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的细菌代谢物的固化装置

2022-11-23 00:20: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紫花苜蓿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的细菌代谢物的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紫苜蓿是豆科、苜蓿属植物,因其每根细茎上面,有叶三齿,所以俗称三叶草,紫苜蓿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饲用价值、生态价值和食用价值,紫花苜蓿具有一定种植条件,对于种植土地的透气性、酸碱度、湿度等有特定要求。
3.近些年紫花苜蓿种植的土传病害越发严重,爆发也越来越频繁,导致紫花苜蓿成活率低、品质下降,归根结底问题出在土壤上,在与土传病害长期的斗争中,化药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化药的后遗症越来越多,土传病害不但没减少,反而抗性更强问题更严重了,因此,微生物技术改善防治已成为当今农业主流。
4.采用细菌微生物,改善土壤微生态,转化土壤固化物,恢复土壤理化性状,改土养土,从根本上解决土壤问题,为了方便土壤的优化,直接在紫花苜蓿种植区域施加微生物细菌的代谢物,极大提高紫花苜蓿的生长质量,传统的细菌代谢物被提取后直接施加在土壤内部,细菌代谢物保持时间较短,容易流失,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传统的细菌代谢物被提取后直接施加在土壤内部,细菌代谢物保持时间较短,容易流失,造成资源浪费。
6.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的细菌代谢物的固化装置,包括两端贯通的多孔陶瓷筒,多孔陶瓷筒内部适配有内筒,内筒的外表面具有缩径区域,内筒的缩径区域与多孔陶瓷筒的内壁构成用于容纳细菌代谢物的空腔,将提取的细菌代谢物放置在内筒和多孔陶瓷筒之间的空腔内,构成固化主体,将其放入紫花苜蓿种植的土壤内,多孔陶瓷筒的外表面逐渐向外渗透代谢物,延长细菌代谢物对紫花苜蓿根部周围环境的改善作用。
7.优选的,所述内筒的缩径区域沿着轴向等距固定有环板,内筒的外壁等角度固定有轴向板,轴向板与环板垂直交错构成均匀分布的固化槽,通过轴向板和环板将多孔陶瓷筒和内筒之间的空腔分隔成均匀分布的固化槽,用于均匀放置细菌代谢物,避免细菌代谢物聚集降低了土壤改善作用。
8.优选的,所述内筒的内壁设置有连通固化槽的通孔,通孔的设置用于土壤内水分从内筒内部进入固化槽内,使固化槽内的代谢物从多孔陶瓷筒外表面渗透出。
9.优选的,所述固化槽的底部封装有土工布,用于保持通孔导通水分的同时避免细菌代谢物漏出。
10.优选的,所述内筒的一端边缘位置固定有卡柄,卡柄为直三角状,所述多孔陶瓷筒一端的内壁位置开设有卡槽,卡柄与卡槽卡接,通过卡柄与卡槽的卡接,用于内筒固定在多
孔陶瓷筒内。
11.优选的,所述多孔陶瓷筒远离卡槽的一端口径小于内筒的端面直径,使内筒被卡接的另一端抵触多孔陶瓷筒的内端面,稳定限位。
12.优选的,所述卡柄采用弹性塑料制成,卡柄的端部凸出内筒的端面,用于按压卡柄使其脱离与卡槽的卡接,将内筒与多孔陶瓷筒分离,进行二次固化使用。
13.优选的,所述多孔陶瓷筒的外壁开设有环槽,在多孔陶瓷筒垂直放置在土壤内时,环槽增加多孔陶瓷筒外壁与土壤的结合强度,避免多孔陶瓷筒长时间的填埋过度下沉。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的细菌代谢物的固化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孔陶瓷筒和内筒之间均匀分布的固化槽填充细菌代谢物,通过多孔陶瓷筒自身多孔的特质对细菌代谢物向外渗透,有效延长细菌代谢物对紫花苜蓿种植土壤改善的作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孔陶瓷筒与内筒卡接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孔陶瓷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通孔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多孔陶瓷筒;11、环槽;12、卡柄;13、卡槽;2、内筒;21、轴向板;22、环板;23、固化槽;24、通孔;3、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3、4所示,一种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的细菌代谢物的固化装置,由以下部件装配而成:
[0025][0026]
装配说明:将多个环板22围绕内筒2外部缩径部位等角度固定,将轴向板21在内筒2外部缩径部位等距固定,轴向板21、环板22垂直交错将内筒2的缩径部位分隔成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化槽23,在内筒2的内壁开设多个与固化槽23一一对应连通的通孔24,在每一个固化槽23底部封装土工布3,将内筒2适配插入多孔陶瓷筒1的内部,固化槽23与多孔陶瓷筒1内腔构成容纳细菌代谢物的空腔。
[0027]
工作原理:将细菌代谢物放置在固化槽23与多孔陶瓷筒1构成的空腔内,将装置垂直埋在紫花苜蓿种植土壤内,靠近紫花苜蓿的根部,土壤内水分从多孔陶瓷筒1表面和通孔24进入固化槽23内,使固化槽23内的代谢物从多孔陶瓷筒1外表面渗透出,延长细菌代谢物对紫花苜蓿根部周围环境的改善作用。
[0028]
实施例二
[0029]
如图1-4所示,一种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的细菌代谢物的固化装置,由以下部件装配而成:
[0030][0031][0032]
装配说明:将多个环板22围绕内筒2外部缩径部位等角度固定,将轴向板21在内筒2外部缩径部位等距固定,轴向板21、环板22垂直交错将内筒2的缩径部位分隔成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化槽23,在内筒2的内壁开设多个与固化槽23一一对应连通的通孔24,在每一个固化槽23底部封装土工布3,将内筒2适配插入多孔陶瓷筒1的内部,固化槽23与多孔陶瓷筒1内腔构成容纳细菌代谢物的空腔,内筒2的一端与多孔陶瓷筒1端口底部,内筒2的另一端通过固定的卡柄12与卡槽13卡接。
[0033]
工作原理:将细菌代谢物放置在固化槽23与多孔陶瓷筒1构成的空腔内,通过卡柄12与卡槽13的卡接使多孔陶瓷筒1和内筒2构成整体,将整体装置垂直埋在紫花苜蓿种植土壤内,靠近紫花苜蓿的根部,土壤内水分从多孔陶瓷筒1表面和通孔24进入固化槽23内,使固化槽23内的代谢物从多孔陶瓷筒1外表面渗透出,延长细菌代谢物对紫花苜蓿根部周围环境的改善作用,后期按压卡柄12使其脱离与卡槽13的卡接,将内筒2与多孔陶瓷筒1分离,重新填入细菌代谢物进行二次固化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的细菌代谢物的固化装置,包括两端贯通的多孔陶瓷筒(1),其特征在于,多孔陶瓷筒(1)内部适配有内筒(2),内筒(2)的外表面具有缩径区域,内筒(2)的缩径区域与多孔陶瓷筒(1)的内壁构成用于容纳细菌代谢物的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的细菌代谢物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的缩径区域沿着轴向等距固定有环板(22),内筒(2)的外壁等角度固定有轴向板(21),轴向板(21)与环板(22)垂直交错构成均匀分布的固化槽(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的细菌代谢物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的内壁设置有连通固化槽(23)的通孔(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的细菌代谢物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槽(23)的底部封装有土工布(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的细菌代谢物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的一端边缘位置固定有卡柄(12),卡柄(12)为直三角状,所述多孔陶瓷筒(1)一端的内壁位置开设有卡槽(13),卡柄(12)与卡槽(13)卡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的细菌代谢物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陶瓷筒(1)远离卡槽(13)的一端口径小于内筒(2)的端面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的细菌代谢物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柄(12)采用弹性塑料制成,卡柄(12)的端部凸出内筒(2)的端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的细菌代谢物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陶瓷筒(1)的外壁开设有环槽(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花苜蓿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的细菌代谢物的固化装置,包括两端贯通的多孔陶瓷筒,多孔陶瓷筒内部适配有内筒,内筒的外表面具有缩径区域,内筒的缩径区域与多孔陶瓷筒的内壁构成用于容纳细菌代谢物的空腔,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孔陶瓷筒和内筒之间均匀分布的固化槽填充细菌代谢物,通过多孔陶瓷筒自身多孔的特质对细菌代谢物向外渗透,有效延长细菌代谢物对紫花苜蓿种植土壤改善的作用。种植土壤改善的作用。种植土壤改善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粉 李向阳 黄荣 姚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4.18
技术公布日:2022/11/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