寿命长、抗噪性能好、可以改善沥青路面抗疲劳和抗反射裂缝等优点在公路、桥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沥青在常温下为固态,在实际施工时在沥青加工厂将沥青和废胎胶粉加热并混合,得到性能符合技术要求的液体状热橡胶沥青,然后再用运输车将加热后的橡胶沥青运送至沥青拌合站使用。
3.通常情况下,沥青加工厂和沥青拌合站的平均运输距离大多在200~300km之间,但是也有一些工程甚至是超过500km,长距离的运输也往往意味着较长的运输时间。对于热橡胶沥青来说,采用普通运输车进行长距离运输往往伴随着温度衰减,导致沥青出现凝固罐体现象,同时橡胶沥青二次加热将出现性能下降现象。
4.为防止沥青在运输中出现温度衰减,行业人员可对运输车进行了改进,出现了加热运输车,如cn110606017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保温运输车,其通过在罐体的侧壁处布设换热管,对罐体侧壁处的沥青进行局部加热。然而,该运输车在实际使用时往往存在因沥青无法循环或搅拌而引起的沥青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导致沥青局部老化,且沥青中的胶粉存在离析情况。
5.另外,目前的运输车并没有减缓沥青冲击的相关措施,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沥青具有较大的惯性,运输车的刹车和启动都会引起沥青和罐体之间的碰撞,沥青碰撞对罐体产生巨大冲击力,会使罐体固定不牢的配件、保温材料等产生脱落。
6.综上,如何设计一种不仅可使沥青受热均匀、避免沥青中的胶粉发生沉降、还能减缓沥青对罐体冲击力的沥青加热运输车对沥青路面施工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沥青加热运输车,能实现沥青的循环流动和循环换热,使沥青受热均匀,还能缓冲沥青惯性带来的冲击。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橡胶沥青加热运输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罐体,还包括用于对罐体内的沥青进行加热的换热系统、用于使罐体内的沥青循环的循环系统,以及用于减轻沥青对罐体冲击的缓冲组件;
10.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的加热锅炉、导热油循环泵和设置在罐体内的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的进口和出口延伸出罐体并与所述加热锅炉的导热油容器连通,所述导热油循环泵设置在换热管路的进口端;
11.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沿罐体长度方向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的上部与罐体的顶壁间隔设置形成第一流通口,分隔件的下部与罐体的底壁间隔设置形成使热沥青流通的第二流通口。
12.在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罐体内部沿罐体的长度方向布设循环的换热管路,增加了沥青和换热管路的换热面积;循环系统使沥青前后、上下循环,使沥青混合更加均匀,使罐体内的沥青受热均匀,避免沥青运输过程中出现凝固、老化、离析和聚沉等情况;
13.本实用新型在罐体内安装多个分隔件(即分隔板),有效减缓车运输过程中启动或刹车时沥青的惯性对罐体造成的冲击;另外,隔板上下两端均与罐体的罐体间隔设置,确保沥青在罐体内的流动性,使沥青混合均匀。
14.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后侧壁下部开设有出料口,罐体的前侧壁上部或顶壁的前端部开设有回料口;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将所述出料口和回料口连通的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沥青循环泵和循环阀。
15.在本附加方案中,罐体的后下部具有出料口,罐体的前上部具有回料口,将沥青从罐体的底部抽出,然后从罐体的顶部进入,且出料口和回料口前后错位,实现了沥青的上下混合和前后混合,沥青混合均匀,从根本上解决了橡胶沥青的聚沉问题。
16.更优选地,所述循环管路包括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上的卸料阀将其分为循环段和卸料段,所述第二循环管与所述循环段连通,且所述沥青循环泵设置在循环段。第一循环管的出口分为两路,不仅可以实现上层沥青和下层沥青的循环,还能实现沥青的卸料,减少出料口数量。
17.在实际安装时,所述循环阀为电磁阀,以便于实现沥青的自动化加热控制;所述卸料阀为机械阀,尽可能地杜绝误操作。
18.优选地,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多个用于监控沥青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沥青循环泵、导热油循环泵和循环阀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系统控制循环泵和循环阀,实现沥青的自动加热。
19.优选地,所述换热管路包括多层水平在装在所述罐体内的换热盘管,上下两层所述换热盘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在罐体的储存腔内分层布设多层换热盘管,增加换热面积,使沥青受热均匀,减少沥青的上下温度差。
20.优选地,每个所述分隔件上开设有与所述换热盘管一一对应的第一圆孔。在实际安装时,分隔件不仅可以缓冲沥青对罐体的冲击,还为换热盘管提供支撑,提高换热盘管的安装稳定性。
21.更优选地,每个所述分隔件上还开设有多个使沥青湍流通过的第二圆孔,使沥青以湍流状态通过第二圆孔,便于传热,使沥青受热更加均匀。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2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罐体内部沿罐体的长度方向布设循环的换热管路,增加了沥青和换热管路的换热面积;循环系统使沥青处于循环流动状态,勋魂系统和换热系统相配合,使罐体内的沥青受热均匀,避免沥青运输过程中出现凝固、老化、离析和聚沉等情况。
24.本实用新型在罐体内安装多个分隔件,有效减缓车运输过程中启动或刹车时沥青的惯性对罐体造成的冲击;另外,隔板上下两端均与罐体的罐体间隔设置,确保沥青在罐体内的流动性,使沥青混合均匀。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隔板和罐体的安装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循环系统和罐体的连接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系统的管路图。
29.图5是本实用循环系统的管路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32.在下述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3.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橡胶沥青加热运输车,包括车体1、用于盛装热沥青的罐体2(具有保温层,且罐体2的顶部设置有具有排气功能的沥青灌注口2.1,沥青灌注口2.1内的吸附剂可吸附沥青青烟中的有害物质,然后再将气体排出)、对罐体2内的沥青进行加热的换热系统、用于使罐体2内沥青循环的循环系统,及用于减轻沥青对罐体2冲击的缓冲组件。工作时,利用循环系统使沥青上下、前后循环,利用换热系统对往复循环的沥青加热,使沥青均匀受热,避免出现凝固、老化、离析和聚沉等情况;利用缓冲组件减缓刹车和启动时沥青对罐体2的撞击,保护罐体2。具体地:
34.结合图4可知,换热系统包括安装在车体1上的加热锅炉3、导热油循环泵4和设置在罐体2内的换热管路,加热锅炉3置于罐体2前侧的车体1上,其具有用于盛装导热油的导热油容器,加热锅炉3可对导热油加热,进而对沥青进行换热,通过换热来保证罐体2内的沥青温度在技术要求范围内;
35.换热管路包括多层安装在罐体2内的换热盘管5,换热盘管5沿罐体2长度方向安装且为上下多层,不仅增加换热面积,还能与循环系统结合实现沥青的循环流动换热,避免沥青出现凝固、老化、离析等情况。
36.在实际安装时,多层换热盘管5之间通过u形管连接,减少导热油循环泵4的数量,实现导热油的循环。
37.换热管路的进口和出口均向前穿出罐体2的前侧壁,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耐高温连接管与导热油容器连通,导热油循环泵4安装在上换热管路的进口端,使导热油形成回路,对导热油补给热量,以满足沥青需求。
38.结合图1-2可知,缓冲组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分隔件(即分隔板6),多个分隔板6将罐体2分成多节缓冲腔,分隔板6的上部与罐体2的顶壁间隔设置形成使沥青通过的第一流通口f1,分隔板6下部和罐体2的底壁间隔设置形成使沥青通过的第二流通口f2,确保多
节缓冲腔之间的连通性,进一步确保罐体2内沥青的循环流动性,使沥青受热均匀,避免沥青出现离析情况;另外,分隔板6还能缓冲沥青对罐体2的冲击,保护罐体2。
39.结合图2可知,为便于安装换热盘管5,分隔板6上开设有与换热盘管5一一对应的第一圆孔6.1,使换热盘管5从分隔板6上穿过,分隔板6为换热盘管5提供固定支撑,提高了换热盘管5的安装稳定性。
40.结合图2可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个分隔板6上还开设有多个使沥青湍流流过的第二圆孔6.2,在循环加热过程中沥青从第二圆孔6.2湍流经过,便于传热,使沥青受热更加均匀。
41.结合图1、3、5可知,罐体2后侧壁下部开设有出料口,罐体2的顶壁的前端部开设有回料口,循环系统包括将出料口和回料口连通的循环管路,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沥青循环泵7.1和循环阀7.5(优选电磁阀)。出料口位于罐体2的后下部而出料口位于罐体2的前上部,可利用沥青循环泵7.1使沥青从罐体2的后下部流出,然后再由罐体2前上部进入罐体2,实现了沥青的上下混合和前后混合,混合均匀,从根本上解决了橡胶沥青的聚沉问题。
42.在实际安装时,循环管路包括第一循环管7.2和第二循环管7.3,第一循环管7.2上的卸料阀7.4将其分为循环段和卸料段,第二循环管7.3与循环段连通,且沥青循环泵7.1设置在循环段上,卸料段设置有卸料阀7.4(优选手动机械阀)。第一循环管7.2的出口分为两路,不仅可以实现上层沥青和下层沥青的往复循环,还能实现沥青的卸料,减少出料口数量。
43.结合图6可知,罐体2内设置有多个用于监控沥青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操作面板、显示屏和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也可是plc);当然,该控制系统也可以是驾驶室自有的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加热锅炉3、沥青循环泵7.1、导热油循环泵4和循环阀7.5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系统的控制输出端连接。
44.在运输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罐体2内橡胶沥青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当罐体2内的沥青温度低于橡胶沥青的铺设温度时,控制系统控制加热锅炉3、沥青循环泵7.1和导热油循环泵启动,循环阀7.5自动开启,利用导热油对沥青循环加热;
45.在换热过程中,沥青循环泵7.1将沥青从罐体2的尾部抽出,沥青经第一循环管7.2、第二循环管7.3后从罐体2前端的上部再次进入罐体2,实现了沥青的上下、前后往复循环流动,利用换热盘管5对沥青加热,使沥青受热均匀,避免沥青运输过程中出现凝固、老化或离析情况。
46.当沥青温度达到施工所需温度时,关闭加热锅炉3、沥青循环泵7.1、导热油循环泵4和循环阀7.5。若运输距离较长,需要多次加热,再次启动加热锅炉3、沥青循环泵7.1、导热油循环泵4和循环阀7.5即可;当达到施工场地后,关闭循环阀7.5、打开卸料阀7.4、启动沥青循环泵7.1即可卸料,以便于现场施工。
47.最后还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因而,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