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能适用于卷轴屏终端的支撑机构及卷轴屏终端的制作方法

2022-11-18 19:17: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电子终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其中的卷轴屏终端的支撑机构。所述便携式电子终端可以是手机、pad、笔记本电脑等。


背景技术:

2.卷轴屏终端,采用能够卷曲的柔性屏,其收折部分被卷绕在轴上,在需要大屏幕使用时,被向外拉出。由此,在拉出的宽度如何实现其支撑,是保证其使用体验感的关键部分之一。
3.目前,市场上还未见成熟的量产机,其中,一大原因是还没有解决支撑结构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用于卷轴屏终端的支撑机构,能够用较为简单的结构解决背景技术中遇到的困境,以便于根据客户的要求设计产品和工业化应用。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能适用于卷轴屏终端的支撑机构,包括第一侧主体和第二侧主体,第二侧主体和第一侧主体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设置多个支撑体,所述支撑体设置柔性屏支撑面,所述多个支撑体沿着第二侧主体的滑动方向逐个设置,所述多个支撑体被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侧主体中,转动轴线与第二侧主体的滑动方向垂直并低于柔性屏支撑高度,所述支撑体的柔性屏支撑面能在转动中升降;所述支撑体连接扭簧,由所述扭簧驱动所述支撑体按第一方向转动而使支撑体的柔性屏支撑面能在转动中上升;所述第二侧主体和所述支撑体之间设置升降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二侧主体从闭合位置向第二侧方向滑动时,能够依次逐个释放所述支撑体而由所述扭簧驱动支撑体转动,柔性屏支撑面转动上升,在所述第二侧主体从拉开位置滑动到闭合位置过程中,由所述升降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多个支撑体依次按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逐个转动至柔性屏支撑高度之下;所述支撑机构还设置有限位结构,而在所述柔性屏支撑面按第一方向转动至支撑角度时,限制所述支撑体继续转动,所述柔性屏支撑面位于第二侧主体上的柔性屏支撑面的第一侧外,对柔性屏起到支撑作用。
6.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同时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7.在闭合位置,所述多个支撑体全部位于第二侧主体的柔性屏支撑面的下方。
8.所述支撑体呈杆状,所述支撑体的一面为柔性屏支撑面,与柔性屏支撑面相邻的角部与第二侧主体之间设置所述升降控制机构。
9.所述支撑体的端部设置与轴连接的孔,所述第一侧主体上设置与所述孔配合的轴,所述扭簧套在轴上;所述支撑体还在偏离所述孔的位置转动连接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主体上的连接座转动连接。
10.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和支撑体转动连接,下端和第二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的下端和连接座转动连接。
11.所述限位结构由所述支撑体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的配合构成或者设置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在所述扭簧驱动所述柔性屏支撑面转动至支撑角度时,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中心线所在平面接近垂直柔性屏,避免连杆机构旋转运动死点。
12.所述第一侧主体也包括柔性屏支撑面,所述多个支撑体设置在第一侧主体上的柔性屏支撑面的第二侧外,在支撑体的柔性屏支撑面转动上升到柔性屏支撑角度时,位于第二侧主体上的柔性屏支撑面和第一侧主体上的柔性屏支撑面之间,所述柔性屏和第一侧主体的柔性屏支撑面滑动配合。
1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应用上述支撑机构的一种卷轴屏终端。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4.一种卷轴屏终端,包括可卷绕的柔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屏终端还设有上述的能适用于卷轴屏终端的支撑机构,柔性屏的卷轴设置在第一侧主体上,第二侧主体包括柔性屏支撑面,所述柔性屏和第二侧主体的柔性屏支撑面固定连接。
15.所述第一侧主体也包括柔性屏支撑面,所述多个支撑体设置在第一侧主体上的柔性屏支撑面的第二侧外,支撑体的柔性屏支撑面转动上升到柔性屏支撑角度时,位于第二侧主体上的柔性屏支撑面和第一侧主体上的柔性屏支撑面之间,所述柔性屏和第一侧主体的柔性屏支撑面滑动配合。
16.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机构可靠,能够实现按序升降,并便于依不同客户的要求而灵活设置参数,能够解决卷轴屏终端的工业化量产的难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18.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处于卷绕收拢状态下的整体主视图。
19.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20.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被向外拉出过程中的整体主视图。
21.图5为图4的b-b剖面图,显示两块支撑体已转动到其柔性屏支撑面处于柔性屏支撑角度。
22.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处于全部拉开状态下的整体主视图。
23.图7分别为图6的c-c剖面图,显示所有支撑体已转动到其柔性屏支撑面处于柔性屏支撑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24.参照附图。能适用于卷轴屏终端的支撑机构,包括第一侧主体101和第二侧主体102,第二侧主体102和第一侧主体101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还设置多个支撑体103,所述支撑体设置柔性屏支撑面1031,所述多个支撑体103沿着第二侧主体102的滑动方向逐个设置,所述多个支撑体103被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侧主体中,支撑体103的转动轴线与第二侧主体的滑动方向垂直并低于柔性屏支撑高度也即柔性屏支撑面1031处于支撑柔性屏200状态时的高度,所述支撑体103的柔性屏支撑面1031能在转动中改变角度而升降;所述支撑体
103连接扭簧104,由所述扭簧104驱动所述支撑体103按第一方向转动而使支撑体的柔性屏支撑面1031能在转动中上升;所述第二侧主体102和所述支撑体103之间设置升降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二侧主体102从闭合位置向第二侧方向滑动时,能够依次逐个释放所述支撑体103而由所述扭簧104驱动支撑体103转动,柔性屏支撑面1031转动上升,在所述第二侧主体102从拉开位置滑动到闭合位置过程中,由所述升降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多个支撑体103依次按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逐个转动至柔性屏支撑高度之下;所述支撑机构还设置有限位结构,而在所述柔性屏支撑面1031按第一方向转动至支撑角度时,限制所述支撑体103继续转动,保持当前高度和转动角度,此时,柔性屏支撑面1031位于第二侧主体102上的柔性屏支撑面1020的第一侧外,对柔性屏起到支撑作用。如柔性屏的显示平面为水平面,则支撑角度也为0
°

25.如图3所示,在闭合位置,所述多个支撑体103全部位于第二侧主体的柔性屏支撑面1020的下方。
26.如图所示,所述依次逐个释放是与第二侧主体102向着第二侧方向(拉开滑动方向,图示向右)的滑动距离相关,随着向着第二侧方向滑动距离的增加,支撑体103被依次逐个释放,被释放的支撑体的柔性屏支撑面1031转动上升至支撑角度,填补第二侧主体102上的柔性屏支撑面1020向第二侧方向移动所留下的支撑空档。逐个下降的过程,则刚好相反,在第二侧主体102从拉开位置向着第一侧方向(图面中的向左方向)滑动,也即柔性屏被卷绕回时,所述多个支撑体103,从位于第二侧的支撑体开始逐个按第二方向向下转动,让出空间供第二侧主体102上的柔性屏支撑面1020随第二侧主体102向左滑动。
27.第一侧主体101和第二侧主体102可以分别是所述卷轴屏终端的两个可以相对滑动的壳体,或者为与壳体固定连接的部件。一般来说,柔性屏200的卷轴设置在第一侧主体这一侧壳体内。柔性屏200从这一侧主体穿出,而与第二侧主体102上的柔性屏支撑面1020或第二侧主体102固定连接,如果第一侧主体101设置柔性屏支撑面,所述多个支撑体103位于在第一侧主体101的支撑面的第二侧外,柔性屏200与第一侧主体101上的柔性屏支撑面滑动配合。
28.所述支撑体103呈杆状,所述支撑体103的一面为柔性屏支撑面1031或者设置支撑板构成所述柔性屏支撑面1031,支撑面的长度匹配柔性屏200的宽度(垂直于拉伸展开方向的尺寸),所述支撑体103的与柔性屏支撑面103相邻的角部1032与第二侧主体102之间设置所述升降控制机构。该角部1032可以为靠近第二侧的上角部。可以仅在杆状支撑体端部的该角部与第二侧主体102之间设置所述升降控制机构,也可沿杆状支撑体的全长与第二侧主体102之间设置所述升降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可采用凸轮控制结构,其中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角部1032,另一部分1021设置在第二侧主体的柔性屏支撑面1020的第一侧端部。
29.所述支撑体103的端部设置与轴1011连接的孔1033,所述第一侧主体101上设置与所述孔1033配合的轴1011,所述扭簧104套在轴1011上,两端扭簧臂分别和支撑体103及第一侧主体101连接;所述支撑体103还在偏离所述孔1034的位置转动连接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主体101上的连接座105转动连接。在支撑体103转动到柔性屏支撑面1031到达支撑高度和支撑角度时,对支撑体103形成另一个支撑,稳固所述支撑体103,同时还可设置所述限位结构。
30.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061和第二连杆1062,所述第一连杆1061的上端和支
撑体103通过轴1063转动连接,附图标号1034为支撑体103上与轴1063配合的连接孔,下端和第二连杆1062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062的下端和连接座105转动连接。
31.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第一连杆1061和第二连杆1062之间,可以是第二连杆1062上的一块挡板1064,阻挡第一连杆1061的向更大角度转动,在所述扭簧104驱动所述柔性屏支撑面1031转动至支撑角度时,所述第一连杆1061和第二连杆1062的中心线所在平面与展开的柔性屏之间的夹角稍不到90
°
,接近垂直柔性屏,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并且避免连杆机构旋转运动死点,所述限位结构可以由支撑体103上的一个面和连杆机构之间构成。
32.附图标号1012为第一侧主体101上的滑道,所述第二侧主体与该滑道1012滑动连接。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内侧”、“水平”、“端部”、“长度”、“外端”、“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用语“第一”、“第二”也仅为说明时的简洁而采用,并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