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姜高垄栽培法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3: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生姜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生姜高垄栽培法。


背景技术:

2.在生姜种植过程中,需提前挖好姜沟,以确保生姜的正常种植。
3.现有技术中,生姜常采用单排深沟种植法,在种植生姜时,先将土地翻土至少40cm深,其后在翻土后的土地表面等间距挖设至少为20cm深的姜沟(相邻姜沟之间间隔50cm至60cm),姜沟两侧形成高垄土堆。
4.这种单排深沟种植方法,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5.种植前:
6.①
挖沟前需要先将土地翻土至少40cm深,翻土深度深,劳动力成本高;
7.②
挖设姜沟的深度至少20cm,且姜沟数量多,在进行挖设作业时,费事费力,劳动成本高;种植中:
8.①
因姜沟深度至少20cm,而深沟中的深层土壤肥力差、地温低,不利于生姜的前期生长;

因相邻姜沟之间的间距一般需设置50cm至60cm,导致种植生姜的株数少,产量低,土地利用率低;
9.③
在种植时底肥与姜种同时施入姜沟内,容易产生肥料烧苗现象,另外,在生姜种植过程中需要多次施肥,每次均施在同一沟内,肥料过于集中容易造成生姜肥害;
10.④
在雨天,雨水容易在深沟内汇集,易造成生姜涝害;
11.⑤
单排生姜种植后叶密度小,生姜生长时易被太阳暴晒,不利于生姜的生长;
12.⑥
在进行覆土作业时,姜沟较多,覆土作业工作量大,同时由于姜沟的沟间距较窄,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同时在覆土作业时易对两边的生姜根系造成损伤,增加生姜生病风险;
13.⑦
覆土时,将高垄土堆逐渐覆盖至姜沟内,由于姜沟较深,在姜沟上方难以将垄坐高,使生姜插口浅,商品性差,同时在覆土过程中,姜沟逐渐变浅,姜沟和高垄土堆难以形成高度差,不易形成上下冷热空气流通循环系统;
14.⑧
由于生姜种植在土壤深处,根部溶氧量低,不利于氧气交换和排出根部有害气体,易造成生姜烂根或者引发病害等;
15.⑨
在生姜的出苗期,生姜处在深沟内,此时土地极不平整,对杂草的处理方式通常采用人工拔草或除草剂除草,难以用机械化除草,而用除草剂除草时,极易喷洒至生姜苗上,对生姜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16.⑩
深沟种植难以通过覆盖薄膜来提高地温,进而使生姜生长缓慢,难以使其提前成熟达到提前销售的目的;
17.采收时:由于生姜生长在土壤深处,采收挖掘极为不便,挖掘劳动强度大,且易损伤生姜,使生姜不易保持完整性,外观欠佳且品质低。


技术实现要素:

1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姜高垄栽培法,通过在土地表面挖设姜沟和肥沟,相当于在土地平面种植,能够将姜种和肥料分开施加,避免出现肥料烧苗现象;同时,能够通过覆土步骤,形成高垄和沟壑,使生姜在高垄上生长,避免传统的单排深沟种植法产生的许多弊端,促进生姜健康成长,同时,易形成空气流通循环系统,以便使处于高垄上的生姜的根部氧气量增加以及排出根部有害气体,有利于生姜生长和提高抗病性;另外还可在发生水涝时,使多余的水沿沟壑流走,避免生姜烂根;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能够极大程度提高生姜的产量和质量。
19.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20.一种生姜高垄栽培法,包括翻土、挖沟、生姜种植、田间管理和采收步骤,其中所述挖沟的具体步骤如下:
21.在已翻土的土地表面挖设若干组平行设置的姜沟组,每组所述姜沟组均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姜沟,两条所述平行设置的姜沟之间挖设有肥沟,所述肥沟与所述姜沟平行设置;在所述姜沟内种植生姜,在所述肥沟内施加底肥;相邻两组姜沟组之间形成有宽巷,所述宽巷与所述土地表面平齐;所述生姜种植是指:在所述姜沟内种植生姜,在所述肥沟内施加底肥。
22.优选的,所述田间管理步骤中包括覆土步骤,所述覆土步骤具体为:待生姜长有三根苗后,挖掘宽巷的土壤,并使之覆盖至姜沟组的上方;此时,姜沟组上方的土壤增多,形成高垄,而宽巷的土壤减少,形成沟壑。
23.优选的,每组所述姜沟组中的两排姜之间的距离为20

50cm。
24.优选的,在相邻两组姜沟组中,相互靠近的一排生姜之间的距离为50

90cm。
25.优选的,所述肥沟设置在每组所述姜沟组的中间。
26.优选的,所述姜沟的深度为5

10cm。
27.优选的,所述肥沟的的深度为5

15cm。
28.优选的,每组所述姜沟组中的两排姜之间的距离为30cm。
29.优选的,在相邻两组姜沟组中,相互靠近的一排生姜之间的距离为80cm。
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1.生姜种植前的有益效果:
32.本发明在土地表面挖设姜沟,因此翻土的深度远低于单排深沟种植法,极大程度节约了劳动力;
33.生姜种植过程中的有益效果:
34.①
本发明相当于在土地表面种植,所需土壤均为表层土壤,因表层土多年用于种植,土壤疏松、肥力足且温度高,适合生姜喜温喜肥特性,进而促进生姜发芽生长,提高生姜的存活率;

本发明中的双排生姜种植法,能够增加生姜的株数,进而提高生姜的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35.③
通过在每组姜沟组内挖设肥沟,能将姜种和肥料分开施加,避免底肥与姜种同时施入姜沟内,产生肥料烧苗现象,另外,在生姜种植过程中的多次施肥也不需要在同一沟内进行,避免肥料过于集中造成生姜肥害;
36.④
在生姜种植的前期,下雨相对较少,即使偶尔出现多雨天气,多余的雨水能沿着
土地表面(因前期还未形成高垄,此时,生姜处于土地表面种植)快速进行分散;在生姜种植的中后期(此时已形成高垄和沟壑),处于夏天,雨水较大,此时,多余雨水能顺利沿着沟壑排出,而生姜始终处于高垄上,因此,即使发生水涝现象,对生姜的生长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生姜属于喜阴植物,特别适合半阴半阳的生长条件,本发明中的每组姜沟组内设置有两条姜沟,因此每组姜沟组内可种植双排姜,双排生姜叶子密度大具有相互遮阴作用,避免阳光直接暴晒,有利于生姜的生长;
37.⑥
在进行覆土作业时,因相邻两组姜沟组之间形成的宽巷距离较宽,易于机械化覆土,且不易损伤生姜根部和叶部;同时,双排姜种植相对单排姜种植而言,宽巷更少,在进行机械化操作时,能够减少工程量。
38.⑦
在生姜种植过程中,生姜根部覆土越深,越有利于生姜的生长;通过多次覆土能够使生姜上方形成的高垄逐步加高,沟壑逐步降低,通过高垄与沟壑之间形成的高度差,能形成上下冷热空气流通循环系统,特别是在夏天,能够通过通风循环系统,降低生姜土地温度,有利于生姜生长和提高抗病性。
39.⑧
生姜生长在高垄上,两边是沟壑,相当于生姜高垄暴露于空气中,有利于生姜根部氧气交换和排出有害气体,氧气交换能够促进根系发达,印证“无氧不生根”的农业谚语,同时还能吸收更多的水和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使生姜苗壮根旺,进而提高生姜的产量和抗病性;
40.⑨
平地栽培,有利于通过覆盖薄膜来提高地表温度,进而促进生姜的生长,使生姜提前采收,提前销售;
41.⑩
在生姜的出苗期,因土地平整,能进行机械化除草,提高除草效率;
42.采收时:
43.生姜生长在高垄上,极易挖掘采收,且难以在挖掘过程中损伤生姜,进而采收的生姜易保持完整形状,外观极佳且质量好。
附图说明
44.图1:应用本发明一种生姜高垄栽培法时生姜刚种植时的土地结构剖视示意图;
45.图2:应用本发明一种生姜高垄栽培法时生姜第一次覆土后的土地结构剖视示意图;
46.图3:应用本发明一种生姜高垄栽培法时生姜第二次覆土后的土地结构剖视示意图;
47.图4:应用本发明一种生姜高垄栽培法培育的仔姜与传统生姜栽培法培育的仔姜产品对比效果图;
48.图中:100

姜沟、110

生姜、200

肥沟、210

底肥、300

土地表面、310

高垄、320

沟壑、400

宽巷。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
50.一、实施例与对比例
51.生姜种植方法一般包括翻土、挖沟、生姜种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步骤,本发明中的生姜高垄栽培法对翻土、挖沟、生姜种植以及田间管理中的施肥、覆土步骤进行了相应改进,并完成了以下实施例,而关于田间管理中的除草、采收等步骤均为常规步骤,在实施例中不作具体描述。
52.实施例1
53.对生姜土地进行翻土,翻土深度为20cm,再在土地表面300挖设若干组平行设置的姜沟组,每组姜沟组均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姜沟100,两条平行设置的姜沟100中间挖设有肥沟200,肥沟200与姜沟100平行设置,相邻两组姜沟组之间形成有宽巷400,宽巷400与土地表面300平齐;其中,每组姜沟组中的两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为50cm,在相邻两组姜沟组中,相互靠近的一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为50cm,每条姜沟100中相邻生姜110的株间距为20cm,姜沟100的深度为5cm,肥沟200的的深度为10cm;待姜沟100挖掘完毕后,将底肥210施加于肥沟200中,并将生姜110种于姜沟100中,此时每组姜沟组中均种植双排生姜110,其后用土将生姜110覆盖,对姜沟100进行填平,使姜沟100与地面大致平齐;待生姜长到三根苗时,追加肥料(复合肥、尿素、草木灰等均可),肥料施在双排生姜110之间的土壤表面,其后进行第一次覆土,覆土时,挖掘宽巷400表面的土壤,并将其覆盖至姜沟组正上方,对姜根和肥料进行覆盖,在姜沟组上方形成第一次覆土层(即高垄310,高垄310的高度高于土地平面),在宽巷400表面形成沟壑320;待生姜110长到六根苗时,再次追加肥料(复合肥、尿素、草木灰等均可),肥料施加在第一次覆土层上方,其次,将宽巷400中的土壤覆盖至第一次覆土层正上方,形成第二次覆土层,待六根苗后的一个月左右,向第二次覆土层上方施加肥料(复合肥、尿素、草木灰等均可)并进行覆土;随着覆土层的总高度越来越高,高垄310逐渐变高,沟壑320逐渐变深。
54.实施例2
55.对生姜土地进行翻土,翻土深度为25cm,再在土地表面300挖设若干组平行设置的姜沟组,每组姜沟组均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姜沟100,两条平行设置的姜沟100中间挖设有肥沟200,肥沟200与姜沟100平行设置;相邻两组姜沟组之间形成有宽巷400,宽巷400与土地表面300平齐;其中,每组姜沟组中的两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为20cm,在相邻两组姜沟组中,相互靠近的一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为90cm,,每条姜沟100中相邻生姜110的株间距为20cm,姜沟100的深度为7cm,肥沟200的的深度为5cm;待姜沟100挖掘完毕后,将底肥210施加于肥沟200中,并将姜种110种于姜沟100中,此时每组姜沟组中均种植双排生姜110,其后用土将姜种110覆盖,对姜沟100进行填平,使姜沟100与地面大致平齐;待生姜110长到三根苗时,追加肥料(复合肥、尿素、草木灰等均可),肥料施在双排生姜110之间的土壤表面,其后进行第一次覆土,覆土时,挖掘宽巷400表面的土壤,并将其覆盖至姜沟组正上方,对姜根和肥料进行覆盖,在姜沟组上方形成第一次覆土层(即高垄310,高垄310的高度高于土地平面),在宽巷400表面形成沟壑320;待生姜110长到六根苗时,再次追加肥料(复合肥、尿素、草木灰等均可),肥料施加在第一次覆土层正上方,其次,将宽巷400中的土壤继续覆盖至第一次覆土层上方,形成第二次覆土层,待六根苗后的一个月左右,向第二次覆土层上方施加肥料(复合肥、尿素、草木灰等均可)并进行覆土;随着覆土层的总高度越来越高,高垄310逐渐变高,沟壑320逐渐变深。
56.实施例3
57.对生姜土地进行翻土,翻土深度为25cm,再在土地表面300挖设若干组平行设置的姜沟组,每组姜沟组均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姜沟100,两条平行设置的姜沟100中间挖设有肥沟200,肥沟200与姜沟100平行设置;相邻两组姜沟组之间形成有宽巷400,宽巷400与土地表面300平齐;其中,每组姜沟组中的两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为30cm,在相邻两组姜沟组中,相互靠近的一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为70cm,每条姜沟100中相邻生姜110的株间距为20cm,姜沟100的深度为10cm,肥沟200的的深度为15cm;待姜沟100挖掘完毕后,将底肥210施加于肥沟200中,并将生姜110种于姜沟100中,此时每组姜沟组中均种植双排生姜110,其后用土将姜种110覆盖,对姜沟100进行填平,使姜沟100与地面大致平齐;待生姜110长到三根苗时,追加肥料(复合肥、尿素、草木灰等均可),肥料施在双排生姜110之间的土壤表面,其后进行第一次覆土,覆土时,挖掘宽巷400表面的土壤,并将其覆盖至姜沟组正上方,对姜根和肥料进行覆盖,在姜沟组上方形成第一次覆土层(即高垄310,高垄310的高度高于土地平面),在宽巷400表面形成沟壑320;待生姜110长到六根苗时,再次追加肥料(复合肥、尿素、草木灰等均可),肥料施加在第一次覆土层正上方,其次,将宽巷400中的土壤继续覆盖至第一次覆土层上方,形成第二次覆土层,待六根苗后的一个月左右,向第二次覆土层上方施加肥料(复合肥、尿素、草木灰等均可)并进行覆土;随着覆土层的总高度越来越高,高垄310逐渐变高,沟壑320逐渐变深。
58.实施例4
59.对生姜土地进行翻土,翻土深度为23cm,再在土地表面300挖设若干组平行设置的姜沟组,每组姜沟组均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姜沟100,两条平行设置的姜沟100中间挖设有肥沟200,肥沟200与姜沟100平行设置;相邻两组姜沟组之间形成有宽巷400,宽巷400与土地表面300平齐;其中,每组姜沟组中的两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为30cm,在相邻两组姜沟组中,相互靠近的一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为80cm,每条姜沟100中相邻生姜110的株间距为15cm,姜沟100的深度为7cm,肥沟200的的深度为13cm;待姜沟100挖掘完毕后,将底肥210施加于肥沟200中,并将生姜110种于姜沟100中,此时每组姜沟组中均种植双排生姜110,其后用土将姜种110覆盖,对姜沟100进行填平,使姜沟100与地面大致平齐;待生姜长到三根苗时,追加肥料(复合肥、尿素、草木灰等均可),肥料施在双排生姜110之间的土壤表面,其后进行第一次覆土,覆土时,挖掘宽巷400表面的土壤,并将其覆盖至姜沟组正上方,对姜根和肥料进行覆盖,在姜沟组上方形成第一次覆土层(即高垄310,高垄310的高度高于土地平面),在宽巷400表面形成沟壑320;待生姜110长到六根苗时,再次追加肥料(复合肥、尿素、草木灰等均可),肥料施加在第一次覆土层正上方,其次,将宽巷400中土壤继续覆盖至第一次覆土层上方,形成第二次覆土层,待六根苗后的一个月左右,向第二次覆土层上方施加肥料(复合肥、尿素、草木灰等均可)并进行覆土;随着覆土层的总高度越来越高,高垄310逐渐变高,沟壑320逐渐变深。
60.对比例1
61.先将生姜土地翻土40cm深,其后在翻土后的生姜土地表面等间距挖设若干行20cm深的姜沟100,把生姜110和底肥210同施入该姜沟100内,相邻两行生姜110的行间距为60cm,每行中相邻生姜110的株间距为20cm;种植过程中,在生姜110长有三根苗、六根苗和六根苗后的一个月左右,分别进行覆土,覆土时,先将肥料施加于姜沟100内,并将姜沟100两侧的部分高垄土堆覆至姜沟100内。
62.对比例2
63.将每组姜沟组中的两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换为10cm,其余步骤同实施例4。
64.对比例3
65.将每组姜沟组中的两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换为70cm,其余步骤同实施例4。
66.对比例4
67.将相邻两组姜沟组中,相互靠近的一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换为30cm.,其余步骤同实施例4。
68.对比例5
69.将相邻两组姜沟组中,相互靠近的一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换为100cm.,其余步骤同实施例4。
70.二、实施例与对比例比较
71.1.将实施例1

4和对比例1中的方法进行比较。
72.73.[0074][0075]
2.将实施例1

4和对比例1中收获的仔姜进行比较(如图4所示)。
[0076]
图中,左边为对比例1中的仔姜,右边为实施例1

4中的仔姜,通过图4可知,实施例1

4中的仔姜长势相较对比例1中的仔姜长势更好,因此,每珠生姜110的产量会大幅度增加。
[0077]
3.将实施例4和对比例1、5中的亩产量进行比较。
[0078]
每亩栽种株数:
[0079]
对比例1:667m2÷
0.6
÷
0.2≈5558株(株距为0.2m,相邻两组姜沟100的距离为0.6m)
[0080]
对比例5:667
÷
(1.0 0.3)
÷
0.2*2≈5130株(株距为0.2m,相邻两组姜沟组的组间距为1.0m,每组姜沟组的宽度为0.3m)
[0081]
实施例4:667
÷
(0.8 0.3)
÷
0.2*2≈6063株(株距为0.2m,相邻两组姜沟组的组间距为0.8m,每组姜沟组的宽度为0.3m)
[0082]
(1)通过对比例1和实施例4比较可知,本发明的生姜种植方法能够在相同土壤面积的基础上,种植更多的生姜110,进而提高生姜的亩产量以及土地利用率。
[0083]
(2)通过对比例5和实施例4可知,在均采用本发明中的挖沟方法的基础上,相邻两组姜沟组中,相互靠近的一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90cm时,会导致生姜的亩产量降低,甚至较传统的单排种植法更低,不利于带来经济效益;而当相邻两组姜沟组中,相互靠近的一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50cm时(对比例4),虽然能够增加生姜的株数,但是,因相邻生姜组之间的距离过低(即宽巷宽度较窄)时,有如下缺陷:

相邻生姜靠太近,直接影响生姜的光照率,进而影响生姜的正常生长;

宽巷太窄,难以进行机械化操作,且在进行机械化操作时,极易伤害生姜根系,增加生姜生病风险,进而影响生姜的正常生长。因此,本发明中相邻两组姜沟组中,相互靠近的一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为50

90cm,具有显著的意义。
[0084]
4.分别根据实施例1

4和对比例1

5中的方法进行生姜的种植,每种方法均种植生姜50株,在生姜长出三根苗、六根苗以及采收时,分别对生姜进行比较,外界条件均相同,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
[0085]
[0086][0087]
通过上表可得出如下结论:
[0088]

实施例1

4按照本发明中的步骤以及相应数据进行种植,其在整个生姜种植过程中,根系和叶片均表现优异,且最终采收的生姜块头大,极大程度提高了产量,而实施例4为本发明中的最佳实施例;
[0089]

通过对比例1和实施1

4对比可知,对比例1中的生姜种植方法在生姜的根系、叶片以及最终采收的成品方面均较本发明差;
[0090]

通过对比例2和实施例4可知,当每组姜沟组中的两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小于20cm时,会导致姜沟和肥沟之间的距离变窄,进而导致部分肥料直接作用于姜沟内,使生姜与肥料直接作用于同一沟内,引发生姜烧苗;
[0091]

通过对比例3和实施例4可知,当每组姜沟组中的两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大于50cm时,肥沟与两条姜沟之间的距离较大,进而导致肥沟中的肥料难以被生姜吸收,进而影响生姜的成长;
[0092]

通过对比例4和实施例4可知,当相邻两组姜沟组中,相互靠近的一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50cm时,相邻生姜组之间的距离过低,会影响生姜的光照率,进而影响生姜的正常生长;
[0093]
综上,本发明中的每组姜沟组中的两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和相邻两组姜沟组中,相互靠近的一排生姜110之间的距离均为生姜种植的最佳选择,具有显著的进步。
[0094]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