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后天窗加强件的制作方法

2022-11-22 23:12: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后天窗加强件。


背景技术:

2.汽车天窗作为汽车上提升驾乘体验的结构,能提供更加开阔的视野以及更好的通风效果,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为了保证汽车后天窗的结构强度,会在后天窗玻璃的边沿处增设一加强板。专利cn201821286211.6公开了一种汽车天窗玻璃面板总成结构,包括天窗玻璃、玻璃加强板以及密封圈,玻璃加强板布置于天窗玻璃下表面的边缘,玻璃加强板的形状与天窗玻璃匹配,玻璃加强板包括前加强板、后加强板、左加强板以及右加强板,各个钣金的端部为间隙对接,形成非整体式的环状结构,玻璃加强板的内圈端为第一连接部,玻璃加强板的外圈端为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通过注塑包边工艺成型有一pu包边层,并通过pu包边层将其与天窗玻璃的下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天窗玻璃之间间隙设置,第二连接部的板面向下凹陷,形成一沿玻璃加强板的轴向方向布置的卡槽,密封圈具有与卡槽配合的卡接头,装配时,卡接头卡在卡槽内,并与天窗玻璃密封连接,并且,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位置设有粘接的胶带,胶带位于天窗玻璃和玻璃加强板之间。上述结构虽然能实现天窗玻璃和玻璃加强板的连接安装,但是,除了注塑加工外,还需要另外设置密封圈和胶带,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整体结构采用多个结构组合形成,易出现松动,造成异响,影响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后天窗加强件,将后天窗的加强件的本体的外圈端朝向一侧弯折后形成卷边,同时,卷边具有一内腔,且卷边与本体之间设置有间隙,使得后天窗玻璃的边沿的能沿着本体插入至卷边和本体之间的间隙内,且卷边和后天窗玻璃以及后天窗玻璃和本体为一体注塑成型,既能保证后天窗玻璃和加强板之间的结构强度,结构稳定性更高,防止后续使用过程中因振动等造成结构松动而导致异响以及密封性差的问题,且还简化了整体结构,生产制造更方便。
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汽车后天窗加强件,安装于后天窗玻璃的边沿上,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若干本体,若干本体首尾连接后形成一框体结构,本体的外圈端均朝向一侧经过若干次弯折后形成卷边,本体和卷边的形状均与后天窗玻璃匹配,卷边包括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以及第三折弯部,第一折弯部的一端与本体连接,第一折弯部的另一端与第二折弯部的一端连接,且第二折弯部和本体位于第一折弯部的同一侧,同时,第二折弯部的另一端与第三折弯部的一端连接,并且,第三折弯部的另一端朝向本体布置并与本体之间设置有间隔,后天窗玻璃的边沿沿本体插入至第三折弯部和本体之间的间隔内,后天窗玻璃和本体以及后天窗玻璃和卷边均为一体式注塑成型。
6.上述的一种汽车后天窗加强件,其中,本体的两端均朝向卷边的一侧弯折后形成
避让部。
7.上述的一种汽车后天窗加强件,其中,本体的两端且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均开设有定位缺口,且两定位缺口的开口相互背离并均与外界连通。
8.上述的一种汽车后天窗加强件,其中,本体上且位于每一避让部上均开设有贯穿的定位孔。
9.上述的一种汽车后天窗加强件,其中,本体靠近卷边的一端且位于靠近卷边的一侧的表面以及卷边的内表面均为磨砂面。
10.上述的一种汽车后天窗加强件,其中,本体和卷边的外表面上覆盖有保护层。
11.上述的一种汽车后天窗加强件,其中,第三折弯部与本体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后天窗玻璃的厚度,且第三折弯部与本体之间的间隔距离比后天窗玻璃的厚度大0.3-0.6mm。
12.上述的一种汽车后天窗加强件,其中,后天窗玻璃的边沿插入至第三折弯部和本体之间的间隔中时,后天窗玻璃的边沿的端面与第一折弯部之间设置有间隙,且间隙距离范围为1-2mm。
13.上述的一种汽车后天窗加强件,其中,还包括压条,压条插设于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以及第三折弯部围成的腔体内,且压条的一侧抵靠于第二折弯部上,压条的另一侧抵靠于插入至第三折弯部和本体之间的间隔内的后天窗玻璃的边沿上。
14.上述的一种汽车后天窗加强件,其中,压条为长条的片状结构,且沿压条的长度方向上,压条在第二折弯部和后天窗玻璃的边沿之间呈波浪形布置。
15.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16.上述的汽车后天窗加强件,通过将本体的外圈端均朝向一侧经过若干次弯折后形成卷边,同时卷边的第三折弯部和本体之间设置有间隔,使得后天窗玻璃的边沿能沿本体插入至第三折弯部和本体之间的间隔内,且后天窗玻璃和本体以及后天窗玻璃和卷边为一体式注塑结构,使得后天窗玻璃和后天窗加强件能形成一整体结构,结构强度更高,有效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因振动导致的结构松动引起的异响以及密封性差的问题,同时,使得整体结构仅有后天窗玻璃和加强件本身,无需另外布置胶带以及密封圈,结构更简单,加工制造更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后天窗加强件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18.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后天窗加强件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压条的结构图。
21.附图中:1、本体;11、避让部;12、定位缺口;13、定位孔;14、磨砂面;15、保护层;2、卷边;21、第一折弯部;22、第二折弯部;23、第三折弯部;3、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后天窗加强件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后天窗加强件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天窗加强件设置于后天窗玻璃的边沿上,实现对后天窗玻璃进行结构加强。此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天窗加强件包括若干本体1,若干本体1首尾连接后形成一框体结构,通过框体结构将后天窗玻璃的四周包裹住,实现对后天窗玻璃边沿的加强。
24.具体的,本体1的外圈端均朝向一侧经过若干次弯折后形成卷边2,使得卷边2和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结构强度更高,加工更方便。同时,本体1和卷边2的形状均与后天窗玻璃匹配,使得本体1和卷边2能更好的贴合后天窗玻璃的边沿,为防止异响以及提高密封效果提供了条件。此时,卷边2又包括第一折弯部21、第二折弯部22以及第三折弯部23,将第一折弯部21的一端与本体1连接,将第一折弯部21的另一端与第二折弯部22的一端连接,且第二折弯部22和本体1位于第一折弯部21的同一侧,即第二折弯部22为第一折弯部21的端部继续朝向一侧弯折后形成,同时,第二折弯部22的另一端与第三折弯部23的一端连接,使得第三折弯部23为第二折弯部22的端部继续朝向一侧弯折后形成,从而使得第一折弯部21、第二折弯部22以及第三折弯部23能围成一腔体,为后续注塑时填充塑料等材质提供了条件。并且,第三折弯部23的另一端朝向本体1布置并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间隔,后续与后天窗玻璃组装时,后天窗玻璃的边沿沿本体1插入至第三折弯部23和本体1之间的间隔内,并延伸至第一折弯部21、第二折弯部22以及第三折弯部23围成的腔体内,并且,后天窗玻璃和本体1以及后天窗玻璃和卷边2均为一体式注塑成型,使得后天窗玻璃和本体1以及卷边2为一体式注塑结构,结构强度更高,同时,可使得后天窗玻璃和本体1以及卷边2之间均无缝隙,有效避免了后续使用过程中因振动引起异响以及导致密封性变差的问题,另外,整体结构简单,仅包括后天窗玻璃和后天窗加强件,无需另外增设胶带和密封圈等结构,生产制造更方便。
25.更加具体的,本体1的两端均朝向卷边2的一侧弯折后形成避让部11,即本体1的两端朝向卷边2的一侧弯折,使得本体1的两端的高度比本体1中部的高度要高,而另外的本体1的两端可适应性向下弯折,使得在组成框体结构时,本体1两端的避让部11能为其他本体1或者车辆钣金提供避让空间,方便了安装,结构设计更合理。
26.更加具体的,本体1的两端且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均开设有定位缺口12,使得本体1的两端可通过定位缺口12进行定位,为后续注塑时,能准确将本体1限定于注塑模上的相应位置提供了条件,从而确保了产品品质。并且,两定位缺口12的开口相互背离并均与外界连通,方便了注塑模上的定位销能顺利从对应的定位缺口12的开口中卡入至对应的定位缺口12内,同时,也方便了注塑完成后,定位销从对应的定位缺口12内脱出,脱模更方便。
27.更加具体的,本体1上且位于每一避让部11上均开设有贯穿的定位孔13,定位孔13可以为圆孔,也可以为跑道型孔,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即可,通过定位孔13可使得后天窗玻璃的边沿插入至卷边2和本体1之间时,可实通过定位孔13确定后天窗玻璃位置安装的准确性,同时,可通过定位孔13注入粘胶,实现对后天窗玻璃的临时固定,方便后续的注塑操作。
28.更加具体的,本体1靠近卷边2的一端且位于靠近卷边2弯折的一侧的表面为磨砂面14,同时,卷边2的第一折弯部21、第二折弯部22以及第三折弯部23围成的腔体的内表面
也为磨砂面14,使得在将后天窗玻璃沿本体1插入至第三折弯部23和本体1之间的间隔内并延伸至卷边2围成的腔体内后,注塑加工时,注入的塑料等能与磨砂面14直接接触,增大了两者的附着力,不易脱落,结构强度更高,整体性更好,更好的避免了后期异响以及密封性差的问题。
29.更加具体的,本体1和卷边2的外表面上覆盖有保护层15,此时,保护层15可以喷涂得到,也可以电泳加工得到,根据保护层15的原料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优选的,保护层15为高温抗氧化层,材质为nicocralyw粉末。
30.更加具体的,第三折弯部23与本体1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后天窗玻璃的厚度,方便了将后天窗玻璃插入至第三折弯部23和本体1之间的间隔中,安装更方便。并且,第三折弯部23与本体1之间的间隔距离比后天窗玻璃的厚度大0.3-0.6mm,使得后天窗玻璃安装后,与第三折弯部23和本体1之间的间隙很小,既能满足方便后天窗玻璃插入的使用需求,又能避免后续注塑时出现过度泄漏的问题,结构设计更合理。
31.更加具体的,后天窗玻璃的边沿插入至第三折弯部23和本体1之间的间隔中时,后天窗玻璃的边沿的端面与第一折弯部21之间设置有间隙,使得注塑加工时,注入的塑料能流动至后天窗玻璃的不同位置,从而将后天窗玻璃的边沿包裹住,填充更饱满,结构更牢固,进一步防止了异响以及影响密封性的问题。优选的,后天窗玻璃的边沿的端面与第一折弯部21之间的间隙距离范围为1-2mm,既能保证注入的塑料能顺利流动,还能保证后天窗玻璃有足够的长度插入至卷边2围成的腔体内,确保了安装可靠性。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压条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卷边2围成的空间内还可设置压条3,此时,压条3插设于第一折弯部21、第二折弯部22以及第三折弯部23围成的腔体内,实现压条3在卷边2内的安装。并且,压条3的一侧抵靠于第二折弯部22上,压条3的另一侧抵靠于插入至第三折弯部23和本体1之间的间隔内的后天窗玻璃的边沿上,即在将后天窗玻璃的一端插设于第三折弯部23和本体1之间的间隔以及卷边2形成的腔体中后,可于后天窗玻璃和第二折弯部22的之间插入压条3,使得压条3的两侧能分别压紧第二折弯部22和后天窗玻璃的边沿,可实现后天窗玻璃和后天窗加强件之间的临时定位,后续注塑时,无需取出压条3,进一步保证了注塑时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注塑的品质。
3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压条3为长条的片状结构,此时,压条3为弹片,并且,且沿压条3的长度方向上,压条3在第二折弯部22和后天窗玻璃的边沿之间呈波浪形布置,进一步提高了压条3的弹性形变能力,方便了压条3的插入以及对第二弯折部和后天窗玻璃的压紧,结构设计更合理。
34.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天窗加强件,包括若干安装于后天窗玻璃的边沿上的本体1;通过将本体1的外圈端朝向一侧经过若干次弯折后形成卷边2,且本体1和卷边2的形状均与天窗玻璃匹配,卷边2包括与本体1连接的第一折弯部21、与第一折弯部21连接的第二折弯部22以及与第二折弯部22连接的第三折弯部23,通过卷边2形成一腔体,且第三折弯部23和本体1之间设置有间隙,使得后天窗玻璃的边沿能沿本体1插入至第三折弯部23和本体1之间的间隙内,且后天窗玻璃和本体1以及卷边2均为一体式注塑成型,使得后天窗玻璃和后天窗加强件为一整体结构,结构强度更高,有效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因振动导致的结构松动引起的异响以及密封性差的问题,并且,无需另外安装胶带以及密封圈,结构更简单,方便了加工制造。
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