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检测调整的切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28 14:02: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石膏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检测调整的切刀装置。


背景技术:

2.石膏板是以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材料。它是一种重量轻、强度较高、厚度较薄、加工方便以及隔音绝热和防火等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是当前着重发展的新型轻质板材之一,而石膏板在加工的过程中,就需要一个较好的切刀装置对其进行切割。
3.目前以往的切割装置采用的结构方式是,手动调节螺杆挪动切刀位置,这样会造成调节位置不准确切到石膏板,造成频繁需要对位置进行修正,而且在生产过程中频繁调节位置精度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检测调整的切刀装置,解决了手动调节螺杆挪动切刀位置,会造成调节位置不准确切到石膏板,造成频繁需要对位置进行修正,而且在生产过程中频繁调节位置精度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检测调整的切刀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左侧位置设置有竖板安装板,所述竖板安装板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右侧靠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直线滑台,所述第一直线滑台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切刀装置,所述第一直线滑台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连接块,所述第一u形连接块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输出端贯穿第一u形连接块后端位置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联轴器,且第一联轴器位于第一u形连接块之间,所述第一联轴器前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一丝杆,且第一丝杆一端分别贯穿第一u形连接块和第一直线滑台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一端贯穿第一切刀装置并螺纹连接,且第一丝杆一端与第一直线滑台内壁前端位置转动连接;所述竖板右侧靠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连接块,所述竖板左侧靠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直线滑台,所述第二直线滑台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切刀装置,所述第二u形连接块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输出端贯穿第二u形连接块右侧位置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联轴器,且第二联轴器位于第二u形连接块之间位置,所述第二联轴器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且第二丝杆一端分别贯穿第二u形连接块和第二直线滑台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一端贯穿第二切刀装置并螺纹连接,且第二丝杆一端与第二直线滑台内壁左侧位置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竖板安装板顶部四角处均贯穿并螺纹连接有竖板螺栓,且竖板螺栓一端均贯穿底座并螺纹连接,四个所述竖板螺栓上均螺纹连接有竖板螺母,且竖板螺母均位于底座底部位置。
7.优选的,所述竖板右侧顶部位置设置有竖梁安装板,所述竖梁安装板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竖梁,所述竖梁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
8.优选的,所述竖梁安装板右侧四角处均贯穿并螺纹连接有竖梁螺栓,且竖梁螺栓一端均贯穿竖板并螺纹连接,四个所述竖梁螺栓上均螺纹连接有竖梁螺母,且竖梁螺母均位于竖板左侧位置。
9.优选的,所述横梁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l形块,所述l形块顶部中间位置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激光传感器。
10.优选的,所述竖梁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三角连接块,且三角连接块顶部位置与横梁之间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激光传感器分别与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激光传感器分别与第一切刀装置和第二切刀装置之间电性连接。
12.工作原理:通过石膏板每两张板子叠加成为一组,然后通过现有技术中连续包边系统,包边系统对石膏板板边进行封边后需要切断前后两组之间的封边纸,两组石膏板之间的缝隙大约小于1公分,一般情况激光传感器和切刀装置设定在两组石膏板缝隙后大约2公分处,每次需要切断封边纸的时候,激光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第一步进电机,随后通过第一步进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进行转动,从而第一切刀装置与第一丝杆在螺纹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切刀装置在第一直线滑台内左右滑动,从而带动第一切刀装置向两组石膏板缝隙处移动大概2公分,移动到两组板缝位置处,激光传感器将信号反馈至第一切刀装置进行切断,而第二切刀装置工作原理同上,就不重复进行赘述。
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检测调整的切刀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石膏板每两张板子叠加成为一组,然后通过现有技术中连续包边系统,包边系统对石膏板板边进行封边后需要切断前后两组之间的封边纸,两组石膏板之间的缝隙大约小于1公分,一般情况激光传感器和切刀装置设定在两组石膏板缝隙后大约2公分处,每次需要切断封边纸的时候,激光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第一步进电机,随后通过第一步进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进行转动,从而第一切刀装置与第一丝杆在螺纹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切刀装置在第一直线滑台内左右滑动,从而带动第一切刀装置向两组石膏板缝隙处移动大概2公分,移动到两组板缝位置处,激光传感器将信号反馈至第一切刀装置进行切断,这样每组石膏板封边纸切断就形成了一个往复动作,不需花费人工对其手动调节,大大减少了人工的使用,而第二切刀装置工作原理同上,就不重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竖梁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直线滑台的示意图。
15.其中,1、底座;2、竖板安装板;3、竖板螺栓;4、竖板螺母;5、竖板;6、第一直线滑台;7、第一步进电机;8、第一u形连接块;9、第一联轴器;10、第一丝杆;11、第一切刀装置;12、竖梁安装板;13、竖梁;14、三角连接块;15、横梁;16、l形块;17、激光传感器;18、竖梁螺栓;19、竖梁螺母;20、第二直线滑台;21、第二切刀装置;22、第二丝杆;23、第二u形连接块;24、第二步进电机;25、第二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7.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检测调整的切刀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左侧位置设置有竖板安装板2,竖板安装板2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竖板5,竖板5右侧靠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直线滑台6,第一直线滑台6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切刀装置11,第一直线滑台6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连接块8,第一u形连接块8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7,第一步进电机7输出端贯穿第一u形连接块8后端位置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联轴器9,且第一联轴器9位于第一u形连接块8之间,第一联轴器9前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一丝杆10,且第一丝杆10一端分别贯穿第一u形连接块8和第一直线滑台6并转动连接,第一丝杆10一端贯穿第一切刀装置11并螺纹连接,且第一丝杆10一端与第一直线滑台6内壁前端位置转动连接;竖板5右侧靠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连接块23,竖板5左侧靠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直线滑台20,第二直线滑台20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切刀装置21,第二u形连接块23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步进电机24,第二步进电机24输出端贯穿第二u形连接块23右侧位置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联轴器25,且第二联轴器25位于第二u形连接块23之间位置,第二联轴器25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22,且第二丝杆22一端分别贯穿第二u形连接块23和第二直线滑台20并转动连接,第二丝杆22一端贯穿第二切刀装置21并螺纹连接,且第二丝杆22一端与第二直线滑台20内壁左侧位置转动连接。
18.竖板安装板2顶部四角处均贯穿并螺纹连接有竖板螺栓3,且竖板螺栓3一端均贯穿底座1并螺纹连接,四个竖板螺栓3上均螺纹连接有竖板螺母4,且竖板螺母4均位于底座1底部位置。
19.竖板5右侧顶部位置设置有竖梁安装板12,竖梁安装板12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竖梁13,竖梁13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15。
20.竖梁安装板12右侧四角处均贯穿并螺纹连接有竖梁螺栓18,且竖梁螺栓18一端均贯穿竖板5并螺纹连接,四个竖梁螺栓18上均螺纹连接有竖梁螺母19,且竖梁螺母19均位于竖板5左侧位置。
21.横梁15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l形块16,l形块16顶部中间位置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激光传感器17。
22.竖梁13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三角连接块14,且三角连接块14顶部位置与横梁15之间固定连接。
23.激光传感器17分别与第一步进电机7和第二步进电机24之间电性连接,激光传感器17分别与第一切刀装置11和第二切刀装置21之间电性连接,通过石膏板每两张板子叠加成为一组,然后通过现有技术中连续包边系统,包边系统对石膏板板边进行封边后需要切断前后两组之间的封边纸,两组石膏板之间的缝隙大约小于1公分,一般情况激光传感器17和切刀装置设定在两组石膏板缝隙后大约2公分处,每次需要切断封边纸的时候,激光传感
器17将信号传递至第一步进电机7,随后通过第一步进电机7带动第一丝杆10进行转动,从而第一切刀装置11与第一丝杆10在螺纹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切刀装置11在第一直线滑台6内左右滑动,从而带动第一切刀装置11向两组石膏板缝隙处移动大概2公分,移动到两组板缝位置处,激光传感器17将信号反馈至第一切刀装置11进行切断,这样每组石膏板封边纸切断就形成了一个往复动作,而第二切刀装置(21)工作原理同上,就不重复进行赘述。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