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层车辆的空调系统及双层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21:07: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层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车辆的空调系统及双层车辆。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了使双层车辆满足用户的乘坐舒适的需求,往往在车辆内设置空调系统,通过空调系统向车辆的上下两层送风。双层车辆由于其结构相对于复杂,相关技术中不能满足不同车辆区域的对送风的需求。相关技术中,空调系统向车辆上层送风的过程中,当上层有大片玻璃面积时,送风效果欠佳,不能满足对上层的送风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车辆的空调系统及双层车辆的新技术方案。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层车辆的空调系统,双层车辆的空调系统包括:
5.空调箱,所述空调箱用于设置于双层车辆主体,所述空调箱具有两个上层送风口;
6.上层主风道,所述上层主风道用于设置于双层车辆主体上层的顶部,所述上层主风道具有两个上层进风口,所述上层送风口与所述上层进风口在水平方向上错开;
7.两个上层过渡风道,每个所述上层过渡风道分别与一个所述上层送风口以及一个所述上层进风口连通;
8.所述上层过渡风道的内壁与所述上层送风口的内壁平滑过渡,所述上层过渡风道的内壁与所述上层进风口的内壁平滑过渡。
9.可选地,所述上层过渡风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矩形的四个角的最小曲率半径均为25mm;
10.所述上层过渡风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上层送风口连通,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上层进风口连通;
11.所述第一管段具有第一弧形管壁和第二弧形管壁,所述第一弧形管壁与所述第二弧形管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弧形管壁的最小曲率半径为6mm,所述第二弧形管壁的最小曲率半径为382mm,所述第一弧形管壁与所述第二弧形管壁的弯曲方向朝向同一侧;
12.所述第二管段具有第三管壁和第四管壁,所述第三管壁与所述第四管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管壁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管段一侧的第三弧形管壁和位于所述第三管段一侧的第一直管壁,所述第三弧形管壁的最小曲率半径为78mm,所述第三弧形管壁向远离所述第四弧形管壁的方向偏移,所述第三弧形管壁的最大角度偏移为11
°
,所述第三弧形管壁在角度偏移的方向的尺寸为50mm;所述第四管壁包括位于所述第三管段一侧的第四弧形管壁和位于所述第一管段一侧的第二直管壁,所述第四弧形管壁的最小曲率半径为746mm,所述第四弧形管壁向远离所述第三弧形管壁的方向偏移,所述第四弧形管壁的最大角度偏移为4°

13.所述第三管段具有第五弧形管壁和第六弧形管壁,所述第五弧形管壁的最小曲率半径为170mm,所述第六弧形管壁的最小曲率半径为73mm,所述第五弧形管壁与所述第六弧形管壁的弯曲方向朝向同一侧。
14.可选地,两个所述上层过渡风道对称设置;
15.所述第一弧形管壁和所述第二弧形管壁的凹面朝向两个上层过渡风道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三弧形管壁的凹面朝向两个上层过渡风道之间的区域,所述第四弧形管壁由在沿第三管段一侧向第一管段一侧的方向上向两个上层过渡风道的外侧偏移,所述第五弧形管壁和所述第六弧形管壁向双层车辆主体的内部弯曲,所述第五弧形管壁和所述第六弧形管壁的凹面朝向双层车辆主体的内部。
16.可选地,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上层送风口连通处具有第一横截面积,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第一管段连通处具有第二横截面积,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连通处具有第三横截面积,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上层进风口连通处具有第四横截面积;
17.其中,所述第一横截面积的55%-70%等于所述第二横截面积,所述第二横截面积的85%-95%等于所述第三横截面积,所述第三横截面积的85%-95%等于所述第四横截面积。
18.可选地,所述上层主风道对应双层车辆主体的上层座椅分布,上层主风道包括对应上层两侧座椅的两个上层侧风道,每个上层侧风道与其中一个上层过渡风道连通,两个上层侧风道均设有对应上层两侧座椅的第一上层风口;
19.所述两个上层侧风道包括第一上层侧风道和第二上层侧风道,所述第一上层侧风道位于双层车辆主体楼梯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一上层侧风道上的第一上层风口与双层车辆主体楼梯所在的区域错开,在所述第二上层侧风道的与双层车辆主体楼梯相对的区域内,相邻的第一上层风口之间设有第二上层风口。
20.可选地,所述上层主风道还包括对应上层前侧座椅的上层前风道,所述上层前风道与两个所述上层侧风道连通,所述上层前风道为环形风道,所述环形风道上设有上层前风口,所述上层前风口为第一可调风口。
21.可选地,在双层车辆主体的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上层风口与对应的座椅上的乘客面部区域之间的距离为180mm-250mm。
22.可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驾驶室风道和蒸发器;
23.所述蒸发器与空调箱连通,所述蒸发器设有朝向驾驶室的驾驶室回风口,所述蒸发器与驾驶室风道连通,所述驾驶室风道延伸至驾驶室顶部,驾驶室风道设有第二可调风口。
24.可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两个下层过渡风道和两个下层主风道,所述空调箱具有两个下层送风口,两个所述下层主风道分别通过一个所述下层过渡风道与一个下层送风口连通,所述下层主风道设有对应下层座椅的第一下层风口;
25.在用于设置在双层车辆主体的车门一侧的下层主风道上,对应车门设置有第二下层风口,所述第二下层风口包括一排至三排的条形风口。
26.可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上层回风道,所述上层回风道与空调箱连通,所述上层回风道具有上层回风口,所述上层回风口位于双层车辆主体上层的后侧底部区域。
27.可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下层回风道,所述下层回风道与上层回风道连通,所述下层回风道具有下层回风口,所述下层回风口位于双层车辆主体下层的后侧顶部区域,所述下层回风口设有风口开关装置。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双层车辆,双层车辆包括双层车辆主体,所述双层车辆主体设有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双层车辆的空调系统。
2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每个上层过渡风道分别与一个上层送风口以及一个上层进风口连通;上层过渡风道的内壁与上层送风口的内壁平滑过渡,上层过渡风道的内壁与上层进风口的内壁平滑过渡,平滑过渡能够避免空调箱送风进入上层主风道的过程中产生的压损和风速不均匀的问题,降低了上层过渡风道对空调箱向上层主风道送风形成的阻力,增加了送风量,提高空调系统的送风效率,使通过上层主风道送入车内的风速均匀,噪音降低。
30.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31.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32.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33.图2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34.图3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上层主风道的仰视示意图。
35.图4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侧视示意图。
36.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37.图6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下层主风道的仰视示意图。
38.图7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双层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39.附图标记说明:
40.1、空调箱;10、天窗观景玻璃;20、天窗侧面观景玻璃;30、后侧观景玻璃;5、冷凝风扇区;
41.2、下层主风道;21、下层过渡风道;23、楼梯区域;
42.31、上层过渡风道;311、第一管段;312、第二管段;313、第三管段;3111、第一弧形管壁;3112、第二弧形管壁;3121、第三弧形管壁;3122、第四弧形管壁;3123、第一直管壁;3124、第二直管壁;3131、第五弧形管壁;3132、第六弧形管壁;
43.32、上层主风道;331、第一上层侧风道;332、第二上层侧风道;34、上层前风道;35、第一上层侧风道与楼梯相对区域;
44.40、风口开关装置;41、下层回风口;42、下层回风道;43、上层回风口;44、上层回风道;
45.61、蒸发器;62、驾驶室回风口;63、驾驶室风道;
46.71、下层靠走廊风口;72、第二可调风口;73、下层靠窗风口;74、第二下层风口;
47.81、第二上层风口;82、第一可调风口;83、上层靠窗风口;84、上层靠走廊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48.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9.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50.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51.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5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5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层车辆的空调系统,如图1-图7所示,双层车辆的空调系统包括:
54.空调箱1,所述空调箱1用于设置于双层车辆主体,所述空调箱1具有两个上层送风口;
55.上层主风道32,所述上层主风道32用于设置于双层车辆主体上层的顶部,所述上层主风道32具有两个上层进风口,所述上层送风口与所述上层进风口在水平方向上错开;
56.两个上层过渡风道31,每个所述上层过渡风道31分别与一个所述上层送风口以及一个所述上层进风口连通;
57.所述上层过渡风道31的内壁与所述上层送风口的内壁平滑过渡,所述上层过渡风道31的内壁与所述上层进风口的内壁平滑过渡。上层送风口为空调箱1向上层过渡风道31送风的管道的出口,上层送风口的内壁指的是该管道的内壁。上层进风口的内壁为上层主风道32的内壁。平滑过渡使管道连接位置的内表面平滑,管道内表面呈流线型。
58.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每个上层过渡风道31分别与一个上层送风口以及一个上层进风口连通。上层过渡风道31的内壁与上层送风口的内壁平滑过渡,能够避免空调箱1向上层过渡风道31送风时,上层过渡风道31对风形成腔内旋涡造成的能量损失。上层过渡风道31的内壁与上层进风口的内壁平滑过渡,能够避免上层过渡风道31内的风进入上层主风道32时,上层主风道32对风形成腔内旋涡造成的能量损失。有利于提高上层主风道32的风口的风速。
59.平滑过渡能够避免空调箱1送风进入上层主风道32的过程中产生的压损和风速不均匀的问题,降低了上层过渡风道31对空调箱1向上层主风道32送风形成的阻力,增加了送风量,提高空调系统的送风效率,使通过上层主风道32送入车内的风速均匀,噪音降低。
60.可选地,空调箱1可以设置于双层车辆主体的后侧或前侧。在所述空调箱1设置于双层车辆主体的后侧的情况下,空调箱1与上层过渡风道31通过上层送风口连接。上层进风口位于双层车辆主体的后侧。在空调箱设于双层车辆主体的前侧的情况下,上层进风口位于双层车辆主体的前侧。
61.可选地,空调箱1下方设置有冷凝风扇区5,冷凝风扇区5用于空调箱1和司机后方蒸发器61的冷却。
62.上层主风道32单侧的的风道截面积a(m2)≥空调系统对上层送风口的单侧的出风量q(m3/s)
÷
5.5,这样可使空调系统的腔体利用率最大化。上层主风道32内无扬声器等电器件,管线采用线束集中至离上层主风道32的风口最远的区域,上层主风道32内侧贴有保温绵,且兼顾上层主风道32的平顺性,避免了上层主风道32内的流场内漩涡,减小了流阻。
6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所述上层过渡风道31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矩形的四个角的最小曲率半径均为25mm;
64.所述上层过渡风道3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管段311、第二管段312和第三管段313,所述第一管段311与所述上层送风口连通,所述第三管段313与所述上层进风口连通;
65.所述第一管段311具有第一弧形管壁3111和第二弧形管壁3112,所述第一弧形管壁3111与所述第二弧形管壁31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弧形管壁3111的最小曲率半径为6mm,所述第二弧形管壁3112的最小曲率半径为382mm,所述第一弧形管壁3111与所述第二弧形管壁3112的弯曲方向朝向同一侧;
66.所述第二管段312具有第三管壁和第四管壁,所述第三管壁与所述第四管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管壁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管段311一侧的第三弧形管壁3121和位于所述第三管段313一侧的第一直管壁3123,所述第三弧形管壁3121的最小曲率半径为78mm,所述第三弧形管壁3121向远离所述第四弧形管壁3122的方向偏移,所述第三弧形管壁3121的最大角度偏移为11
°
,所述第三弧形管壁3121在角度偏移的方向的尺寸为50mm;第三弧形管壁3121的偏移在上层过渡风道31上形成了与流体特点一致的凹陷结构,避免了在上层过渡风道31内形成低速旋涡。
67.所述第四管壁包括位于所述第三管段313一侧的第四弧形管壁3122和位于所述第一管段311一侧的第二直管壁3124,所述第四弧形管壁3122的最小曲率半径为746mm,所述第四弧形管壁3122向远离所述第三弧形管壁3121的方向偏移,所述第四弧形管壁3122的最大角度偏移为4
°

68.所述第三管段313具有第五弧形管壁3131和第六弧形管壁3132,所述第五弧形管壁3131的最小曲率半径为170mm,所述第六弧形管壁3132的最小曲率半径为73mm,所述第五弧形管壁3131与所述第六弧形管壁3132的弯曲方向朝向同一侧。第三管段313的结构有效地减小了风从上层过渡风道31进入上层主风道32的阻力,相对于相关技术,使进入上层主风道32风的阻力减小至少23%。本公开有效地使进入上层主风道32的风能够从上层主风道32的上的风口匀速流出,保证了进入车内的风速的均匀性,避免了使用风口导风罩等方式调整风速对风形成阻力的问题。
69.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管段311、第二管段312和第三管段313形成了流线形结构的上层过渡风道31,使上层过渡风道31的内壁贴合流体的流动趋势,有效地减少了腔内旋涡和能耗损失,减小了上层过渡风道31对风的阻力,提高了空调系统的送风效率。本公开的空调系统相对于相关技术,能够使上层过渡风道31对风的阻力减小至少15%。
70.上层过渡风道31的横截面为矩形,矩形的四条边形成四个角,每个角均为最小曲率半径为25mm的弧形角。这样能够避免上层过渡风道31的各相邻的管壁之间形成腔内旋涡和能耗损失。例如,第一管段311、第二管段312和第三管段313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71.例如,第一管段311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管壁,两个管壁与第一弧形管壁3111以及第二弧形管壁3112连接围成第一管段311,第一管段311的横截面为矩形。
72.例如,第二管段312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管壁,两个管壁与第三管壁以及第四管壁连接围成第二管段312,第二管段312的横截面为矩形。
73.例如,第三管段313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管壁,两个管壁与第五弧形管壁3131以及第六弧形管壁3132连接围成第三管段313,第三管段313的横截面为矩形。
7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两个所述上层过渡风道31对称设置;
75.所述第一弧形管壁3111和所述第二弧形管壁3112的凹面朝向两个上层过渡风道31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三弧形管壁3121的凹面朝向两个上层过渡风道31之间的区域,所述第四弧形管壁3122由在沿第三管段313一侧向第一管段311一侧的方向上向两个上层过渡风道31的外侧偏移,所述第五弧形管壁3131和所述第六弧形管壁3132向双层车辆主体的内部弯曲,所述第五弧形管壁3131和所述第六弧形管壁3132的凹面朝向双层车辆主体的内部。
76.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两个上层过渡风道31对称设置,能够避免遮挡双层车辆的后侧观景玻璃30,以避免影响乘客从后侧观景玻璃30观景。
77.第一弧形管壁3111、第二弧形管壁3112、第三弧形管壁3121、第四弧形管壁3122、第五弧形管壁3131和第六弧形管壁3132的结构能够保障上层过渡风道31的流线型结构,以及使上层过渡风道31的内壁贴合风的流动趋势,从而有效地减少了送风经过上层过渡风道31形成的腔内旋涡和能耗损失。
7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段311与所述上层送风口连通处具有第一横截面积,所述第二管段312与所述第一管段311连通处具有第二横截面积,所述第三管段313与所述第二管段312连通处具有第三横截面积,所述第三管段313与所述上层进风口连通处具有第四横截面积;
79.其中,所述第一横截面积的55%-70%等于所述第二横截面积,所述第二横截面积的85%-95%等于所述第三横截面积,所述第三横截面积的85%-95%等于所述第四横截面积。
8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上层过渡风道31在不同位置的横截面积不同,使流线型的上层过渡风道31能够有效避免能耗损失和腔内旋涡。
8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层主风道32对应双层车辆主体的上层座椅分布,上层主风道32包括对应上层两侧座椅的两个上层侧风道,每个上层侧风道与其中一个上层过渡风道31连通,两个上层侧风道均设有对应上层两侧座椅的第一上层风口。例如,第一上层风口可以是弥散风口,也可以是可调风口。
82.所述两个上层侧风道包括第一上层侧风道331和第二上层侧风道332,所述第一上层侧风道331位于双层车辆主体楼梯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一上层侧风道331上的第一上层风口与双层车辆主体楼梯所在的区域错开,在所述第二上层侧风道332的与双层车辆主体楼梯相对的区域内,相邻的第一上层风口之间设有第二上层风口81。
83.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上层侧风道331上的第一上层风口与双层车辆主体楼梯所在的区域错开,能够使第一上层侧风道与楼梯相对区域35上无风口。这样能够避免车辆下层的低温气流上流至上层时形成对冲。且乘客在楼梯的停留时间较短,不影响乘客舒适性。还能够使上层主风道32的其他区域的风口风量有效提高,极大地提高了上层乘客的热舒适性。
84.在所述第二上层侧风道332的与车辆楼梯相对的区域内,相邻的第一上层风口之间设有第二上层风口81。这样能够保证该侧和楼梯区域23的温度均匀,在保证座椅处风量的同时,减少了非乘客区域的风量损失。
85.可选地,第一上层风口包括上层靠窗风口83和上层靠走廊风口84,上层靠窗风口83对应上层靠窗的座椅设置。例如,上层靠窗风口83朝向上层靠窗的座椅吹风。上层靠走廊风口84对应上层靠走廊的座椅设置。例如,上层靠走廊风口84朝向上层走廊吹风。例如,每个座椅对应设置一个风口。上层靠窗风口83和上层靠走廊风口74可以为弥散风口,也可以为可调节风口。
86.可选地,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上层风口与对应的座椅上的乘客面部区域之间的的距离为180mm-250mm。
87.例如,车辆的前后方向为x轴方向,第一上层风口与对应的座椅上的乘客面部区域之间的在x轴的轴向距离为180mm-250mm。每个第一上层风口的出风口中心距离乘客面部保持在180mm-250mm之间,保证乘客舒适性。座椅上的乘客的面部位置为乘客以正确坐姿坐在座椅上时,面部的位置。
88.上层靠窗风口83使风吹至靠窗座椅,上层的靠窗处乘客受天窗、侧天窗、侧玻璃的热辐射影响,本公开上层靠窗风口83的分布,使风直吹靠窗处乘客座椅,有效提高了靠窗乘客舒适性。上层靠走廊风口84使风吹至靠近走廊处,上层靠走廊风口84利于上层天窗处热量的温度降低,提高整车温度均匀性。
8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上层主风道32还包括对应上层前侧座椅的上层前风道34,所述上层前风道34与两个所述上层侧风道连通,所述上层前风道34为环形风道,所述环形风道上设有上层前风口,所述上层前风口为第一可调风口82。第一可调风口82为可调节风口。
90.车辆的上层前侧具有玻璃,环形风道能够适应上层前侧的车辆结构,上层前风口为第一可调风口82,通过第一可调风口82能够调节风口的风量,从而使上层前侧的乘客的热舒适性提高。例如,环形风道上分布了八个第一可调风口82。八个第一可调风口82在车辆的走廊位置两侧对称分布。
91.环形风道上分布了八个第一可调风口82解决了前方乘客受辐照热量大、靠窗侧乘客受天窗太阳辐射热量大的问题,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
92.可选地,上层主风道32的截面积a(cm2)等于上层主风道32一侧的出风口总面积a(cm2)。例如,第一上层侧风道331的截面积等于第一上层侧风道331上的第一上层风口和环形风道的上层前风道34上的一半上层前风口的面积之和。
9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驾驶室风道63和蒸发器61;
94.所述蒸发器61与空调箱1连通,蒸发器61能够通过空调箱1降温。所述蒸发器61设有朝向驾驶室的驾驶室回风口62,所述蒸发器61与驾驶室风道63连通,所述驾驶室风道63延伸至驾驶室顶部,驾驶室风道63设有第二可调风口72。
95.驾驶室内的风经驾驶室回风口62进入蒸发器61,降温后送入驾驶室风道63,并经第二可调风口72吹向驾驶室。
96.例如,经第二可调风口72吹向驾驶室的风送至司机头顶。
97.驾驶室风道63设有多个第二可调风口72,位于中区域的第二可调风口72在x轴向
上距离司机鼻尖190mm-210mm。这样可以保证司机处的热舒适性,解决了下层主风道2被楼梯区域23截断无法送风至驾驶室的问题。
9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两个下层过渡风道21和两个下层主风道2,所述空调箱1具有两个下层送风口,两个所述下层主风道2分别通过一个所述下层过渡风道21与一个下层送风口连通,所述下层主风道2设有对应下层座椅的第一下层风口;
99.在用于设置在车辆的车门一侧的下层主风道2上,对应车门设置有第二下层风口74,所述第二下层风口74包括一排至三排的条形风口。
10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下层风口向下层座椅送风。例如,下层侧风口包括与下层靠窗座椅对应的下层靠窗风口73,以及与下层靠走廊座椅对应的下层靠走廊风口71。下层靠窗风口73和下层靠走廊风口71可以为弥散风口,也可以为可调节风口。下层靠窗风口73的风吹至下层乘客座椅处,下层靠走廊风口71的风吹至下层走廊处,使站立和坐下的乘客都有较好的舒适性。
101.第二下层风口74包括一排至三排的条形风口,能够在车门处形成有一定温差、流速分布均匀的气体风帘,让乘客在夏天一进入车内就感到凉意,提高了乘客热舒适性。
102.可选地,用于设置在车辆的车门一侧的下层主风道2的截面积a(cm2)等于用于设置在车辆的车门一侧的下层主风道2上的下层靠窗风口73和下层靠走廊风口71以及第二下层风口74的总面积a(cm2)。
10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上层回风道44,所述上层回风道44与空调箱1连通,所述上层回风道44具有上层回风口43,所述上层回风口43位于双层车辆主体上层的后侧底部区域。
104.如图7所示,双层车辆上层天窗观景玻璃10和天窗侧面观景玻璃20的面积大、夏季热量大时,采用车辆上层的后侧底部区域设置上层回风口43,使下层温度较低的回风从楼梯区域23上流至上层回风口43,再流回空调箱1,能够二次降低车辆上层的温度。本公开的实施例适用于上层的天窗玻璃面积大、空调系统负荷大的双层车辆。
105.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下层回风道42,所述下层回风道42与上层回风道44连通,所述下层回风道42具有下层回风口41,所述下层回风口41位于车辆下层的后侧顶部区域,所述下层回风口41设有风口开关装置40。
106.通过风口开关装置40能够控制下层回风口41的打开和关闭,根据上层的温度情况,可以选择打开下层回风口41,由下层回风道42接入上层回风道44,使回风从上层回风道44一起送回空调箱1。
107.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层车辆,双层车辆包括双层车辆主体,双层车辆主体设有如本公开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层车辆的空调系统。
108.该双层车辆具有本公开实施例中双层车辆的空调系统所带来的技术效果。
109.本公开中的车辆均为本公开中的双层车辆。
110.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111.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