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粘贴式光伏建筑立面安装结构及其立面光伏建筑的制作方法

2022-11-29 19:13: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安装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贴式光伏建筑立面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了该粘贴式光伏建筑立面安装结构应用的立面光伏建筑。


背景技术:

2.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简称为bipv,意指光伏建筑一体化,具体是将太阳能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具体应用安装产品包括: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安装集成工程。bipv技术由于不需要单独占用光伏安装空间,同时又可实现对城市建筑建材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需求,因此,bipv已经成为光伏产品应用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3.在当前的光伏安装应用技术中,由于bipv技术存在安装结构、安装强度以及安装成本的限制,导致未能实现大规模批量应用。具体对于立式幕墙来说,通常需要在幕墙内设置预埋件,然后耗费大量紧固件进行紧固安装,安装过程复杂、繁琐,且安装重量重。
4.本技术人希望对光伏建筑立面安装结构进一步提出优化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贴式光伏建筑立面安装结构及其立面光伏建筑,不仅安装过程简单且便捷,而且安装重量轻,安装成本低,有力推进了bipv技术的应用进程。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粘贴式光伏建筑立面安装结构,所述建筑立面至少固定安装有第一边支撑导轨和第二边支撑导轨;其中,将光伏组件列的两侧分别粘贴在所述第一边支撑导轨和第二边支撑导轨上,所述光伏组件列包括单个光伏组件或电连接的多个光伏组件。
8.优选地,第一边支撑导轨和/或第二边支撑导轨包括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左粘贴面和右粘贴面,所述左粘贴面用于粘贴1个光伏组件列的单侧,所述右粘贴面用于粘贴另1个光伏组件列的单侧。
9.优选地,所述左粘贴面和右粘贴面之间通过限位凸台进行连接,同时各粘贴面分别通过支撑面固定安装在所述建筑立面上。
10.优选地,各粘贴面与所述建筑立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间距不低于1mm。
11.优选地,所述间距范围为5-80mm。
12.优选地,所述支撑面包括通过紧固或粘贴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建筑立面上的安装基面,所述安装基面通过过渡支撑面与其对应的粘贴面连接。
13.优选地,所述过渡支撑面呈斜面状。
14.优选地,所述第一边支撑导轨和第二边支撑导轨之间设有1个或多个固定安装在所述建筑立面上的中间支撑导轨,所述光伏组件列的背面粘贴在所述中间支撑导轨的粘贴面上。
15.优选地,所述中间支撑导轨通过胶带与其对应的光伏组件列粘贴,各所述边支撑导轨通过胶水与其对应的光伏组件列粘贴。
16.优选地,一种立面光伏建筑,采用如上所述的挂板式光伏建筑立面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光伏组件列的长边两侧分别粘贴在所述第一边支撑导轨和第二边支撑导轨上。
17.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在建筑立面上固定安装第一边支撑导轨和第二边支撑导轨的结构,以第一边支撑导轨和第二边支撑导轨作为在建筑立面上的粘贴支撑结构,将光伏组件列的两侧分别粘贴在第一边支撑导轨和第二边支撑导轨上,使得光伏组件列被稳定可靠地粘贴在第一边支撑导轨和第二边支撑导轨之间,不仅安装过程简单且便捷,而且安装重量轻,安装成本低。
18.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优选地提出包括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左粘贴面和右粘贴面的边支撑导轨,左粘贴面用于粘贴1个光伏组件列的单侧,右粘贴面用于粘贴另1个光伏组件列的单侧,相邻光伏组件列之间可共用边支撑导轨,进而进一步减少了支撑导轨的数量,进一步节约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粘贴式光伏建筑立面安装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将图1旋转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22.图4是图2中b处结构放大图;
23.图5是图2中c处结构放大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边支撑导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中间支撑导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粘贴式光伏建筑立面安装结构,建筑立面至少固定安装有第一边支撑导轨和第二边支撑导轨;其中,将光伏组件列的两侧分别粘贴在第一边支撑导轨和第二边支撑导轨上,光伏组件列包括单个光伏组件或电连接的多个光伏组件。
2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粘贴式光伏建筑立面安装结构,建筑立面2至少固定安装有第一边支撑导轨10a和第二边支撑导轨10b;其中,将光伏组件列的两侧分别粘贴在第一边支撑导轨10a和第二边支撑导轨10b上,光伏组件列1包括单个光伏组件或电连接的多个光伏组件,其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优选地,在具体安装连接时,光伏组件列1通过线缆3将电力汇流至汇流箱4。
29.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光伏组件采用轻质光伏组件,建议所采用的光伏组件的重量不超过3.5kg/m2;具体优选地,光伏组件的封装方案具体可以采用本技术人在先提出
的光伏组件封装材料技术:cn201610685536.0、cn201610685240.9以及cn201610927464.6,厚度薄且重量轻,是非常理想的轻质光伏组件产品;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封装方案的轻质光伏组件产品;光伏组件中的电池片采用任意一种公知的电池片,本实施例对其不做特别限定。
30.请进一步结合参见图3、图4和图6所示,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边支撑导轨10a和第二边支撑导轨10均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分别包括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左粘贴面11和右粘贴面12,其中,第一边支撑导轨10a的左粘贴面11用于粘贴1个光伏组件列(图未示出)的单侧,其右粘贴面用于粘贴另1个光伏组件列1的单侧,第二边支撑导轨10b的左粘贴面11用于粘贴1个光伏组件列1的单侧,其右粘贴面12用于粘贴另1个光伏组件列(图未示出)的单侧。
31.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左粘贴面11和右粘贴面12之间通过限位凸台13进行连接,同时各粘贴面11,12分别通过支撑面14固定安装在建筑立面2上,在各粘贴面11,12与建筑立面2之间具有间距,间距不低于1mm,本技术人建议间距范围为5-80mm,10-30mm为更为优选间距范围;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面14包括通过紧固方式(作为次优选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粘贴方式)固定安装在建筑立面上的安装基面14a,安装基面14a通过过渡支撑面14b与其对应的粘贴面连接;具体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渡支撑面14b呈斜面状(本实施例具体采用120
°
倾斜角),不仅利于结构支撑强度,可以确保各粘贴面11,12与与建筑立面2之间具有目标间距,同时还可以与安装基面14a对应配合形成用于线缆输出的走线通道15。
32.请进一步结合参见图5和图7所示,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边支撑导轨10a和第二边支撑导轨10b之间设有1个或多个固定安装在建筑立面2上的中间支撑导轨20(其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光伏组件列1的实际尺寸规格来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光伏组件列1的背面粘贴在中间支撑导轨20的粘贴面21上;进一步优选地,中间支撑导轨20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包括位于中间的粘贴面21以及位于粘贴面21两侧的支撑面22,具体优选地,中间支撑导轨20的支撑面22可直接采用边支撑导轨10a,10b的支撑面14结构方案。
33.优选地,为了确保获得更加可靠稳定的粘贴效果且利于施工便捷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支撑导轨20通过胶带(图未示出,可具体采用丁基胶带或其他具有类似性能的胶带)与其对应的光伏组件列1粘贴,各边支撑导轨10a,10b通过胶水(图未示出,可具体采用硅胶或其他具有类似性能的结构胶水)与其对应的光伏组件列1粘贴。
34.优选地,一种立面光伏建筑,采用如上的挂板式光伏建筑立面安装结构,具体可以是立式幕墙或其他形式的立面建筑;其中,光伏组件列1的长边两侧分别粘贴在第一边支撑导轨10a和第二边支撑导轨10b上;优选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各支撑导轨10a,10b,20在建筑立面2上下方向延伸,且呈左右间隔分布;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各支撑导轨10a,10b,20在建筑立面2在左右方向延伸,且呈上下间隔分布。
35.作为次优选实施方式,也可以将光伏组件列1的短边两侧分别粘贴在第一边支撑导轨10a和第二边支撑导轨10b上;然后设置较多数量的中间支撑导轨20,各支撑导轨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其不做特别限定。
36.本实施例提出了在建筑立面2上固定安装第一边支撑导轨10a和第二边支撑导轨
10b的结构,以第一边支撑导轨10a和第二边支撑导轨10b作为在建筑立面2上的粘贴支撑结构,将光伏组件列1的两侧分别粘贴在第一边支撑导轨10a和第二边支撑导轨10b上,使得光伏组件列1被稳定可靠地粘贴在第一边支撑导轨10a和第二边支撑导轨10b之间,不仅安装过程简单且便捷,而且安装重量轻,安装成本低,有力推进了bipv技术的应用进程。
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