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9 17:09: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岩体加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岩体通常发生块体状侵蚀存在大量竖向裂隙,裂隙构成了水流下渗的通道,在冻融循环和水侵蚀作用下,裂隙不断下切,裂隙面两侧咬合力丧失,使临坡面的砒砂岩块体与母体完全分离,产生下坠、倾覆趋势,当达到一定极限状态时即突然发生崩塌,形成块体状重力侵蚀。临坡面岩体崩塌常常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公路两旁的临坡面岩体崩塌会造成公路中断,更甚至会危害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改变了原有岩体的渗透性、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而増强裂隙岩体强度、降低岩体渗透性能,利用具有定粘度、流动性、固化性能的浆液注入至裂隙岩体中的注浆技术,且由于岩体中裂隙网络的非贯通性,低压条件下浆液入渗效果较差,注浆的封堵、加固作用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需要,利用高注浆压力实现浆液在非贯通裂隙间的劈裂贯通流动,从而扩大浆液影响范围;然而,注浆扩散半径作为评价注浆效果的主控因素,及时把握浆液的扩散范围是极为重要的。但裂隙岩体深埋于地层中,且裂隙网络是复杂的,注浆浆液在岩体裂隙内的流动扩散是极其隐蔽的,浆液的扩散流动可直观观测难度极大。当前在实际现场工程中,是通过超声波检测仪通过声波图像进行检测的,通过人工手持设备从注浆口向外以画圆的方式进行检测,直到最大圆圈检测不到浆液的存在为止;目前,由于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并且工作效率低下,检测扩散半径不好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不需要人工手持操作,减少人工体力消耗,浆体检测仪以杠杆的一端为圆形做圆周运动,对浆液的扩散半径进行检测,电动驱动控制,省时省力,检测迅速,检测扩散半径好控制,检测半径范围精度高,适用性强。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包括固定组件、旋转组件以及浆体检测仪;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和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所述锁紧块与岩体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传动机构、杠杆和驱动件,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表面,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杠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浆体检测仪设置在所述杠杆表面。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不需要人工手持操作,减少人工体力消耗,锁紧块与底座连接,且锁紧块与岩体固定连接,通过锁紧块与岩体固定连接,使得底座进一步固定,注浆的位置与杠杆的一端重合;传动机构安装在底座表面,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杠杆的一端连接,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驱动件连接;由于浆体检测仪设置在杠杆表面,控制驱动件驱动传动机构,使得传动机构带动杠杆的一端旋转,浆体检
测仪以杠杆的一端为圆形做圆周运动,对浆液的扩散半径进行检测,电动驱动控制,省时省力,检测迅速,检测扩散半径好控制,检测半径范围精度高,适用性强。
6.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块包括筒体和螺杆,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筒体内,所述筒体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设置有顶块;所述螺杆表面螺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所述顶块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纹套以及所述顶块铰接。
7.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筒体通过卡簧转动卡接,所述螺杆为双头丝杆,所述螺纹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螺纹套分别对称设置在该双头丝杆的两端。
8.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板体表面设置有定位件。
9.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板体表面开设有螺纹通槽,所述筒体表面的外螺纹与该螺纹通槽螺纹连接,所述筒体表面的外螺纹螺接有螺帽。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板体上端,所述传动机构可以为减速箱或变速箱,所述驱动件可以为电机,该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板体表面。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为单向动力输出机构。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第一板体表面固定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所述箱体外部与所述杠杆固定连接;所述蜗轮固定在所述转杆表面,所述蜗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与所述蜗杆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箱体顶部安装有检修盖。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有手轮,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侧边分别安装有手持部。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浆体检测仪活动安装在所述杠杆表面,所述浆体检测仪可以为激振器、原位测试仪以及超声波厚度检测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使用。
15.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的工作过程:在使用筒体插入岩体缝隙或者自行钻的孔槽内时,通过顶块伸出限位槽实现锁紧固定的作用的效果较差,容易导致整个装置绕筒体转动,为此提出如下方案;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包括锁定螺母、螺柱和圆柱,所述锁定螺母螺接于所述螺柱的一端,所述圆柱固定在所述螺柱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板体表面开设有腰型槽,所述螺柱贯穿所述腰型槽,所述锁定螺母与所述圆柱分别设置在所述腰型槽的两侧。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圆柱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柱的一端
螺接于该螺纹槽内。
17.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的工作过程:由于杠杆较长,与整个装置连接不便于收纳携带,而且在整个装置与岩体表面进行固定时,较长的杠杆也影响底座的安装固定,为此,提出如下方案;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转杆端部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表面固定有限位柱和定位块,所述杠杆一端开设有圆柱槽和定位槽,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圆柱槽相对应卡接,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卡接。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表面开设有销孔,所述杠杆端部开设的凹槽内滑动插接有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与所述销孔配合插接,所述插销的另一端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该凹槽内,所述插销外侧壁设置有防滑纹。
19.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的工作过程:在半径原位测量过程中,浆体检测仪需要进行移动,以监测不同半径下岩体注浆扩散情况,目前手动调节浆体检测仪的移动,调节时滑移距离不稳定,不仅精度低,而且费时费力,为此,提供如下方案;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安装在所述杠杆上,所述浆体检测仪与所述平移机构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20.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平移机构包括螺纹杆、滑块和驱动电机,所述螺纹杆端部与所述杠杆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杠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浆体检测仪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杠杆滑动连接。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杠杆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滑槽,所述滑块滑动卡接在所述条形滑槽内,所述杠杆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线。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手持部可以为把手,且把手表面套有防滑胶套。
2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24.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6.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杆与螺纹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定位件的剖开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锁紧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筒体的剖开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座的主视剖部分开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插销安装在杠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平移机构的立体图。
27.图标:100、固定组件;110、底座;111、第一板体;1111、腰型槽;113、第二板体;130、锁紧块;131、筒体;1311、限位槽;1313、顶块;133、螺杆;1331、手轮;135、连杆;137、螺纹套;139、螺帽;150、定位件;151、锁定螺母;153、螺柱;155、圆柱;170、手持部;300、旋转组件;310、传动机构;311、蜗轮;313、蜗杆;315、箱体;317、转杆;319、转盘;3191、限位柱;3193、定位块;3195、销孔;330、杠杆;331、圆柱槽;333、定位槽;335、插销;337、条形滑槽;339、复位弹簧;350、驱动件;500、浆体检测仪;700、平移机构;710、螺纹杆;730、滑块;750、驱动电机。
28.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0.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37.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如图1-1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该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包括固定组件100、旋转组件300以及浆体检测仪500;固定组件100包括底座110和锁紧块130,锁紧块130与底座110连接,且锁紧块130与岩体固定连接;旋转组件300包括传动机构310、杠杆330和驱动件350,传动机构310安装在底座110表面,传动机构310的输出端与杠杆330的一端连接,传动机构310的输入端与驱动件350传动连接;浆体检测仪500设置在杠杆330表面。
3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不需要人工手持操作,减少人工体力消耗,锁紧块130与底座110连接,且锁紧块130与岩体固定连接,通过锁紧块130与岩体固定连接,使得底座110进一步固定,注浆的位置与杠杆330的一端重合;传动机构310安装在底座110表面,传动机构310的输出端与杠杆330的一端连接,传动机构310的输入端与驱动件350连接;由于浆体检测仪500设置在杠杆330表面,控制驱动件350驱动传动机构310,使得传动机构310带动杠杆330的一端旋转,浆体检测仪500以杠杆330的一端为圆形做圆周运动,对浆液的扩散半径进行检测,电动驱动控制,省时省力,检测迅速,检测扩散半径好控制,检测半径范围精度高,适用性强。
39.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5所示,锁紧块130包括筒体131和螺杆133,螺杆133转动安装在筒体131内,筒体131侧壁开设有限位槽1311,限位槽1311内滑动设置有顶块1313;螺杆133表面螺接有螺纹套137,螺纹套137与顶块1313之间通过连杆135连接,连杆135的两端分别与螺纹套137以及顶块1313铰接;筒体131插入岩体缝隙或者自行钻的孔槽内,通过旋转螺杆133进而推动螺纹套137移动,螺纹套137进一步推动顶块1313,使得顶块1313伸出限位槽1311,对孔槽内壁进行
挤压,实现锁紧固定的作用,便于底座110的安装固定在岩体表面,以及拆卸方便。
40.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螺杆133的一端与筒体131通过卡簧转动卡接,螺杆133为双头丝杆,螺纹套137设置有两个,两个螺纹套137分别对称设置在该双头丝杆的两端。
41.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底座110包括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3,第一板体111的一端与第二板体113的一端铰接,第一板体111表面设置有定位件150;底座110设计成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3铰接,便于应当不平整的岩体表面的固定,适用范围增大,方便安装使用。
42.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筒体131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第二板体113表面开设有螺纹通槽,筒体131表面的外螺纹与该螺纹通槽螺纹连接,筒体131表面的外螺纹螺接有螺帽139,筒体13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方便拆卸更换,降低维护成本,并且可以更加实际需要更换不同大小的筒体131。
43.根据其他一些实施例,传动机构310固定安装在第一板体111上端,传动机构310可以为减速箱或变速箱,驱动件350可以为电机,该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板体111表面。
44.在另外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传动机构310也可以为单向动力输出机构。
4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0-14所示,传动机构310包括蜗轮311和蜗杆313,第一板体111表面固定有箱体315,箱体315内转动安装有转杆317,转杆317的一端贯穿延伸至箱体315外部与杠杆330固定连接;蜗轮311固定在转杆317表面,蜗杆313转动安装在箱体315内,蜗轮311与蜗杆313啮合,驱动件350的驱动轴与蜗杆313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箱体315顶部安装有检修盖。
46.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螺杆133的一端固定有手轮1331,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3侧边分别安装有手持部170。
4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浆体检测仪500活动安装在杠杆330表面,浆体检测仪500可以为激振器、原位测试仪以及超声波厚度检测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使用;进一步的,在一些情况下,浆体检测仪500可以包括锤击件和加速度传感器,在岩体表面布置锤击点,并在每个锤击点锤击时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进行监测,利用数据连接线将加速度传感器与外接数据采集仪连接,锤击件的力锤通过数据连接线与数据采集仪连接,数据采集仪与终端处理器连接;数据连接布置模块,与加速度传感器布置模块相连接,将数据连接线一端与加速度传感器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数据采集仪,数据采集仪与终端连接,获得的实时数据传输至终端;分形盒维数计算模块,与数据连接布置模块相连接,设置锤头的力传感器,用以测量激振力的大小;每个锤击点位置处各进行预设次数的锤击测试,所得选取预定组数的数据计算加速度响应的分形盒维数;岩体注浆扩散范围监测模块,与分形盒维数计算模块相连接,比较不同测点间加速度响应分形盒维数的差别,实现锤击法岩体裂隙的大小及范围的监测,以根据岩体裂隙大小及范围确定岩体的注浆扩散范围。
48.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的工作过程:在使用筒体131插入岩体缝隙或者自行钻的孔槽内时,通过顶块1313伸出限位槽1311实现锁紧固定的作用的效果较差,容易导致整个装置绕筒体131转动,为此提出如下方
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7所示,定位件150包括锁定螺母151、螺柱153和圆柱155,锁定螺母151螺接于螺柱153的一端,圆柱155固定在螺柱153的另一端;第一板体111表面开设有腰型槽1111,螺柱153贯穿腰型槽1111,锁定螺母151与圆柱155分别设置在腰型槽1111的两侧。
49.进一步地,圆柱155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螺柱153的一端螺接于该螺纹槽内;增设圆柱155用于配合筒体131对底座110进行定位固定,便于后序杠杆330平稳运转,设计的腰型槽1111用于圆柱155的移动以及通过锁定螺母151进行锁定,方便调节圆柱155与筒体131的间距,方便对实际的缝隙对应插接固定,并且圆柱155与螺柱153螺纹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圆柱155。
50.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的工作过程:由于杠杆330较长,与整个装置连接不便于收纳携带,而且在整个装置与岩体表面进行固定时,较长的杠杆330也影响底座110的安装固定,为此,提出如下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14以及15所示,转杆317端部固定有转盘319,转盘319表面固定有限位柱3191和定位块3193,杠杆330一端开设有圆柱槽331和定位槽333,限位柱3191与圆柱槽331相对应卡接,定位块3193与定位槽333相对应卡接。
51.具体地,定位块3193表面开设有销孔3195,杠杆330端部开设的凹槽内滑动插接有插销335,插销335的一端与销孔3195配合插接,插销335的另一端连接有复位弹簧339,复位弹簧339的另一端固定在该凹槽内,插销335外侧壁设置有防滑纹;杠杆330上端通过定位块3193与定位槽333相对应卡接,使得转盘319与杠杆330进行连接,并进一步通过插销335的一端与销孔3195配合插接,将转杆317与杠杆330连接部位进行锁死固定,防止连接使用过程中分离,通过推动插销335使得插销335的一端与销孔3195分离,便于杠杆330分离转盘319,便于安装拆卸,以及携带使用;增设圆柱155用于配合筒体131对底座110进行定位固定,便于后序杠杆330平稳运转,方便对实际的缝隙对应插接固定,并且圆柱155与螺柱153螺纹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圆柱155,杠杆330上端通过定位块3193与定位槽333相对应卡接,使得转盘319与杠杆330进行连接,便于安装拆卸,以及携带使用,便于整个装置的安装稳定,并且便于各个部件的维护更换,降低维护成本。
52.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碎裂岩体注浆扩散半径原位测量装置的工作过程:在半径原位测量过程中,浆体检测仪500需要进行移动,以监测不同半径下岩体注浆扩散情况,目前手动调节浆体检测仪500的移动,调节时滑移距离不稳定,不仅精度低,而且费时费力,为此,提供如下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5所示,还包括有平移机构700,平移机构700安装在杠杆330上,浆体检测仪500与平移机构700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53.可选地,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平移机构700包括螺纹杆710、滑块730和驱动电机750,螺纹杆710端部与杠杆330转动连接,驱动电机750与杠杆330固定连接,驱动电机750的驱动轴与螺纹杆710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块730与螺纹杆710螺纹连接,浆体检测仪500与滑
块730固定连接,滑块730与杠杆330滑动连接。
54.需要说明的是,杠杆330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滑槽337,滑块730滑动卡接在条形滑槽337内,杠杆330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线;控制驱动电机750旋转,带动螺纹杆710转动,螺纹杆710推动滑块730沿杠杆330长度方向滑移,进而带动浆体检测仪500移动,便于控制浆体检测仪500检测的半径大小,电动控制平移,提高监测精度,省时省力,方便操作控制,便于检测的连续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55.具体而言,手持部170可以为把手,且把手表面套有防滑胶套。
56.具体而言,底座110可以为不锈钢件或塑料(例如,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pet(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件。
57.其中,圆柱155可以为铜件、pps(polyphenylenesulphide,聚苯硫醚)加玻纤件、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et(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m(paraformaldehyde,聚甲醛)或pp(polypropylene,聚丙烯)件。
5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浆体检测仪500以及驱动电机75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59.需要说明的是,浆体检测仪500以及驱动电机75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60.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仪、终端处理器连接、浆体检测仪500以及驱动电机75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61.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62.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63.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6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5.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66.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