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喷臂组件及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2022-11-15 04:26: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喷臂组件及清洗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解放双手的清洗机正逐步成为品质生活的标配。与传统手洗相比,清洗机具有洗涤洁净、杀菌、省水省力等优势。家用清洗机一般采用喷淋式洗涤方式,在洗涤泵的驱动下,水流通过旋转的喷臂喷淋,冲刷待清洗物品表面。
3.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清洗机内待清洗物品的洗净效果,一般都是通过延长洗涤时间以提高洗涤水的弹射概率进行扩大洗涤面积,此种方式清洗机的清洗时间长,造成水电资源的浪费,清洗机洗涤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喷臂组件及清洗机,以解决现有清洗机洗涤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喷臂组件,包括:主喷臂,绕第一方向转动设置;副喷臂,设置于所述主喷臂,且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副喷臂随所述主喷臂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设置,同时所述副喷臂绕所述第二方向间歇转动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清洗机,所述清洗机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喷臂组件。
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清洗机包括清洗腔,所述喷臂组件设置于所述清洗腔的顶部、底部或中部。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技术方案,在主喷臂绕第一方向转动时,水流通过旋转的主喷臂喷淋,冲刷待清洗物品的表面。与此同时,副喷臂还在第二方向上间歇转动,可产生角度变化的喷射水流,从而副喷臂不仅能不断变化角度,产生角度变化的喷射水流,而且可以使得角度变化后喷射水流保持一定时间的持续冲击强度,充分减少洗涤死角,提高洗涤效率。
附图说明
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10.图1是本技术的喷臂组件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技术的喷臂组件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2.图3是本技术的喷臂组件一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3.图4是本技术的喷臂组件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5是本技术的清洗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6.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17.请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技术的喷臂组件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喷臂组件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喷臂组件一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喷臂组件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臂组件10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主喷臂110和副喷臂140。其中,主喷臂110绕第一方向1111转动设置,副喷臂140设置于主喷臂110,且沿第二方向1121设置,即副喷臂140的长度方向及自身轴线方向位于第二方向1121。副喷臂140随主喷臂110绕第一方向1111转动设置,同时副喷臂140绕第二方向1121间歇转动设置,第一方向1111与第二方向1121相交。在主喷臂110绕第一方向1111转动时,水流通过旋转的主喷臂110喷淋,冲刷待清洗物品的表面。与此同时,副喷臂140还在第二方向1121上间歇转动,可产生角度变化的喷射水流,从而副喷臂140不仅能不断变化角度,产生角度变化的喷射水流,而且可以使得角度变化后喷射水流保持一定时间的持续冲击强度,充分减少洗涤死角,提高洗涤效率。
19.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喷臂110包括沿第一方向1111设置的主转动轴111和沿第二方向1121设置的副转动轴112,主转动轴111的转动轴线位于第一方向1111,副转动轴112的转动轴线位于第二方向1121。喷臂组件100还包括第一传动件120和第二传动件130,第一传动件120套设于主转动轴111,第二传动件130套设于副转动轴112,且第二传动件130与第一传动件120传动连接。副喷臂140转动连接于副转动轴112,且与第二传动件130相对固定。
20.由上述结构可知,如图1和图2所示,主喷臂110绕主转动轴111的轴线转动,此时通过副转动轴112的连动作用,第二传动件130随主喷臂110转动,而第一传动件120未随主喷臂110转动,从而第二传动件130相对第一传动件120运动,并在第一传动件120的作用下绕副转动轴112间歇转动,以带动副喷臂140绕副转动轴112间歇转动。从而副喷臂140在绕第一方向1111旋转的同时,在与第一方向1111相交的第二方向1121上保持间歇自转。在主喷臂110绕第一方向1111转动时,水流通过旋转的主喷臂110喷淋,冲刷待清洗物品的表面。与此同时,副喷臂140还在第二方向1121上转动,可产生角度变化的喷射水流,从更多不同角度冲刷待清洗物品,减少洗涤死角,提高洗涤效率。
2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传动件120为锥齿轮,第二传动件130为锥齿轮,第二传动件130为完全齿结构的锥齿轮,第一传动件120为不完全齿结构的锥齿轮,即第一传动件120部分具有锥齿,第一传动件120与第二传动件130间歇啮合连接,当第一传动件
120锥齿部分转动至与第二传动件130啮合的状态时,副喷臂140绕副转动轴112转动,副喷臂140喷淋的水流角度不断变化,从不同角度清洗待清洗物品;当第一传动件120无齿部分转动至第二传动件130时,第一传动件120与第二传动件130脱离,第二传动件130停止转动,副喷臂140喷淋的水流角度保持不变,以一定的冲击强度清洗待清洗物品。从而第一传动件120和第二传动件130通过锥齿轮保持传动,以带动副喷臂140绕副转动轴112间歇转动,副喷臂140不仅能不断变化角度,产生角度变化的喷射水流,而且可以使得角度变化后喷射水流保持一定时间的持续冲击强度,充分减少洗涤死角,提高洗涤效率。优选地,第一方向1111和第二方向1121垂直,即第一传动件120和第二传动件130的转动轴线保持垂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120和第二传动件130以其他方式保持传动,例如涡轮蜗杆等,此处不作限制。
2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喷臂组件100还可以不设置第一传动件120和第二传动件130,副喷臂140通过独立的驱动件驱动间歇转动,驱动件与主喷臂110相对固定,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副喷臂140同轴固定,所以主喷臂110绕主转动轴111的轴线转动,副喷臂140随主喷臂110转动,同时副喷臂140通过驱动件驱动随副转动轴112间歇自转,同样可实现上述效果。
23.继续参照图2,为了提高第一传动件120与主转动轴111之间的转动顺畅度,减小相对摩擦力,第一传动件120和主转动轴111之间设置有轴承172,轴承172的内环1721与主转动轴111相对固定,轴承172的外环1722与第一传动件120相对固定。从而第一传动件120与主转动轴111通过轴承172实现转动连接,减小相对摩擦力,提高回转顺畅度。除此之外,轴承172分别连接第一传动件120和主转动轴111,轴承172也起到了卡扣的作用,确保主喷臂110与第一传动件120在第一方向1111上的相对固定。
24.具体地,轴承172内环1721设置有环扣,以将轴承172安装在主转动轴111上。轴承172外环1722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扣位1723,第一传动件120上设置有与凸起扣位1723对应匹配的缺口121,凸起扣位1723卡于缺口121位置,以实现第一传动件120与轴承172在绕第一方向1111转动方向上的相对固定。优选地,凸起扣位1723沿轴承172周向圆周阵列设置有四个。
25.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喷臂组件100还包括转轴座180,转轴座180套设于主转动轴111外,且与第一传动件120相互固定,转轴座180起到对第一传动件120、轴承172和主转动轴111的限位作用,以保证各零件在第一方向1111上的相互固定。具体地,转轴座180与第一传动件120通过卡扣保持相对固定。
26.本技术实施例的喷臂组件100还包括挡板150,挡板150固定连接主喷臂110,且沿第二方向1121贴合副喷臂140设置,挡板150覆盖副喷臂140的预设区域。由上述结构可知,挡板150与主喷臂110相对固定,挡板150不随副喷臂140自转。副喷臂140上设置有多个喷孔141,从而副喷臂140自转时,转动至与挡板150接触的喷孔141被覆盖,挡板150可以设置在无待清洗物品侧,被完全覆盖的喷孔141停止向外喷水,保证了喷臂组件100的水压,提高清洗效果,减小水流浪费。
27.并且,由于设置了挡板150,副喷臂140的部分喷孔141会被挡板150挡住,保证了水压需求,从而副喷臂140可适当增加预定数量个喷孔141,不同位置的喷孔141交替喷设水流,保证水压的同时又加密了喷射轨迹,减少洗涤死角,提高喷射效率。具体喷孔141增加预
定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挡板150可以穿设于副喷臂140的内部,并贴合副喷臂140的内壁,以从副喷臂140内部对喷孔141进行遮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板150还可以围设于副喷臂140的外部,并贴合副喷臂140的外壁,以从副喷臂140外部对喷孔141进行遮挡。
29.除此之外,如图2所示,挡板150对副喷臂140的遮挡可以为副喷臂140周向的一半区域,也可以是副喷臂140周向的三分之一区域、三分之二区域等,此处不作限制。
30.进一步地,当喷臂组件100为位于待清洗物品下方的下喷臂组件100时,喷臂组件100向上喷淋水流可起到有效的洗涤效果,所以挡板150位于副喷臂140的下半部分,对副喷臂140上转动至下半部分的喷孔141进行遮挡,阻止副喷臂140向下喷射水流,保证水压的同时避免向下喷射水流造成浪费。同样地,当喷臂组件100为位于待清洗物品上方的上喷臂组件100时,喷臂组件100向下喷淋水流可起到有效的洗涤效果,所以挡板150位于副喷臂140的上半部分,对副喷臂140上转动至上半部分的喷孔141进行遮挡,阻止副喷臂140向上喷射水流,保证水压的同时避免向上喷射水流造成浪费。
31.由于在副喷臂140旋转过程中,挡板150与副喷臂140之间接触,存在一定摩擦,为了减小挡板150对副喷臂140的摩擦,挡板150要选用低摩擦系数的材料,降低挡板150对副喷臂140的摩擦阻力,并减小磨损。挡板150与副喷臂140的接触侧表面还可以进一步做抛光处理,以降低摩擦阻力。
32.此外,如图2所示,为进一步减少挡板150和副喷臂140的接触面积,挡板150上设置有多个镂空部151,镂空部151与副喷臂140上的喷孔141错开设置。即挡板150在副喷臂140绕第二方向1121转动的过程中,始终没有与喷孔141接触的位置设置镂空部151,从而进一步降低副喷臂140与挡板150的摩擦阻力。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挡板150可以直接固定于主喷臂110,当然,挡板150还可以通过固定于副转动轴112间接固定于主喷臂110,具体地,喷臂组件100还包括卡接板160,卡接板160包括卡接部161和插接部162,卡接部161与副转动轴112卡接固定,插接部162与挡板150插接连接,从而挡板150通过卡接板160固定于副转动轴112。
34.具体地,如图2所示,卡接部161为旋转卡扣,副转动轴112包括卡槽,卡接板160套设于副转动轴112上并旋转,卡接部161卡于卡槽,进而实现卡接板160与副转动轴112的卡接固定。当然,卡接部161也可以设置有卡槽,副转动轴112包括旋转卡扣,卡接板160套设于副转动轴上并旋转,副转动轴112卡于卡槽,进而实现卡接板160与副转动轴112的卡接固定。
35.如图2所示,挡板150上设置有插接槽152,卡接板160远离卡接部161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162,插接部162插接于插接槽152内,实现卡接板160与挡板150的插接固定。
36.除此之外,如图2所示,卡接板160将套设于副转动轴112的第二传动件130抵紧固定,起到对第二传动件130在第二方向1121上的限位作用。喷臂组件100还包括垫片190,垫片190设置于第二传动件130与卡接板160之间,实现缓冲连接的作用。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喷臂组件100还包括副喷臂框170,副喷臂框170连接于主喷臂110,且副喷臂框170围设于副喷臂140的外周,副喷臂140的端部可支撑于副喷臂框170,从而副喷臂框170起到对副喷臂140的支撑作用。副喷臂框170位于副喷臂140不需要
出水的位置,从而不影响副喷臂140的喷射水流的洗涤效果。
38.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副喷臂框170朝向副喷臂140一侧设置有反射面173,副喷臂140喷出的一部分水经反射面173反射后向上或向下喷出,可进一步实现副喷臂140的多维度喷射,从而大幅度提高喷臂组件100的喷射面积,提高喷臂组件100的清洗效果。
39.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副喷臂框170上设置有喷水孔171,当副喷臂140与副转动轴112或挡板150间的连接缝隙中有水渗出,喷水孔171可以供副喷臂框170和副喷臂140之间的水流渗出。
40.结合一具体实施方式具体说明本技术的喷臂组件100的工作原理:
41.主喷臂110带动主转动轴111绕第一方向1111转动,水流通过旋转的主喷臂110喷淋,冲刷待清洗物品的表面。与此同时,当副喷臂140随主喷臂110旋转一定角度时,第二传动件130与第一传动件120具有锥齿的部分接触并啮合,第二传动件130发生转动,副喷臂140同步绕第二方向1121转动,可改变产生角度变化的喷射水流,从更多不同角度冲刷待清洗物品,减少洗涤死角,提高洗涤效率。当副喷臂140随主喷臂110继续旋转一定角度,第二传动件130与第一传动件120没有锥齿的部分接触时,第二传动件130停止转动,副喷臂140流出水流的流出角度不变。通过将第一传动件120设置为不完全齿结构的锥齿轮,副喷臂140可间歇性转动,间歇性地改变喷出水流角度。
42.本实施方式中喷臂组件100为位于待清洗物品下方的下喷臂组件100时,喷臂组件100向上喷淋水流可起到有效的洗涤效果,所以本实施方式中挡板150位于副喷臂140的下半部分,对副喷臂140上转动至下半部分的喷孔141进行遮挡,阻止副喷臂140向下喷射水流,保证水压的同时避免向下喷射水流造成浪费。
43.本实施方式中挡板150穿设于副喷臂140的内部,并贴合副喷臂140预定区域的内壁,以从副喷臂140内部对喷孔141进行遮挡。
44.由于设置了挡板150,副喷臂140的部分喷孔141会被挡板150挡住,保证了水压需求,从而副喷臂140可适当增加预定数量个喷孔141,不同位置的喷孔141交替喷设水流,保证水压的同时又加密了喷射轨迹,减少洗涤死角,提高喷射效率。
45.本实施方式中的挡板150选用低摩擦系数的材料,降低挡板150对副喷臂140的摩擦阻力,并减小磨损。挡板150与副喷臂140的接触侧表面还进一步做抛光处理,以降低摩擦阻力。此外,为进一步减少挡板150和副喷臂140的接触面积,于挡板150在副喷臂140绕第二方向1121转动的过程中,始终没有与喷孔141接触的位置做镂空处理,从而进一步降低副喷臂140与挡板150的摩擦阻力。
46.请参阅图5,图5是本技术的清洗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7.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洗机200,如图5所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喷臂组件100。喷臂组件100包括主喷臂110和副喷臂140。其中,主喷臂110绕第一方向1111转动设置,副喷臂140设置于主喷臂110,且沿第二方向1121设置,即副喷臂140的长度方向及自身轴线方向位于第二方向1121。副喷臂140随主喷臂110绕第一方向1111转动设置,同时副喷臂140绕第二方向1121自转,第一方向1111与第二方向1121相交。在主喷臂110绕第一方向1111转动时,水流通过旋转的主喷臂110喷淋,冲刷待清洗物品的表面。与此同时,副喷臂140还在第二方向1121上转动,可产生角度变化的喷射水流,从更多不同角度冲刷待清洗物品,减少洗涤死角,提高洗涤效率。
48.本技术实施例的喷臂组件100还包括挡板150,挡板150固定连接主喷臂110,且沿第二方向1121贴合副喷臂设置,挡板150覆盖副喷臂的预设区域。由上述结构可知,挡板150与主喷臂110相对固定,挡板150不随副喷臂140自转。副喷臂140上设置有多个喷孔141,从而副喷臂140自转时,转动至与挡板150接触的喷孔141被覆盖,被完全覆盖的喷孔141停止向外喷水,保证了喷臂组件100的水压,提高清洗效果。
49.并且,由于设置了挡板150,副喷臂140的部分喷孔141会被挡板150挡住,保证了水压需求,从而副喷臂140可适当增加预定数量个喷孔141,不同位置的喷孔141交替喷设水流,保证水压的同时又加密了喷射轨迹,减少洗涤死角,提高喷射效率。具体喷孔141增加预定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挡板150可以穿设于副喷臂140的内部,并贴合副喷臂140的内壁,以从副喷臂140内部对喷孔141进行遮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板150还可以围设于副喷臂140的外部,并贴合副喷臂140的外壁,以从副喷臂140外部对喷孔141进行遮挡。
51.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的清洗机200包括清洗腔210,喷臂组件100设置于清洗腔210的顶部、底部或中部。当喷臂组件100位于清洗腔210的底部时,喷臂组件100向上喷淋水流可起到有效的洗涤效果,所以挡板150位于副喷臂140的下半部分,对副喷臂140上转动至下半部分的喷孔141进行遮挡,阻止副喷臂140向下喷射水流,保证水压的同时避免向下喷射水流造成浪费。当喷臂组件100位于清洗腔210的顶部时,喷臂组件100向下喷淋水流可起到有效的洗涤效果,所以挡板150位于副喷臂140的上半部分,对副喷臂140上转动至上半部分的喷孔141进行遮挡,阻止副喷臂140向上喷射水流,保证水压的同时避免向上喷射水流造成浪费。
52.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5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