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筒类零件径向跳动和壁厚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08:51: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筒类零件径向跳动和壁厚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机械加工产品中有很多管、筒类零件对径向跳动和壁厚尺寸精度要求非常高,需要对径向跳动和壁厚进行检测。通常采用杠杆表架设在车床导轨上,零件夹持在卡盘上测量径向跳动;有沟槽类零件壁厚测量通常采用剖开检测。
3.径向跳动检测采用现有技术耗时长,严重影响生产周期,同时因卡盘的装夹,容易造成壁厚较薄的零件发生变形,造成零件报废;壁厚检测采用剖开检验将造成极大的原材料浪费,同时增加生产工作量,延长制造周期。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对径向跳动和特殊壁厚尺寸进行检测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筒类零件径向跳动和壁厚检测装置,该装置检测简单、准确,耗时短,不伤及零件。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管、筒类零件径向跳动和壁厚检测装置,包括底座、调整支架、百分表9、测针10和检测芯轴11。
7.所述底座包括平台1、调整支架固定轴2和检测芯轴固定座3。其中,调整支架固定轴2和检测芯轴固定座3均安装在平台1上;调整支架固定轴2与检测芯轴固定座3的距离为300mm-500mm。所述检测芯轴固定座3为圆柱结构,其顶部安装有连接环,连接环可以沿圆柱形的检测芯轴固定座3转动,并通过顶部的锁紧螺母压紧固定位置;连接环上通过另一锁紧螺母与检测芯轴11连接。
8.所述调整支架包括第一位置调整锁紧结构4、第二位置调整锁紧结构6、第一节调整杆5、第二节调整杆7和测针锁紧结构8。其中,第一位置调整锁紧结构4和第二位置调整锁紧结构6结构相同,均由开口套14、螺母13、弹簧15和固定套螺栓16组成。所述第一位置调整锁紧结构4的开口套14套装在调整支架固定轴2上,开口套14侧面连接有管套,管套侧面开有通孔;弹簧15从固定套螺栓16的螺纹端套入,螺纹端从开口套14侧面的管套中插入,使弹簧一端压在螺栓头上,另一端压在开口套上;当固定套螺栓16头部的通孔与管套侧面的通孔对齐时,第一节调整杆5插入二者的通孔中;固定套螺栓16的螺纹端穿过开口套14后与螺母13锁紧,开口套14闭合固定在调整支架固定轴2上,同时固定套螺栓16头部的通孔与开口套14上管套的通孔产生位错,实现第一节调整杆的位置锁紧。
9.同理,第二位置调整锁紧结构6的开口套套装在第一节调整杆5上,固定套螺栓的螺纹端套入弹簧,同时螺纹端从开口套侧面的管套中插入,第二节调整杆7插入固定套螺栓头部的通孔与管套侧面的通孔中,固定套螺栓的螺纹端穿过开口套后与螺母锁紧,实现第
二节调整杆的位置锁紧。
10.所述测针锁紧结构8设于第二节调整杆7端部,通过锁紧螺母将测针10锁紧固定,百分表9与测针10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检测简单、准确,耗时短,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零件径向跳动和壁厚的测量,对所测零件无损伤。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装置的轴视图。
13.图2为位置调整锁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开口套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平台;2调整支架固定轴;3检测芯轴固定座;4第一位置调整锁紧结构;5第一节调整杆;6第二位置调整锁紧结构;7第二节调整杆;8测针锁紧结构;9百分表;10测针;11检测芯轴;12零件;13螺母;14开口套;15弹簧;16固定套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如图1所示的一种管、筒类零件径向跳动和壁厚检测装置,包括底座、调整支架、百分表9、测针10和检测芯轴11。
18.所述底座包括平台1、调整支架固定轴2和检测芯轴固定座3。其中,调整支架固定轴2和检测芯轴固定座3均安装在平台1上。所述检测芯轴固定座3为圆柱结构,其顶部安装有连接环,连接环可以沿圆柱形的检测芯轴固定座3转动,并通过顶部的锁紧螺母压紧固定位置;连接环上通过另一锁紧螺母与检测芯轴11连接。
19.所述调整支架包括第一位置调整锁紧结构4、第二位置调整锁紧结构6、第一节调整杆5、第二节调整杆7和测针锁紧结构8。其中,第一位置调整锁紧结构4和第二位置调整锁紧结构6结构相同,均由开口套14、螺母13、弹簧15和固定套螺栓16组成。所述第一位置调整锁紧结构4的开口套14套装在调整支架固定轴2上,开口套14侧面连接有管套,管套侧面开有通孔;弹簧15从固定套螺栓16的螺纹端套入,螺纹端从开口套14侧面的管套中插入,使弹簧15一端压在螺栓头上,另一端压在开口套上;当固定套螺栓16头部的通孔与管套侧面的通孔对齐时,第一节调整杆5插入二者的通孔中;固定套螺栓16的螺纹端穿过开口套14后与螺母13锁紧,开口套14闭合固定在调整支架固定轴2上,同时固定套螺栓16头部的通孔与开口套14上管套的通孔产生位错,实现第一节调整杆的位置锁紧。
20.所述第二位置调整锁紧结构6的开口套14套装在第一节调整杆5上,开口套14侧面连接有管套,管套侧面开有通孔;弹簧15从固定套螺栓16的螺纹端套入,螺纹端从开口套14侧面的管套中插入,使弹簧15一端压在螺栓头上,另一端压在开口套上;当固定套螺栓16头部的通孔与管套侧面的通孔对齐时,第二节调整杆7插入二者的通孔中;固定套螺栓16的螺纹端穿过开口套14后与螺母13锁紧,开口套14闭合固定在第一节调整杆5上,同时固定套螺栓16头部的通孔与开口套14上管套的通孔产生位错,实现第二节调整杆的位置锁紧。
21.所述测针锁紧结构8通过锁紧螺母将测针10锁紧固定于第二节调整杆7端部,百分
表9与测针10连接。
22.当测量零件径向跳动时,首先将待检测径向跳动零件12套入检测芯轴11上;通过调整调整支架上的两组位置调整锁紧结构,使测针10压在零件12外表面上;然后旋转零件12,记录百分表9示数最大值与最小值,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零件径向跳动值。
23.当测量零件壁厚时,首先调整调整支架上的两组位置调整锁紧结构,使测针10压在检测芯轴11径向最高点上,将百分表9指针调整到零位上;然后测针10抬起,将待检测壁厚零件套入检测芯轴11上;再将测针10放在待检测壁厚零件表面径向最高点位置,百分表9相对差值即为零件壁厚值。


技术特征:
1.一种管、筒类零件径向跳动和壁厚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座、调整支架、百分表(9)、测针(10)和检测芯轴(11);所述底座包括平台(1)、调整支架固定轴(2)和检测芯轴固定座(3);其中,调整支架固定轴(2)和检测芯轴固定座(3)均安装在平台(1)上,检测芯轴(11)安装在检测芯轴固定座(3)上;所述调整支架包括第一位置调整锁紧结构(4)、第二位置调整锁紧结构(6)、第一节调整杆(5)、第二节调整杆(7)和测针锁紧结构(8);其中,第一位置调整锁紧结构(4)和第二位置调整锁紧结构(6)结构相同,均由开口套(14)、螺母(13)、弹簧(15)和固定套螺栓(16)组成;所述第一位置调整锁紧结构(4)的开口套(14)套装在调整支架固定轴(2)上,开口套(14)侧面连接有管套,管套侧面开有通孔;固定套螺栓(16)的螺纹端套入弹簧(15),同时螺纹端从管套中插入;当固定套螺栓(16)头部的通孔与管套侧面的通孔对齐时,第一节调整杆(5)插入二者的通孔中;固定套螺栓(16)的螺纹端穿过开口套(14)后与螺母(13)锁紧,开口套(14)闭合固定在调整支架固定轴(2)上,同时固定套螺栓(16)头部的通孔与开口套(14)上管套的通孔产生位错,实现第一节调整杆的位置锁紧;同理,第二位置调整锁紧结构(6)的开口套套装在第一节调整杆(5)上,固定套螺栓的螺纹端套入弹簧,同时螺纹端从管套中插入;第二节调整杆(7)插入固定套螺栓头部的通孔与管套侧面的通孔中,固定套螺栓的螺纹端穿过开口套后与螺母锁紧,实现第二节调整杆的位置锁紧;所述测针锁紧结构(8)通过锁紧螺母将测针(10)锁紧固定于第二节调整杆(7)端部,百分表(9)与测针(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筒类零件径向跳动和壁厚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芯轴固定座(3)为圆柱结构,其顶部安装有连接环,连接环可以沿圆柱形的检测芯轴固定座(3)转动,并通过顶部的锁紧螺母压紧固定位置;连接环上通过另一锁紧螺母与检测芯轴(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管、筒类零件径向跳动和壁厚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支架固定轴(2)与检测芯轴固定座(3)的距离为300-50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筒类零件径向跳动和壁厚检测装置,属于机械加工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底座、调整支架、百分表、测针和检测芯轴。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检测简单、准确,耗时短,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零件径向跳动和壁厚的测量,对所测零件无损伤。对所测零件无损伤。对所测零件无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裕 单彬 于强 孙苹 赵家胜 张闯 徐国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长丰实业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4
技术公布日:2022/11/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