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21:44: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摄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2.目前手机市场对摄像的要求不断提高,主流手机旗舰机的主摄多采用六片或者七片式镜片组成,这也是未来高端摄像手机的发展趋势。镜片数量越多,摄像镜头汇聚光线的能力越强,摄像镜头的解析力与对比度也会大大提升。但是较多数量的镜片会大大增加像差出现的概率,也会限制镜片的结构。镜片数量的增多也会使光轴的偏移量变大,导致制造良率的下降,增大生产成本。镜片数量过多的摄像镜头组装工艺以及后续的调整也十分困难,在组装的过程中也会极大地影响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3.另外,夜景拍摄能力也是现在手机市场上的热门关注点。大孔径的摄像镜头在弱光环境下也能利用现场光拍摄,保证较高的成像质量。另外大孔径的摄像镜头也能获取小景深的效果,使画面虚实结合。因此大孔径的摄像镜头对于成像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摄像镜头存在夜间拍摄成像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镜头夜间拍摄成像质量差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沿摄像镜头的物侧至像侧顺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其中,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fno满足:fno《1.7;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8《(f3/f) (f2/f)《-5。
7.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18《(f3 f4)/(imgh*tan(semi-fov))《-12。
8.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摄像镜头的光阑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sl与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1.5《sl/epd*tan(semi-fov)《1.8。
9.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fno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bfl之间满足:3《ttl/bfl/fno《4。
10.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之间满足:1《(r1 r2)/(r2-r1)《2。
11.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之间满足:0.4《f1/(r2-r1)《1。
12.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0.7《(r3 r4)/(r7 r8)《1。
13.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bfl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r9r12之间满足:0.45《(tr9r12 bfl)/ttl《0.55。
14.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之间满足:0.8《ct1/ct5《1.2。
15.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et1与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之间满足:0.7《(et1/ct1)/(ct6/et6)《1。
16.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分别在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边缘厚度之和∑et之间满足:0.7《∑et/td《0.9。
17.进一步地,第二透镜在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第三透镜在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空气间隙在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t23之间满足:1《t23/(ct2 ct3)≤1.1。
18.进一步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摄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1、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和摄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2之间满足:1≤sag61/sag62《2。
19.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六片透镜中有四片的阿贝数大于50。
20.进一步地,摄像镜头还包括光阑,光阑位于第一透镜的物侧,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为弯月形透镜;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为弯月形透镜。
2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沿摄像镜头的物侧至像侧顺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其中,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fno满足:fno《1.7;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18《(f3 f4)/(imgh*tan(semi-fov))《-12。
22.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摄像镜头的光阑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sl与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1.5《sl/epd*tan(semi-fov)《1.8。
23.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fno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bfl之间满足:3《ttl/bfl/fno《4。
24.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之间满足:1《(r1 r2)/(r2-r1)《2。
25.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之间满足:0.4《f1/(r2-r1)《1。
26.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0.7《(r3 r4)/(r7 r8)《1。
27.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bfl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r9r12之间满足:0.45《(tr9r12 bfl)/ttl《0.55。
28.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之间满足:0.8《ct1/ct5《1.2。
29.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et1与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之间满足:0.7《(et1/ct1)/(ct6/et6)《1。
30.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分别在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边缘厚度之和∑et之间满足:0.7《∑et/td《0.9。
31.进一步地,第二透镜在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第三透镜在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空气间隙在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t23之间满足:1《t23/(ct2 ct3)≤1.1。
32.进一步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摄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1、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和摄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2之间满足:1≤sag61/sag62《2。
33.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六片透镜中有四片的阿贝数大于50。
34.进一步地,摄像镜头还包括光阑,光阑位于第一透镜的物侧,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为弯月形透镜;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为弯月形透镜。
35.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沿摄像镜头的物侧至像侧,摄像镜头顺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其中,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fno满足:fno《1.7;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7《(f3/f) (f2/f)《-5。
36.通过控制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均为凹面,可以提升摄像镜头在成像面的像高。通过控制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光焦度为负,有利于平衡摄像镜头产生的像差,提高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通过控制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fno小于1.7,可以实现摄像镜头大孔径的特性,以便于摄像镜头在暗环境下的成像,保证了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同时,通过限制(f3/f) (f2/f)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降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敏感性,有利于各个透镜之间的配合,更好地消除摄像镜头的像差,提高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另外能够实现光线良好地会聚,增大摄像镜头的视场角。同时确保在摄像镜头的光路中光线平缓传输,有利于后期摄像镜头结构的加工。
附图说明
3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8.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一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39.图2至图5分别示出了图1中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倍率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40.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二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41.图7至图10分别示出了图6中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倍率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42.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三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2至图15分别示出了图11中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倍率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44.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四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7至图20分别示出了图16中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倍率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46.图2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五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47.图22至图25分别示出了图21中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倍率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48.图26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六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49.图27至图30分别示出了图26中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倍率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5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51.sto、光阑;e1、第一透镜;s1、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2、第一透镜的像侧面;e2、第二透镜;s3、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4、第二透镜的像侧面;e3、第三透镜;s5、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6、第三透镜的像侧面;e4、第四透镜;s7、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8、第四透镜的像侧面;e5、第五透镜;s9、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10、第五透镜的像侧面;e6、第六透镜;
52.s11、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2、第六透镜的像侧面;e7、滤波片;s13、滤波片的物侧面;s14、滤波片的像侧面;s15、成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5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54.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55.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56.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技术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57.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实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58.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
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成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靠近像侧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在近轴区域的面形的判断可依据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以r值,(r指近轴区域的曲率半径,通常指光学软件中的透镜数据库(lens data)上的r值)正负判断凹凸。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凹面;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凸面。
5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镜头夜间拍摄成像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
60.实施例一
61.如图1至图30所示,沿摄像镜头的物侧至像侧,摄像镜头顺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其中,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fno满足:fno《1.7;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8《(f3/f) (f2/f)《-5。
62.通过控制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均为凹面,可以提升摄像镜头在成像面的像高。通过控制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光焦度为负,有利于平衡摄像镜头产生的像差,提高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通过控制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fno小于1.7,可以实现摄像镜头大孔径的特性,以便于摄像镜头在暗环境下的成像,保证了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同时,通过限制(f3/f) (f2/f)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降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敏感性,有利于各个透镜的配合,更好地消除摄像镜头的像差,提高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另外能够实现光线良好地会聚,增大摄像镜头的视场角。同时确保在摄像镜头的光路中光线平缓传输,有利于后期摄像镜头结构的加工。
6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多采用非球面,鉴于非球面是由子午面内的曲面绕光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结构,因此非球面具有旋转对称性,在理想的光学系统中,非球面可对子午面和弧矢面的像差进行很好地矫正。同时非球面独特的镜片模型可以极好地为后续的相关调整提供足够的空间,让相关的结构和组装工艺上调整空间更大,不至于因组装和工艺限制降低过多的成像质量。搭配六片式的摄像镜头以及大孔径的特点,有效地保证了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同时六片式的摄像镜头的透镜的数量也不是特别多,也不会给组装带来巨大的工作量。
64.优选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7.5《(f3/f) (f2/f)《-5。
65.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18《(f3 f4)/(imgh*tan(semi-fov))《-12。通过控制(f3 f4)/(imgh*tan(semi-fov))在合理的范围内,既能降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敏感性,避免过严的公差要求,还能平衡摄像镜头的整体布局,保证摄像镜头具有大视场角,提高边缘视场的成像质量。像高的取值可以保证摄像镜头的像面大小,使得摄像镜头的拍摄更清晰。优选地,-18《(f3 f4)/(imgh*tan(semi-fov))《-12。
66.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摄像镜头的光阑至摄像镜头
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sl与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1.5《sl/epd*tan(semi-fov)《1.8。通过限制sl/epd*tan(semi-fov)在合理的范围内,将入瞳直径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摄像镜头的光通量,保证摄像镜头的成像清晰。同时可以平衡摄像镜头的整体布局,有利于平衡摄像镜头的畸变、慧差和色差,矫正场曲与像散,保证摄像镜头在大视场角下,边缘视场具有高成像质量。另外可以有效控制摄像镜头的长度,利于摄像镜头向小型化轻薄化方向发展。优选地,1.5《sl/epd*tan(semi-fov)《1.75。
6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fno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bfl之间满足:3《ttl/bfl/fno《4。通过限制ttl/bfl/fno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有效限制摄像镜头的长度,利于摄像镜头向小型化轻薄化发展。另外可以控制摄像镜头后焦的大小,有利于滤色片的放置以及摄像镜头后方其他机构部分设计。另外通过控制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可以使摄像镜头达到大孔径的特性。优选地,3《ttl/bfl/fno《3.5。
6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之间满足:1《(r1 r2)/(r2-r1)《2。通过控制(r1 r2)/(r2-r1)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合理设置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的曲率半径,降低第一透镜的敏感性,使第一透镜保持好的工艺加工性。另外这样设置使得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弯曲程度不会过大,有助于压缩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使得摄像镜头的光焦度得到合理的分配,不至于过度地集中在第一透镜上。同时有利于其他透镜的像差矫正,保证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1.3《(r1 r2)/(r2-r1)《1.8。
6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之间满足:0.4《f1/(r2-r1)《1。通过将f1/(r2-r1)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以有效地降低摄像镜头的尺寸,使得摄像镜头的光焦度得到合理的分配,不至于过度地集中在第一透镜上,降低第一透镜的敏感性,同时还可以使第一透镜保持好的工艺加工性。另外有利于其他透镜的像差矫正,保证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0.4《f1/(r2-r1)《0.9。
7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0.7《(r3 r4)/(r7 r8)《1。通过限制(r3 r4)/(r7 r8)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合理地控制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曲率半径,有效地平衡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之间的像散和慧差,使摄像镜头能保持更好的成像质量。同时降低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敏感性,利于满足加工需求。优选地,0.75《(r3 r4)/(r7 r8)《0.95。
7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bfl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r9r12之间满足:0.45《(tr9r12 bfl)/ttl《0.55。通过限制(tr9r12 bfl)/ttl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有效地降低摄像镜头出现鬼像的风险。(tr9r12 bfl)也就是第五透镜至成像面的距离,而(tr9r12 bfl)/ttl就是第五透镜至成像面的距离占摄像镜头总长的比例,可以有效保证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可加工性,合理控制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的厚度和摄像镜头总长的配合,有利于摄像镜头向小型化轻薄化发展。优选地,0.46《(tr9r12 bfl)/ttl《0.52。
7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之间满足:0.8《ct1/ct5《1.2。通过限制ct1/ct5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合理分配第一透镜和第五透镜的厚度,可改善摄像镜头的纵向球差,改善像面中心的鬼像。另外还可增强摄像镜头结构的稳固性。优选地,0.8《ct1/ct5《1.15。
7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et1与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之间满足:0.7《(et1/ct1)/(ct6/et6)《1。通过限制(et1/ct1)/(ct6/et6)在合理的范围内,可有效控制第一透镜与第六透镜的结构尺寸,防止透镜边缘过薄,确保透镜整体形状,从而保持良好加工性,平衡摄像镜头的畸变影响量。优选地,0.7《(et1/ct1)/(ct6/et6)《0.95。
7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分别在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边缘厚度之和∑et之间满足:0.7《∑et/td《0.9。通过限制∑et/td在合理的范围内,可有效控制摄像镜头的各个透镜的结构尺寸,避免了由于透镜过薄带来的工艺加工方面的困难。另外还能有效限制摄像镜头的总长,有利于摄像镜头向小型化轻薄化发展。优选地,0.75《∑et/td《0.85。
7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在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第三透镜在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空气间隙在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t23之间满足:1《t23/(ct2 ct3)≤1.1。通过限制t23/(ct2 ct3)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改善摄像镜头的纵向球差,改善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中心的鬼像,提高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另外还可增强摄像镜头结构的稳固性。优选地,1.01《t23/(ct2 ct3)≤1.1。
76.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摄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1、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和摄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2之间满足:1≤sag61/sag62《2。通过限制sag61/sag62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保证第六透镜的镜片形状,提高摄像镜头的可加工性。另外对于杂光和鬼像有很好的规避作用,保证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1≤sag61/sag62《1.8。
77.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六片透镜中有四片的阿贝数大于50,有利于摄像镜头的色差平衡,保证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78.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还包括光阑,光阑位于第一透镜的物侧,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为弯月形透镜;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为弯月形透镜。通过控制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的面型,以及光阑的位置,可有效保证摄像镜头的可加工性。另外有利于光阑与摄像镜头各个透镜之间的配合,可以有效地降低摄像镜头出现鬼像的风险,保证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79.实施例二
80.如图1至图30所示,沿摄像镜头的物侧至像侧,摄像镜头顺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其中,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fno满足:fno《1.7;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18《(f3 f4)/(imgh*tan(semi-fov))《-12。
81.通过控制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均为凹面,可以提升摄像镜头在成像面的像高。通过控制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光焦度为负,有利于平衡摄像镜头产生的像差,提高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通过控制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fno小于1.7,可以实现摄像镜头大孔径的特性,以便于摄像镜头在暗环境下的成像,保证了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同时,通过控制(f3 f4)/(imgh*tan(semi-fov))在合理的范围内,既能降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敏感性,避免过严的公差要求,还能平衡摄像镜头的整体布局,保证摄像镜头具有大视场角,提高边缘视场的成像质量。像高的取值可以保证摄像镜头的像面大小,使得摄像镜头的拍摄更清晰。
82.优选地,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18《(f3 f4)/(imgh*tan(semi-fov))《-12。
83.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摄像镜头的光阑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sl与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1.5《sl/epd*tan(semi-fov)《1.8。通过限制sl/epd*tan(semi-fov)在合理的范围内,将入瞳直径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摄像镜头的光通量,保证摄像镜头成像清晰。同时可以平衡摄像镜头的整体布局,有利于平衡摄像镜头的畸变、慧差和色差,矫正场曲与像散,保证摄像镜头在大视场角下,边缘视场具有高成像质量。另外可以有效控制摄像镜头的长度,利于摄像镜头向小型化轻薄化方向发展。优选地,1.5《sl/epd*tan(semi-fov)《1.75。
8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fno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bfl之间满足:3《ttl/bfl/fno《4。通过限制ttl/bfl/fno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有效限制摄像镜头的长度,利于摄像镜头向小型化轻薄化发展。另外可以控制摄像镜头后焦的大小,有利于滤色片的放置以及摄像镜头后方其他机构部分设计。另外通过控制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可以使摄像镜头达到大孔径的特性。优选地,3《ttl/bfl/fno《3.5。
8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之间满足:1《(r1 r2)/(r2-r1)《2。通过控制(r1 r2)/(r2-r1)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合理设置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的曲率半径,降低第一透镜的敏感性,使第一透镜保持好的工艺加工性。另外这样设置使得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弯曲程度不会过大,有助于压缩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使得摄像镜头的光焦度得到合理的分配,不至于过度地集中在第一透镜上。同时有利于其他透镜的像差矫正,保证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1.3《(r1 r2)/(r2-r1)《1.8。
8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之间满足:0.4《f1/(r2-r1)《1。通过将f1/(r2-r1)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以有效地降低摄像镜头的尺寸,使得摄像镜头的光焦度得到合理的分配,不至于过度地集中在第一透镜上,降低第一透镜的敏感性,同时还可以使第一透镜保持好的工艺加工性。另外有利于其他透镜的像差矫正,保证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0.4《f1/(r2-r1)《0.9。
8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0.7《(r3
r4)/(r7 r8)《1。通过限制(r3 r4)/(r7 r8)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合理地控制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曲率半径,有效地平衡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之间的像散和慧差,使摄像镜头能保持更好的成像质量。同时降低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敏感性,利于满足加工需求。优选地,0.75《(r3 r4)/(r7 r8)《0.95。
8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bfl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r9r12之间满足:0.45《(tr9r12 bfl)/ttl《0.55。通过限制(tr9r12 bfl)/ttl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有效地降低摄像镜头出现鬼像的风险。(tr9r12 bfl)也就是第五透镜至成像面的距离,而(tr9r12 bfl)/ttl就是第五透镜至成像面的距离占摄像镜头总长的比例,可以有效保证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可加工性,合理控制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的厚度和摄像镜头总长的配合,有利于摄像镜头向小型化轻薄化发展。优选地,0.46《(tr9r12 bfl)/ttl《0.52。
8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之间满足:0.8《ct1/ct5《1.2。通过限制ct1/ct5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合理分配第一透镜和第五透镜的厚度,可改善摄像镜头的纵向球差,改善像面中心的鬼像。另外还可增强摄像镜头结构的稳固性。优选地,0.8《ct1/ct5《1.15。
9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et1与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之间满足:0.7《(et1/ct1)/(ct6/et6)《1。通过限制(et1/ct1)/(ct6/et6)在合理的范围内,可有效控制第一透镜与第六透镜的结构尺寸,防止透镜边缘过薄,确保透镜整体形状,从而保持良好加工性,平衡摄像镜头的畸变影响量。优选地,0.7《(et1/ct1)/(ct6/et6)《0.95。
9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分别在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边缘厚度之和∑et之间满足:0.7《∑et/td《0.9。通过限制∑et/td在合理的范围内,可有效控制摄像镜头的各个透镜的结构尺寸,避免了由于透镜过薄带来的工艺加工方面的困难。另外还能有效限制摄像镜头的总长,有利于摄像镜头向小型化轻薄化发展。优选地,0.75《∑et/td《0.85。
9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在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第三透镜在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空气间隙在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t23之间满足:1《t23/(ct2 ct3)≤1.1。通过限制t23/(ct2 ct3)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改善摄像镜头的纵向球差,改善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中心的鬼像,提高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另外还可增强摄像镜头结构的稳固性。优选地,1.01《t23/(ct2 ct3)≤1.1。
93.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摄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1、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和摄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2之间满足:1≤sag61/sag62《2。通过限制sag61/sag62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保证第六透镜的镜片形状,提高摄像镜头的可加工性。另外对于杂光和鬼像有很好的规避作用,保证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1≤sag61/sag62《1.8。
94.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六片透镜中有四片的阿贝数大于50,有利于摄像镜头的色差平衡,保证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95.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还包括光阑,光阑位于第一透镜的物侧,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为弯月形透镜;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为弯月形透镜。通过控制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的面型,以及光阑的位置,可有效保证摄像镜头的可加工性。另外有利于光阑与摄像镜头各个透镜之间的配合,可以有效地降低摄像镜头出现鬼像的风险,保证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96.可选地,上述摄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波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
97.在本技术中的摄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述的六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形、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等,可有效增大摄像镜头的孔径、降低镜头的敏感度并提高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摄像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并且可适用于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述的摄像镜头还具有孔径大、视场角大、成像质量佳的优点,能够满足智能电子产品微型化的需求。
98.在本技术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
99.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摄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六片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摄像镜头不限于包括六片透镜。如需要,该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100.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具体面型、参数的举例。
101.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例子一至例子六中的任何一个例子均适用于本技术的所有实施例。
102.例子一
103.如图1至图5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一的摄像镜头。图1示出了例子一的摄像镜头结构的示意图。
104.如图1所示,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波片e7和成像面s15。
10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波片e7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3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106.在本例子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4.89mm,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为39.99
°
,摄像镜头的总长ttl为6.10mm,摄像镜头的像高imgh为4.21mm以及摄像镜头
的光圈数值fno为1.63。
107.表1示出了例子一的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和有效半径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08][0109]
表1
[0110]
在例子一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0111][0112]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例子一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
[0113][0114]
表2
[0115]
图2示出了例子一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3示出了例子一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图4示出了例子一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5示出了例子一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
[0116]
根据图2至图5可知,例子一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17]
例子二
[0118]
如图6至图10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二的摄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6示出了例子二的摄像镜头结构的示意图。
[0119]
如图6所示,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波片e7和成像面s15。
[0120]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波片e7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3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0121]
在本例子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4.76mm,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为40.78
°
,摄像镜头的总长ttl为5.93mm,摄像镜头的像高imgh为4.20mm以及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fno为1.63。
[0122]
表3示出了例子二的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和有效半径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23][0124]
表3
[0125]
表4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二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26]
[0127][0128]
表4
[0129]
图7示出了例子二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示出了例子二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图9示出了例子二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0示出了例子二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
[0130]
根据图7至图10可知,例子二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31]
例子三
[0132]
如图11至图15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三的摄像镜头。图11示出了例子三的摄像镜头结构的示意图。
[0133]
如图11所示,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波片e7和成像面s15。
[0134]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波片e7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3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0135]
在本例子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5.02mm,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为39.92
°
,摄像镜头的总长ttl为6.25mm,摄像镜头的像高imgh为4.31mm以及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fno为1.64。
[0136]
表5示出了例子三的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和有效半径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37][0138]
表5
[0139]
表6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三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40][0141][0142]
表6
[0143]
图12示出了例子三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3示出了例子三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图14示出了例子三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5示出了例子三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
[0144]
根据图12至图15可知,例子三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45]
例子四
[0146]
如图16至图20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四的摄像镜头。图16示出了例子四的摄像镜头结构的示意图。
[0147]
如图16所示,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波片e7和成像面s15。
[0148]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波片e7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3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0149]
在本例子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5.10mm,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为40.38
°
,摄像镜头的总长ttl为6.31mm,摄像镜头的像高imgh为4.45mm以及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fno为1.65。
[0150]
表7示出了例子四的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和有效半径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51][0152]
[0153]
表7
[0154]
表8示出了可用于例子四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55][0156]
表8
[0157]
图17示出了例子四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8示出了例子四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图19示出了例子四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0示出了例子四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
[0158]
根据图17至图20可知,例子四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59]
例子五
[0160]
如图21至图25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五的摄像镜头。图21示出了例子五的摄像镜头结构的示意图。
[0161]
如图21所示,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波片e7和成像面s15。
[0162]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
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波片e7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3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0163]
在本例子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5.16mm,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为41.41
°
,摄像镜头的总长ttl为6.50mm,摄像镜头的像高imgh为4.66mm以及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fno为1.66。
[0164]
表9示出了例子五的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和有效半径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65][0166][0167]
表9
[0168]
表10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五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69][0170]
表10
[0171]
图22示出了例子五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3示出了例子五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图24示出了例子五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5示出了例子五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
[0172]
根据图22至图25可知,例子五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73]
例子六
[0174]
如图26至图30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六的摄像镜头。图26示出了例子六的摄像镜头结构的示意图。
[0175]
如图26所示,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波片e7和成像面s15。
[0176]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
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波片e7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3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0177]
在本例子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5.14mm,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为42.44
°
,摄像镜头的总长ttl为6.50mm,摄像镜头的像高imgh为4.81mm以及摄像镜头的光圈数值fno为1.66。
[0178]
表11示出了例子六的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和有效半径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79][0180]
表11
[0181]
表12示出了可用于例子六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82][0183]
表12
[0184]
图27示出了例子六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8示出了例子六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图29示出了例子六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30示出了例子六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
[0185]
根据图27至图30可知,例子六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86]
综上,例子一至例子六分别满足表13中所示的关系。
[0187]
条件式/实施例123456(f3/f) (f2/f)-6.15-7.11-6.17-6.64-6.62-6.95(f3 f4)/(imgh*tan(semi-fov))-15.85-17.71-15.38-14.51-13.38-12.69sl/epd*tan(semi-fov)1.521.571.541.561.661.73
ttl/bfl/fno3.423.403.303.083.243.41(r1 r2)/(r2-r1)1.451.461.521.751.711.69f1/(r2-r1)0.490.500.580.890.840.81(r3 r4)/(r7 r8)0.790.790.900.900.900.92(tr9r12 bfl)/ttl0.470.480.470.480.500.49ct1/ct51.101.131.181.120.850.82(et1/ct1)/(ct6/et6)0.760.870.920.860.850.76∑et/td0.800.800.800.780.820.79t23/(ct2 ct3)1.031.021.031.031.031.10sag61/sag621.411.261.491.621.001.75
[0188]
表13表14给出了例子一至例子六的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
[0189]
实施例参数123456f(mm)4.894.765.025.105.165.14f1(mm)4.404.394.635.045.135.08f2(mm)-10.02-9.85-11.25-14.56-14.71-14.83f3(mm)-20.10-23.96-19.70-19.30-19.40-20.91f4(mm)-35.85-40.19-35.72-35.61-35.57-34.92f5(mm)2.772.812.772.772.812.80f6(mm)-2.85-2.85-2.85-2.85-2.84-2.76semi-fov(
°
)39.9940.7839.9240.3841.4142.44ttl(mm)6.105.936.256.316.506.50imgh(mm)4.214.204.314.454.664.81fno1.631.631.641.651.661.66
[0190]
表14
[0191]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摄像镜头。
[0192]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193]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194]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19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