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无人机航摄技术的航道事故处理交付方法与流程

2022-11-30 06:47: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应用、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基于无人机航摄技术的航道事故处理交付方法。


背景技术:

2.本发明中包含的英文简称如下:uav:unmannedaerialvehicles无人机imu:inertialmeasurementunit惯性测量单元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ucs:uavcontrolsystem无人机控制系统gcs:groundcontrolstation地面控制站dem:digitalelevationmodel数字高程模型dom:digitalorthophotomap数字正射影像图dsm:digitalsurfacemodel数字地表模型vts:vesseltrafficservice船舶交通服务行驶在江、河和大海航道上的船舶,一旦发生事故,由于水上交通执法部门警车和船,以及保险公司车和船的客观限制,不能及时地到达出事航道水域;另一方面,由于事故处理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例如,长江航运公安局的相关部门、保险公司的相关部门),以及各个部门数据库不能互联互通和融合,导致航道事故处理时间较长。这不仅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环境还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3.为此,设计出既能够充分展现航道事故处理的优良结构,又不会拖延航道事故处理的时间,并能够迅速到达航道事故现场,尤其是人员与船舶无法抵达的危险区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它已经成为尤其是航道事故处理的结构设计方面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无人机航摄技术的航道事故处理交付方法,以解决已有技术中的航道事故处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5.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无人机航摄技术的航道事故处理交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1)uav管理系统接收航道事故信号(以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发出请求信号)。
6.(2)uav管理系统选择合适的uav,根据uav管理系统所设置的分配策略(例如,按照距离最近的策略),选择合适的uav(可能是一架uav,也可能是多架uav),主要视航道事故情况来决定。
7.(3)生成飞行任务数据并上传到uav,飞行任务数据主要是uav导航数据,是经过多次飞行而积累起来的最优飞行航线。通过飞行任务数据,uav能够飞行到航道事故船舶区域
的上空。
8.(4)uav起飞和到达航道事故船舶区域的上空。
9.(5)uav将航拍图片/视频,实时传输到地面移动终端。
10.(6)公安警察和保险公司通过地面移动终端抓拍航道事故船舶图片进行取证并上传给公安局和保险公司等;与此同时,搜救人员和善后人员通过地面移动终端开展工作,地面移动终端可以访问公安局和保险公司等数据库;诸多部门同时并行地开展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航道事故处理的效率。
11.所述uav,包括航摄仪,负责提供航拍服务。
12.所述uav管理系统,至少包括一台服务器,接收来自航道事故船舶的请求信号,以及根据自身所制定的策略来分配一架或多架uav执行航道事故处理任务。
13.所述地面移动终端,实时显示uav提供的航道事故船舶区域的视频或图片,与公安局和保险公司等数据库互联互通;它包括公安警察地面移动终端、保险公司地面移动终端、搜救人员地面移动终端和善后人员地面移动终端。
14.进一步地,所述公安警察地面移动终端,抓拍航道事故船舶图片进行取证并上传给公安局,以及具有航道事故现场指挥功能,统一指挥搜救、善后和保险公司等工作。
15.进一步地,所述保险公司地面移动终端,抓拍航道事故船舶图片进行保险赔偿取证并上传给保险公司。
16.进一步地,所述搜救人员地面移动终端和善后人员地面移动终端,帮助搜救人员和善后人员开展工作。
[0017] 基于无人机航摄技术的航道事故处理交付方法,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uav管理系统接收航道事故信号,uav管理系统选择合适的uav ,生成飞行任务数据并上传到uav,uav起飞和到达航道事故船舶区域的上空,uav将图片/视频实时传输到地面移动终端,公安警察和保险公司通过地面移动终端抓拍航道事故船舶图片进行取证;与此同时,搜救人员和善后人员通过地面移动终端开展工作。通过本发明,可以同时并行地进行事故取证、保险赔偿取证、搜救和善后等工作,诸多部门同时并行地开展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航道事故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无人机航摄技术的航道事故处理交付方法的移动终端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无人机航摄技术的航道事故处理交付方法的框架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无人机航摄技术的航道事故处理交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是根据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详细说明:无人机是一种有动力、可控制、能携带多种任务设备、执行多任务并能重复使用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基于无人机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反应迅速、载荷丰富、任务用途广、起飞
降落对环境要求低、自主飞行等特点,其比较适合应用在航道事故领域,完成航道事故处理任务。
[0022]
无人机快速到达现场,并在航道事故目标区域上空低速飞行或悬停,采集航道船舶事故现场的信息,例如,通过无人机机载航摄仪对有生目标和遇险船舶进行探测;通过无人机航摄仪实时传输图片和视频,获取调查取证信息;利用无人机搭载摄像头、红外热像仪进行遇险船舶、人员进行搜救识别,精确定位遇害人员位置,等。
[0023]
通过无人机实时传输图片和视频,为指挥决策参考;通过无人机机载红外热像仪可以对有生目标和遇险船舶进行探测与识别,进行精确定位;通过无人机挂载救援装备如救生圈、急救药品等以空投的方式给予被救者及时的救助等;通过无人机能达到人员与船只无法抵达的危险区域。
[0024]
无人机航摄仪的应用,不仅能够大大提升航道事故处理的能力,而且还能推进航道事故处理信息化发展水平。
[0025]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无人机航摄技术的航道事故处理交付方法的移动终端示意图。
[0026]
移动终端100,实时显示uav提供的航道事故船舶区域105的航拍视频/图片,与公安局和保险公司等数据库互联互通。它包括公安警察地面移动终端、保险公司地面移动终端、搜救人员地面移动终端和善后人员地面移动终端;诸多部门同时并行地开展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航道事故处理的效率。根据航道事故处理的实际需要,一方面,所述地面移动终端可以合并,也可以增加终端;另一方面,所述地面移动终端也可以pc、笔记本电脑、ipad、ipone、服务器等。
[0027]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无人机航摄技术的航道事故处理交付方法的框架示意图。它包括:无人机170、无人机航摄仪180、地面移动终端100、无线网络109、uav管理系统150和后台服务器108。
[0028]
所述无人机170,负责到达航道事故船舶区域105的上空。
[0029]
所述无人机航摄仪180,负责提供航道事故航拍服务,甚至是有生目标和损毁船舶的检测服务。
[0030]
所述地面移动终端100,实时显示uav提供的航道事故船舶区域105的视频/图片,与公安局和保险公司等数据库互联互通;它包括航公安警察地面移动终端、保险公司地面移动终端、搜救人员地面移动终端和善后人员地面移动终端;诸多部门同时并行地开展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航道事故处理的效率。根据航道事故处理的实际需要,所述终端可以合并,也可以增加终端。
[0031]
进一步地,所述公安警察地面移动终端,抓拍航道事故船舶图片进行取证并上传给公安局,以及具有航道事故现场指挥功能,统一指挥搜救、善后和保险公司等工作。
[0032]
进一步地,所述保险公司地面移动终端,抓拍航道事故船舶图片进行赔偿取证并上传给保险公司。
[0033]
进一步地,所述搜救人员地面移动终端和善后人员地面移动终端,帮助搜救人员和善后人员开展搜救和善后工作。
[0034]
所述无线网络109,负责连接无人机170、uav管理系统150、多媒体服务器160和地面移动终端100,以及它们之间的通信。
[0035]
所述uav管理系统150,至少包括一台服务器,接收来自航道事故船舶的请求信号,以及根据自身所制定的策略来分配一架或多架uav执行航道事故处理任务。
[0036]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无人机航摄技术的航道事故处理交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1)uav管理系统150接收航道事故信号105(以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发出请求/求救信号)310。
[0037]
(2)uav管理系统150选择合适的uav 170,根据uav管理系统150所设置的分配策略(例如,按照距离最近的策略),选择合适的uav(可能是一架uav,也可能是多架uav),主要视航道事故情况来决定320。
[0038]
(3)生成飞行任务数据并上传到uav,飞行任务数据主要是uav导航数据,是经过多次飞行而积累起来的最优飞行航线。通过飞行任务数据,uav能够飞行到航道事故船舶区域的上空330。
[0039]
(4)uav起飞和到达航道事故船舶区域105的上空340。
[0040]
(5)uav将航拍图片/视频,实时传输到地面移动终端350。
[0041]
(6)公安警察和保险公司通过地面移动终端抓拍航道事故船舶图片进行取证380并上传给公安局和保险公司等360;与此同时,搜救人员和善后人员通过地面移动终端开展工作370,地面移动终端也可以访问公安局和保险公司等数据库360;诸多部门同时并行地开展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航道事故处理的效率。
[00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是依本发明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被视为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