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颈部吹风的座椅与进行颈部吹风的方法与流程

2022-11-28 10:46: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车辆座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颈部吹风的座椅与进行颈部吹风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汽车驾驶室结构主要包括驾驶室壳、车门、车窗、车内装饰、座椅以及空气调节装置等。驾驶室壳、车门、车窗对于驾驶室具备一定的密封作用。当处于温度较高的夏季时,驾驶室的车窗与车门对驾驶室进行封闭,使隔离驾驶室内环境与驾驶室外环境,使驾驶室内环境比较稳定,然而当司机进行长途驾驶时,容易导致驾驶员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缓解驾驶员进行长途驾驶时的疲劳,本技术提供一种颈部吹风的座椅与进行颈部吹风的方法。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颈部吹风的座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颈部吹风的座椅,包括椅体,所述椅体的椅背于靠近司机颈部位置处开设有出风口,所述椅体设置有通风管与通风风扇,所述通风管的一侧与所述通风风扇连接,所述通风管的另一侧与所述出风口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司机进行驾驶时,通风风扇启动,使沿通风管在出风口出进行吹风,由于出风口的位置开设在椅背上靠近司机颈部位置处,所以能对司机的颈部处进行吹风,使能缓解驾驶员进行长途驾驶时的疲劳,提升驾驶车辆的安全性。
6.可选的,所述通风管的内壁设置有分风管,所述分风管的中间处设置有半导体热电偶,所述半导体热电偶的两侧分别设置为调温侧与排温侧。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导体热电偶具备制冷与制热作用,使能根据在半导体热电偶出电极的变化,分别对调温侧与排温侧的温度进行调节,进而分别调节经过调温侧与排温侧处空气的温度。
8.可选的,所述分风管远离所述通风风扇的一端设置有调温风口,所述调温风口开设于所述分风管靠近所述调温侧的一端。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通风风扇能通过调温风口在气流吹出分风管时完成了温度调节。
10.可选的,所述分风管靠近所述通风风扇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通风风扇能通过进风口送入分风管进行温度调节。
12.可选的,所述分风管靠近所述排温侧的一端侧壁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还贯穿所述通风管的侧壁。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通过排风口将靠近排温侧的温度不同的空气进行排出。
14.可选的,所述通风管内于所述通风风扇与所述分风管之间设置有隔风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风板使对通风风扇吹出的风进行分隔,以分别对半导体热电偶的两侧进行送风。
16.可选的,所述半导体热电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能分别从温度传感器感应半导体热电偶两端的温度。
18.可选的,还包括与车载控制系统连接的can总线,所述通风风扇、所述半导体热电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所述can总线与车载控制系统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能从can总线将相关的数据传输至车载控制系统,并通过车载控制系统将相关的数据传输至半导体热电偶。
2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进行颈部吹风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当司机在车座上时,获取驾驶室内司机的实时状态,并基于所述实时状态判断是否对司机进行颈部吹风;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表示无需对司机进行颈部吹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根据司机的当前状态选取对应的吹风模式进行颈部吹风。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司机在长途驾驶时,使能根据驾驶室内司机的实时状态选取对应的模式对司机的颈部进行吹风,环节驾驶室内司机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22.可选的,所述获取驾驶室内司机的实时状态,并基于所述实时状态判断是否对司机进行颈部吹风,包括:获取驾驶室内司机的实时状态,所述实时状态包括司机从上车阶段开始直至停车时的身体状态;基于所述实时状态判断是否对司机进行颈部吹风。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能根据司机的实时状态对司机进行颈部吹风。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能对司机的颈部处进行吹风,驾驶途中颈部舒适的凉风可以缓解长途驾驶的疲劳感,提升驾驶车辆的安全性;2.对于湿发的女性可以通过热风速干,提升舒适性;3.辅助车载空调系统进行温度调节,减少车载空调的开启。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一种颈部吹风的座椅的局部半透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一种进行颈部吹风的方法的流程框图;图4是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一种进行颈部吹风的方法的流程框图。
26.附图标记:1、椅背;12、出风口;13、通风管;14、通风风扇;2、分风管;21、调温风口;22、进风口;23、排风口;3、半导体热电偶;4、隔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为了缓解驾驶员进行长途驾驶时的疲劳,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颈部吹风的座椅
与进行颈部吹风的方法。
29.参照图1与图2,一种颈部吹风的座椅,包括椅体,椅体的椅背1于靠近司机颈部位置处开设有出风口12,椅体设置有通风管13与通风风扇14,通风管13的一侧与通风风扇14连接,通风管13的另一侧与出风口12连接。
30.在本实施例中,椅体包括座位与椅背1,为了对司机颈部位置进行吹风,将出风口12设置在椅背1靠近颈部处。且在本实施例中,通风风扇14还可设置为压缩机等不同的吹风设备。在其他实施例中,出风口12的位置处还可设置转向叶片,通过转向叶片对风向进行调节。
31.为了对吹出风的温度进行调节,通风管13的内壁设置有分风管2,分风管2的中间处设置有半导体热电偶3,半导体热电偶3的两侧分别设置为调温侧与排温侧。分风管2的外周壁与通风管13的内周壁相互紧贴,以使减少风的泄露。
32.其中,半导体热电偶3还命名为半导体制冷片,如图所示: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利用半导体热电偶3通电后两端会产生高温区和低温区的特性来实现制热/制冷。半导体热电偶3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n型材料有多余的电子,有负温差电势。p型材料电子不足,有正温差电势;当电子从p型穿过结点至n型时,结点的温度降低,其能量必然增加,而且增加的能量相当于结点所消耗的能量。相反,当电子从n型流至p型材料时,结点的温度就会升高。
33.当通风风扇14将空气沿通风管13进行吹动时,为了使空气能进入分风管2,分风管2靠近通风风扇14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22。
34.当半导体热电偶3的两端分别为不同的温度时,为了使能对不同温度的风进行区分,分风管2远离通风风扇14的一端设置有调温风口21,调温风口21开设于分风管2靠近调温侧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由调温风口21处吹出的风的温度即为所需的温度,即调温侧所调节的温度即为所需的温度。
35.由于半导体热电偶3的两侧会产生不同的温度,当调温风口21处的风的温度为所需的温度时,另一侧即为未能达到需求的温度,例如调温风口21处吹出的风的温度为制冷时所产生的温度,那么靠近排温侧所吹出的风的温度即为制热时所产生的温度,分风管2靠近排温侧的一端侧壁开设有排风口23,排风口23还贯穿通风管13的侧壁,以能通过排风口23对通风管13内不同于调温风口21处温度的风吹出至驾驶室内环境中。在其他本实施例中,还可在排风口23处设置导管,将吹出的不同温度的风吹出至驾驶室外的环境中,以降低驾驶室内空气调节系统的压力。
36.为了使能在风的来源处对两种不同温度的风进行区分,通风管13内于通风风扇14与分风管2之间设置有隔风板4。隔风板4为隔热性能较强的矩形板,且与半导体热电偶3所在平面平行,以对通风管13内不同的区域进行划分,在本实施例中,隔风板4的材质可设置为陶瓷板。
37.为了对半导体热电偶3产生的温度进行测量,半导体热电偶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图中未标出),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分别对半导体热电偶3两端的温度进行测量。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设置其他不同的温度感应设备。
38.为了使能通过车载控制系统对本技术中吹出的风的温度进行控制,本技术还包括与车载控制系统连接的can总线,通风风扇14、半导体热电偶3与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can总
线与车载控制系统连接。can总线(controllerareanetwork)是控制器局域网络的简称,控制器局域网络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同时也是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工业控制局域网的标准总线。通风风扇14、半导体热电偶3与温度传感器分别与can总线连接,以使能根据司机的状态对吹出的风的大小与温度进行控制。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颈部吹风的座椅的实施原理为:当司机进行驾驶时,通过can总线控制通风风扇14与半导体热电偶3启动,使沿通风管13在出风口12出进行吹风,由于出风口12的位置开设在椅背1上靠近司机颈部位置处,所以能对司机的颈部处进行吹风,且吹出的风能对司机的颈部产生不影响司机驾驶的刺激,使能缓解驾驶员进行长途驾驶时的疲劳,提升驾驶车辆的安全性。
40.实施例二:参照图3、一种进行颈部吹风的方法,包括:s110、当司机在车座上时,获取驾驶室内司机的实时状态,并基于实时状态判断是否对司机进行颈部吹风。
41.s120、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表示无需对司机进行颈部吹风。
42.s130、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根据司机的当前状态选取对应的吹风模式进行颈部吹风。
43.其中,获取驾驶室内司机的实时状态,可通过基于对司机的人体识别结合外界环境来进行识别。对司机的人体识别可为通过设置在驾驶室内的高清摄像头进行拍摄,基于yolov6网络对高清摄像头拍摄到的司机影像进行识别,以识别出司机的面部状态与司机的动作,从司机的面部状态如司机的眼睛张开程度,面部是否发生因长时间驾驶导致疲劳瞌睡,进而导致的表情变化,以及身体姿态是否因长时间驾驶导致疲劳瞌睡,进而导致疲劳瞌睡导致发生变化等。亦或者,司机在洗完头后,头发处于湿润状态,该状态也为司机的实时状态。
44.对外界环境类进行识别主要是对外界环境温度的探测,如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感应外界环境的温度,从而获知对司机状态的影响。因此驾驶室内司机的实时状态还为司机在进入驾驶室内直到进行长途驾驶时每个时刻的状态。例如,在司机进入驾驶室前还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当外界环境中的季节为冬季时,司机处于寒冷状态,当外界环境中的季节为夏季时,司机处于炎热状态。而当司机进入驾驶室前外界环境为春夏季环境时,则外界环境对司机的影响较小。
45.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表示识别到了司机面部表情,且司机面部表情处于注意力集中的正常的驾驶状态,且司机的肢体动作也表示司机处于正常驾驶状态。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则表示司机的状态不为正常状态,则需选择对应的吹风模式对司机的颈部进行吹风。
46.车载控制系统的控制器通过can通讯和整车进行交互,座椅上取消了实体调节按键,调节菜单集成在整车大屏上,在本实施例中,常规地,温度调节范围是16-45℃;风量可进行5档的调节。同时在中控屏幕上有三种模式:auto/冷风/热风,也可在车辆的中控屏幕上切换手动调节温度和风量。
47.auto模式:温度在28-35℃之间,温度不能手动调节。风量默认3档,可手动调节风量。
48.热风模式:温度在35-45℃之间,打开后默认设置半导体热电偶3温度40℃、风量默
认3档,温度,风量可进手动调节。当识别到司机从外界较为寒冷的环境进入至驾驶室内时,通过热风模式对司机颈部吹拂对应温度的热风,如外界温度越低,热风模式时的温度越高,而当驾驶室内的温度随着车载空气调节系统的调节下降时,吹出的热风温度逐渐降低。在司机的头发处于润湿状态时,也会切换到热风模式,以对湿发的司机通过热风速干,提升舒适性。
49.冷风模式:温度在16-26℃之间,打开后默认置半导体热电偶3温度20℃、风量默认3档,温度,风量可进手动调节。当识别到司机从外界较为炎热的环境进入至驾驶室内时,通过冷风模式对司机颈部吹拂对应温度的冷风,如外界温度越低,冷风模式时的温度越低,而当驾驶室内的温度随着车载空气调节系统的调节上升时,吹出的冷风温度逐渐升高。
50.参照图4,获取驾驶室内司机的实时状态,并基于实时状态判断是否对司机进行颈部吹风,包括:s210、获取驾驶室内司机的实时状态,实时状态包括司机从上车阶段开始直至停车时的身体状态。
51.在进行长途驾驶以及驾驶室内稳定的环境中,较易导致司机疲劳,此时司机处于疲劳状态或瞌睡状态。
52.s220、基于实时状态判断是否对司机进行颈部吹风。
53.其中,长途驾驶容易导致司机疲劳,当基于yolov6网络识别到司机的状态面部表情与动作开始发生异常时,驾驶途中可自动选为提神模式,提神模式时对颈部吹出温度较低的凉风,以缓解长途驾驶的疲劳感,提升驾驶安全。
5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