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两栖类生境浮岛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01:06: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生态环境修复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两栖类生境浮岛。


背景技术:

2.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当水域出现两栖类动物,如青蛙数量减少,会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生态平衡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降低两栖类动物卵体死亡率,本技术提供一种两栖类生境浮岛。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两栖类生境浮岛,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两栖类生境浮岛,包括浮框,所述浮框内侧固设有隔杆,当浮框放于水面后,所述隔杆表面的上方位于水面上方,所述隔杆将浮框内腔分隔成过渡区和内区,所述浮框和隔杆之间固设有隔网,当浮框放于水面后,所述隔网存在位于水面下方的部分,所述隔网位于内区且与浮框和隔杆连接处的间隙不大于隔网网孔直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栖类动物产卵时,能进入过渡区,越过隔杆后,进入隔网上方,在隔网上方进行产卵,由于隔网网孔较小,两栖类动物的卵体会位于隔网上方,水体内的鱼类不能进入内区,能避免卵体被水体内以卵体为食的动物吃掉两栖类动物的卵体,提高卵体的存活率;浮框水位的升降而升降,保证卵体能位于水面内,避免出现水位降低时,卵体被阳光暴晒死亡的情况发生,保证卵体的存活率,从而提高水体当地两栖类动物的数量,提高生态稳定。
8.优选的,所述隔网上方放置有卵石,和\或所述内区设置有漂浮物。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卵石更好模拟两栖类动物的生长环境,便于引导两栖类动物到隔网上方产卵;漂浮物更好模拟两栖类动物的生长环境,便于引导两栖类动物到隔网上方产卵。
10.优选的,所述浮框上固设有位于隔网上方的斜网,所述斜网一端与隔网固定,所述斜网远离隔网的一端与浮框固定,当所述浮框放于水面后,所述斜网与隔网固定的一端位于水面下方,所述斜网与远离隔网的一端位于水面上方;
11.所述内区包括位于斜网与隔网的连接处到斜网与浮框的连接处之间,且位于斜网上方的爬坡区;所述内区包括除爬坡区外且位于隔网上方且两栖类动物能移动到的区域为产卵区。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爬坡区能更好的模拟两栖类动物的生存环境,便于两栖类动物于产卵区产卵后,到爬坡区进行休息;同时便于产卵区内的两栖类动物成长时到爬坡区进行休息,便于两栖类动物的生长。
13.优选的,所述隔杆外套设有网管。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有璞的两栖类动物的攀爬翻过隔杆进入隔网上方。
15.优选的,所述隔杆外套有位于网管内的纤维管。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管上的纤维能进一步便于两栖类动物的攀爬。
17.优选的,所述浮框为多边形框架,所述浮框包括至少三个漂浮件,所述漂浮件依次连接固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漂浮件依次连接固定后组成框架结构,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结构的浮框。
19.优选的,所述浮框为长方形框架,所述浮框包括四个漂浮件,所述浮框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杆和后杆,前杆和后杆之间固设有两个侧杆。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杆、侧杆、后杆和侧杆依次连接,便能实现浮框之间整体的固定连接,形成框架结构的浮框。
21.优选的,所述隔网包括底网和两个分别位于底网沿隔杆长度方向两端的侧网,所述侧网一端与底网固定连接,所述侧网缠绕于浮框侧杆外侧后与底网连接固定;
22.所述隔网包括底网未设置有侧网的两端固设的两个端网,所述端网另一端缠绕于浮框后杆和隔杆外侧后与底网固定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网与侧杆之间的连接方式稳定,仅需将侧网与底网固定,便能保证隔网浮框连接处的间隙等于隔网网孔,便于隔网与浮框之间的连接。
24.优选的,所述斜网的斜度为1:3。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斜度的斜网便于两栖类生物的爬行,便于产卵区内的两栖类生物爬出水面休息。
26.优选的,所述浮框上固设有与内区连接的浮岛,所述浮岛上方位于水面上方,所述浮岛上设置有植株。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岛便于吸引两栖类动物喜食的飞虫,从而便于两栖类植物的生长。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当两栖类动物产卵时,能进入过渡区,越过隔杆后,进入隔网上方,在隔网上方进行产卵,由于隔网网孔较小,两栖类动物的卵体会位于隔网上方,水体内的鱼类不能进入内区,能避免卵体被水体内以卵体为食的动物吃掉两栖类动物的卵体,提高卵体的存活率;浮框水位的升降而升降,保证卵体能位于水面内,避免出现水位降低时,卵体被阳光暴晒死亡的情况发生,保证卵体的存活率,从而提高水体当地两栖类动物的数量,提高生态稳定;
30.2.爬坡区能更好的模拟两栖类动物的生存环境,便于两栖类动物于产卵区产卵后,到爬坡区进行休息;同时便于产卵区内的两栖类动物成长时到爬坡区进行休息,便于两栖类动物的生长;
31.3.浮岛便于吸引两栖类动物喜食的飞虫,从而便于两栖类植物的生长。
附图说明
32.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实施例一中显示底网、侧网与侧杆之间关系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实施例一中显示隔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1、浮框;11、连接件;12、漂浮件;13、隔杆;131、网管;132、纤维管;14、爬坡区;15、产卵区;16、内区;2、隔网;21、底网;22、侧网;23、端网;3、斜网;4、卵石;5、加强网。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实施例1
39.参照图1,两栖类生境浮岛包括浮框1。浮框1为多边形框架,浮框1包括至少三个漂浮件12,漂浮件12依次连接固定。将漂浮件12依次连接固定后组成框架结构,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结构的浮框1。在本实施中,浮框1为长方形框架,浮框1包括四个漂浮件12,漂浮件12为两端封闭的圆管,漂浮件12为聚酰胺6管,即pa6管。
40.漂浮件12分别为相对设置的前杆和后杆,前杆和后杆之间固设有两个侧杆。前杆、侧杆、后杆和侧杆通过螺钉螺母逐渐依次连接,便能实现浮框1之间整体的固定连接,形成框架结构的浮框1。为便于相邻两个浮框1之间的连接固定,浮框1上固设有连接件11,连接件11固设于浮框1的端角,连接件11为与浮管端部的螺栓连接的l型板,连接件11在本实施例中于一个端角设置有两个。
41.在其它一本实施中,浮框1为三角形框架。在其它一实施例中,浮框1包括四个漂浮件12,浮框1为等腰梯形框架。在其它一实施例中,浮框1为圆弧形框架。
42.浮框1内侧固设有隔杆13,隔杆13为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杆封闭固定的圆管,当浮框1放于水面后,隔杆13表面的上方位于水面上方,隔杆13表面的下方位于水面下方,隔杆13表面均位于浮框1最上方表面的下方。
43.隔杆13将浮框1内腔分隔成过渡区和内区16,浮框1和隔杆13之间固设有隔网2,在附图中,为避免线条堆积,隔网2未开设网孔。隔网2位于内区16且与浮框1和隔杆13连接处的间隙不大于隔网2网孔直径。隔网2网孔的直径小于1毫米,隔网2网孔应根据当地水体情况选用能阻挡两栖类卵体穿过的规格,避免两栖类卵体从隔网2的网孔漏下被以两栖类卵体为食的动物吃掉。在本实施例中,隔网2的网孔为0.4毫米。
44.参照图1和图2,隔网2包括底网21,当浮框1放于水面后,底网21位于水面下方。隔网2还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底网21沿隔杆13长度方向两端的侧网22,侧网22一端与底网21固定连接,侧网22缠绕于浮框1侧杆外侧后与底网21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侧网22从侧杆下方开始缠绕于侧杆,在其它一实施例中,侧网22从侧杆上方开始缠绕于侧杆。隔网2还包括底网21未设置有侧网22的两端固设的两个端网23,两个端网23另一端分别缠绕于浮框1后杆和隔杆13外侧后与底网21固定连接。实现隔网2位于内区16且与浮框1和隔杆13连接处的间隙等于隔网2网孔直径。侧网22与侧杆之间的连接方式稳定,便于隔网2与浮框1之间的连接。
45.参照图1,隔网2上方放置有卵石4,优选的,卵石4为当地水域的卵石4。能进一步提高适应性,减少外来生物的影响优选的,内区16设置有漂浮物,漂浮物为荷叶、水草。卵石4和漂浮物能更好模拟两栖类动物的生长环境,便于引导两栖类动物到隔网2上方产卵。
46.参照图2,优选的,底网21上方固设有位于内区16与浮框1固定连接的加强网5,加强网5能对卵石4进行支撑。
47.参照图3,隔杆13外套有位于网管131内的纤维管132,纤维管132为棕榈纤维缠绕包裹形成的圆管,在其它一实施例中,纤维管132为使用仿生纤维包裹形成的圆管。隔杆13外套设有网管131,网管131套设于纤维管132外侧,网管131为纱网结构,网管131为纱网围成的圆管,网管131的孔间隙为2毫米,网管131能对纤维管132进行保护,减少纤维管132上的纤维脱落。在其它一实施例中,网管131的孔间隙为10毫米的笼网。在其它一实施例中,网管131设置有两层,从内到外分别为2毫米纱网和10毫米的笼网。纤维管132、网管131的设置便于有两栖类动物的抓握攀爬翻过隔杆13进入隔网2上方。
48.参照图1,浮框1上固设有位于隔网2上方的斜网3,斜网3设置于内区16远离隔杆13的一端,优选的,斜网3的斜度为1:3,斜网3可以为其它斜度,保证两栖类动物的爬行即可。斜网3下端与隔网2固定,斜网3远离隔网2的上端与浮框1固定,斜网3远离隔网2的上端从上缠绕经过后杆后与底网21固定连接。
49.当浮框1放于水面后,斜网3与隔网2固定的一端位于水面下方,斜网3与远离隔网2的一端位于水面上方;斜网3便于两栖类生物的爬行,便于产卵区15内的两栖类生物爬出水面休息。
50.内区16包括位于斜网3与隔网2的连接处到斜网3与浮框1的连接处之间,且位于斜网3上方的爬坡区14;内区16包括除爬坡区14外且位于隔网2上方且两栖类动物能移动到的区域为产卵区15。斜网3形成的爬坡区14能更好的模拟两栖类动物的生存环境,便于两栖类动物于产卵区15产卵后,到爬坡区14进行休息;同时便于产卵区15内的两栖类动物成长时到爬坡区14进行休息,便于两栖类动物的生长。
51.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
52.当两栖类动物产卵时,能进入过渡区,越过隔杆13后,进入隔网2上方,在隔网2上方进行产卵,由于隔网2网孔较小,两栖类动物的卵体会位于隔网2上方,水体内的鱼类不能进入内区16,能避免卵体被水体内以卵体为食的动物吃掉两栖类动物的卵体,提高卵体的存活率;浮框1水水位的升降而升降,保证卵体能位于水面内,避免出现水位降低时,卵体被阳光暴晒死亡的情况发生,保证卵体的存活率,从而提高水体当地两栖类动物的数量,提高生态稳定。
53.实施例2
54.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两栖类生境浮岛包括斜网3,斜网3的斜度方向沿隔杆13的长度方向。斜网3与底网21的连接缝沿侧杆长度方向设置且为侧杆长度的一半,此时斜网3与底网21之间的区域仍能作为产卵区15。
55.实施例3
5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两栖类生境浮岛包括浮岛,浮岛与浮框1固定连接,浮岛与内区16连接,两栖类植物爬到斜网3最上端后能再次爬行移动到浮岛上,浮岛上方位于水面上方,浮岛上设置有植株,便于吸引两栖类动物喜食的飞虫,从而便于两栖类植物的生长。
5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