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天然气门站户外自动灭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1-22 18:41: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门站户外自动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2.由于天然气高压门站工艺区设备较集中,虽然在工艺区已配备规定基本的灭火器材,但是火灾隐患仍然较大,目前没有一种针对天然气门站工艺区的消防给水系统,天然气门站工艺区的安全性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然气门站户外自动灭火系统,以克服目前没有一种针对天然气门站工艺区的消防给水系统,天然气门站工艺区的安全性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的技术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天然气门站户外自动灭火系统,包括:信号传输系统和灭火管路系统;所述信号传输系统包括:信号探测端、信号接收端和远程控制端;
6.所述信号探测端包括设置于门站工艺区的若干可燃气体探测器和若干火焰探测器;
7.所述信号接收端包括设置于中控室内的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控制箱和火焰探测器报警控制箱;所述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控制箱与可燃气体探测器通过控制线路电连接;所述火焰探测器报警控制箱与所述火焰探测器通过控制线路电连接;
8.所述远程控制端包括消防联动控制器、自动喷水控制器、第一电磁阀;所述消防联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控制箱和火焰探测器报警控制箱电连接;所述自动喷水控制器与所述消防联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自动喷水控制器和所述消防联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灭火管路系统的消防管路上;
9.所述灭火管路系统包括稳压泵组、消防泵组,若干自动喷水消防栓和消防泵控制柜;
10.所述消防泵控制柜与所述消防联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稳压泵组和所述消防泵组均与所述消防泵控制柜连接;所述稳压泵组和所述消防泵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自动喷水消防栓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喷水消防栓与所述稳压泵组和消防泵组之间的消防管路上设置有稳压阀。
12.进一步的,所述消防管路上还设置有手动控制阀。
13.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喷水消防栓的喷嘴采用花洒。
14.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阀门井内的余水泄压阀。
15.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消防管路上的低压压力开关。
1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天然气门站户外自动灭火系统,在工艺区已经配备规定级别的灭火器基础上,增加了这一套自动灭火系统,此系统以可燃气体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提供报警信号,以室外管网中的消防用水为灭火介质,当报警信号触发灭火系统启动是,立即启动自动灭火系统对工艺区进行灭火。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在相关规范没有具体要求天然气门站工艺区需要装有消防给水系统时,也能较容易被用户所接受并使用,并且一旦有气体泄漏进行提前报警,对发生火灾的肯能行进行提前预防。并且,由于工艺区线路较多,当没有可燃气泄漏时,也能即使对电路火灾的情况做出反应,对发生电路火灾的部位直接进行灭火,减少人员反应和赶往火场的时间。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天然气门站户外自动灭火系统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天然气门站户外自动灭火系统工作原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防栓连接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防栓与消防管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消防栓连接端与出水口连接示意图。
23.其中:1、可燃气体探测器;2、消防管路;3、火焰探测器;4、控制线路;5、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控制箱;6、火焰探测器报警控制箱;7、消防联动控制器;8、自动喷水控制器;9、消防泵组控制柜;10、稳压泵组;11、消防泵组;12、余水泄压阀;13、手动控制阀;14、稳压阀;15、第一电磁阀;16、自动喷水消防栓;17、旋转接头;18、外齿轮;20、低压压力开关;21、入水管;22、出水管;23、消防栓连接端;24、手、自动转换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然气门站户外自动灭火系统,如图1、2所示,包括:信号传输系统和灭火管路系统;
26.所述信号传输系统包括:信号探测端、信号接收端和远程控制端;
27.所述信号探测端包括设置于门站工艺区的若干可燃气体探测器1和若干火焰探测器3;
28.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信号探测端包括设置于门站工艺区的不少于两个的可燃气体探测器1和火焰探测器3,确保所述可燃气体探测器1和火焰探测器3的探测范围能够覆盖
整个工艺区,本实施例中的可燃气体探测器1采用的是天然气专用探测器,所述天然气专用探测器设置于工艺区管道上方1-1.5米的高度,所述火焰探测器3在工艺区的一侧或者两侧平均布置,并将所述天然气专用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3的探测信号通过控制线路输送至中控室内;
29.所述信号接收端包括设置于中控室内的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控制箱5和火焰探测器报警控制箱6;所述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控制箱5与可燃气体探测器1电连接;所述火焰探测器报警控制箱6与所述火焰探测器3电连接;
3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然气专用探测器的探测信号通过电线传输至所述天然气专用探测器报警控制箱内,所述火焰探测器3的探测信号通过电线传输至所述火焰探测器报警控制箱6内,所述天然气专用探测器报警控制箱和火焰探测器报警控制箱6均安装在24小时值班的中控室中,一旦某一个探测器报警,中控室内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即使发现。
31.所述远程控制端包括消防联动控制器7、自动喷水控制器8、第一电磁阀15;所述消防联动控制器7分别与所述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控制箱5和火焰探测器报警控制箱6通过控制线路4电连接;所述自动喷水控制器8与所述消防联动控制器7通过控制线路4电连接;所述自动喷水控制器8和所述消防联动控制器7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15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15设置于所述灭火管路系统的消防管路2上;
32.具体的,所述天然气专用探测器报警控制箱和火焰探测器3报警控制箱的报警信号均输入消防联动控制器7,通过所述天然气专用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3的两种探测信号的逻辑关系来控制设置于工艺区的第一电磁阀15的打开。也可以通过所述消防联动控制器7的手动操作信号来控制自动喷水消防栓16控制器,以打开设置于工艺区的第一电磁阀15。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磁阀15为自动射流消防栓电磁阀。其中,所述消防联动控制器7控制第一电磁阀15的逻辑关系为常用的逻辑判断方法,具体为:(1)当所述任一天然气专用探测器的探测信号传输至中控室发出报警信号时,不启动消防泵组11和户外自动灭火系统,此时工作人员迅速到现场进行查看,以防止系统误报警,或者只是轻微的天然气泄漏及时进行泄漏点的处理即可;并且可技术处理天然气泄漏的问题,对后期可能发生火灾的状况进行及时处理;(2)当所述任一天然气专用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3的探测信号同时传输至中控室发出报警信号时,两组报警信号传输至消防联动控制器7,消防联动控制器7发出指令给自动喷水装置控制器,所述自动喷水控制器8打开工艺区的第一电磁阀15,启动自动喷水消防栓16进行灭火;(3)当任一火焰探测器3的探测信号传输至中控制发出报警信号时,所述消防联动控制器7直接打开第一电磁阀15,启动自动喷水消防栓16进行灭火,由于工艺区现场电路设备较多,因此当没有可燃气体泄漏时,电火花引起的火灾状况也可以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
33.所述自动喷水控制器8同时具有远程操作功能,具体的,通过设置于所述自动喷水控制器8上的控制键进行自动喷水消防栓16的操作,以调整所述自动喷水消防栓16的上下喷水高度和左右喷水角度,以手动控制对指定位置进行灭火。
34.所述灭火管路系统包括稳压泵组10、消防泵组11,若干自动喷水消防栓16和消防泵控制柜9;
35.所述消防泵控制柜9与所述消防联动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稳压泵组10和所述消防泵组11均与所述消防泵控制柜9连接;所述稳压泵组10和所述消防泵组11同时与所述自动
喷水消防栓16连接。
36.具体的,在准工作状态下,所述稳压泵组10处于有压状态,由于自动喷水消防栓16前的第一电磁阀15处于关闭状态,当有报警信号产生时,所述第一电磁阀15收到消防联动控制器7,或者自动喷水装置控制器的信号,所述第一电磁阀15打开,自动喷水消防栓16开始喷水,此时,虽然稳压泵组10持续对消防管路2进行补压,但是自动喷水消防栓16的出水量要大于稳压泵流量,因此消防管路2中的水压持续下降,当消防管路2压力达到低压压力开关20设定的压力值时,则消防泵控制柜9控制作用下,消防泵组11开启,稳压泵组10自动停止工作。为了提高反映速度,自动喷水消防栓16的流量要大于稳压泵组流量1.5倍以上,且从稳压泵组压力开始下降至设置于消防管路上的低压压力开关20启动时间少于10秒,且消防泵组从启动到正常运转时间不大于55秒,以确保消防喷水的持续性。
37.自动喷水消防栓16与所述稳压泵组10和消防泵组11之间的消防管路2上设置有稳压阀14。具体的,所述稳压阀14能够稳定所述自动喷水消防栓16的入水压力,使得所述自动喷水消防栓16的喷水距离不会因为消防管路2和消防泵组11的压力变化而发生变化。所述稳压阀14在运行投入前需要进行压力调整,使得所述自动喷水消防栓16配合消防栓的上下和左右调节,使喷水距离满足能够覆盖到工艺区所有位置。
38.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3-5所示,所述消防管路2与所述自动喷水消防栓16之间设置有旋转接头17,所述旋转接头17上设置有外齿轮18,所述自动喷水消防栓16入水管21处设置有与所述外齿轮18对应的第一内齿轮图中未标注,通过已经成熟的24-36v的中空旋转平台电机驱动所述自动喷水消防栓16在与消防管路2轴线垂直的平面内旋转运动,以调整所述自动喷水消防栓16的喷水方向;所述自动喷水消防栓16的入水管21与出水管22之间设置有消防栓连接端23,所述消防栓连接端23有一定的弯曲使得所述消防栓连接端23与所述入水管21连接处的轴线和所述出水管22连接处的轴线不平行,所述消防栓连接端23与所述出水管22同样地设置有旋转接头17,所述旋转接头17上设置有外齿轮18,所述出水管22上设置有与所述外齿轮18相对应的第二内齿轮图中未标注,通过已经成熟的24-36v的中空旋转平台电机驱动所述出水管22与消防管路2轴线垂直的平面呈变角度旋转运动,以调整所述自动喷水消防栓16的喷水方向,以以实现多个所述自动喷水消防栓16配合能够使得喷水区域完整的覆盖门站工艺区。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喷水消防栓16不是本发明的技术点,所述旋转接头17也是已有成熟产品,且齿轮啮合传动技术也属于常规技术,因此不做详细描述,仅供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用。
39.本实用新型的消防栓上还设置有手、自动转换键24,能够手动调节消防栓上下俯仰角度和左右旋转角度。现场手动控制自动喷水消防栓16上下运动角度和左右旋转的角度,当手动调节时,搬动手、自动转换键24,用手动调节轮调整上下角度和左右角度,调节完毕后将手、自动转换键24切换为自由状态,。
40.本实用新型的灭火系统还包括设置于阀门井内的余水泄压阀12。
41.具体的,所述阀门井内第一电磁阀15后设置一个余水泄压阀12,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余水泄压阀12是一个低泄高封阀,当自动喷水消防栓16喷水后,能够防止因天气原因导致地上部分管道被冻裂,所述余水泄压阀12会自动将地上部分的余水排放。而当需要灭火时,所述余水泄压阀12管路内压力较高,此时余水泄压阀12封闭,保证喷水压力。
42.本实施例中,消防管路2上还设置有手动控制阀13。所述手动控制阀13在正常状况
下处于常开状态,以保证有火情发生时,第一电磁阀15打开喷水系统喷水后,消防管路2中水压降低时及时进行补压。当所述灭火系统设备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将所述手动控制阀13关闭以方便系统的维护。
4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喷水消防栓16采用花洒水枪喷嘴,当调节花洒的喷水面积和方向,能够扩大喷水面积,并且能够防止喷水出现死角,多个自动喷水消防栓16设备的配合使用,能够完整的覆盖工艺区,使得整个天然气门站都处于喷水区域之内。
44.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天然气门站户外自动灭火装置工作原理如下:在工艺区设置两个可燃气体探测器和两个火焰探测器;此两种探测器形成逻辑联动关系,当任一可燃气体探测器发出警报时,中控室内的报警箱只发出报警信号,不启动户外自动灭火系统,由工作人员到现成进行查看,以防止系统误报警;当任一可燃气体探测器和任一火焰探测器共同发出警报时,两组报警信号船只消防联动控制,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指令给自动喷水控制器,由此打开户外的第一电磁阀,也可以直接通过联动控制器的逻辑信号直接打开户外的第一电磁阀;由于稳压泵组使得消防管路处于有压状态,因此当第一电磁阀打开时,自动喷水消防栓开始喷水。由于自动喷水消防栓的喷水量大于稳压泵组的流量,因此消防管路中的压力处于持续下降状态,当消防管路上的低压压力开关20达到启动压力室,消防泵组开启,通过室外管网对消防管路进行供水。自动喷水消防栓前设置有稳压阀,使得自动喷水消防栓始终保持稳定的压力对工艺区进行喷水。当人工确认火灾解除后,人工关闭消防泵组电源和第一电磁阀,排除消防栓内的积水,系统重新恢复准工作状态。
45.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灭火系统从初始两个联动触发信号或者任意火焰探测器触发信号的时间到消防泵组正式运行,分为初期火灾探测时间5-10s,信号反馈触发时间1-3s、启泵时间65s和正式灭火时间,总时间不大于两分钟。当火灾真正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为救援工作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4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