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榨汁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01:53: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汁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榨汁机结构。


背景技术:

2.榨汁机是一种可将蔬果榨成果汁的设备。榨汁机需要将蔬果插入到下榨头上,通过榨汁机内部的动力装置带动下榨头转动 ,并将蔬果向上榨头挤压;榨汁机在榨汁过程中,全凭手感进行开关停机,容易导致电机持续高负荷工作,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电机使用寿命长的榨汁机结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榨汁机结构, 它包括有大杯和顶杆;所述大杯内腔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榨头和表面布满通孔的下榨头;所述上榨头旋扣固定在大杯的顶端面;
6.所述大杯的底部设置有杯底孔;底座的内部固定有顶杆、电机和变速箱;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在变速箱的输入端;变速箱的输出端固定有传动轴;所述顶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管内螺纹;所述管内螺纹与外螺管的外螺纹螺纹连接;顶杆从下至上穿过杯底孔后连接固定在下榨头上;
7.所述传动轴穿过外螺管后与顶杆的内腔滑动连接;
8.所述顶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挡环;底座设置有沿高度方向上排列的两个微动开关;所述外挡环设置在两个微动开关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外部套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卡入固定在杯底孔内。
10.进一步地,所述大杯的内底壁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凸形;所述凸形呈圆锥形状;所述杯底孔设置在凸形的顶端。
11.进一步地,所述下榨头的底部设置有多边形定位孔;所述顶杆的杆身与多边形定位孔相匹配;所述顶杆的顶端插入到多边形定位孔内。
12.进一步地,底座的内部固定有直流锂电池和usb充电模块。
13.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榨汁机结构,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上榨头的外表面带有把手的杯盖;榨汁动作为:电机驱动后通过变速箱和传动轴带动顶杆转动;顶杆转动后管内螺纹相对外螺管的外螺纹转动,使得顶杆和下榨头相对外螺管螺旋上升;插入到下榨头的蔬果在被上榨头顶紧后下榨头相对蔬果转动进行榨汁,果汁通过下榨头的通孔落入到大杯上;在顶杆持续上升过程中,直到外挡环触碰到上方的微动开关后,电机带动顶杆旋转,使得下榨头下降,直到外挡环触碰到下方的微动开关,电机马上再次反转1秒进行复位,完成整个榨汁过程;要说明的是,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电源键和启动键;按下电源键,电源灯亮起,同时机器进行复位,复位后榨汁机处于待机状态;在待机状态下,按下启动键,机器进行上述榨汁动作;该结构中能够通过上下两个微动开关
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减少电机持续高负荷工作的情况,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拆出大杯和底座后的结构图;
17.图4是顶杆、传动轴和密封圈之间连接的剖面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杯盖;2、上榨头;3、下榨头;301、多边形定位孔; 4、大杯;
20.401、杯底孔;402、凸形;5、底座;6、顶杆;601、管内螺纹;
21.602、外挡环;7、传动轴;8、密封圈;9、微动开关;10、电机;
22.11、外螺管;12、变速箱;13、放汁口盖;14、操作面板;1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4.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榨汁机结构,它包括有大杯4和顶杆6;所述大杯4内腔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榨头2和表面布满通孔的下榨头3;所述上榨头2旋扣固定在大杯4的顶端面;上榨头2和下榨头3均为壳体结构,与现有技术无本质区别,故此不详说;
25.所述大杯4的底部设置有杯底孔401;底座5的内部固定有顶杆6、电机10和变速箱12;所述电机10输出端固定在变速箱12的输入端;变速箱12的输出端固定有传动轴7;所述顶杆6的外表面设置有管内螺纹601;所述管内螺纹601与外螺管11的外螺纹螺纹连接;顶杆6从下至上穿过杯底孔401后连接固定在下榨头3上;
26.所述传动轴7穿过外螺管11后与顶杆6的内腔滑动连接;
27.所述顶杆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挡环602;底座5设置有沿高度方向上排列的两个微动开关9;所述外挡环602设置在两个微动开关9之间;底座5上固定有轴承15;顶杆6通过轴承15提高旋转的同心度;
28.底座5的内部固定有直流锂电池,并设置有usb充电模块;
29.上榨头2的外表面带有把手的杯盖1;电机10驱动后通过变速箱12和传动轴7带动顶杆6转动;顶杆6转动后管内螺纹601相对外螺管11的外螺纹转动,使得顶杆6和下榨头3相对外螺管11螺旋上升;插入到下榨头3的蔬果在被上榨头2顶紧后下榨头3相对蔬果转动进行榨汁,果汁通过下榨头3的通孔落入到大杯4上;在大杯4的放汁口设置有放汁口盖13;放汁口盖13设置有密封垫用于密封放汁口盖13;
30.在顶杆6持续上升过程中,直到外挡环602触碰到上方的微动开关9后,电机10带动顶杆6旋转,使得下榨头3下降,直到外挡环触碰到下方的微动开关9,电机10马上再次反转1秒进行复位,完成整个榨汁过程;要说明的是,操作面板14上设置有电源键和启动键;按下电源键,电源灯亮起,同时机器进行复位,复位后榨汁机处于待机状态;在待机状态下,按下启动键,机器进行上述榨汁动作;在突然断电情况下,造成中途停止榨汁,再次接上开启电源后,榨汁机首先进行复位,复位过程中按启动键无效;该结构中能够通过上下两个微动开关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减少电机持续高负荷工作的情况,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31.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顶杆6的外部套有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卡入固定在杯底孔401内;通过密封圈8密封杯底孔401与顶杆6之间缝隙,提高杯底孔401与之间大杯4的密封效果;当然也可以在底座5与顶杆6之间的缝隙设置多一个密封圈8,达到双重密封,能够保护底座5内部的电器元件。
32.如图1和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大杯4的内底壁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凸形402;所述凸形402呈圆锥形状;所述杯底孔401设置在凸形402的顶端;通过杯底孔401设置在一个高于大杯4内底壁一定高度的位置处,降低杯底孔401漏液风险。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榨头3的底部设置有多边形定位孔301;所述顶杆6的杆身与多边形定位孔301相匹配;所述顶杆6的顶端插入到多边形定位孔301内;顶杆6插入固定在多边形定位孔301内,能够使得下榨头3与顶杆6同步转动;而且采用插接的形式,方便下榨头3的拆装。
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底座5的内部固定有直流锂电池和usb充电模块。
35.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上榨头的外表面带有把手的杯盖;电机驱动后通过变速箱和传动轴带动顶杆转动;顶杆转动后管内螺纹相对外螺管的外螺纹转动,使得顶杆和下榨头相对外螺管螺旋上升;插入到下榨头的蔬果在被上榨头顶紧后下榨头相对蔬果转动进行榨汁,果汁通过下榨头的通孔落入到大杯上;在顶杆持续上升过程中,直到外挡环触碰到上方的微动开关后,电机带动顶杆旋转,使得下榨头下降,直到外挡环触碰到下方的微动开关,电机马上再次反转秒进行复位,完成整个榨汁过程;要说明的是,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电源键和启动键;按下电源键,电源灯亮起,同时机器进行复位,复位后榨汁机处于待机状态;在待机状态下,按下启动键,机器进行上述榨汁动作;在突然断电情况下,造成中途停止榨汁,再次接上开启电源后,榨汁机首先进行复位,复位过程中按启动键无效;该结构中能够通过上下两个微动开关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减少电机持续高负荷工作的情况,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通过密封圈密封杯底孔与顶杆之间缝隙,提高杯底孔与之间大杯的密封效果;当然也可以在底座与顶杆之间的缝隙设置多一个密封圈,达到双重密封,能够保护底座内部的电器元件;通过杯底孔设置在一个高于大杯内底壁一定高度的位置处,降低杯底孔漏液风险;顶杆插入固定在多边形定位孔内,能够使得下榨头与顶杆同步转动;而且采用插接的形式,方便下榨头的拆装。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