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带拉筋的钢管混凝体预应力检测设备

2022-11-23 14:02: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应力检测设备,特别是一种带拉筋的钢管混凝体预应力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混凝体是建筑材料中的一种,混凝体是以胶凝材料、水和骨料为主要成分,按适当比例混合,进行搅拌、浇筑成型后,由胶凝材料固结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也叫混凝土,按胶凝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钢管混凝体是内部装有钢筋的管状混凝土材料,其中钢筋中设有拉筋,主要是为提高钢筋骨架的整体性而起拉结作用,增加了钢管混凝体的整体强度以及抗压能力,钢管混凝体在生产完毕后,需要进行预应力检测。
3.目前,现有技术中切实提出了一些应用于钢管混凝体的预应力检测装置,但是仍然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无法解决:
4.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体预应力检测装置【申请号:cn201920903183.6;公开号:cn210375958u】。这种建筑施工用混凝体预应力检测装置(以下称为对比例一),其通过电机的工作开启,电机上齿轮的传动,使得定位管在轴承座中和顶板作相对旋转运动,在定位管和导向杆的螺纹旋转运动作用下,导向杆带着承压板在立柱上进行升降运动,改变承压块和承接座之间的间距,随着承压块对承接座上的试块混凝体进行加压,来进行检测,但是该装置仅能够对方块状的混凝体进行测试,无法适用于管状混凝体的检测。
5.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污水管道抗压力检测设备【申请号:cn202020338712.5;公开号:cn213068464u】,这种污水管道抗压力检测设备(以下称为对比例二),其通过电机驱动蜗杆转动,从而在蜗轮的作用下驱动轴辊转动,进而实现不同按压件的位置调节,通过设置的蜗轮及蜗杆配合,具有自锁效应,对比例二的设备能够对管状的物件进行压力检测,同样能够用在钢管混凝土的检测领域,解决了对比例一中存在的问题,对比例二的设备虽然能够在按压件的位置调节后进行自锁,其是通过涡轮表面的齿牙与蜗杆表面的螺纹之间的静摩擦力进行自锁的,在外力的作用下,轴辊仍能够轻易转动,而且轴辊停下来后,难以保证按压件的底面处在水平的状态,在按压件接触到钢管混凝土后,由于底面不平齐,造成部分底面先接触到钢管混凝土,这样很容易使按压件带动辊轴旋转,致使按压件的位置发生改变,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而且钢管混凝土在测试过程中,也是需要旋转来对其他位置进行测试。
6.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石油管道焊接辅助装置【申请号:cn202122397003.1;公开号:cn216656968u】,这种石油管道焊接辅助装置(以下称为对比例三),其通过底部转辊与链轮和链条配合,能够带动管道旋转,从而能够用在旋转钢管混凝土的场合,但是在测试过程中,底部的转辊设置有两组,造成钢管混凝土的底部得不到支撑,在压力测试的过程中,底部悬空的旋转钢管混凝土被压断裂的可能性较大,这样进行的
不是预应力检测,钢管混凝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底部是与土层接触,有土层的支撑,因此在缺少底部支撑的状况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不够客观,而且两侧转辊的位置固定,不可调节两组转辊的距离,在面对内径较窄的钢管混凝土时,得不到转辊的支撑,一旦可以调节,那么链条也需要变长,两侧转辊的移动容易造成链条松动或断裂。
7.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管道维修的支撑装置【申请号:cn202122516985.1;公开号:cn216504980u】,这种用于水利管道维修的支撑装置(以下称为对比例四),其通过传动箱上的传动齿轮旋转通过传动皮带带动第一从动轮旋转,第一从动轮旋转再通过传动皮带带动第二从动轮旋转,第二从动轮旋转通过连接轴旋转,从而带动放置在制动轮上的水利管道旋转,方便其进行检修,对比例四也能够对管道进行旋转,虽然通过皮带传动,但是制动轮的位置也不可调节,如果两侧的制动轮能够调节并靠近,势必会造成下方的皮带被拉长,很容易断裂,而且如果两侧的制动轮能够调节并远离,也将皮带拉长,再者皮带被缩近,也会造成皮带松动起不到传递动力的作用,因此对比例三和对比例四存在的问题一样,都无法进行支撑调节,无法适应不同外径的钢管混凝土,而且采用皮带或链条传递动力,均无法适应能够调节的转辊或制动轮,而如果每一个转辊或制动轮都设置电机作为单独的动力源,势必会增加设备成本和电力成本,而且单独的电机难以保证转速相同,部分转速较慢的转辊或制动轮作用在钢管混凝土上,会变成拖累,给转速更快的转辊或制动轮带来阻力。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拉筋的钢管混凝体预应力检测设备,该带拉筋的钢管混凝体预应力检测设备能够检测轴辊底部的按压件是否水平,且在按压件选择完毕后,对轴辊进行刚性定位,并通过三组支撑辊进行支撑,而且能够在下方对钢管混凝体进行支撑,防止钢管混凝体的底部悬空。
9.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10.一种带拉筋的钢管混凝体预应力检测设备,包括底座、上板、轴辊本体、按压件本体和电机本体,所述上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输出轴固定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竖板,所述竖板的表面固定有水平检测定位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固定有安装板、斜板和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三液压杆的输出轴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一侧固定有框架,所述斜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框架和支架的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的一侧分别固定有旋转杆和转动杆,所述框架的下方和支架的一侧均固定有调节机构以及限位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同步传动机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和升降板的顶部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还贯穿开设有通槽。
1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开启主电机带动升降板向下运动,使下方的调节螺杆通过同步传动机构带动两侧上方的调节螺杆开始旋转,框架下降,且两侧的支架相互远离,扩大支撑空间,钢管混凝体的外径较小,只需开启主电机带动升降板向上运动,然后框架上升,两侧的支架相互靠近,缩小支撑空间,使用电机本体带动轴辊本体转动,来选择不同的按压件本体,水平检测定位机构进行定位,让按压件本体的底面保持水平状态,然后进行测试,如果需要对钢管混凝体进行旋转,只需开启驱动电机带动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旋转,
对钢管混凝体进行稳定翻转,同时在调节框架和支架的过程中,当框架向上运动,而支架相互靠近时,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相互靠近,皮带支撑组件对传动皮带进行支撑,防止传动皮带变松,也能够避免传动皮带断裂。
12.所述水平检测定位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二液压杆、定位柱、定位孔、红外发射器、通孔和无线红外接收器,所述支撑板固定在竖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液压杆和红外发射器分别固定在支撑板的上下两侧,所述定位柱与第二液压杆的输出轴固定,且定位孔开设在轴辊本体的表面,所述通孔贯穿开设在竖板的表面,所述无线红外接收器固定在轴辊本体的表面。
13.采用以上结构,有效防止轴辊本体旋转,而且使下方的按压件本体的底面处于水平状态。
14.所述无线红外接收器的数量与按压件本体的数量相同,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与无线红外接收器的数量相同。
15.采用以上结构,以便对不同数量的按压件本体进行定位。
16.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架、调节螺杆和移动套管,所述固定架的数量为三组并分别固定在底座和斜板的顶部,所述调节螺杆贯穿固定架并与其贯穿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套管的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调节螺杆与移动套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套管分别与框架和支架固定,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主电机,且主电机的输出轴与下方的所述调节螺杆通过皮带和皮带盘传动连接。
17.采用以上结构,改变框架和支架的位置,适应不同外径的钢管混凝体。
18.所述同步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形齿轮、驱动杆、传动杆、万向轴、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在调节螺杆的底端,所述驱动杆与底座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与斜板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万向轴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杆和传动杆固定,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在驱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固定在传动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低处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且第三锥形齿轮与高处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
19.采用以上结构,使框架上升的同时,两侧的支架相互靠近,且形成的支撑面在同一圆心上。
20.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外管和活动柱,所述外管的数量为三组并分别固定在底座和斜板的顶部,所述活动柱与外管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活动柱的另一端与框架或支架固定。
21.采用以上结构,其能够避免框架或支架旋转。
22.所述外管的两侧均开设有竖向槽,所述活动柱的两侧均固定有活动块,且活动块与竖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23.采用以上结构,其能够对移动套管的运动范围进行限位,防止移动套管脱离调节螺杆的表面。
24.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传动皮带和皮带支撑组件,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升降板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与旋转杆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分别固定在旋转杆和转动杆的表面,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均与传动皮带的表面滚动连接。
25.采用以上结构,驱动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同步转动。
26.所述皮带支撑组件包括滑轨、滑动块、滑套管、支撑杆、压缩弹簧和支撑轮,所述滑轨的数量为两组分别固定在安装板的两侧,所述活动块与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套管固定在活动块一侧的表面,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组并上下设置,所述支撑杆与滑套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侧的所述支撑杆固定,所述支撑轮与支撑杆转动连接。
27.采用以上结构,用于对传动皮带进行支撑,并防止其断裂。
28.所述通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旋转杆贯穿下方的所述移动块并与其贯穿处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贯穿上方的移动块并与其贯穿处转动连接,所述通槽内壁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柱,且移动块与限位柱的表面滑动连接。
29.采用以上结构,为旋转杆和转动杆提供支点,而且避免移动块从通槽的内部脱离。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带拉筋的钢管混凝体预应力检测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31.1、本发明通过水平检测定位机构能够在轴辊停下来后,检测轴辊底部的按压件是否水平,且在按压件选择完毕后,对轴辊进行刚性定位,有效防止轴辊旋转,同时按压件的底面处于水平状态,避免出现歪斜的状况,解决了现有的一些管道检测装置在测试过程中,由于难以保证按压件底面的水平,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问题。
32.2、本发明通过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框架和支架的位置,从而调节支撑辊的支撑位置,适应不同外径的钢管混凝体,同时通过三组支撑辊进行支撑,而且能够在下方对钢管混凝体进行支撑,防止钢管混凝体的底部悬空,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同时通过同步传动机构能够控制所有的调节螺杆一起旋转,来同步调节框架和支架,使所有的支撑辊的支撑面保持在同一圆心上,增加支撑的稳定性。
33.3、本发明通过动力机构能够带动所有的支撑辊一起转动,而且支撑辊的旋转方向、转速均相同,避免单独设置电机带来设备成本和电力成本上涨的状况,同时该检测设备能够通过皮带支撑组件对传动皮带进行支撑,防止传动皮带变得松弛,而且皮带支撑组件也能够进行收缩,防止变紧的传动皮带断裂,从而使传动皮带能够适应移动的支撑辊。
附图说明
34.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2是本发明工作时的示意图。
36.图3是本发明中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4是本发明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8.图5是本发明中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6是本发明中调节机构和同步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0.图7是本发明中升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8是本发明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2.图9是本发明中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0是本发明中安装板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1是本发明中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2是本发明中动力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6.图中,1、底座;2、上板;3、第一液压杆;4、升降台;5、竖板;6、轴辊本体;7、按压件本
体;8、电机本体;9、水平检测定位机构;91、支撑板;92、第二液压杆;93、定位柱;94、定位孔;95、红外发射器;96、通孔;97、无线红外接收器;10、安装板;11、斜板;12、第三液压杆;13、升降板;14、框架;15、第一支撑辊;16、支架;17、第二支撑辊;18、旋转杆;19、转动杆;20、调节机构;201、固定架;202、调节螺杆;203、移动套管;21、同步传动机构;211、第一锥形齿轮;212、驱动杆;213、传动杆;214、万向轴;215、第二锥形齿轮;216、第三锥形齿轮;22、限位机构;221、外管;222、活动柱;223、竖向槽;224、活动块;23、动力机构;231、驱动电机;232、第一皮带轮;233、第二皮带轮;234、传动皮带;235、皮带支撑组件;2351、滑轨;2352、滑动块;2353、滑套管;2354、支撑杆;2355、压缩弹簧;2356、支撑轮;24、通槽;25、移动块;26、限位柱;27、主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47.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48.如图1-图12所示,本带拉筋的钢管混凝体预应力检测设备,包括底座1、上板2、轴辊本体6、按压件本体7和电机本体8,上板2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上板2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液压杆3,第一液压杆3的输出轴固定有升降台4,升降台4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竖板5,轴辊本体6与竖板5转动连接,电机本体8固定在竖板5的一侧,且电机本体8与轴辊本体6通过皮带和皮带盘传动连接,竖板5的表面固定有水平检测定位机构9,底座1的顶部分别固定有安装板10、斜板11和第三液压杆12,斜板11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第三液压杆12的输出轴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板13,升降板13的一侧固定有框架14,斜板11的一侧设置有支架16,框架14和支架16的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辊15和第二支撑辊17,第一支撑辊15和第二支撑辊17的一侧分别固定有旋转杆18和转动杆19,框架14的下方和支架16的一侧均固定有调节机构20以及限位机构22,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同步传动机构21,安装板10的一侧和升降板13的顶部设置有动力机构23,安装板10的表面还贯穿开设有通槽24。
49.水平检测定位机构9包括支撑板91、第二液压杆92、定位柱93、定位孔94、红外发射器95、通孔96和无线红外接收器97,支撑板91固定在竖板5的一侧,第二液压杆92和红外发射器95分别固定在支撑板91的上下两侧,用于将第二液压杆92和红外发射器95固定在高处,定位柱93与第二液压杆92的输出轴固定,且定位孔94开设在轴辊本体6的表面,通孔96贯穿开设在竖板5的表面,竖板5的表面还预留有穿过第二液压杆92输出轴的孔洞,无线红外接收器97固定在轴辊本体6的表面,在轴辊本体6旋转的过程中,其带动表面的无线红外接收器97旋转,同时红外发射器95发射的红外线能够穿过通孔96,由于每一个无线红外接收器97均对应一个按压件本体7,当其中一个无线红外接收器97接收到红外信号后,则说明该无线红外接收器97对应的按压件本体7处于水平状态,如果该按压件本体7是需要的,此时便可停止电机本体8,同时该无线红外接收器97旁边的定位孔94与定位柱93相互对齐,开启第二液压杆92,其输出轴伸长带动定位柱93进入定位孔94的内部,来对轴辊本体6进行刚性固定,有效防止轴辊本体6旋转,而且使下方的按压件本体7的底面处于水平状态,无线红外接收器97的数量与按压件本体7的数量相同,定位孔94的数量与无线红外接收器97的数量相同,在实际情况下,按压件本体7的数量是不定的,有可能是四个,有可能是五个或以上,因此无线红外接收器97、定位孔94的数量需要跟按压件本体7的数量相同,以便对不同
数量的按压件本体7进行定位,同时无线红外接收器97通过无线网接入外接的集成控制器,而且电机本体8以及第二液压杆92的油泵均由集成控制器进行控制,以便提升整个检测定位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50.调节机构20包括固定架201、调节螺杆202和移动套管203,固定架201的数量为三组并分别固定在底座1和斜板11的顶部,调节螺杆202贯穿固定架201并与其贯穿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移动套管203的内部设有内螺纹,调节螺杆202与移动套管203的内壁螺纹连接,移动套管203分别与框架14和支架16固定,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主电机27,且主电机27的输出轴与下方的调节螺杆202通过皮带和皮带盘传动连接,主电机27的输出轴和下方的调节螺杆202表面均固定有皮带盘,开启主电机27带动下方的调节螺杆202转动,当调节螺杆202旋转的过程中,其上方的移动套管203能够通过螺纹在调节螺杆202的表面移动,从而改变框架14和支架16的位置,来调节第一支撑辊15和第二支撑辊17的位置,但是三个调节螺杆202无法保证同步旋转,而且三个移动套管203的移动距离也无法得到保证,容易造成框架14和支架16不同步,形成的支撑面不在一个同心圆上,因此同步传动机构21包括第一锥形齿轮211、驱动杆212、传动杆213、万向轴214、第二锥形齿轮215和第三锥形齿轮216,第一锥形齿轮211固定在调节螺杆202的底端,驱动杆212与底座1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传动杆213与斜板11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万向轴214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杆212和传动杆213固定,第二锥形齿轮215固定在驱动杆212的一端,第三锥形齿轮216固定在传动杆213的另一端,第二锥形齿轮215与低处的第一锥形齿轮211相啮合,且第三锥形齿轮216与高处的第一锥形齿轮211相啮合,开启主电机27使下方的调节螺杆202开始旋转,然后下方的调节螺杆202通过其底部的第一锥形齿轮211带动两侧的第二锥形齿轮215旋转,之后第二锥形齿轮215带动驱动杆212转动,然后驱动杆212通过万向轴214带动传动杆213旋转,传动杆213通过第三锥形齿轮216带动上方的第一锥形齿轮211和调节螺杆202旋转,使上方的移动套管203带动两侧的支架16开始运动,实现同步传递动力的效果,来同步调节第一支撑辊15和两侧的第二支撑辊17,由于下方的调节螺杆202与两侧调节螺杆202的旋转方向不同,比如下方的调节螺杆202顺时针旋转,在同步传动机构21的作用下,两侧的调节螺杆202会逆时针旋转,旋转方向不同,因此需要下方的调节螺杆202的螺纹方向与上方的调节螺杆202的螺纹方向相反,但是螺纹的螺距要相同,才能够保证框架14上升的同时,两侧的支架16相互靠近,且形成的支撑面在同一圆心上。
51.由于框架14或支架16缺少限位,调节螺杆202在转动过程中,有可能造成框架14或支架16和移动套管203旋转,使移动套管203原地打转而无法移动,为此便设计了限位机构22,限位机构22包括外管221和活动柱222,外管221的数量为三组并分别固定在底座1和斜板11的顶部,活动柱222与外管221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活动柱222的另一端与框架14或支架16固定,活动柱222能够在外管221的内壁滑动,从而能够避免框架14或支架16旋转,同时为了对移动套管203的运动范围进行限位,防止移动套管203脱离调节螺杆202的表面,外管221的两侧均开设有竖向槽223,活动柱222的两侧均固定有活动块224,且活动块224与竖向槽223的内壁滑动连接,当移动套管203即将脱离调节螺杆202的表面时,活动块224与竖向槽223最上方的内壁触碰,来防止移动套管203继续运动。
52.动力机构23包括驱动电机231、第一皮带轮232、第二皮带轮233、传动皮带234和皮带支撑组件235,驱动电机231固定在升降板13的顶部,驱动电机231与旋转杆18通过齿轮传
动连接,第一皮带轮232和第二皮带轮233分别固定在旋转杆18和转动杆19的表面,第一皮带轮232和第二皮带轮233均与传动皮带234的表面滚动连接,开启驱动电机231,其输出轴通过齿轮带动旋转杆18转动连接,之后旋转杆18通过第一皮带轮232和传动皮带234带动第二皮带轮233旋转,此时第二皮带轮233带动转动杆19转动,从而驱动第一支撑辊15和第二支撑辊17同步转动,无需多个独立的电机,虽然能够通过一个驱动电机231带动所有的第一支撑轮2356和第二支撑轮2356旋转,但是框架14和支架16是能够进行移动调节的,如果传动皮带234过紧,调节过程中旋转杆18带动第一皮带轮232移动位置,同时转动杆19带动第二皮带轮233移动,从而扯断传动皮带234,或者使传动皮带234变松,因此设计了皮带支撑组件235,皮带支撑组件235包括滑轨2351、滑动块2352、滑套管2353、支撑杆2354、压缩弹簧2355和支撑轮2356,滑轨2351的数量为两组分别固定在安装板10的两侧,活动块224与滑轨2351的表面滑动连接,滑套管2353固定在活动块224一侧的表面,支撑杆2354的数量为两组并上下设置,支撑杆2354与滑套管2353的内壁滑动连接,压缩弹簧2355的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侧的支撑杆2354固定,支撑轮2356与支撑杆2354转动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上下两个支撑轮2356贴合传动皮带234的表面,当传动皮带234变松的过程中,压缩弹簧2355的反作用力通过支撑杆2354和支撑轮2356作用在传动皮带234上,使传动皮带234向外张紧,反之传动皮带234变紧后,传动皮带234向内敛收,此时上下两组支撑轮2356向滑套管2353靠近,并使支撑杆2354克服压缩弹簧2355的作用力向滑套管2353的内部收缩,存有收缩的空间,也避免传动皮带234断裂,从而适应传动皮带234变松或变紧的场合,以使动力机构23能够顺利的带动所有的支撑辊一起转动。
53.由于旋转杆18和转动杆19较长,在远离第一支撑辊15或第二支撑辊17的一侧缺少支撑,因此通槽2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25,旋转杆18贯穿下方的移动块25并与其贯穿处转动连接,转动杆19贯穿上方的移动块25并与其贯穿处转动连接,移动块25能够在通槽24的内部滑动,并为旋转杆18和转动杆19提供支点,防止旋转杆18或转动杆19弯曲,同时为了避免移动块25从通槽24的内部脱离,通槽24内壁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柱26,且移动块25与限位柱26的表面滑动连接。
5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果钢管混凝体的外径较大,开启主电机27,其带动输出轴上的皮带盘旋转,然后通过皮带带动下方的调节螺杆202表面的皮带盘旋转,使下方的调节螺杆202开始旋转,然后由于移动套管203内部的螺纹与调节螺杆202表面的螺纹相连接,此时位于下方的移动套管203在螺纹作用下做向下的运动,其带动升降板13向下运动,然后下方的调节螺杆202通过其底部的第一锥形齿轮211带动其两侧的第二锥形齿轮215旋转,之后两边的第二锥形齿轮215带动其相对应的驱动杆212转动,然后驱动杆212通过万向轴214带动上方的传动杆213旋转,传动杆213通过第三锥形齿轮216带动上方的第一锥形齿轮211和调节螺杆202旋转,从而使上方两侧的移动套管203带动两侧的支架16开始运动,此时框架14下降,两侧的支架16相互远离,扩大支撑空间,同时框架14和支架16同步运动,来使第一支撑辊15和第二支撑辊17处在同一圆心上,如果钢管混凝体的外径较小,只需开启主电机27带动升降板13向上运动,然后框架14上升,两侧的支架16相互靠近,缩小支撑空间,从而适应不同外径的钢管混凝体,而且当升降板13的位置调节完毕后,开第三液压杆12,其输出轴伸长抵住升降板13的下方,来对升降板13进行支撑,防止升降板13、框架14和第一支撑辊15的重力均作用在移动套管203内壁的螺纹上,第三液压杆12起到在调节后进行支撑的作
用,同时钢管混凝体的底部也得到了支撑,使支撑更加稳固,然后将钢管混凝体放在支撑辊上,开始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使用电机本体8带动轴辊本体6转动,来选择不同的按压件本体7,按压件本体7底面的弧形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要做到面积不同,而且弧形槽内径也要不同,按压件本体7旋转完毕后,使用水平检测定位机构9进行定位,让按压件本体7的底面保持水平状态,之后开启第一液压杆3,其输出轴伸长带动升降台4向下运动,来带动轴辊本体6和按压件本体7一起下降,来对钢管混凝体进行按压,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按压件本体7得到了定位,防止其随转动;如果需要对钢管混凝体进行旋转,只需开启驱动电机231带动旋转杆18转动,然后通过第一皮带轮232和第二皮带轮233带动转动杆19转动,从而使第一支撑辊15和第二支撑辊17旋转的方向和速度相同,对钢管混凝体进行稳定翻转,同时在调节框架14和支架16的过程中,当框架14向上运动,而支架16相互靠近时,第一皮带轮232与第二皮带轮233相互靠近,皮带支撑组件235对传动皮带234进行支撑,防止传动皮带234变松,而且第一皮带轮232和第二皮带轮233均有向上运动的距离,使得滑套管2353带动滑动块2352在滑轨2351的表面向斜上运动,反之,当传动皮带234变紧,支撑轮2356带动支撑杆2354收缩,使传动皮带234存有缩回的空间,防止传动皮带234断裂,而且滑动块2352在滑轨2351的表面向斜下运动。
5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