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悬挂式组合横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05:00: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领域,具体的是悬挂式组合横梁结构。


背景技术:

2.相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因其质量轻、强度高、施工方便而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建筑以及民用建筑中;在各类工程设计中,有一些结构会出现为了满足建筑美观需求或者没有施工空间而无法设立柱子的情况。基于上述两点原因,无柱的悬挂结构在各类项目中越来越常见,目前的悬挂结构通常将竖向拉杆焊接于横梁的顶端实现横梁的悬挂。但是该结构,无法进行横梁安装高度的调节,施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悬挂横梁结构安装高度调节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悬挂横梁结构,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安装高度,适应性好。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悬挂式组合横梁结构,包括竖向拉杆、水平设置的横梁和端部连接于横梁上的水平设置的纵梁;所述横梁包括两根间距且平行设置的单梁;在横梁的顶面设置有上垫板,上垫板固定于两根单梁之间;在横梁的底面设置有下垫板,下垫板固定于两根单梁之间;上垫板开设有容竖向拉杆通过的上通孔,下垫板开设有容竖向拉杆通过的下通孔,上通孔与下通孔对中;所述竖向拉杆底端顺次穿过上通孔、两根单梁之间的间距以及下通孔后与底部双螺母拧紧,在竖向拉杆上还设置有顶部双螺母,顶部双螺母抵靠横梁顶面。
5.进一步的,下垫板与上垫板对中。
6.进一步的,在横梁上设置有竖向拉杆的其它部位还设置有至少一对增强垫板,一对增强垫板由设置于横梁顶面的上增强垫板和设置于横梁底面的下增强垫板构成;上增强垫板固定于两根单梁之间,下增强垫板固定于两根单梁之间。
7.进一步的,所述单梁为槽钢、工字钢或h型钢;单梁的翼缘板与腹板围成的凹槽内与竖向拉杆对应处设置有加劲肋一。
8.进一步的,所述单梁为槽钢,两根单梁背靠背设置,与纵梁相邻的槽钢的翼缘板与腹板围成的凹槽内设置有加劲肋二;纵梁为工字钢、h型钢或槽钢,纵梁的腹板延伸至槽钢的凹槽内,并与加劲肋二相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单梁为槽钢,两根单梁面朝面设置,相邻于纵梁的槽钢的背侧设置有加劲肋二;纵梁为工字钢、h型钢或槽钢,纵梁的腹板与加劲肋二相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单梁为h型钢或工字钢,两根单梁并排设置,工字钢的翼缘板与腹板围成的凹槽内加劲肋二;纵梁为工字钢、h型钢或槽钢,纵梁的腹板延伸至工字钢的凹槽内,并与加劲肋二相连接。
11.进一步的,纵梁的腹板与加劲肋二焊接连接或者通过螺栓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悬挂式组合横梁结构,通过竖向拉
杆底部的底部双螺母将横梁提起,与传统的焊接连接相比,底部双螺母对横梁起到向上的托举作用,使得结构更稳定。竖向拉杆为螺纹杆,其与底部双螺母和顶部双螺母螺纹连接,可通过沿竖向拉杆轴向调节底部双螺母和顶部双螺母的位置,调节横梁的安装高度,适用于悬挂不同标高的横梁,灵活度及适应性提高。横梁由两根单梁组合而成,两根单梁之间的间距作为竖向拉杆的安装通道,避免了在横梁上钻孔的作业,规避了横梁上打孔可能存在打孔位置偏差而导致竖向拉杆倾斜的风险。
附图说明
13.图1为横梁与纵梁之间焊接连接时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14.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5.图3为图1的左视图;
16.图4为横梁与纵梁之间螺栓连接时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17.图5为图4的俯视图;
18.图6为实施例一立体图;
19.图7为横梁与纵梁之间焊接连接时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20.图8为图7的俯视图;
21.图9为实施例二立体图;
22.图10为实施例三的主视图;
23.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
24.图12为实施例三立体图。
25.图中,横梁1、单梁1a、上垫板2、上通孔2a、下垫板3、下通孔3a、竖向拉杆4、顶部双螺母4a、底部双螺母4b、纵梁5、上增强垫板6、下增强垫板7、加劲肋一8、加劲肋二9、螺栓10。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27.悬挂式组合横梁结构,如图6、图9或图12所示,包括竖向拉杆4、水平设置的横梁1和连接相邻两根横梁1的水平设置的纵梁5;所述横梁1包括两根间距且平行设置的单梁1a;在横梁1的顶面设置有上垫板2,上垫板2固定于两根单梁1a之间;在横梁1的底面设置有下垫板3,下垫板3固定于两根单梁1a之间;上垫板2开设有容竖向拉杆4通过的上通孔2a,下垫板3开设有容竖向拉杆4通过的下通孔3a,上通孔2a与下通孔3a对中;所述竖向拉杆4底端顺次穿过上通孔2a、两根单梁1a之间的间距以及下通孔3a后与底部双螺母4b拧紧,在竖向拉杆4上还设置有顶部双螺母4a,顶部双螺母4a抵靠横梁1顶面。
28.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悬挂式组合横梁结构,通过竖向拉杆4底部的底部双螺母4b将横梁1提起,与传统的焊接连接相比,底部双螺母4b对横梁1起到向上的托举作用,使得结构更稳定。竖向拉杆4为螺纹杆,其与底部双螺母4b和顶部双螺母4a螺纹连接,可通过沿竖向拉杆4轴向调节底部双螺母4b和顶部双螺母4a的位置,调节横梁1的安装高度,适用于悬挂不同标高的横梁1,灵活度及适应性提高。横梁1由两根单梁1a组合而成,两根单梁1a之间的间距作为竖向拉杆4的安装通道,避免了在横梁1上钻孔的作业,规避了横梁1上打孔可能存在打孔位置偏差而导致竖向拉杆4倾斜的风险。通过上垫板2和下垫板3钻孔安装竖向拉杆
4,不仅钻孔方便,且利于保证上垫板2上的上通孔2a、下垫板3上的下通孔3a对中。上通孔2a与下通孔3a对中,是指上通孔2a与下通孔3a中心的连线垂直于横梁1长度方向。
29.横梁1由成品型钢(槽钢、h型钢或者工字型等)构成,相对于箱型横梁或者焊接而成的横梁,成品型钢使用更为普遍并且更容易采购;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横梁可以由槽钢、h型钢或者工字型等不同类型的型钢构成,这样可以使横梁型钢类型选择多样性,不同的项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横梁类型。
30.下垫板3与上垫板2可以错位设置,即下垫板3与上垫板2中心的连线可以不与横梁1垂直。但是,该设置,定然导致下垫板3与上垫板2至少其中之一的开孔偏心设置,不仅不利于加工,还会导致横梁1出现重心与形心不一致的现象,为了避免该问题,下垫板3与上垫板2对中。
31.为了进一步提高横梁1的整体性,优选的,在横梁1上设置有竖向拉杆4的其它部位还设置有至少一对增强垫板,一对增强垫板由设置于横梁1顶面的上增强垫板6和设置于横梁1底面的下增强垫板7构成;上增强垫板6固定于两根单梁1a之间,下增强垫板7固定于两根单梁1a之间。上增强垫板6于下增强垫板7对中设置,且至少一对增强垫板临近竖向拉杆4设置。
32.以单梁1a为槽钢等成品梁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
33.实施例一:
34.如图1、图2和图3,或图4和图5所示,所述单梁1a为槽钢,两根单梁1a背靠背设置,槽钢的翼缘板与腹板围成的凹槽内与竖向拉杆(4)对应处设置有加劲肋一8;纵梁5为工字钢、h型钢或槽钢,纵梁5的腹板延伸至槽钢的凹槽内,并与加劲肋二9相连接。
35.施工步骤如下:
36.第一步,将两根单梁1a凹槽内的与竖向拉杆4对应位置焊接加劲肋一8,对单梁1a起到加强作用;将临近纵梁5的单梁1a凹槽内焊接加劲肋二9,用于与纵梁5相连接。
37.第二步,将焊接好加劲肋一8的两根单梁1a背靠背或者面对面放置,中间留大于竖向拉杆4直径的间距;
38.第三步,选择相同大小的上垫板2和下垫板3,在上垫板2正中间开一个略微大于竖向拉杆4直径的上通孔2a,在下垫板3正中间开一个略微大于竖向拉杆4直径的下通孔3a;
39.第四步,将上垫板2焊接在两根单梁1a的上翼缘板,将下垫板3焊接在两根单梁1a的下翼缘板;
40.第五步,将上增强垫板6焊接在两根单梁1a的上翼缘板,将下增强垫板7焊接在两根单梁1a的下翼缘板;
41.第六步,将竖向拉杆4的适当位置提前拧一个顶部双螺母4a,然后将提前拧好顶部双螺母4a的竖向拉杆4依次穿入上垫板2以及下垫板3,穿完竖向拉杆4后需保证提前拧好顶部双螺母4a的竖向拉杆4下侧与上垫板2紧密相连,并且需保证竖向拉杆4穿入下垫板3后留出一部分长度;
42.第七步,将底部双螺母4b拧在竖向拉杆4下部并且焊死,这样连接后,竖向拉杆4、两根单梁1a通过上垫板2、下垫板3、顶部双螺母4a和底部双螺母4b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
43.第八步,将纵梁5与第七步所形成的组合结构通过加劲肋二9用焊缝连接或者螺栓
10连接。
44.实施例二:
45.如图7、图8或者图9所示,所述单梁1a为槽钢,两根单梁1a面朝面设置,在槽钢的翼缘板与腹板围成的凹槽内设置有加劲肋一8,相邻于纵梁5的槽钢的背侧设置有加劲肋二9;纵梁5为工字钢、h型钢或槽钢,纵梁5的腹板与加劲肋二9相连接。
46.实施例二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一的施工方法相同,区别在于,第一步中,在相邻于纵梁5的槽钢的背侧焊接加劲肋二9。
47.实施例三:
48.如图10、图11或图12所示,所述单梁1a为h型钢或工字钢,两根单梁1a并排设置,工字钢的翼缘板与腹板围成的凹槽内加劲肋二9;纵梁5为工字钢、h型钢或槽钢,纵梁5的腹板延伸至工字钢的凹槽内,并与加劲肋二9相连接。
49.实施例三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一的施工方法相同。
5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