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海水淡化的加热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2022-11-19 08:39: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热法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水淡化的加热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如今,沿海钢铁企业、石化企业或发电企业通常将汽轮机的乏汽作为热源,并将该热源应用在热法海水淡化工程中。然而,在汽轮机的乏汽波动时,即乏汽形成的热源存在不稳定性,使热法海水淡化装置的负荷需要相应调整,引发由热法海水淡化装置的热源不稳定性导致的热法海水淡化装置的性能稳定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海水淡化的加热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热法海水淡化装置的热源不稳定性导致的热法海水淡化装置的性能稳定性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热法海水淡化装置的性能稳定性和热源的稳定性,保持热法海水淡化装置产水量的稳定性,还提高热法海水淡化装置中各种蒸汽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等技术效果。
4.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海水淡化的加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装置、混合装置和海水淡化装置;
5.所述调节装置,用于将接收到的目标蒸汽的压力调整至第一目标压力,并将调整后的目标蒸汽输送至所述混合装置中;
6.所述混合装置,用于将所述调节后的目标蒸汽与汽轮机的乏汽混合,得到混合蒸汽,并将所述混合蒸汽的压力调整至第二目标压力,再将调整后的混合蒸汽输送至所述海水淡化装置中,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压力小于所述第一目标压力;
7.所述海水淡化装置,用于吸收所述调整后的混合蒸汽的热能,并通过所述热能,对淡化海水工艺进行加热。
8.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减压减温装置,所述减压减温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装置的输入端相连;
9.所述减压减温装置,用于在接收第一蒸汽后,将所述第一蒸汽的压力减至所述第一目标压力,所述第一蒸汽的温度减至目标温度,并将减压后的第一蒸汽输送至所述混合装置,其中,所述目标蒸汽包括所述第一蒸汽。
10.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减压阀组,所述减压阀组的输出端与所述减压减温装置的输入端相连;
11.所述减压阀组,用于在接收第二蒸汽后,将所述第二蒸汽的压力减至第三目标压力,并将减压后的第二蒸汽输送至所述减压减温装置中,其中,所述第三目标压力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压力,所述目标蒸汽包括所述第二蒸汽。
12.优选的,所述海水淡化装置为采用热法海水淡化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
13.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海水淡化的加热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海水淡化的加热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14.通过所述调节装置,将接收到的目标蒸汽的压力调整至第一目标压力,并将调整后的目标蒸汽输送至所述混合装置中;
15.通过所述混合装置,将所述调节后的目标蒸汽与汽轮机的乏汽混合,得到混合蒸汽,并将所述混合蒸汽的压力调整至第二目标压力,再将调整后的混合蒸汽输送至所述海水淡化装置中,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压力小于所述第一目标压力;
16.通过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吸收所述调整后的混合蒸汽的热能,并通过所述热能,对淡化海水工艺进行加热。
17.优选的,所述通过调节装置,将接收到的目标蒸汽的压力调整至第一目标压力,并将调整后的目标蒸汽输送至所述混合装置中,包括:
18.在通过所述减压减温装置,接收第一蒸汽后,控制所述减压减温装置将所述第一蒸汽的压力减至所述第一目标压力,所述第一蒸汽的温度减至目标温度,并将减压后的第一蒸汽输送至所述混合装置,其中,所述目标蒸汽包括所述第一蒸汽,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所述减压减温装置。
19.优选的,在通过所述减压减温装置,接收第一蒸汽的过程中,还包括:
20.在通过所述减压阀组,接收第二蒸汽后,控制所述减压阀组将所述第二蒸汽的压力减至第三目标压力,并将减压后的第二蒸汽输送至所述减压减温装置中,其中,所述第三目标压力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压力,所述目标蒸汽包括所述第二蒸汽,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所述减压阀组。
21.优选的,在通过所述热能,对淡化海水工艺进行加热后,还包括:
22.控制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将所述调整后的混合蒸汽冷凝为冷凝水。
23.优选的,在通过所述热能,对淡化海水工艺进行加热后,还包括:
24.通过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将减温水输送至所述减压减温装置中,以使所述减温水在所述减压减温装置中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减温水包括所述冷凝水和淡化水,所述淡化水为通过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将海水转化为水源水质的水。
25.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海水淡化的加热方法的步骤。
2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7.本发明实施例的海水淡化的加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装置、混合装置和海水淡化装置。加热系统先通过将调节装置,将接收到的目标蒸汽的压力调整至第一目标压力,并将调整后的目标蒸汽输送至混合装置中。这里,将相关工业产线的副产蒸汽的压力减为第一目标压力,使得副产蒸汽的压力减小,以便于混合装置使用,提高目标蒸汽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28.接着,通过混合装置,将调整后的目标蒸汽与汽轮机的乏汽混合,形成混合蒸汽,并将混合蒸汽的压力调整为第二目标压力,再将调整后的混合蒸汽输送至海水淡化装置中。这里,通过混合装置将调整后的目标蒸汽与乏汽进行混合,形成混合蒸汽,再将混合蒸汽的压力减小至第二目标压力,使目标蒸汽与乏汽进行均匀混合和扩容减压,形成调整后的混合蒸汽,提高混合蒸汽的稳定性和混合蒸汽形成热源的稳定性。再将调整后的混合蒸汽作为热源输送至海水淡化装置,满足由汽轮机的乏汽波动导致的海水淡化装置的负荷需
求,减轻水电联产过程中的汽轮机乏汽量的变化对海水淡化装置的冲击,提高海水淡化装置的蒸汽量稳定性,保障海水淡化装置的运行稳定,使海水淡化装置的出水水质和水量均有保障。
29.然后,海水淡化装置通过吸收调整后的混合蒸汽的热能,对海水进行热法海水淡化处理,使海水形成淡化水,并将调整后的混合蒸汽放热冷凝成冷凝水。这里,由于海水淡化装置吸收调整后的混合蒸汽的稳定热能,海水淡化装置的性能稳定性得到了保障,保持海水淡化装置产水量和淡化水水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30.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图形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31.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海水淡化的加热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32.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海水淡化的加热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34.实施例一
35.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水淡化的加热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装置101、混合装置102和海水淡化装置103,即调节装置101的输出端与混合装置102的输入端连接,混合装置102的输出端与海水淡化装置103的输出端连接。
36.其中,调节装置101,用于将接收到的目标蒸汽的压力调整至第一目标压力,并将调整后的目标蒸汽输送至混合装置102中。其中,目标蒸汽为水电联产产线、钢铁产线、石化产线或发电产线等工业产线的副产蒸汽。目标蒸汽包括高压蒸汽和/或低压蒸汽,高压蒸汽为压力值大于0.4mpa的副产蒸汽,低压蒸汽为压力值不大于0.4mpa且不小于0.1mpa的副产蒸汽。
37.混合装置102,用于将调节后的目标蒸汽与汽轮机的乏汽混合,得到混合蒸汽,并将混合蒸汽的压力调整至第二目标压力,再将调整后的混合蒸汽输送至海水淡化装置103中,其中,第二目标压力小于第一目标压力。混合装置102为将多种蒸汽进行均匀混合且扩容减压至负压的相关装置。
38.海水淡化装置103,用于吸收调整后的混合蒸汽的热能,并通过热能,对淡化海水工艺进行加热,其中,淡化海水工艺是将海水脱盐淡化为淡化水的工艺。海水淡化装置103还用于在对淡化海水工艺进行加热后,将海水转化为淡化水,将调整后的混合蒸汽冷凝为冷凝水。淡化水为通过海水淡化装置103将海水转化为水源水质的水。海水淡化装置103为采用热法海水淡化技术的海水淡化系统的相关装置。
3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目标压力和第二目标压力根据实际需求而设置。第一目标压
力通常为0.1mpa,第二目标压力为负压压力,第二目标压力的压力取值范围通常为30kpa-35kpa。
40.本实施例的加热系统,先通过将调节装置101,将接收到的目标蒸汽的压力调整至第一目标压力,并将调整后的目标蒸汽输送至混合装置102中。这里,将相关工业产线的副产蒸汽的压力减为第一目标压力,使得副产蒸汽的压力减小,以便于混合装置102使用,提高目标蒸汽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41.接着,通过混合装置102,将调整后的目标蒸汽与汽轮机的乏汽混合,形成混合蒸汽,并将混合蒸汽的压力调整为第二目标压力,再将调整后的混合蒸汽输送至海水淡化装置103中。这里,通过混合装置102将调整后的目标蒸汽与乏汽进行混合,形成混合蒸汽,再将混合蒸汽的压力减小至第二目标压力,使目标蒸汽与乏汽进行均匀混合和扩容减压,形成调整后的混合蒸汽,提高混合蒸汽的稳定性和混合蒸汽形成热源的稳定性。再将调整后的混合蒸汽作为热源输送至海水淡化装置103,满足由汽轮机的乏汽波动导致的海水淡化装置103的负荷需求,减轻水电联产过程中的汽轮机乏汽量的变化对海水淡化装置103的冲击,提高海水淡化装置103的蒸汽量稳定性,保障海水淡化装置103的运行稳定,使海水淡化装置103的出水水质和水量均有保障。
42.然后,海水淡化装置103通过吸收调整后的混合蒸汽的热能,对海水进行热法海水淡化处理,使海水形成淡化水,并将调整后的混合蒸汽放热冷凝成冷凝水。这里,由于海水淡化装置103吸收调整后的混合蒸汽的稳定热能,海水淡化装置103的性能稳定性得到了保障,保持海水淡化装置103产水量和淡化水水质的稳定性。
43.结合图1,详细阐述本实施例的海水淡化的加热系统的结构:
44.调节装置101包括:减压减温装置1012,减压减温装置1012的输出端与混合装置102的输入端相连。减压减温装置1012,用于在接收第一蒸汽后,将第一蒸汽的压力减至第一目标压力,第一蒸汽的温度减至目标温度,并将减压后的第一蒸汽输送至混合装置102,其中,目标蒸汽包括第一蒸汽,第一蒸汽为低压蒸汽。目标温度根据实际需求而设置,通常目标温度的取值范围为80℃-110℃。
45.调节装置101还包括:减压阀组1011,减压阀组1011的输出端与减压减温装置1012的输入端相连。减压阀组1011,用于在接收第二蒸汽后,将第二蒸汽的压力减至第三目标压力,并将减压后的第二蒸汽输送至减压减温装置1012中,其中,第三目标压力大于第一目标压力,目标蒸汽包括第二蒸汽,第二蒸汽为高压蒸汽,减压后的第二蒸汽为低压蒸汽。第三目标压力根据实际需求而设置,通常第三目标压力设置为0.4mpa。
46.还需要说明的是,高压蒸汽和低压蒸汽可根据海水淡化装置103的负荷需求调节配比。
47.本实施例的海水淡化的加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是:
48.将高压蒸汽输入至减压阀组1011,通过减压阀组1011将高压蒸汽的压力减至为0.4mpa,得到减压后的高压蒸汽,减压后的高压蒸汽本质为低压蒸汽,再将减压后的高压蒸汽输入至减压减温装置1012中。
49.减压减温装置1012接收减压后的高压蒸汽和/或低压蒸汽,通过减压减温装置1012将减压后的高压蒸汽和/或低压蒸汽进一步减压减温,即将减压后的高压蒸汽和/或低压蒸汽的压力减至0.1mpa,本质上是从0.4mpa减至0.1mpa,将减压后的高压蒸汽和/或低压
蒸汽的温度减至100℃左右,得到调整后的目标蒸汽。再将调整后的目标蒸汽输入至混合装置102中。
50.混合装置102接收调整后的目标蒸汽和汽轮机的乏汽,通过混合装置102将调整后的目标蒸汽和汽轮机的乏汽均匀混合,形成混合蒸汽,并将混合蒸汽的扩容减压至负压,形成调整后的混合蒸汽。其中,调整后的混合蒸汽的温度和压力满足理想气体方程。再将调整后的混合蒸汽作为热源输入至海水淡化装置103。
51.海水淡化装置103通过吸收调整后的混合蒸汽的热能,对海水进行热法海水淡化处理,将海水转变为淡化水,并将调整后的混合蒸汽冷凝为冷水水。海水淡化装置103还将减温水输入是减压减温装置1012中,使减温水在减压减温装置1012中进行热交换。其中,减温水包括冷凝水和淡化水。
52.减压减温装置1012通过减温水进行热交换,将减压后的高压蒸汽和/或低压蒸汽的温度热传导给减温水,使减压后的高压蒸汽和/或低压蒸汽的温度减小,减温水的温度升高。
53.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54.本实施例的加热系统,先通过将调节装置,将接收到的目标蒸汽的压力调整至第一目标压力,并将调整后的目标蒸汽输送至混合装置中。这里,将相关工业产线的副产蒸汽的压力减为第一目标压力,使得副产蒸汽的压力减小,以便于混合装置使用,提高目标蒸汽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55.接着,通过混合装置,将调整后的目标蒸汽与汽轮机的乏汽混合,形成混合蒸汽,并将混合蒸汽的压力调整为第二目标压力,再将调整后的混合蒸汽输送至海水淡化装置中。这里,通过混合装置将调整后的目标蒸汽与乏汽进行混合,形成混合蒸汽,再将混合蒸汽的压力减小至第二目标压力,使目标蒸汽与乏汽进行均匀混合和扩容减压,形成调整后的混合蒸汽,提高混合蒸汽的稳定性和混合蒸汽形成热源的稳定性。再将调整后的混合蒸汽作为热源输送至海水淡化装置,满足由汽轮机的乏汽波动导致的海水淡化装置的负荷需求,减轻水电联产过程中的汽轮机乏汽量的变化对海水淡化装置的冲击,提高海水淡化装置的蒸汽量稳定性,保障海水淡化装置的运行稳定,使海水淡化装置的出水水质和水量均有保障。
56.然后,海水淡化装置通过吸收调整后的混合蒸汽的热能,对海水进行热法海水淡化处理,使海水形成淡化水,并将调整后的混合蒸汽放热冷凝成冷凝水。这里,由于海水淡化装置吸收调整后的混合蒸汽的稳定热能,海水淡化装置的性能稳定性得到了保障,保持海水淡化装置产水量和淡化水水质的稳定性。
57.实施例二
58.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海水淡化的加热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海水淡化的加热系统,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59.s201,通过所述调节装置,将接收到的目标蒸汽的压力调整至第一目标压力,并将调整后的目标蒸汽输送至所述混合装置中;
60.s202,通过所述混合装置,将所述调节后的目标蒸汽与汽轮机的乏汽混合,得到混合蒸汽,并将所述混合蒸汽的压力调整至第二目标压力,再将调整后的混合蒸汽输送至所述海水淡化装置中,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压力小于所述第一目标压力;
61.s203,通过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吸收所述调整后的混合蒸汽的热能,并通过所述热能,对淡化海水工艺进行加热。
6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通过调节装置,将接收到的目标蒸汽的压力调整至第一目标压力,并将调整后的目标蒸汽输送至所述混合装置中,包括:
63.在通过所述减压减温装置,接收第一蒸汽后,控制所述减压减温装置将所述第一蒸汽的压力减至所述第一目标压力,所述第一蒸汽的温度减至目标温度,并将减压后的第一蒸汽输送至所述混合装置,其中,所述目标蒸汽包括所述第一蒸汽,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所述减压减温装置。
6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通过所述减压减温装置,接收第一蒸汽的过程中,还包括:
65.在通过所述减压阀组,接收第二蒸汽后,控制所述减压阀组将所述第二蒸汽的压力减至第三目标压力,并将减压后的第二蒸汽输送至所述减压减温装置中,其中,所述第三目标压力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压力,所述目标蒸汽包括所述第二蒸汽,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所述减压阀组。
6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通过所述热能,对淡化海水工艺进行加热后,还包括:
67.控制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将所述调整后的混合蒸汽冷凝为冷凝水。
6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通过所述热能,对淡化海水工艺进行加热后,还包括:
69.通过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将减温水输送至所述减压减温装置中,以使所述减温水在所述减压减温装置中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减温水包括所述冷凝水和淡化水,所述淡化水为通过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将海水转化为水源水质的水。
70.由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海水淡化的加热方法为实施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海水淡化的加热系统所采用的方法,故而基于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所介绍的海水淡化的加热系统,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的海水淡化的加热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海水淡化的加热方法如何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系统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海水淡化的加热系统所采用的方法,都属于本技术所欲保护的范围。
71.实施例三
72.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海水淡化的加热方法中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73.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74.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
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75.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76.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77.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78.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