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力金具的制作方法

2022-11-28 11:28: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线缆施工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金具。


背景技术:

2.城市的快速发展增加了电力需求,因而需要大量的电缆来进行电力的输送,同一根杆塔往往需要布置多根电缆,金具的方便快捷使用能提高布线的速度,提高施工效率。
3.现有技术中,如cn113629637a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力金具,包括电线杆、金具本体、固定机构以及与固定机构活动连接的支撑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底座、转环以及稳固装置,底座上固定连接金具本体,转环固定连接在底座下方,转环底部固定连接支杆,支杆底部固定连接调节柱,调节柱固定开设有滑槽,滑槽有四组,每组滑槽两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有多组且垂直分布,稳固装置活动连接在滑槽内,稳固装置有两组且垂直分布,稳固装置包括滑柱、弹簧以及滚轴,滑柱活动连接在滑槽内,滑柱两侧对称连接活动板。
4.再如cn112448352a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安装的电力金具,由嵌入座、抱箍和至少一个夹持部件构成,嵌入座和抱箍通过多对螺栓和第一螺母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座由嵌入座主体和位于嵌入座主体左右两侧的安装耳构成,嵌入座主体后方形成一个第一容线槽,嵌入座主体前方竖直形成多条长度不等的卡槽,卡槽为t形槽,安装耳上形成多个通孔,夹持部件由上夹块、下夹块、连接部件、卡块构成,上夹块、下夹块的右侧通过枢轴连接,左侧通过锁紧部件锁紧,下夹块右端与卡块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卡块卡入卡槽内。
5.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憾:需要夹持的电缆只能一个一个固定,使用不方便。
6.又如cn203398698u公开了一种多组并行母线支撑金具,包括有支撑柱,支撑柱顶部支撑有下母线座,下母线座顶部开有多个并行的下半圆通槽,还包括上母线座,上母线座底部开有多个并行的上半圆通槽,上母线座盖合在下母线座上时,上、下母线座上的半圆通槽一一对应对合为整圆通槽,上母线座通过多个螺栓与下母线座固定为一体。
7.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憾:1.固定时需要拧紧螺栓,使用不方便;2.不能增减或更换夹持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种电力金具,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9.一种电力金具,具有金具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具主体具有底座,底座左端设有一个立柱,立柱右侧从上到下设有多个两侧贯通的卡槽,卡槽开口向右斜上方,底座右侧设有一个第二限位部件,第二限位部件的左端面呈阶梯状,底座中部靠近立柱的一侧设有一个挤压部件,挤压部件下端与底座的上表面铰接,挤压部件右侧从上到下形成一个上端及右侧与外部连通的容纳槽,容纳槽的前后两侧内壁形成平行的两条滑槽,挤压部件和立柱之间设有一个支撑杆,支撑杆用于固定挤压部件于立柱的相对位置;所述挤压部件和第二限位部件之间设有至少一组夹持部件,夹持部件由上夹持部
件和下夹持部件构成,上夹持部件位于下夹持部件的上方,所述上夹持部件由上夹持部件主体构成,上夹持部件主体左上方的前后两侧设有一个第一滑动轴,第一滑动轴位于滑槽内,第一滑动轴可沿滑槽滑动,上夹持部件主体左侧位于容纳槽内,上夹持部件主体的下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半圆形的上夹持槽,上夹持槽的左端形成一个第三限位部件,第三限位部件呈弧形,第三限位部件向夹持槽圆心一侧弯曲;所述下夹持部件由下夹持部件主体构成,下夹持部件主体左上方的前后两侧设有一个第二滑动轴,第二滑动轴位于滑槽内,第二滑动轴可沿滑槽滑动,下夹持部件主体左侧位于容纳槽内,下夹持部件主体的上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半圆形的下夹持槽,下夹持槽的左端形成一个第四限位部件,第四限位部件呈弧形,第四限位部件向夹持槽圆形一侧弯曲,下夹持槽与上夹持槽数量相同,下夹持槽与上夹持槽半径相同;当具有多组夹持部件时,夹持部件上下叠放,位于上方的夹持部件的下夹持部件主体与位于下方的夹持部件的上夹持部件主体沿左右方向通过滑轨滑动连接,同组夹持部件的上夹持部件主体的下表面与下夹持部件主体的上表面贴合,第三限位部件位于对应的下夹持槽内,第四限位部件位于对应的上夹持槽内,电缆被加持于对应的第三限位部件和第四限位部件之间;第二限位部件的左端面具有弹性,位于最下方的夹持部件的下夹持部件主体底部与第二限位部件底部挤压贴合,第二限位部件的左端面的每阶阶梯的宽度小于下夹持槽直径,且当第二限位部件的左端面的每阶阶梯压缩极限大于夹持槽直径。
10.上述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件顶部向左侧设有一个第一限位部件,最上侧的夹持部件位于第一限位部件下方,第一限位部件底边与底座之间的距离与多组夹持部件的总高度相同。
11.上述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件顶部向左侧设有一个第一限位部件,第一限位部件上螺纹连接有一个两个压紧部件,压紧部件压住最上侧的上夹持部件。
12.上述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由支撑杆主体构成,支撑杆主体的右端与挤压部件的上部铰接,支撑杆主体的左端设有一个卡柱,卡柱可卡入卡槽。
13.上述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由支撑杆主体构成,支撑杆主体内部右侧沿轴向形成一个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一个螺杆,螺杆右端沿轴向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链接部件,转动链接部件的右端与挤压部件的上部铰接。
14.上述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上设有转动把手。
15.上述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部件内壁的弧度小于135
°
,且大于90
°
,上述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限位部件的弧度小于135
°
,且大于90
°

16.上述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部件具有弹性。
17.上述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限位部件具有弹性。
18.上述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左侧还设有用于与杆塔固定的紧固部件,所述紧固部件为抱箍。
19.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夹持电缆的数量多、可以增减夹持部件的
数量、夹持部件增减方便、减震、对电缆的保护效果好、具有理线的功能、电缆定位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主视图。
2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工作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下夹持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上夹持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金具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支撑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工作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金具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金具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支撑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金具主体、11.立柱、12.卡槽、13.支撑杆、131.支撑杆主体、132.卡柱、133.螺杆、134.转动链接部件、135.转动把手、14.挤压部件、15.滑槽、16.底座、17.第一限位部件、18.第二限位部件、19.压紧部件、2.上夹持部件、21.上夹持部件主体、22.第一滑动轴、23.上夹持槽、24.第三限位部件、3.下夹持部件、31.下夹持部件主体、32.第二滑动轴、33.下夹持槽、34.第四限位部件、4.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31.实施例1请见图1至图6,一种电力金具,具有金具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具主体1具有底座16,底座16左端设有一个立柱11,立柱11右侧从上到下设有多个两侧贯通的卡槽12,卡槽12开口向右斜上方,底座16右侧设有一个第二限位部件18,第二限位部件18的左端面呈阶梯状,第二限位部件18顶部向左侧设有一个第一限位部件17,底座16中部靠近立柱11的一侧设有一个挤压部件14,挤压部件14下端与底座16的上表面铰接,挤压部件14右侧从上到下形成一个上端及右侧与外部连通的容纳槽,容纳槽的前后两侧内壁形成平行的两条滑槽15,挤压部件14和立柱11之间设有一个支撑杆13,支撑杆13由支撑杆主体131构成,支撑杆主体131的右端与挤压部件14的上部铰接,支撑杆主体131的左端设有一个卡柱132,卡柱132可卡入卡槽12;所述挤压部件14和第二限位部件18之间设有至少一组夹持部件,夹持部件由上夹持部件2和下夹持部件3构成,上夹持部件2位于下夹持部件3的上方,所述上夹持部件2由上夹持部件主体21构成,上夹持部件主体21左上方的前后两侧设有一个第一滑动轴22,第一滑动轴22位于滑槽15内,第一滑动轴22可沿滑槽15滑动,也可绕自身转动,上夹持部件主体2左侧位于容纳槽内,上夹持部件主体21的下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半圆心的上夹持槽23,上夹持槽23的左端形成一个第三限位部件24,第三限位部件24呈弧形,第三限位部件24向夹持槽23圆心一侧弯曲,第三限位部件24内壁的弧度小于135
°
,且大于90
°
,第三限位部件24具有弹性;
所述下夹持部件3由下夹持部件主体31构成,下夹持部件主体31左上方的前后两侧设有一个第二滑动轴32,第二滑动轴32位于滑槽15内,第二滑动轴32可沿滑槽15滑动,也可绕自身转动,下夹持部件主体31左侧位于容纳槽内,下夹持部件主体31的上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半圆心的下夹持槽33,下夹持槽33的左端形成一个第四限位部件34,第四限位部件34呈弧形,第四限位部件34向夹持槽23圆心一侧弯曲,第四限位部件34内壁的弧度小于135
°
,且大于90
°
,第四限位部件34具有弹性,下夹持槽33与上夹持槽23数量相同,下夹持槽33与上夹持槽23半径相同;当具有多组夹持部件时,夹持部件上下叠放,位于上方的夹持部件的下夹持部件主体31与位于下方的夹持部件的上夹持部件主体21沿左右方向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最上侧的夹持部件位于第一限位部件17下方,第一限位部件17底边与底座16之间的距离与多组夹持部件的总高度相同,同组夹持部件的上夹持部件主体21的下表面与下夹持部件主体31的上表面贴合,第三限位部件24位于对应的下夹持槽33内,第四限位部件34位于对应的上夹持槽23内,电缆4被加持于对应的第三限位部件24和第四限位部件34之间;第二限位部件18的左端具有弹性,位于最下方的夹持部件的下夹持部件主体31底部与第二限位部件18底部挤压贴合,第二限位部件18的左端面的每阶阶梯的宽度小于下夹持槽33直径,且当第二限位部件18的左端面的每阶阶梯压缩极限大于夹持槽33直径。
32.上述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6的左侧还设有用于与杆塔固定的紧固部件,所述紧固部件为抱箍。
33.工作原理:将电缆金具固定于杆塔上,向左转动挤压部件14,使最上侧的上夹持部件2脱离第一限位部件17,打开各组夹持部件,将电缆4放入对应的下夹持槽33内,盖上上夹持槽23,向右转动挤压部件14,使最上侧的上夹持部件2卡于第一限位部件17之下,继续向右转动挤压部件14,使第三限位部件24和第四限位部件34夹紧电缆4,将支撑杆13的卡柱132,卡于对应的卡槽12内,固定挤压部件14。
34.实施例2请见图7和图8,并参考图3、图4和图6,一种电力金具,具有金具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具主体1具有底座16,底座16左端设有一个立柱11,立柱11右侧从上到下设有多个卡槽12,底座16右侧设有一个第二限位部件18,第二限位部件18的左端面呈阶梯状,第二限位部件18顶部向左侧设有一个第一限位部件17,底座16中部靠近立柱11的一侧设有一个挤压部件14,挤压部件14下端与底座16的上表面铰接,挤压部件14右侧从上到下形成一个上端及右侧与外部连通的容纳槽,容纳槽的前后两侧内壁形成平行的两条滑槽15,挤压部件14和立柱11之间设有一个支撑杆13,支撑杆13由支撑杆主体131构成,支撑杆主体131的右端与挤压部件14的上部铰接,支撑杆主体131的左端设有一个卡柱132,卡柱132可卡入卡槽12;所述挤压部件14和第二限位部件18之间设有至少一组夹持部件,夹持部件由上夹持部件2和下夹持部件3构成,上夹持部件2位于下夹持部件3的上方,所述上夹持部件2由上夹持部件主体21构成,上夹持部件主体21左上方的前后两侧设有一个第一滑动轴22,第一滑动轴22位于滑槽15内,第一滑动轴22可沿滑槽15滑动,也可绕自身转动,上夹持部件主体2左侧位于容纳槽内,上夹持部件主体21的下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半圆心的上夹持槽23,上夹持槽23的左端形成一个第三限位部件24,第三限位部件24呈弧形,第三限位部件24向夹持
槽23圆心一侧弯曲,第三限位部件24内壁的弧度小于135
°
,且大于90
°
,第三限位部件24具有弹性;所述下夹持部件3由下夹持部件主体31构成,下夹持部件主体31左上方的前后两侧设有一个第二滑动轴32,第二滑动轴32位于滑槽15内,第二滑动轴32可沿滑槽15滑动,也可绕自身转动,下夹持部件主体31左侧位于容纳槽内,下夹持部件主体31的上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半圆心的下夹持槽33,下夹持槽33的左端形成一个第四限位部件34,第四限位部件34呈弧形,第四限位部件34向夹持槽23圆心一侧弯曲,第四限位部件34内壁的弧度小于135
°
,且大于90
°
,第四限位部件34具有弹性,下夹持槽33与上夹持槽23数量相同,下夹持槽33与上夹持槽23半径相同;当具有多组夹持部件时,夹持部件上下叠放,位于上方的夹持部件的下夹持部件主体31与位于下方的夹持部件的上夹持部件主体21沿左右方向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最上侧的夹持部件位于第一限位部件17下方,第一限位部件17上螺纹连接有一个两个压紧部件19,压紧部件19压住最上侧的上夹持部件2,同组夹持部件的上夹持部件主体21的下表面与下夹持部件主体31的上表面贴合,第三限位部件24位于对应的下夹持槽33内,第四限位部件34位于对应的上夹持槽23内,电缆4被加持于对应的第三限位部件24和第四限位部件34之间;第二限位部件18的左端具有弹性,位于最下方的夹持部件的下夹持部件主体31底部与第二限位部件18底部挤压贴合,第二限位部件18的左端面的每阶阶梯的宽度小于下夹持槽33直径,且当第二限位部件18的左端面的每阶阶梯压缩极限大于夹持槽33直径。
35.上述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6的左侧还设有用于与杆塔固定的紧固部件,所述紧固部件为抱箍。
36.工作原理:将电缆金具固定于杆塔上,拧松压紧部件19,向左转动挤压部件14,使最上侧的上夹持部件2脱离最左侧压紧部件19,打开各组夹持部件,将电缆4放入对应的下夹持槽33内,盖上上夹持槽23,向右转动挤压部件14,使最上侧的上夹持部件2位于压紧部件19之下,继续向右转动挤压部件14,使第三限位部件24和第四限位部件34夹紧电缆4,将支撑杆13的卡柱132,卡于对应的卡槽12内,固定挤压部件14,拧紧压紧部件19。
37.实施例3请见图9和图10,并参考图2、图3和图4,一种电力金具,具有金具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具主体1具有底座16,底座16左端设有一个立柱11,立柱11右侧从上到下设有多个两侧贯通的卡槽12,卡槽12开口向右斜上方,底座16右侧设有一个第二限位部件18,第二限位部件18的左端面呈阶梯状,第二限位部件18顶部向左侧设有一个第一限位部件17,底座16中部靠近立柱11的一侧设有一个挤压部件14,挤压部件14下端与底座16的上表面铰接,挤压部件14右侧从上到下形成一个上端及右侧与外部连通的容纳槽,容纳槽的前后两侧内壁形成平行的两条滑槽15,挤压部件14和立柱11之间设有一个支撑杆13,支撑杆13由支撑杆主体131构成,支撑杆主体131内部右侧沿轴向形成一个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一个螺杆133,螺杆133右端沿轴向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链接部件134,转动链接部件134的右端与挤压部件14的上部铰接,螺杆133上还设有转动把手135;所述挤压部件14和第二限位部件18之间设有至少一组夹持部件,夹持部件由上夹持部件2和下夹持部件3构成,上夹持部件2位于下夹持部件3的上方,所述上夹持部件2由上
夹持部件主体21构成,上夹持部件主体21左上方的前后两侧设有一个第一滑动轴22,第一滑动轴22位于滑槽15内,第一滑动轴22可沿滑槽15滑动,也可绕自身转动,上夹持部件主体2左侧位于容纳槽内,上夹持部件主体21的下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半圆心的上夹持槽23,上夹持槽23的左端形成一个第三限位部件24,第三限位部件24呈弧形,第三限位部件24向夹持槽23圆心一侧弯曲,第三限位部件24内壁的弧度小于135
°
,且大于90
°
,第三限位部件24具有弹性;所述下夹持部件3由下夹持部件主体31构成,下夹持部件主体31左上方的前后两侧设有一个第二滑动轴32,第二滑动轴32位于滑槽15内,第二滑动轴32可沿滑槽15滑动,也可绕自身转动,下夹持部件主体31左侧位于容纳槽内,下夹持部件主体31的上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半圆心的下夹持槽33,下夹持槽33的左端形成一个第四限位部件34,第四限位部件34呈弧形,第四限位部件34向夹持槽23圆心一侧弯曲,第四限位部件34内壁的弧度小于135
°
,且大于90
°
,第四限位部件34具有弹性,下夹持槽33与上夹持槽23数量相同,下夹持槽33与上夹持槽23半径相同;当具有多组夹持部件时,夹持部件上下叠放,位于上方的夹持部件的下夹持部件主体31与位于下方的夹持部件的上夹持部件主体21沿左右方向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最上侧的夹持部件位于第一限位部件17下方,第一限位部件17底边与底座16之间的距离与多组夹持部件的总高度相同,同组夹持部件的上夹持部件主体21的下表面与下夹持部件主体31的上表面贴合,第三限位部件24位于对应的下夹持槽33内,第四限位部件34位于对应的上夹持槽23内,电缆4被加持于对应的第三限位部件24和第四限位部件34之间;第二限位部件18的左端具有弹性,位于最下方的夹持部件的下夹持部件主体31底部与第二限位部件18底部挤压贴合,第二限位部件18的左端面的每阶阶梯的宽度小于下夹持槽33直径,且当第二限位部件18的左端面的每阶阶梯压缩极限大于夹持槽33直径。
38.上述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6的左侧还设有用于与杆塔固定的紧固部件,所述紧固部件为抱箍。
39.工作原理:将电缆金具固定于杆塔上,向左转动挤压部件14,使最上侧的上夹持部件2脱离第一限位部件17,打开各组夹持部件,将电缆4放入对应的下夹持槽33内,盖上上夹持槽23,向右转动挤压部件14,使最上侧的上夹持部件2卡于第一限位部件17之下,继续向右转动挤压部件14,使第三限位部件24和第四限位部件34夹紧电缆4,将支撑杆13的卡柱132,卡于对应的卡槽12内,固定挤压部件14。
40.本技术中,向右转动挤压部件14,可以将所有夹持部件内的电缆同时夹持住,一次完成多个电缆的固定。
41.本技术中,夹持部件可以增加或减少,也可以快速更换,只需将夹持部件的第一滑动轴22和第二滑动轴32沿滑槽进入或取出即可完成。
42.本技术中,通过使用支撑杆,可以快速固定挤压部件14的位置,从而快速固定夹持部件。
4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三限位部件24和第四限位部件34,使上夹持部件2和下夹持部件3在夹持电缆的过程中,随着第三限位部件24和第四限位部件34之间的空间的减小,第三限位部件24和第四限位部件34因受下夹持槽33和上夹持槽23内壁的挤压而弯曲,并包裹电缆,减小了电缆因过度挤压而受到的损害。
44.本技术中,第三限位部件24和第四限位部件34具有弹性,可以缓冲电缆的震动。
45.本技术中,第一滑动轴可沿滑槽滑动,也可绕自身转动,第二滑动轴可沿滑槽滑动,也可绕自身转动,当需要放置或更换电缆时,既可以滑动打开夹持部件,又可以转动打开夹持部件,使用更加方便。
46.本技术中,电缆分层夹持于多个夹持部件中,可以起到理线的作用,使操作人员可以根据电缆在夹具内的层数和在每层的位置快速确定电缆的位置。
47.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