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单通道多用途的空调进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1-19 16: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通道多用途的空调进风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及终端用户的需求,驻车空调在卡车行业已极为普遍,而顶置式驻车空调具有低成本、安装简易性及可靠性等优势,但目前现有的顶置空调产品仅具有制冷基本功能,或少部分通过热泵系统及ptc电加热方式实现的制热功能,零件成本及使用能耗均偏高,且无新风功能,无法通过在驻车时车辆门窗紧闭的情况下实现驾驶室内的通风换气。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结构合理的单通道多用途的空调进风系统。配合空气式热泵空调系统,实现通过单通道进风风门切换的方式来达成多功能切换。
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通道多用途的空调进风系统,包括冷凝侧风机、鼓风侧风机、热泵芯子和蒸发器,及设于鼓风侧风机处的鼓风侧室内进风口,设于进气端的室内出风口,还包括设于冷凝侧风机处的冷凝侧室内进风口,设于鼓风侧室内进风口的第一进风风门,设于冷凝侧室内进风口的第二进风风门,设于鼓风侧风机及冷凝侧风机处的室外进风口,设于排气端的室外出风口,设于室外出风口的切换风门;所述鼓风侧室内进风口和冷凝侧室内进风口与室外进风口连通,所述鼓风侧室内进风口和冷凝侧室内进风口分别连通鼓风侧回路及冷凝侧回路,所述鼓风侧回路设蒸发器,用于实现制冷及吸收热量功能,所述冷凝侧回路中设热泵芯子,用于实现制热及散热功能;所述鼓风侧回路及冷凝侧回路均连通室内出风口及室外出风口,通过第一进风风门、第二进风风门实现循环风及新风功能的切换,通过切换风门实现制冷功能及制热功能的切换。
5.一种单通道多用途的空调进风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
6.切换风门至a位置,开启第一进风风门,室内风从鼓风侧室内进风口进入,穿过鼓风侧风机及蒸发器,形成低温空气从室内出风口吹出,实现内循环状态下的驾驶室快速降温;同时冷凝侧室内进风口至关闭状态,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吸入,穿过冷凝侧风机及热泵芯子,从室外出风口吹出,实现冷凝侧的散热。
7.切换风门至b位置,开启第二进风风门,室内风从冷凝侧室内进风口进入,穿过冷凝侧风机及热泵芯子,形成高温空气从室内出风口吹出,实现内循环状态下的驾驶室快速升温;同时鼓风侧室内进风口至关闭状态,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吸入,穿过鼓风侧风机及蒸发器,从室外出风口吹出,实现蒸发侧的吸热。
8.关闭第一进风风门及第二进风风门,切换风门至a位置,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进入,穿过鼓风侧风机及蒸发器,形成低温空气从室内出风口吹出,实现外循环状态下的驾驶室降温;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进入,同时穿过冷凝侧风机及热泵芯子,从室外出风口吹出,
实现冷凝器的散热。
9.关闭第一进风风门及第二进风风门,切换风门至b位置,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进入,穿过冷凝侧风机及热泵芯子,形成高温空气从室内出风口吹出,实现外循环状态下的驾驶室升温;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进入,同时穿过鼓风侧风机及蒸发器,从室外出风口吹出,实现蒸发侧的吸热。
10.本发明简单有效,实现了空调的制热功能,并且同时实现了制冷、制热模式下的新风功能。
11.本发明通过两个进风风门可以通过调整状态来实现功能的切换,并且可以通过将进风风门关闭来将室外风引入回路实现制冷及制热时的新风功能。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鼓风侧室内进风口、2-冷凝侧室进风口、3-第一进风风门、4-第二进风风门、5-冷凝侧风机、6-鼓风侧风机、7-热泵芯子、8-蒸发器、9-室外进风口、10-室内出风口、11-室外出风口、12-切换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15.现有的驻车空调的制热功能采用热泵系统,将制冷剂逆向循环,把低温侧的热量吸收出来并传递到高温侧,而本发明所采用的空气式热泵可保持原制冷剂循环方向不变,仅通过调整风道及进出风口,将冷凝器侧的热量引入驾驶室内即可实现制热功能。本实施例及为通过一个单通道进风口,搭配不同风门的状态实现制冷、制热、新风,多功能的切换。
16.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冷凝侧风机5、鼓风侧风机6、热泵芯子7和蒸发器8,及设于鼓风侧风机6处的鼓风侧室内进风口1,设于进气端的室内出风口10,还包括设于冷凝侧风机5处的冷凝侧室内进风口2,设于鼓风侧室内进风口1的第一进风风门3,设于冷凝侧室内进风口2的第二进风风门4,设于鼓风侧风机6及冷凝侧风机5处的室外进风口9,设于排气端的室外出风口11,设于室外出风口11的切换风门12;所述鼓风侧室内进风口1和冷凝侧室内进风口2与室外进风口9连通,所述鼓风侧室内进风口1和冷凝侧室内进风口2分别连通鼓风侧回路及冷凝侧回路,所述鼓风侧回路设蒸发器8,用于实现制冷及吸收热量功能,所述冷凝侧回路中设热泵芯子7,用于实现制热及散热功能;所述鼓风侧回路及冷凝侧回路均连通室内出风口10及室外出风口11,通过第一进风风门3、第二进风风门4实现循环风及新风功能的切换,通过切换风门12实现制冷功能及制热功能的切换。
17.本发明通过冷凝侧室内进风口、鼓风侧室内进风口的第一进风风门、第二进风风门切换,同时室外出风口的切换风门加以辅助实现多种功能的切换。可实现制冷功能、制热功能、新风功能(制冷)及新风功能(制热)。具体工作模式如下:
18.制冷功能:包括切换风门12至a位置,开启第一进风风门3,室内风从鼓风侧室内进风口1进入,穿过鼓风侧风机6及蒸发器8,形成低温空气从室内出风口10吹出,实现内循环状态下的驾驶室快速降温;同时冷凝侧室内进风口2至关闭状态,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9吸
入,穿过冷凝侧风机5及热泵芯子7,从室外出风口11吹出,实现冷凝侧的散热。
19.制热功能:包括切换风门12至b位置,开启第二进风风门4,室内风从冷凝侧室内进风口2进入,穿过冷凝侧风机5及热泵芯子7,形成高温空气从室内出风口10吹出,实现内循环状态下的驾驶室快速升温;同时鼓风侧室内进风口1至关闭状态,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9吸入,穿过鼓风侧风机6及蒸发器8,从室外出风口11吹出,实现蒸发侧的吸热。
20.新风功能(制冷):包括关闭第一进风风门3及第二进风风门4,切换风门12至a位置,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9进入,穿过鼓风侧风机6及蒸发器8,形成低温空气从室内出风口10吹出,实现外循环状态下的驾驶室降温;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9进入,同时穿过冷凝侧风机5及热泵芯子7,从室外出风口11吹出,实现冷凝器的散热。
21.新风功能(制热):包括关闭第一进风风门3及第二进风风门4,切换风门12至b位置,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9进入,穿过冷凝侧风机5及热泵芯子7,形成高温空气从室内出风口10吹出,实现外循环状态下的驾驶室升温;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9进入,同时穿过鼓风侧风机6及蒸发器8,从室外出风口11吹出,实现蒸发侧的吸热。
22.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单通道多用途的空调进风系统,包括冷凝侧风机(5)、鼓风侧风机(6)、热泵芯子(7)和蒸发器(8),及设于鼓风侧风机(6)处的鼓风侧室内进风口(1),设于进气端的室内出风口(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冷凝侧风机(5)处的冷凝侧室内进风口(2),设于鼓风侧室内进风口(1)的第一进风风门(3),设于冷凝侧室内进风口(2)的第二进风风门(4),设于鼓风侧风机(6)及冷凝侧风机(5)处的室外进风口(9),设于排气端的室外出风口(11),设于室外出风口(11)的切换风门(12);所述鼓风侧室内进风口(1)和冷凝侧室内进风口(2)与室外进风口(9)连通,所述鼓风侧室内进风口(1)和冷凝侧室内进风口(2)分别连通鼓风侧回路及冷凝侧回路,所述鼓风侧回路设蒸发器(8),用于实现制冷及吸收热量功能,所述冷凝侧回路中设热泵芯子(7),用于实现制热及散热功能;所述鼓风侧回路及冷凝侧回路均连通室内出风口(10)及室外出风口(11),通过第一进风风门(3)、第二进风风门(4)实现循环风及新风功能的切换,通过切换风门(12)实现制冷功能及制热功能的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通道多用途的空调进风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风门(12)至a位置,开启第一进风风门(3),室内风从鼓风侧室内进风口(1)进入,穿过鼓风侧风机(6)及蒸发器(8),形成低温空气从室内出风口(10)吹出,实现内循环状态下的驾驶室快速降温;同时冷凝侧室内进风口(2)至关闭状态,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9)吸入,穿过冷凝侧风机(5)及热泵芯子(7),从室外出风口(11)吹出,实现冷凝侧的散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通道多用途的空调进风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风门(12)至b位置,开启第二进风风门(4),室内风从冷凝侧室内进风口(2)进入,穿过冷凝侧风机(5)及热泵芯子(7),形成高温空气从室内出风口(10)吹出,实现内循环状态下的驾驶室快速升温;同时鼓风侧室内进风口(1)至关闭状态,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9)吸入,穿过鼓风侧风机(6)及蒸发器(8),从室外出风口(11)吹出,实现蒸发侧的吸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通道多用途的空调进风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关闭第一进风风门(3)及第二进风风门(4),切换风门(12)至a位置,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9)进入,穿过鼓风侧风机(6)及蒸发器(8),形成低温空气从室内出风口(10)吹出,实现外循环状态下的驾驶室降温;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9)进入,同时穿过冷凝侧风机(5)及热泵芯子(7),从室外出风口(11)吹出,实现冷凝器的散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通道多用途的空调进风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关闭第一进风风门(3)及第二进风风门(4),切换风门(12)至b位置,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9)进入,穿过冷凝侧风机(5)及热泵芯子(7),形成高温空气从室内出风口(10)吹出,实现外循环状态下的驾驶室升温;室外风从室外进风口(9)进入,同时穿过鼓风侧风机(6)及蒸发器(8),从室外出风口(11)吹出,实现蒸发侧的吸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通道多用途的空调进风系统。它包括冷凝侧风机、鼓风侧风机、热泵芯子和蒸发器,及设于鼓风侧风机处的鼓风侧室内进风口,设于进气端的室内出风口,还包括设于冷凝侧风机处的冷凝侧室内进风口,设于鼓风侧室内进风口的第一进风风门,设于冷凝侧室内进风口的第二进风风门,设于鼓风侧风机及冷凝侧风机处的室外进风口,设于排气端的室外出风口,设于室外出风口的切换风门;所述鼓风侧室内进风口和冷凝侧室内进风口与室外进风口连通,所述鼓风侧室内进风口和冷凝侧室内进风口分别连通鼓风侧回路及冷凝侧回路。本发明简单有效,实现了空调的制热功能,并且同时实现了制冷、制热模式下的新风功能。制冷、制热模式下的新风功能。制冷、制热模式下的新风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悦 王小翻 魏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31
技术公布日:2022/1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