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14:29: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创面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吸水护创技术。


背景技术:

2.敷料是临床护创的常用材料,结合负压护创能使创面尽快愈合。现有的敷料产品很多,各有各特点。比如透气性、吸水性、利于负压清创等等。然而也有缺点,比如与创面发生粘连、不能兼顾不透气性和吸水性等。因此,研发一种集不与创面粘连、兼具有优良透气性和吸水性、利于负压清创的护创装置是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护创材料不能避免与创面粘连、不能兼顾透气和吸水性能、不利于负压清创操作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
6.以朝向创面为内,从外到内依次包括pu贴膜层、高吸水层、海绵层、硅凝胶层,所述硅凝胶层覆盖在创面上,pu贴膜层覆盖高吸水层和创面四周皮肤。
7.进一步地,pu贴膜层外表面设有吸盘,所述吸盘与高吸水层连通,所述吸盘连接有引流管。
8.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一端连接所述吸盘,其另一端设有引流接口,所述引流接口连接在负压仪的引流吸口上,所述引流接口设有内壁和外壁,外壁的内表面设有第一螺纹,内壁和外壁之间是引流吸口的容置空间,引流吸口装配在容置空间内,引流吸口外侧设有或不设有与第一螺纹匹配的第二螺纹。
9.进一步地,所述高吸水层含有sap材料。
10.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sap材料的制备过程是:
11.(1)往丙烯酸、丙烯酸钠、乙烯醇中1种或2种以上的溶液100-150份中加入交联剂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2-5份、引发剂硫酸钾1-3份,去离子水300-800份进行交联反应;
12.(2)将步骤(1)产物干燥,制成微粒;
13.(3)将步骤(2)微粒使用三氯化铝溶液或二氧化硅溶液进行表面改性;
14.(4)清洗、干燥。
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交联反应温度是70-80℃,时间45min-90min;
16.所述步骤(3)进行表面改性的温度是60-75℃,时间20-40min。
17.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层是pu海绵层;
18.按重量份计,所述pu海绵层的制备过程是:
19.(1)异氰酸酯25-40份、疏水性多元醇30-40份,60-65℃搅拌混合100-120min;
20.(3)将上一步产物、亲水性聚醚多元醇20-35份、催化剂0.2-1份、发泡剂2-5份、表面活性剂5-6份、扩链剂0.5-3份、水5-6份80-85℃搅拌混合1-2min;
21.(3)将上一步产物倒入模具中高温处理,得到内部呈三维互通结构的蜂窝状网孔,孔隙较大的pu海绵。
2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高温处理过程是:80℃-85℃处理4h,90℃处理0.5h,70-75℃处理3.5h。
23.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选自盐酸、硝酸、磷酸、硫酸、乳酸、苹果酸、柠檬酸;
24.所述交联剂选自甲醛溶液、戊二醛、脂肪醛、甲醛和三聚氰胺混合物;
25.所述甲醛和三聚氰胺混合物中,按摩尔比计,甲醛:三聚氰胺=3:1;
26.所述发泡剂选自碳酸氢钠、碳酸氢钾。
27.进一步地,所述硅凝胶层是采用医用级别的硅凝胶,其上布满小孔。
28.本发明的优点包括:设有布满小孔的硅凝胶层覆盖创面,能够避免护创装置与创面发生粘连;设有pu海绵层孔隙较大,引流效果好,适合负压操作;高吸水层能够保证创面的脏污有害物质被快速大量吸收,保持创面卫生和合适的湿度条件。
附图说明
2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0.图1是本发明结构侧面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硅凝胶层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引流接口结构示意图。
33.pu贴膜层1、高吸水层2、海绵层3、硅凝胶层4、小孔41、吸盘5、引流管6、内壁61、外壁62。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以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35.实施例1
36.如图1所示,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以朝向创面为内,从外到内依次包括pu贴膜层1、高吸水层2、海绵层3、硅凝胶层4,所述硅凝胶层4覆盖在创面上,pu贴膜层1覆盖高吸水层2和创面四周皮肤。
37.所述pu贴膜层1外表面设有吸盘5,所述吸盘5与高吸水层2连通,所述吸盘5连接有引流管6。引流管6连接到负压仪上。
38.所述引流管6一端连接所述吸盘5,其另一端设有引流接口,所述引流接口连接在负压仪的引流吸口上,如图3所示,所述引流接口设有内壁61和外壁62,外壁的内表面设有第一螺纹,内壁61和外壁62之间是引流接口的容置空间,引流吸口装配在容置空间内,引流吸口外侧设有或不设有与第一螺纹匹配的第二螺纹。
39.所述高吸水层2含有sap材料,生产时可以通过调节其厚度、sap材料含量来控制高吸水层的吸收率,从而生产出不同规格的高吸水层2,满足不同护创需求。
40.按重量份计,sap材料的制备过程是:
41.(1)往丙烯酸、丙烯酸钠的溶液100份中加入交联剂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5份、
引发剂硫酸钾2份,去离子水300份进行交联反应;
42.(2)将步骤(1)产物干燥,制成微粒;
43.(3)将步骤(2)微粒使用三氯化铝溶液进行表面改性;
44.(4)清洗、干燥。
45.所述步骤(1)中的交联反应温度是80℃,时间90min;
46.所述步骤(3)进行表面改性的温度是75℃,时间40min。
47.所述海绵层是pu海绵层;
48.按重量份计,所述pu海绵层的制备过程是:
49.(1)异氰酸酯40份、疏水性多元醇35份,60-65℃搅拌混合120min;
50.(2)将上一步产物、亲水性聚醚多元醇35份、催化剂0.2份、发泡剂2份、表面活性剂6份、扩链剂3份、水5份85℃搅拌混合2min;
51.(3)将上一步产物倒入模具中高温处理,得到内部呈三维互通结构的蜂窝状网孔,孔隙较大的pu海绵。
52.所述步骤(3)高温处理过程是:85℃处理4h,90℃处理0.5h,75℃处理3.5h。
53.所述催化剂选自盐酸;
54.所述交联剂选自甲醛溶液;
55.所述发泡剂选自碳酸氢钠。
56.如图2所示所述硅凝胶层4是采用医用级别的硅凝胶,其上布满小孔41。
57.使用时,将硅凝胶层4的离型纸撕掉后,将其覆盖在创面上,然后覆盖pu海绵层、含sap材料的高吸水层2,将pu贴膜1上的背衬层撕掉后覆盖在高吸水层2和创面周围皮肤上,若需要负压清创,可以在pu贴膜层1外表面固定吸盘,引流管6引流接口的内壁61插入引流吸口内,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匹配,实现引流管6连接到负压仪等系统,负压清创治疗能够拉拢缩小伤口面积,排除感染物质,减轻水肿,促进血液循环,细胞拉伸,促进肉芽组织形成等优点。
58.实施例2
59.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按重量份计,sap材料的制备过程是:
60.(1)往丙烯酸、乙烯醇的溶液120份中加入交联剂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5份、引发剂硫酸钾3份,去离子水600份进行交联反应;
61.(2)将步骤(1)产物干燥,制成微粒;
62.(3)将步骤(2)微粒使用三氯化铝溶液或二氧化硅溶液进行表面改性;
63.(4)清洗、干燥。
64.所述步骤(1)中的交联反应温度是80℃,时间60min;
65.所述步骤(3)进行表面改性的温度是60℃,时间40min。
66.所述海绵层是pu海绵层;
67.按重量份计,所述pu海绵层的制备过程是:
68.(1)异氰酸酯30份、疏水性多元醇40份,65℃搅拌混合120min;
69.(2)将上一步产物、亲水性聚醚多元醇35份、催化剂0.2份、发泡剂5份、表面活性剂5份、扩链剂0.5份、水5份80℃搅拌混合1min;
70.(3)将上一步产物倒入模具中高温处理,得到内部呈三维互通结构的蜂窝状网孔,
孔隙较大的pu海绵。
71.所述步骤(3)高温处理过程是:85℃处理4h,90℃处理0.5h,75℃处理3.5h。
72.所述催化剂选自硫酸;
73.所述交联剂选自甲醛溶液;
74.所述发泡剂选自碳酸氢钾。
75.实施例3
76.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按重量份计,sap材料的制备过程是:
77.(1)往乙烯醇溶液150份中加入交联剂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5份、引发剂硫酸钾3份,去离子水600份进行交联反应;
78.(2)将步骤(1)产物干燥,制成微粒;
79.(3)将步骤(2)微粒使用二氧化硅溶液进行表面改性;
80.(4)清洗、干燥。
81.所述步骤(1)中的交联反应温度是70℃,时间50min;
82.所述步骤(3)进行表面改性的温度是75℃,时间20min。
83.所述海绵层是pu海绵层;
84.按重量份计,所述pu海绵层的制备过程是:
85.(1)异氰酸酯40份、疏水性多元醇30份,60℃搅拌混合120min;
86.(2)将上一步产物、亲水性聚醚多元醇35份、催化剂1份、发泡剂5份、表面活性剂6份、扩链剂3份、水6份85℃搅拌混合2min;
87.(3)将上一步产物倒入模具中高温处理,得到内部呈三维互通结构的蜂窝状网孔,孔隙较大的pu海绵。
88.所述步骤(3)高温处理过程是:85℃处理4h,90℃处理0.5h,70℃处理3.5h。
89.所述催化剂选自盐酸;
90.所述交联剂选自甲醛和三聚氰胺混合物;
91.所述甲醛和三聚氰胺混合物中,按摩尔比计,甲醛:三聚氰胺=3:1;
92.所述发泡剂选自碳酸氢钾。
93.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