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分腔组件及分腔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21:40: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腔组件及分腔一体机。


背景技术:

2.分腔一体机是一种可以同时进行不同烹饪模式的厨房电器,如烤箱,其内部设有隔板,将腔体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下腔室可以分别进行蒸、烤食物。
3.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隔板无法将上腔室和下腔室隔绝,上、下腔室之间存在空气流通,如此在烹饪不同食物时将不可避免地发生串味,从而影响食用口感。为避免严重的串味,上、下腔室一般推荐同时烹饪同类型的食物,例如同为肉类或同为面点类,但如此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腔组件及分腔一体机,以缓解现有上、下腔室因空气流通而产生串味的技术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手段为: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腔组件用于设置于分腔一体机的腔体中,将腔体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包括:隔板和套设于所述隔板的密封圈;
7.沿所述隔板的周侧,所述隔板设有安装槽;
8.所述密封圈包括一体成型的卡接部和抵接部,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安装槽,所述抵接部处于所述安装槽外,用于与分腔一体机的腔体内壁抵接。
9.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部为腔体结构,其内部设有中筋条;
10.所述中筋条自所述抵接部靠近所述卡接部的内侧壁向远离所述卡接部且与所述隔板所在面平行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抵接部的另一内侧壁,并将腔体分隔为上腔和下腔。
11.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部的横截面呈扇形,所述抵接部的外弧面用于与分腔一体机的腔体内壁抵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部的外弧面设有多条第一凸筋;
13.多条所述第一凸筋间隔分布,并沿所述抵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
14.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的两侧分设有燕尾筋条;
15.所述燕尾筋条自所述抵接部向靠近所述卡接部的方向延伸至所述隔板,两所述燕尾筋条分别与所述隔板的上、下表面抵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的两侧还分设有第二凸筋;
17.所述第二凸筋凸出于所述卡接部的表面,并向远离所述卡接部的方向延伸至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抵接。
18.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内部中空,所述隔板的侧面内凹形成所述安装槽。
19.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包括子隔板;
20.所述子隔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板、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
21.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固定板垂直分布;
22.所述第二翻边自所述固定板的边缘向靠近所述固定板中部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翻边,并与所述第一翻边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侧面连接;
23.所述子隔板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子隔板的两第一翻边贴合,并通过螺钉连接。
2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腔一体机包括腔体和所述的分腔组件;
25.所述分腔组件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分腔组件的密封圈与所述腔体的侧壁抵接。
26.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的两相对侧壁的间距为d1,所述分腔组件的两相对侧面的间距为d2,其中,d2-d1≥1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腔组件的有益效果为:
28.在本技术中,隔板的周侧套设有密封圈,且二者之间通过安装槽和卡接部实现了卡接,即实现了固定,避免了使用过程中二者发生分离;抵接部处于安装槽外,将该分腔组件设置于腔体内时,抵接部能够与腔体的内壁紧密抵接,从而隔断隔板两侧的空间,即阻止上、下腔室之间的空气流通,如此分腔一体机在使用时,将不存在因空气流通而产生的串味问题。
29.相较于现有技术,使用该分腔组件可以将腔体分隔为隔绝的上腔室和下腔室,上、下腔室之间不存在空气流通,用户可以同时蒸、烤不同类型的食物,保证了食物的口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腔一体机的有益效果为:
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腔一体机包括分腔组件,由此,该分腔一体机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同样包括上述分腔组件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腔组件的剖视图;
35.图3为图2的ⅰ处的放大图;
36.图4为图3中密封圈的示意图;
37.图5为图3中隔板的示意图;
3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腔组件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标:
40.100-上腔室;200-下腔室;
41.300-隔板;310-安装槽;320-子隔板;321-固定板;322-第一翻边;323-第二翻边;
42.400-密封圈;410-卡接部;420-抵接部;430-上腔;440-下腔;411-第二凸筋;421-中筋条;422-第一凸筋;423-燕尾筋条;
43.50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7.参考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分腔组件用于设置于分腔一体机的腔体中,将腔体分隔为上腔室100和下腔室200,包括隔板300和套设于隔板300的密封圈400;沿隔板300的周侧,隔板300设有安装槽310;密封圈400包括一体成型的卡接部410和抵接部420,卡接部410卡接于安装槽310,抵接部420处于安装槽310外,用于与分腔一体机的腔体内壁抵接。
48.参考图1至图3,隔板300的周侧套设有密封圈400,且二者之间通过安装槽310和卡接部410实现了卡接,即实现了固定,避免了使用过程中二者发生分离;抵接部420处于安装槽310外,将该分腔组件设置于腔体内时,抵接部420能够与腔体的内壁紧密抵接,从而隔断隔板300两侧的空间,即阻止上、下腔室200之间的空气流通,如此分腔一体机在使用时,将不存在因空气流通而产生的串味问题。
49.相较于现有技术,使用该分腔组件可以将腔体分隔为隔绝的上腔室100和下腔室200,上、下腔室200之间不存在空气流通,用户可以同时蒸、烤不同类型的食物,保证了食物的口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50.进一步地,参考图3和图4,抵接部420为腔体结构,其内部设有中筋条421;中筋条421自抵接部420靠近卡接部410的内侧壁向远离卡接部410且与隔板300所在面平行的方向延伸至抵接部420的另一内侧壁,并将腔体分隔为上腔430和下腔440。
51.参考图3、图4和图6,中筋条421支撑起抵接部420,使得抵接部420在受到较小的压力时即可发生形变,同时又使抵接部420具有恢复其初始状态的趋势。具体的,在将分腔组件推入分腔一体机的腔体内时,抵接部420受到腔体内壁的挤压发生变形,从而便于使用者轻松推拉分腔组件,同时此时的抵接部420又与腔体的内壁紧密抵接,二者之间贴合良好,从而保证了所隔离出腔室之间的密封性,使得腔室之间无空气流通。
5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抵接部420的横截面呈扇形,抵接部420的外弧面用于与分腔一体机的腔体内壁抵接。
53.继续参考图3和图4,该扇形为半圆形,在推拉分腔组件时,抵接部420的外弧面与分腔一体机的腔体内壁接触,从而降低了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推拉隔板300。
54.进一步地,抵接部420的外弧面设有多条第一凸筋422,多条第一凸筋422间隔分布,并沿抵接部420的长度方向延伸。
55.参考图3、图4和图6,当用户使用分腔一体机的分腔功能时,即将分腔组件插入腔体内时,第一凸筋422与腔体内壁接触,改面接触为线接触,从而减小了摩擦力,使用户能够较为轻松的抽拉分腔组件。另外,多条第一凸筋422的设置,使得分腔组件与腔体内壁的配合更为可靠,上、下腔室200之间的隔绝也更为可靠。
56.进一步地,参考图3和图4,卡接部410的两侧分设有燕尾筋条423;燕尾筋条423自抵接部420向靠近卡接部410的方向延伸至隔板300,两燕尾筋条423分别与隔板300的上、下表面抵接。
57.继续参考图3和图4,燕尾筋条423与卡接部410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安装槽310的槽壁处于该夹持空间内,并与燕尾筋条423过盈配合。如此设置,加强了隔板300与密封圈400之间的卡接稳定性,同时也阻止了空气从二者之间的缝隙处穿过,进一步阻断了空气的流通。
58.请继续参考图3和图4,卡接部410的两侧还分设有第二凸筋411;第二凸筋411凸出于卡接部410的表面,并向远离卡接部410的方向延伸至与安装槽310的侧壁抵接。
59.具体的,参考图3,两第二凸筋411上下分布,分别与安装槽310的上、下槽面过盈配合,进一步加强了隔板300与密封圈400之间的卡接稳定性,阻止了空气从二者之间的缝隙处穿过。另外,第二凸筋411与对应的燕尾筋条423配合,进一步加强了对安装槽310槽壁的夹持,避免了隔板300与密封圈400脱离。
6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3和图5,隔板300内部中空,隔板300的侧面内凹形成安装槽310。
61.继续参考图2、图3和图5,隔板300的侧面内凹形成安装槽310,便于安装密封圈400,隔板300内部中空,降低了热传导。具体的,参考图6,上腔室100和下腔室200分别进行蒸、烤功能时,下腔室200中的热量将向上传递至隔板300,上腔室100中处于底部的热量亦将传递至隔板300,但由于隔板300之间为空气层,空气层为不良导热体,导热系数小,热量将不易传递,即实现了隔热,避免了干扰,保证了上、下腔室200在分别进行不同烹饪时,二者各自温度的稳定,最终烹饪食物的成功。
62.进一步地,参考图5,隔板300包括子隔板320;子隔板320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板321、第一翻边322和第二翻边323;第一翻边322与固定板321垂直分布;第二翻边323自固定板321的边缘向靠近固定板321中部的方向延伸至第一翻边322,并与第一翻边322靠近固定板321的侧面连接;子隔板320设有两组,两组子隔板320的两第一翻边322贴合,并通过螺钉500连接。
63.继续参考图5,第一翻边322竖直放置,并处于固定板321下方,固定板321和第二翻边323均水平放置,第二翻边323连接在固定板321的边缘与第一翻边322上侧之间,如此在将两个子隔板320的两第一翻边322相互贴合并通过螺钉500固定时,两第一翻边322和两固定板321围合形成空腔,两第二翻边323和第一翻边322围合形成安装槽310。采用该设计,保证了隔板300与密封圈4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实现了上、下腔室200之间的隔热。
64.参考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分腔一体机包括腔体和分腔组件;分腔组件设置于腔体内,分腔组件的密封圈400与腔体的侧壁抵接。
65.具体的,分腔组件的密封圈400与隔板300过盈配合,密封圈400与腔体四周配合紧密,使得分腔一体机上、下腔室200之间无空气流通,从而避免了在烹饪食物时,上、下腔室200之间食物的味道相互传递;同时,由于上、下腔室200之间无空气流通,使得上、下腔室200可以实现各自独立的蒸或烤功能,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影响。
66.进一步地,腔体的两相对侧壁的间距为d1,分腔组件的两相对侧面的间距为d2,其中,d2-d1≥1


67.具体的,当用户运行分腔一体机的分腔功能时,将分腔组件插入分腔一体机的腔体,此时密封圈400与腔体四周接触,二者之间过盈配合,过盈量至少在0.5

以上,可以为0.5

、0.6

或0.7

等;在插入过程中,密封圈400受到挤压,其中筋条421产生一定的形变,使得分腔组件与腔体侧壁之间的压力不会很大,同时密封圈400外侧的第一凸筋422使得密封圈400与腔体侧壁接触时不会整面接触,从而能较大的减小摩擦力,使用户能够较为轻松的抽拉分腔组件。
68.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分腔一体机包括分腔组件,则该分腔一体机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同样包括上述分腔组件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6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