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源变压器骨架的制作方法

2022-11-28 12:02: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源变压器骨架。


背景技术:

2.变压器是一种用于电能转换的电器设备,变压器骨架是组成变压器的重要部分,变压器骨架的主要作用包括为变压器中的铜线提供缠绕的空间、固定变压器中的磁芯、骨架中的线槽为变压器生产绕线时提供过线的路径、骨架上的引脚将骨架安装在pcb板上。
3.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骨架大多由底座和绕线柱组成,绕线柱安装在底座的端面上,绕线柱外部缠绕有铜线,并且在铜线外部缠绕绝缘胶带对铜线进行防护,由于安装在底座上的绕线柱是直接裸露在外部环境中的,当发生轻微碰撞时,绝缘胶带可以对线圈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当碰撞较为剧烈时,绝缘胶带起到的保护作用几乎可以忽略,此时线圈会由于剧烈碰撞而受损,从而影响了变压器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源变压器骨架,具有对裸露缠绕在绕线柱外部的铜线进行防护,降低铜线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作用的可能性,使得铜线不易受损而影响变压器的使用。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源变压器骨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源变压器骨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固接有绕线柱,底板顶面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安装有盖设在绕线柱外部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顶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侧壁上设有一对第一滑槽;一对第一滑槽位于凹槽相对立的两内侧壁上,一对第一滑槽底端内侧壁上设有与防护壳内部连通的第二滑槽;一对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直板;所述直板底部伸至防护壳内部;所述防护壳内部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相远离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直板的底部连接;一对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挤压件;一对所述直板顶面分别与一对挤压件连接;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可推动一对挤压件向着相互远离方向滑动的滑板;所述滑板底面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滑板的端部与凹槽底端内侧壁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护壳安装进底板上的插槽中,通过防护壳对缠绕在绕线柱外部的铜线进行保护,使得缠绕在绕线柱上的铜线不易受较大的冲击而受损;当位于凹槽内的滑板受外部环境的冲击作用时,冲击产生的动能推动滑板下滑并压缩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受压变形将冲击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第一弹簧的弹性势能,从而实现对冲击动能的缓冲,降低防护壳受损的可能性,在滑板下滑的过程中,滑板挤压推动件沿着第一滑槽滑动,推动件滑动过程中带动直板沿着第二滑槽滑动,直板滑动过程中将防护网拉开张紧,对铜线实现进一步防护,降低滑板受较大冲击被破坏后产生的碎块对铜线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7.优选的,一对所述挤压件包括一对推块;一对所述推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一对第一滑槽内部,一对推块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推块的端部与第二滑槽内侧壁连接;一对所述直板的顶面分别与一对所述推块的底面固接;一对所述
推块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滑板底面设有一对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一圆角。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推块远离第二弹簧的端部伸至凹槽内部,当滑板受冲击作用沿凹槽内侧壁下滑时,在第一圆角与第一斜面的配合工作下,滑板挤压推块向着第一滑槽内部滑动并压缩第二弹簧,滑块滑动过程中带动直板沿第二滑槽滑动,进而将防护网拉伸张紧,使得防护网对绕线柱上的铜线进行防护,降低铜线受损的可能性。
9.优选的,所述插槽相互远离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对第一通孔;一对所述通孔内均滑动连接有可伸出底板外的插板;一对所述插板伸出底板外的端部固接有拉板,插板远离拉板的端部设有第二斜面;所述防护壳底端外侧壁上设有与第二斜面配合的第二圆角;一对所述拉板靠近第二斜面的侧壁上均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拉板的端部与底板外侧壁连接;所述防护壳对应通孔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插板配合的插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防护壳嵌插进插槽中时,防护壳上的第二圆角与插板上的第二斜面接触,在第二圆角与第二斜面的配合工作下,插板被挤压向着第一通孔内部滑动,当防护壳底部嵌入插槽中时,第一通孔与插孔对齐,插板在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滑嵌入插孔中,从而实现防护壳在底板上的固定。
11.优选的,所述绕线柱端面开设有轴向设置的磁芯孔;所述防护壳靠近磁芯孔的两内侧壁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可伸出第三滑槽外的滑块;所述滑块伸出第三滑槽外的端部固接有可对磁芯夹紧的夹板;所述夹板靠近防护壳的侧壁上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远离夹板的端部与防护壳内侧壁连接;所述防护壳内部设有一对可分别挤压一对滑块向着靠近磁芯方向滑动的挤压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防护壳安装进插槽中时,防护壳内部的挤压组件对第三滑槽内的滑块进行挤压,使得滑块向着磁芯的方向滑动,滑块滑动过程中带动夹板运动,通过夹板对磁芯侧壁进行夹紧,使得在安装进磁芯孔中的磁芯无需通过胶带进行裹紧,便于磁芯的安装与拆卸。
13.优选的,所述防护壳连接有第四弹簧的两侧壁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顶端内侧壁上设有与第三滑槽连通的第四滑槽,空腔底端内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在空腔内侧壁上,连接板底面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远离连接板的端部与空腔底端内侧壁连接;所述连接板顶面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与第四滑槽内侧壁滑动配合,推板靠近滑块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圆角;所述滑块远离夹板的侧壁设有与第三圆角配合的第三斜面;所述连接板底面固接有可穿过第二通孔伸出防护壳外部的压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时压板穿过第二通孔伸出防护壳底部,当将防护壳安装进插槽中时,插板带动连接板上滑并拉伸第五弹簧,连接板上滑过程中带动推板沿着第四滑槽滑动,在推板滑动过程中,推板与滑块逐渐靠近并与滑块侧壁上的第三斜面接触,在第三圆角与第三斜面的配合工作下,推板挤压滑块向着靠近磁芯的方向滑动,进而促使夹板对磁芯进行夹紧。
15.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相远离的两侧壁上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内侧壁上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接有滤网。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壳侧壁上设置的散热口用于防护壳内部的热量的散
发,使得防护壳内部的温度不易过高对变压器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固定板上设置的滤网使得防护壳内部的热量能够散发的同时对绕线柱上的铜线进行防护,使得外部环境的杂物不易通过散热口对铜线造成损伤。
17.优选的,所述散热口内侧壁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板对应螺纹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穿过第三通孔的螺纹杆。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杆与螺纹孔的配合工作能够便捷实现固定板的安装与拆卸,方便工作人员定期对滤网进行拆卸清洗,降低滤网的网孔被堵塞的可能性,使得防护壳内部的温度不易过高。
19.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面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侧壁上设有过线槽;所述底板底面固接有引脚。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绕线柱上的铜线通过第一开口后缠绕在引脚上,过线槽的设置为铜线提供过线路径,在将底板安装在pcb板上时,将引脚穿过pcb板上的引脚孔后,通过锡焊的方式即可将引脚焊接在pcb板上。
21.优选的,所述凹槽底端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滑板顶面上设有通气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底端内侧壁上设置的第二开口和滑板顶面上设置的通气孔用于防护壳内部热量的散发,使得防护壳在对铜线进行防护的同时便于将变压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及时散发。
23.优选的,所述滑板顶面固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对应通气孔的位置设有排气孔。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顶面设置的橡胶垫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从而提升了防护壳对冲击作用力的缓冲效果,排气孔的设置便于防护壳内部热量的排出。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防护壳安装在底板上实现对绕线柱上铜线的防护,当位于凹槽内的滑板受外部环境的冲击作用时,冲击产生的动能推动滑板下滑并压缩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受压变形将冲击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第一弹簧的弹性势能,从而实现对冲击动能的缓冲,降低防护壳受损的可能性,随着滑板的逐渐下滑,在第一圆角与第一斜面的配合工作下,滑板挤压推块向着第一滑槽内部滑动,滑块滑动过程中带动直板沿第二滑槽滑动,进而将防护网拉伸张紧,对铜线实现进一步防护,降低滑板受较大冲击被破坏后产生的碎块对铜线造成损伤的可能性;2.当将防护壳嵌插进插槽中时,初始状态下伸出第二通孔外的压板先与插槽底端内侧壁接触,随着防护壳的逐步下移,压板带动连接板上滑并拉伸第五弹簧,连接板上滑过程中带动推板上滑,在第三圆角与第三斜面的配合工作下,推板挤压滑块向着磁芯方向滑动,进而促使夹板对磁芯侧壁进行夹紧,使得安装进磁芯孔中的磁芯无需通过胶带裹紧,便于磁芯的安装与拆卸;3.散热口的设置用于热量的散发,使得防护壳内部的温度不易过高对变压器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滤网的设置在使得热量能够散发的同时对绕线柱上的铜线进行防护,使得外部环境的杂物不易通过散热口对铜线造成损伤,通过螺纹杆与螺纹孔的配合工作能够便捷实现固定板的安装与拆卸,方便工作人员定期对滤网进行拆卸清洗,降低滤网的网孔被堵塞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一种电源变压器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防护壳、底板和绕线柱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防护壳、绕线柱和夹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中壳体和滑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处的放大图;图8是图6中c处的放大图。
27.附图标记:1、底板;11、插槽;12、第一通孔;13、插板;131、第二斜面;14、拉板;15、第三弹簧;16、第一开口;161、过线槽;17、引脚;2、绕线柱;21、磁芯孔;3、防护壳;31、凹槽;311、第二开口;32、第一滑槽;33、第二滑槽;34、直板;35、防护网;36、滑板;361、第一圆角;362、通气孔;37、第一弹簧;38、第二圆角;39、插孔;4、挤压件;41、推块;411、第一斜面;42、第二弹簧;5、第三滑槽;51、滑块;511、第三斜面;52、夹板;53、第四弹簧;6、挤压组件;61、连接板;62、第五弹簧;63、推板;631、第三圆角;64、压板;7、空腔;71、第四滑槽;72、第二通孔;73、散热口;731、螺纹孔;732、螺纹杆;74、固定板;741、第三通孔;75、滤网;8、橡胶垫;81、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9.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源变压器骨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板1、绕线柱2和防护壳3;绕线柱2固接在底板1顶面上;底板1顶面开设有围绕在绕线柱2四周的插槽11;防护壳3安装在插槽11内;插槽11相互远离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对第一通孔12;一对第一通孔12内滑动连接有插板13;插板13伸至凹槽31内的端部设有第二斜面131,插板13远离第二斜面131的端部穿过第一通孔12伸至底板1外,插板13伸至底板1外的端部固接有拉板14;拉板14靠近防护壳3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三弹簧15,第三弹簧15远离拉板14的端部与底板1外侧壁固接;防护壳3靠近插板13的底端外侧壁上设有与第二斜面131配合的第二圆角38,防护壳3对应第一通孔12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插板13配合的插孔39。
30.将铜线绕设在绕线柱2外侧壁上,并在绕线柱2外部盖设防护壳3对绕线柱2上的铜线进行防护,使得铜线不易受损坏,在进行防护壳3的安装时,将防护壳3嵌插进插槽11中,当防护壳3与插板13接触时,在第二圆角38与第二斜面131的配合工作下插板13被挤压向着第一通孔12内部滑动,当第一通孔12与插孔39对齐时,插板13在第三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回滑嵌入插孔39中,从而实现防护壳3在底板1上的固定。
31.如图2和图3所示,绕线柱2端面开设有轴向设置的磁芯孔21,底板1顶面设有第一开口16;第一开口16内侧壁上设有多个过线槽161;底板1底面固接有多个引脚17;绕线柱2上设置的磁芯孔21用于安装磁芯,在进行铜线的引出时,将绕线柱2上的铜线通过第一开口
16后缠绕在引脚17上,再将引脚17穿过pcb板上的引脚17孔并通过锡焊的方式即可将引脚17焊接在pcb板上,底板1上过线槽161的设置为铜线提供过线路径。
32.如图2和图4所示,防护壳3靠近磁芯孔21的两内侧壁上设有第三滑槽5;第三滑槽5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可伸出第三滑槽5外的滑块51;滑块51伸出第三滑槽5外的端部固接有可对磁芯夹紧的夹板52;夹板52靠近防护壳3的侧壁上固接有第四弹簧53;第四弹簧53远离夹板52的端部与防护壳3内侧壁固接;防护壳3内部设有一对可分别挤压一对滑块51向着靠近磁芯方向滑动的挤压组件6。
33.当将防护壳3安装进插槽11中时,防护壳3内部的挤压组件6对第三滑槽5内的滑块51进行挤压,使得滑块51向着磁芯的方向滑动,滑块51滑动过程中带动夹板52运动,通过夹板52对磁芯侧壁进行夹紧,使得在安装进磁芯孔21中的磁芯无需通过胶带进行裹紧,便于磁芯的安装与拆卸。
34.如图4和图5所示,防护壳3连接有第四弹簧53的两侧壁内部设有空腔7;空腔7顶端内侧壁上设有与第三滑槽5连通的第四滑槽71,空腔7底端内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72;挤压组件6包括连接板61、推板63和压板64;连接板61滑动连接在空腔7内侧壁上,连接板61底面固接有第五弹簧62;第五弹簧62远离连接板61的端部与空腔7底端内侧壁固接;推板63固接在连接板61顶面上,推板63与第四滑槽71内侧壁滑动配合,推板63靠近滑块51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圆角631;滑块51远离夹板52的侧壁设有与第三圆角631配合的第三斜面511;压板64固接在连接板61底面上,压板64可穿过第一通孔12伸至防护壳3外部。
35.初始状态时压板64穿过第二通孔72伸出防护壳3底部,当进行防护壳3的安装时,插板13带动连接板61上滑并拉伸第五弹簧62,连接板61上滑过程中带动推板63沿着第四滑槽71滑动,在推板63滑动过程中,推板63与滑块51逐渐靠近并与滑块51侧壁上的第三斜面511接触,在第三圆角631与第三斜面511的配合工作下,推板63挤压滑块51向着靠近磁芯的方向滑动,促使夹板52对磁芯夹紧。
36.如图6和图7所示,防护壳3顶面设有凹槽31;凹槽31内滑动连接有滑板36,滑板36底面固接有第一弹簧37,第一弹簧37远离滑板36的端部与凹槽31底端内侧壁固接;凹槽31底端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311,滑板36顶面设有多个通气孔362,通气孔362的纵向截面呈波浪状,滑板36顶面固接有橡胶垫8,橡胶垫8对应通气孔362的位置设有排气孔81。
37.当位于凹槽31内的滑板36受外部环境的冲击作用时,冲击产生的动能推动滑板36下滑并压缩第一弹簧37,第一弹簧37受压变形将冲击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第一弹簧37的弹性势能,从而实现对冲击动能缓冲,降低防护壳3受损的可能性,设置的橡胶垫8同样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提升了防护壳3的对冲击作用力的缓冲效果,第二开口311、通气孔362和排气孔81的设置便于防护壳3内部热量的散发。
38.如图6和图8所示,凹槽31相远离的两内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32,一对第一滑槽32底端内侧壁上设有与防护壳3内部连通的第二滑槽33;一对第二滑槽33内滑动连接有底端伸至防护壳3内的直板34;防护壳3内部设有两端分别与一对直板34底端固接的防护网35;一对第一滑槽32内均设置有挤压件4,挤压件4包括推块41和第二弹簧42;推块41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32内部,一对推块41相互靠近的端部伸至凹槽31内,一对第二弹簧42风别固接在一对推块41相互远离的两侧壁上,第二弹簧42远离推块41的端部与第一滑槽32内侧壁固接,一对推块41伸至凹槽31内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面411,滑板36底部设有一对与第一斜面
411配合的第一圆角361,一对直板34的顶面分别与一对推块41底面固接。
39.当滑板36受冲击作用沿凹槽31内侧壁下滑时,在第一圆角361与第一斜面411的配合工作下,滑板36挤压推块41向着第一滑槽32内部滑动并压缩第二弹簧42,滑块51滑动过程中带动直板34沿第二滑槽33滑动,进而将防护网35拉伸张紧,对铜线实现进一步防护,降低滑板36受较大冲击被破坏后产生的碎块对铜线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40.如图6所示,防护壳3相远离的两侧壁上设有散热口73;散热口73内侧壁上安装有固定板74;固定板74上固接有滤网75,散热口73内侧壁上设有一组螺纹孔731,固定板74对应螺纹孔731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741;螺纹孔731内螺纹连接有穿过第三通孔741的螺纹杆732。
41.散热口73的设置用于热量的散发,使得防护壳3内部的温度不易过高对变压器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滤网75的设置在使得热量能够散发的同时对绕线柱2上的铜线进行防护,使得外部环境的杂物不易通过散热口73对铜线造成损伤,通过螺纹杆732与螺纹孔731的配合工作能够便捷实现固定板74的安装与拆卸,方便工作人员定期对滤网75进行拆卸清洗,降低滤网75的网孔被堵塞的可能性。
42.工作原理:通过将防护壳3安装在底板1上实现对绕线柱2上铜线的防护,在进行防护壳3的安装时,将防护壳3嵌插进底板1的插槽11中,在防护壳3的安装过程中,伸出第二通孔72外的压板64先与插槽11底端内侧壁接触,随着防护壳3的逐步下移,压板64带动连接板61上滑并拉伸第五弹簧62,连接板61上滑过程中带动推板63沿着第四滑槽71上滑,在推板63滑动过程中,推板63与滑块51逐渐靠近并与滑块51侧壁上的第三斜面511接触,在第三圆角631与第三斜面511的配合工作下,推板63挤压滑块51向着磁芯方向滑动,进而促使夹板52对磁芯侧壁进行夹紧,使得安装进磁芯孔21中的磁芯无需通过胶带裹紧,便于磁芯的安装与拆卸;在防护壳3底部嵌插进插槽11的过程中,防护壳3上的第二圆角38与插板13上的第二斜面131接触,在第二圆角38与第二斜面131的配合工作下,插板13被挤压向着第一通孔12内部滑动,当防护壳3底面与插槽11底端内侧壁接触时,第一通孔12与插孔39对齐,此时插板13在第三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回滑嵌入插孔39中,从而实现防护壳3在底板1上的固定;当位于凹槽31内的滑板36受外部环境的冲击作用时,冲击产生的动能推动滑板36下滑并压缩第一弹簧37,第一弹簧37受压变形将冲击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第一弹簧37的弹性势能,从而实现对冲击动能的缓冲,降低防护壳3受损的可能性,在滑板36下滑的过程中,滑板36底部的第一圆角361与推块41侧壁上的第一斜面411逐渐靠近并接触,在第一圆角361与第一斜面411的配合工作下,滑板36挤压推块41向着第一滑槽32内部滑动并压缩第二弹簧42,滑块51滑动过程中带动直板34沿第二滑槽33滑动,进而将防护网35拉伸张紧,对铜线实现进一步防护,降低滑板36受较大冲击被破坏后产生的碎块对铜线造成损伤的可能性,滑板36顶面设置的橡胶垫8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提升了防护壳3对冲击作用力的缓冲效果;散热口73、第二开口311和通气孔362用于防护壳3内部热量的散发,使得防护壳3内部的温度不易过高对变压器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固定板74上设置的滤网75使得防护壳3内部的热量能够散发的同时对绕线柱2上的铜线进行防护,使得外部环境的杂物不易通过散热口73对铜线造成损伤;在进行铜线的引出时,将绕线柱2上的铜线通过第一开口16后缠绕在引脚17上,再将引脚17穿过pcb板上的引脚17孔并通过锡焊的方式即可将引脚17焊接在pcb板上,底板1上过线槽161的设置为铜线提供过线路径。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