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消防工程爬梯的制作方法

2022-11-15 06:06: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工程爬梯。


背景技术:

[0002]“消防”即是消除隐患,预防灾患(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当然狭义的意思在人们认识初期是:(扑灭)火灾的意思。
[0003]
目前,现有的消防工程爬梯大多都是固定一体的,不方便进行增加其长度,同时需要操作人员手持工具进行攀爬,导致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工程爬梯,解决了不方便进行增加其长度,同时需要操作人员手持工具进行攀爬,导致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工程爬梯,包括第一爬梯,所述第一爬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爬梯,所述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的顶部设置有合页,且第一爬梯与第二爬梯通过合页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的一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延伸至第一爬梯与第二爬梯的内部,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
[0006]
优选的,所述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子,所述箱子的顶部设置有箱盖。
[0007]
优选的,所述箱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限制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防滑环,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弹簧,且弹簧位于防滑环和第一固定块之间。
[0008]
优选的,所述滑板与滑槽的外形均呈等腰梯形。
[0009]
优选的,所述箱盖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一端连接有连接销,所述箱子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且连接销的一端位于第二固定块的内部。
[0010]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限制环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一爬梯的底部分别设置有防滑垫。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在使用时,使第一爬梯与第二爬梯通过合页呈平齐状态,然后使连接块卡入到凹槽的内部,然后通过转动螺栓,使螺栓穿过螺纹孔与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进行连接,从而来对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进行连接固定,增加使用的长度,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并且在攀爬时,将工具放置在箱子的内部,然后通过向上搬动箱子,使箱子通过滑板在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省去了攀爬人员手持工具进行攀爬,提高攀爬的安全性,增加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4]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立体结构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立体结构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凹槽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的示意图。
[0019]
图中:1、第一爬梯;2、箱盖;3、第二爬梯;4、箱子;5、滑槽;6、凹槽;7、螺栓;8、螺纹孔;9、连接块;10、合页;11、防滑垫;12、滑板; 13、连接板;14、防滑环;15、弹簧;16、第一固定块;17、连接杆;18、限制环;19、活动柱;20、连接销;21、第二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工程爬梯,包括第一爬梯1,第一爬梯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爬梯3,第一爬梯1和第二爬梯3 的顶部设置有合页10,且第一爬梯1与第二爬梯3通过合页10进行连接,第一爬梯1和第二爬梯3的一端均开设有凹槽6,凹槽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块9,连接块9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8,且螺纹孔8延伸至第一爬梯1与第二爬梯3的内部,螺纹孔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7。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在使用时,使第一爬梯1与第二爬梯3 通过合页10呈平齐状态,然后使连接块9卡入到凹槽6的内部,然后通过转动螺栓7,使螺栓7穿过螺纹孔8与第一爬梯1和第二爬梯3进行连接,从而来对第一爬梯1和第二爬梯3进行连接固定,增加使用的长度,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并且在攀爬时,将工具放置在箱子4的内部,然后通过向上搬动箱子4,使箱子4通过滑板12在滑槽5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省去了攀爬人员手持工具进行攀爬,提高攀爬的安全性,增加使用效果。
[0023]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通过弹簧15的弹力,使弹簧15带动防滑环14 进行移动,从而使防滑环14移动至滑槽5的内部,从而来对箱子4进行支撑,避免箱子4下滑,导致影响使用效果。
[0024]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活动柱19、连接销20、第二固定块21,是为了对箱子4和箱盖2进行固定,增加其使用效果。
[0025]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滑板12和滑槽5均设置呈等腰梯形,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滑板12从滑槽5的内部移出,增加连接效果。
[0026]
本实施例中:使连接杆17通过螺纹与限制环18相连接,从而增加其连接性,并且方便对其进行拆装。
[0027]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防滑垫11,是为了增加其底部的防滑性,提高使用效果。
[002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使用时,使第一爬梯1与第二爬梯3通过合页10呈平齐状态,然后使连接块9卡入到凹槽6的内部,然后通过转
动螺栓7,使螺栓7穿过螺纹孔8与第一爬梯1和第二爬梯3进行连接,从而来对第一爬梯1和第二爬梯3进行连接固定,增加使用的长度,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并且在攀爬时,将工具放置在箱子4的内部,然后通过向上搬动箱子4,使箱子4通过滑板12在滑槽5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省去了攀爬人员手持工具进行攀爬,提高攀爬的安全性,增加使用效果。
[002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消防工程爬梯,包括第一爬梯(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爬梯(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爬梯(3),所述第一爬梯(1)和第二爬梯(3)的顶部设置有合页(10),且第一爬梯(1)与第二爬梯(3)通过合页(10)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爬梯(1)和第二爬梯(3)的一端均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8),且螺纹孔(8)延伸至第一爬梯(1)与第二爬梯(3)的内部,所述螺纹孔(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工程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爬梯(1)和第二爬梯(3)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12),所述滑板(1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子(4),所述箱子(4)的顶部设置有箱盖(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防工程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子(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6),所述第一固定块(1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的一端设置有限制环(18),所述连接杆(17)的另一端连接有防滑环(14),所述连接杆(17)的表面设置有弹簧(15),且弹簧(15)位于防滑环(14)和第一固定块(16)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防工程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2)与滑槽(5)的外形均呈等腰梯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防工程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柱(19),所述活动柱(19)的一端连接有连接销(20),所述箱子(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21),且连接销(20)的一端位于第二固定块(21)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防工程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7)与限制环(18)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工程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爬梯(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防滑垫(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消防工程爬梯,包括第一爬梯,所述第一爬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爬梯,所述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的顶部设置有合页,且第一爬梯与第二爬梯通过合页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的一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块。然后使连接块卡入到凹槽的内部,然后通过转动螺栓,使螺栓穿过螺纹孔与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进行连接,从而来对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进行连接固定,增加使用的长度,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并且在攀爬时,将工具放置在箱子的内部,然后通过向上搬动箱子,使箱子通过滑板在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省去了攀爬人员手持工具进行攀爬,提高攀爬的安全性,增加使用效果。果。果。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勇 刘盛焕 刘超 王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新宝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6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