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急救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21:38: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救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医疗急救中,心肺复苏是重要的手段,心肺复苏又称cpr,是针对心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应用胸外按压或其他方式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它能在病人心脏骤停后,使病人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命支持。
3.现有的急救辅助装置大多具有支撑箱体,支撑箱体的上表面设有呼吸机本体,且支撑箱体的内部底面设有氧气瓶,氧气瓶的出口通过导管与呼吸机本体的进气口连接,通过电动伸缩杆可以带动l型连接架向下移动,以此将呼吸面罩固定在病人的口鼻处,通过鼻孔通气管可以有效的对病人进行供氧;同时通过另一个电动伸缩杆带动按压装置对病人的胸口进行按压,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
4.上述装置虽然能对病人同时进行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急救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知道,在实际的心肺复苏急救中,胸部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最佳次数配合比例为30:2,而上述装置中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是单独作用,二者之间并不能形成有效的联系与配合,这就导致上述装置的心肺复苏急救治疗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针对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对病人同时提供符合最佳配合比例的人工呼吸模拟和胸部按压模拟的急救辅助装置,具体包括:
6.支撑架,其内部从高到低依次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
7.第一从动齿轮,转动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侧壁上,其在一个转动周期内的连续转动时间与连续停止时间比为2:30,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表面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
8.气筒,沿竖向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前侧壁上,其侧壁上开设有气口,所述活塞滑动设于所述气筒内,所述气筒的底部通过通气软管连通有气罩;
9.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直径相等、且同速且同向的转动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侧壁上,其在一个所述转动周期内的连续转动时间与连续停止时间比为30:2,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表面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罩;
10.滑筒,沿竖向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前侧壁上,所述第四连杆滑动设于所述滑筒内,且所述按压罩位于所述滑筒的下方。
11.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急救辅助装置,还包括:
12.减速电机,固定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侧壁上;
13.主动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
14.第三从动齿轮,转动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侧壁上,且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
15.第一不完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表面上且圆心相互重合,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相啮合,且其齿与非齿的比为2:30。
16.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急救辅助装置,还包括:
17.第四从动齿轮,转动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侧壁上,且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
18.第二不完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四从动齿轮的表面上且圆心相互重合,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且其齿与非齿的比为30:2。
19.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四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和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的直径相等,且均为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倍,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直径为5-6cm。
2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表面上且圆心相互重合。
21.进一步的,所述减速电机的转速为3.3-4r/min。
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五连杆固定连接;
23.所述支撑架的顶板底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底板顶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均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连接;
24.所述支撑架的顶板底部和底板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螺杆平行,且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均与所述螺杆滑动连接。
25.进一步的,所述气罩的表面两端通过弹性带连接。
26.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支撑架的底板顶部固定设有躺板。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对病人同时提供符合最佳配合比例的人工呼吸模拟和胸部按压模拟的急救辅助装置,其有益效果是:
28.本发明使用时,医护人员帮助病人躺在支撑架的底板上,并使病人的胸口对准按压罩,同时掰开病人的口部,将气罩罩在上面;接着第一从动齿轮转动,带动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杆和活塞在气筒内上下往复滑动,气筒侧壁上开设有气口,当活塞向下滑动时,可将气筒内的空气通过通气软管和气罩输送到病人口中,模拟人工呼吸,对病人进行急救;同时与第一从动齿轮的直径相等、且同速且同向的第二从动齿轮转动,带动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连杆和按压罩沿着滑筒上下往复滑动,当按压罩向下滑动时,可对病人的胸口进行按压,上下往复滑动的按压罩模拟胸部按压,对病人进行急救;同时,直径相等、且同速且同向转动的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可以带动活塞和按压罩同时上下滑动,也即可以对病人同时提供人工呼吸模拟和胸部按压模拟;此外,在一个转动周期内,第一从动齿轮的连续转动时间与连续停止时间比为2:30,第二从动齿轮的连续转动时间与连续停止时间比为30: 可以确保在一个周期内,人工呼吸模拟和胸部按压模拟的比例为2:30,符合最佳配合比例;综合来看,本发明可以提供符合最佳配合比例的人工呼吸模拟和胸部按压模拟,具有较好的急救效果。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急救辅助装置的正向剖视图;
30.图2为本急救辅助装置的侧向剖视图;
31.图3为发明图1中主动齿轮6处的放大示意图。
32.图中:1.支撑架、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减速电机、6.主动齿轮、7.第三从动齿轮、8.第一不完全齿轮、9.第一从动齿轮、 10.第四从动齿轮、11.第二不完全齿轮、12.第二从动齿轮、13.第一连杆、14. 第二连杆、15.活塞、16.气筒、17.通气软管、18.气罩、19.弹性带、20.第三连杆、21.第四连杆、22.滑筒、23.按压罩、24.电机、25.螺杆、26.滑竿、27. 第五连杆、28.躺板、1601.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7.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急救辅助装置,具体包括:支撑架1,其内部从高到低依次设有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 4;第一从动齿轮9,转动设于第二支撑板3的前侧壁上,其在一个转动周期内的连续转动时间与连续停止时间比为2:30,第一从动齿轮9的表面铰接有第一连杆13,第一连杆1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4铰接,第二连杆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15;气筒16,沿竖向固定在第三支撑板4的前侧壁上,其侧壁上开设有气口1601,活塞15滑动设于气筒16内,气筒16的底部通过通气软管17 连通有气罩18;第二从动齿轮12,与第一从动齿轮9的直径相等、且同速且同向的转动设于第二支撑板3的前侧壁上,其在一个转动周期内的连续转动时间与连续停止时间比为30:2,第二从动齿轮12的表面铰接有第三连杆20,第三连杆20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21铰接,第四连杆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罩 23;滑筒22,沿竖向固定在第三支撑板4的前侧壁上,第四连杆21滑动设于滑筒22内,且按压罩23位于滑筒22的下方。
38.本发明使用时,医护人员帮助病人躺在支撑架1的底板上,并使病人的胸口对准按
压罩23,同时掰开病人的口部,将气罩18罩在上面;接着第一从动齿轮9转动,带动第一连杆13的一端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杆14和活塞15在气筒16内上下往复滑动,气筒16侧壁上开设有气口1601,当活塞15向下滑动时,可将气筒16内的空气通过通气软管17和气罩18输送到病人口中,模拟人工呼吸,对病人进行急救;同时与第一从动齿轮9的直径相等、且同速且同向的第二从动齿轮12转动,带动第三连杆20的一端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连杆21和按压罩23沿着滑筒22上下往复滑动,当按压罩23向下滑动时,可对病人的胸口进行按压,上下往复滑动的按压罩23模拟胸部按压,对病人进行急救。
39.2,同时,直径相等、且同速且同向转动的第一从动齿轮9和第二从动齿轮 12,可以带动活塞15和按压罩23同时上下滑动,也即可以对病人同时提供人工呼吸模拟和胸部按压模拟;此外,在一个转动周期内,第一从动齿轮9的连续转动时间与连续停止时间比为2:30,第二从动齿轮12的连续转动时间与连续停止时间比为30:可以确保在一个周期内,人工呼吸模拟和胸部按压模拟的比例为2:30,符合最佳配合比例。
40.综合来看,本发明可以提供符合最佳配合比例的人工呼吸模拟和胸部按压模拟,具有较好的急救效果。
41.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急救辅助装置,还包括:减速电机5,固定设于第一支撑板2的前侧壁上;主动齿轮6,固定套设在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第三从动齿轮7,转动设于第二支撑板3的前侧壁上,且与主动齿轮6相啮合;第一不完全齿轮8,固定在第三从动齿轮7的表面上且圆心相互重合,第一不完全齿轮8与第一从动齿轮9相啮合,且其齿与非齿的比为2:30。
42.本发明中,通过减速电机5带动主动齿轮6转动,进而带动与主动齿轮6 啮合的第三从动齿轮7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不完全齿轮8转动,最终带动第一从动齿轮9转动,以此实现可控的人工呼吸模拟,减速电机5的转速决定人工呼吸模拟的速度。
43.同时,第一不完全齿轮8的齿与非齿的比为2:30,可以确保第一从动齿轮 9的转动时间与非转动时间的比为2:30,也即人工呼吸模拟时间与停止时间的比为2:30。
44.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急救辅助装置,还包括:第四从动齿轮 10,转动设于第二支撑板3的前侧壁上,且与主动齿轮6相啮合;第二不完全齿轮11,固定在第四从动齿轮10的表面上且圆心相互重合,第二不完全齿轮 11与第二从动齿轮12相啮合,且其齿与非齿的比为30:2。
45.本发明中,通过减速电机5带动主动齿轮6转动,进而带动与主动齿轮6 啮合的第四从动齿轮10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不完全齿轮11转动,最终带动第二从动齿轮12转动,以此实现可控的胸部按压模拟,减速电机5的转速决定胸部按压模拟的速度。
46.同时,第二不完全齿轮11的齿与非齿的比为30:2,可以确保第二不完全齿轮11的转动时间与非转动时间的比为30:2,也即胸部按压模拟时间与停止时间的比为30:2。
47.再结合直径相等、且同速且同向转动的第一从动齿轮9和第二从动齿轮12,可以确保当人工呼吸模拟停止时胸部按压模拟开始,当胸部按压模拟停止时人工呼吸模拟开始,且在一个周期内人工呼吸模拟和胸部按压模拟的比例为2:30,符合最佳配合比例。
48.在本实施例中,主动齿轮6、第三从动齿轮7、第四从动齿轮10、第一不完全齿轮8和第二不完全齿轮11的直径相等,且均为第一从动齿轮9的32倍,第一从动齿轮9的直径为5-6cm。
49.本发明中,第一从动齿轮9的直径为5-6cm,可以确保按压罩23的上下滑动行程也为5-6cm,符合胸部按压的标准深度要求。
50.同时,主动齿轮6、第三从动齿轮7、第四从动齿轮10、第一不完全齿轮8 和第二不完全齿轮11的直径相等,且均为第一从动齿轮9的32倍,主动齿轮6 转动一圈视为一个周期,可以带动第一从动齿轮9和第二从动齿轮12转动32 圈,也即在一个周期内实现胸部按压模拟30次和人工呼吸模拟2次。
51.在本实施例中,减速电机5的转速为3.3-4r/min。
52.本发明中,通过将减速电机5的转速设置为3.3-4r/min,可以确保第一从动齿轮9和第二从动齿轮12的转速为100-120r/min,进而可以确保胸部按压模拟的频率为100-120次/min,符合胸部按压的标准频率要求。
5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之间通过第五连杆27固定连接;支撑架1的顶板底部固定有电机24,电机24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螺杆25,螺杆25的另一端与支撑架1的底板顶部转动连接,且第一支撑板 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均与螺杆25螺纹配合连接;支撑架1的顶板底部和底板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26,滑杆26与螺杆25平行,且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均与螺杆25滑动连接。
54.本发明中,通过将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连接起来,可以确保不同齿轮之间相互位置的确定性;通过电机24带动螺杆25转动,可以带动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上下滑动,进而带动按压罩 23上下滑动,当病人躺下时,先控制按压罩23位于最低位置,再通过电机24 控制按压罩23与病人胸口贴合,方便胸部按压模拟的正常进行。
55.同时,滑杆26的设置是为了确保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的滑动方向是沿着螺杆25的。
56.在本实施例中,气罩18的表面两端通过弹性带19连接。
57.本发明中,通过弹性带19连接气罩18的表面两端,病人可以通过弹性带 19将气罩18固定在口部上,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58.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的底板顶部固定设有躺板28。
59.本发明中,通过在支撑架1的底板顶部固定设置躺板28,方便病人躺下或趴下。
60.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不完全齿轮11固定在第三从动齿轮7的表面上且圆心相互重合。
61.本发明中,把第二不完全齿轮11固定在第三从动齿轮7的表面上且圆心相互重合,一方面可以省去第四从动齿轮10的材料,另一方面省去第四从动齿轮 10可以节省空间。
6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