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溢流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9 18:23: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缸溢流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2.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饲养观赏鱼了,而鱼缸的水需要经过过滤,才能长时间保持水质的稳定,保障鱼儿的健康生活。市面上常用的有上滤,侧滤和底滤,而底滤效率是最高的,是养鱼爱好者理想的过滤方式,本发明涉及鱼缸底滤的水循环系统。
3.现有的鱼缸,需要给鱼缸打孔,来制作底滤效果,打孔有很高的风险,玻璃很容易打碎,且不是所有人都有工具,也很难操作,对于普通人很难实现。现在很多养鱼爱好者多采用虹吸原理来制作底滤,就是把水从鱼缸虹吸至底滤缸内,但鱼缸长期运行过程中,有噪音,会换水,洗鱼缸,还会遭遇停电,再来电等不确定因素,现有相关技术存在众多的缺陷,无法解决上述情况和不确定因素,导致众多的安全问题。
4.下述5个常见问题,所述每一个问题,都会对养鱼产生严重影响,甚至财产安全,都是不容忽视的。
5.第一:现有相关技术在鱼缸换水时(水抽一半或全部抽完,或者是在清洗鱼缸时,要把装置从鱼缸内提出来时),水位降低,水管吸入空气,管内存水流出。当换水完成后(或清洗鱼缸,注满水后),水泵来电时无法重启,造成底滤的水被抽干,水泵空转烧坏,而鱼缸的水满溢出,破坏地板和家具等。
6.第二:现有相关技术在水泵来电后,鱼缸的水位需要上升5厘米以上,才能再次开启虹吸。因此,底滤缸的水量必须够大才够抽,其次鱼缸的水位必须预留更大的容量,才能满足开启虹吸高水位启动的要求,这就造成鱼缸内的存水量少,只能盛一大半的水,视觉效果不好。缸内水少,也不利于观赏鱼生存,造成鱼缸的浪费,而底滤也需要占用更大的空间。
7.第三:现有相关技术,在虹吸启动后,需要非常耐心的调整水管下水的大小,直到下水的流量和水泵抽水的流量基本一致,才可以稳定的形成虹吸效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时间来调整,不利于新手使用。
8.第四:现有相关技术,在水泵停电时,因虹吸正常排水,无法及时断开虹吸,造成整缸的水被吸入底滤缸,鱼缸内的鱼无水死亡,而底滤缸水满溢出,破坏地板,家居等。
9.第五:现有相关技术在虹吸断开的时候,管子吸入空气,进而产生较大的噪音,对人们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10.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来改变这些技术问题,本发明是基于本人多年养鱼经验,经过实践设计出来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装置具体是在排水领域中使用,例如在需要控制液位的容器中使用本装置的下水结构,将多余的液体通过本装置排出,达到稳定控制液位的效果。
12.本装置是由一个倒u型的连接管分别设置在2个上端开口的储水管内,并延伸至其
底部,分别和储水管组成储水结构,即为内储水端和外储水端,内储水端设在容器内,外储水端设在容器外,内储水端的上口高于外储水端的上口,内储水端的底部低于外储水端的上口;使用前,使2个储水端以及倒u型连接管内都充满液体,排完空气,里面的液体是相通的,当液体静止状态下,受重力作用,两个储水端的液体对倒u型的连接管产生相同的压强,因此两个储水管内部液位是齐平的状态,即内储水端内的液位是和外储水端的上口齐平,参考附图图1的示意图,当往内储水端的上口加液体时,液体会从外储水端的上口流出来。
13.本发明具体在水族领域使用时,是作为下水结构,将水排入底缸内,配合水泵上水来形成鱼缸的水循环。
14.本装置高度集成设计,使用管路少,功能多,首次启动后,可长时间稳定运行,不怕停电和来电,不怕换水,无需打理,简单易用,同时可以解决上述5个常见的突出问题。
15.本装置包含内储水端,连接管,外储水端,上水管,上水阀门,排水管,排水阀门。
16.内储水端和外储水端由倒u型连接管连接,外储水端的外壳连接排水管和排水阀门接入底缸,组成本装置的整体结构。
17.内储水端内有储水管,以及和连接管组成储水结构;内储水端连接进水管,进水管上端开口,可进空气,可避免形成虹吸,从而造成连接管内进入空气,影响来电后的再次下水。
18.外储水端内有储水管,以及和连接管组成储水结构;外储水端外壳上端有透气孔,可进空气,可避免形成虹吸,从而造成连接管内进入空气,影响来电后再次下水。
19.水泵的上水管与排水管或外储水端外壳,采用连通管连通,具体的连通位置是排水管的排水阀门以上的位置均可,在连通管内设止逆阀;在上水管的连通管以上的位置设上水阀门;关闭排水阀门、上水阀门后,打开水泵,水会通过连通管内的止逆阀,顺着管路进入鱼缸,当鱼缸水位超过进水管的上口2厘米以上时,关闭水泵,将外储水端外壳的透气孔临时密封,把排水阀门、上水阀门打开,因整个管路内有水,会形成虹吸,内储水端和外储水端以及连接管内即可充满水,再将外储水端外壳的透气孔解封,即首次启动完成。
20.管路内充满水,当水静止状态下,内储水端和外储水端的水位将保持齐平的平衡状态,即内储水端的水位与外储水端的上口位置齐平;当鱼缸内水位增加时,水从进水管流入内储水端,外储水端会马上进行排水以保持平衡状态。现有相关技术,需要一定的水位差才能开启下水,本装置无需水位差,水泵即抽即流。并且无需调整上下水平衡,水泵抽进多少水,就会流出多少水。
21.日常当遇到水泵停电后,鱼缸内水位下降至缸内储水端上口时,水无法流入,则停止下水。
22.当日常换水,或清洗鱼缸时,管路的水不会流出,不会影响到本装置的再次启动。
23.本装置的管路结构可作为独立排水使用,即去掉上水管和管路的连通管以及止逆阀。采用独立的水泵上水管,不影响管路的排水效果。
24.本装置可实现不给鱼缸打孔,即可改造成底滤模式,同时又能避免现有虹吸原理的众多问题,同时本装置不限于在水族箱内使用,在排水领域,例如需要控制液位的容器中,不给容器打孔,仅使用本装置的排水结构,将多余的液体排出,达到稳定控制液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装置的液体静止状态下的液位示意图,图中细线的位置。
26.图2为本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8.图4、5为本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9.1. 上水管,2.连通管内的止逆阀,3.外储水端外壳,4. 外储水端内的储水管,5.排水管,6. 内储水端的储水管,7.连接管,8.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
31.本发明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32.本装置包含1. 上水管,2.连通管内的止逆阀,3.外储水端外壳,4. 外储水端的储水管,5.排水管,6.内储水端的储水管,7.连接管,8.进水管。
33.参阅图2所示连接,连接管7一端连接内储水端的储水管6并延伸至其底部,组成储水结构,即内储水端;连接管7另一端连接外储水端外壳3,并延伸至内部的储水管4底部,与其组成储水结构,即外储水端;外储水端外壳3上部有透气孔,下部连接排水管5和排水阀门延伸入底缸;进水管8底部可设置在鱼缸底部,进水管8上部开口,与内储水端的储水管6连通。
34.上水管1下端连接水泵,上端延伸进入鱼缸内;上水管1与排水管5或外储水端外壳3采用连通管连通,且连通管内设止逆阀2,在上水管的连通管以上的位置设上水阀门。
35.首次启动时,关闭上水阀门、排水阀门,启动水泵抽水,水通过连通管内的止逆阀2进入鱼缸,水位淹没进水管8上口2厘米以上,即可停止水泵。临时将外储水端的孔密封,然后打开上水、排水阀门,水排出,形成虹吸排水,整个管路内即可充满水,再将外储水端外壳3的透气孔解封,即启动完成。
36.当开启水泵时,鱼缸内水位从进水管8上升到内储水端的储水管6上口时,水流入内储水端,通过连接管7,从外储水端上口排出,经过排水管流入底缸,形成循环。
37.对于现有技术在换水后,无法重启的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式如下:当鱼缸换水时,尽管鱼缸的水位会下降,因进水管上有口,会进空气,内储水端内的水不会被吸出来,始终保持有水,当换水后,水位上升后,可重新溢流下水。
38.对于现有技术在虹吸启动时,需要5厘米以上的高水位,且需要耐心的调整阀门流量,保持上下水平衡的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式如下:本装置的内、外储水端的两端水位时刻保持齐平,只要一端进水,另一端立刻排水,因此鱼缸内的水,无需水位差,水泵即抽即流,且无需调节平衡。
39.对于现有相关技术在启动后,因虹吸断开时,产生噪音的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式如下:本实用装置是溢流效果,并不形成虹吸,不存在需要断开虹吸的问题,也就没有噪音。
40.本发明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41.第二实施例的进水管8的结构和第一实施例稍有不同,但原理相同,都是进水管8上部与缸内连通器端的储水管6连通,特点是可减小进水管8的管径,以达到减少占用缸内空间的效果,其他效果和第一实施例一样。
42.本发明装置的第三实施例。
43.本装置的下水结构可独立使用的方法,参阅图3、4所示,去掉上水管1和连通管及止逆阀2即可。
44.本说明书内的水管,储水管等提到的水,可以是水族箱内的水,也可以是其他领域内的其他液体,不以此作为限定本发明的使用领域。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