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爆炸碎片冲击灭火防护服面料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20:12: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阻燃灭火防护领域,特别是一种防爆炸碎片冲击灭火防护服面料。


背景技术:

2.消防员在处理火灾现场时,往往面临多种危害,例如明火产生的热量将人体烧伤,在应对具有易爆炸气体及石油化工领域的灭火时,往往在灭火时产生爆炸,导致周围溅起的碎片导致消防灭火员造成伤害。
3.现有灭火服在救火时,面对火场中因爆炸产生的碎片无法起到较好的防护,而采用排爆服进入灭火现场,服装重量偏大,造成消防员灵便性差,灭火困难,现有灭火服只能起到隔热的保护,无法避免消防员因碎片的冲击造成伤害,在功能上也仅限于火场中的灭火服,无法避免应突发爆炸情况下的人身安全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所述防爆炸碎片冲击灭火防护服面料,所述防爆炸碎片冲击灭火防护服面料包括:表层、中间层和里层;
5.表层由表层经纱和表层纬纱沿经纬向交织构成;中间层由中间层经纱和中间层纬纱沿经纬向交织构成;里层由里层经纱和里层纬纱沿经纬向交织构成;
6.所述中间层设置在表层和里层之间,所述中间层外侧和表层内侧通过第一接结纱相互接结,中间层内侧和里层外侧通过第二接结纱相互接结,里层内侧连接有阻燃聚氨酯层;
7.所述表层、中间层和里层的经纬纱排列紧密度依次减小;
8.进一步,所述第一接结纱与所述中间层和表层接结,形成若干第一接结点,相邻所述第一接结点之间的距离为1.5-2.0cm。
9.进一步,所述第二接结纱与所述中间层和里层接结,形成若干第二接结点,相邻所述第二接结点之间的距离为3cm-3.5cm。
10.进一步,所述第一接结纱的接结位置与所述第二接结纱的接结位置紧邻。
11.进一步,所述表层经纱、中间层经纱、里层经纱与第一接结纱的排列比例为28:24:12:1。
12.进一步,所述表层纬纱、中间层纬纱与里层纬纱的排列比例为2:1.5:1。
13.进一步,所述表层织物组织为斜纹;中间层和里层织物组织均为平纹。
14.进一步,所述面料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00-300gsm。
15.进一步,所述阻燃聚氨酯层厚度为5-8mm,阻燃聚氨酯层表面均布有若干孔洞,相邻孔洞距离为2-5mm,孔洞直径为0.02-0.05mm。
16.进一步,所述表层经纱和表层纬纱至少包含芳纶短纤,纱支为36s/2-50s/2;所述中间层经纱和中间层纬纱以及里层经纱和里层纬纱均包含具有防弹功能的芳纶长丝,芳纶长
丝细度为100-300d,芳纶纱加捻为80-200捻/m;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防爆炸碎片冲击灭火防护服面料采用表层、中间层和里层三层结构,中间层由中间层经纱和中间层纬纱沿经纬向交织构成;里层由里层经纱和里层纬纱沿经纬向交织构成;中间层设置在表层和里层之间,中间层外侧和表层内侧通过第一接结经纬纱相互接结,中间层内侧和里层外侧通过第二接结经纬纱相互接结,表层经纱、中间层经纱、里层经纱与第一接结纱的排列比例为28:24:12:1,不仅兼顾表层、里层以及中间层经纬密度的搭配,可增加织物的缓冲,同时还保证了织物的热防护性能,同时织物里层与阻燃聚氨酯层连接,可以有效地提升织物的防碎片冲击性能,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18.图1(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碎片冲击灭火防护服织物的整体示意图;
19.图1(b)为本实用新型防碎片冲击灭火防护服织物的表层与中间层接结;
20.图1(c)为本实用新型防碎片冲击灭火防护服织物的中间层与里层接结;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碎片冲击灭火防护服及制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表层纬纱;2-中间层纬纱;3-里层纬纱;4-第一接结经纬纱; 5-第二接结经纬纱;7-表层;8-中间层;9-里层;10-阻燃聚氨酯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4.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
25.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参见图1-图2,一种防爆炸碎片冲击灭火防护服面料,所述防爆炸碎片冲击灭火防护服面料包括:表层7、中间层8和里层9;
27.表层7由表层经纱和表层纬纱1沿经纬向交织构成;中间层8由中间层经纱和中间层纬纱2沿经纬向交织构成;里层9由里层经纱和里层纬纱3沿经纬向交织构成;
28.所述中间层8设置在表层7和里层9之间,所述中间层8外侧和表层7内侧通过第一接结纱4相互接结,中间层8内侧和里层9外侧通过第二接结纱5 相互接结,里层9内侧连接有阻燃聚氨酯层10;
29.所述表层7、中间层8和里层9的经纬纱排列紧密度依次减小;
30.值得说明的是,表层7采用芳纶短纤与涤纶基的导电黑丝进行混纺的纱,中间层8与里层9采用芳纶长丝,长丝须加捻;采用芳纶长丝不仅可以提升外层面料整体的防撕裂性
能,同时还能减缓一部分碎片产生的能量;具有防撞击的阻燃聚氨酯层可与外层织物里层进行复合,从而实现复合后的面料在受到硬物撞击后瞬间吸收能量,达到防护的目的;
31.表层7采用变化斜纹或平纹,中间层8和里层9采用平纹组织,表层7与中间层8采用经纬向接结纱进行接结,接结点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5-2.0cm,接结纱采用表层纱,中间层与里层采用里层接结中间层的方式,相邻接结点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5cm之间,且中间层与里层的接结点需在表层与中间层接结点之后紧相邻,从而外层织物在受热后能充分的产生足够的气腔,提升外层织物的热防护值,进而提升织物的热防护性能;
32.其中,所述第一接结纱4与所述中间层8和表层7接结,形成若干第一接结点,相邻所述第一接结点之间的距离为1.5-2.0cm。
33.其中,所述第二接结纱5与所述中间层8和里层9接结,形成若干第二接结点,相邻所述第二接结点之间的距离为3cm-3.5cm。
34.其中,所述第一接结纱4的接结位置与所述第二接结纱5的接结位置紧邻;
35.其中,所述表层经纱、中间层经纱、里层经纱与第一接结纱4的排列比例为28:24:12:1;
36.其中,所述表层纬纱、中间层纬纱2与里层纬纱3的排列比例为2:1.5:1;
37.其中,所述表层7织物组织为斜纹;中间层8和里层9织物组织均为平纹。
38.其中,所述面料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00-300gsm。
39.其中,所述阻燃聚氨酯层10厚度为5-8mm,阻燃聚氨酯层10表面均布有若干孔洞,相邻孔洞距离为2-5mm,孔洞直径为0.02-0.05mm。
40.其中,所述表层经纱和表层纬纱1至少包含芳纶短纤,纱支为36s/2-50s/2;所述中间层经纱、中间层纬纱2、里层经纱和里层纬纱3均包含具有防弹功能的芳纶长丝,芳纶长丝细度为100-300d,芳纶纱加捻为80-200捻/m;
41.需要说明的是:该防碎片冲击灭火防护服织物表层7采用芳纶短纤与涤纶基导电黑丝混纺纱,中间层8和里层9采用防弹级别的芳纶长丝,里层9内侧与阻燃的聚氨酯10连接,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防撞击、碎片的灭火服织物;该织物三层结构特征在于里层9采用变化斜纹组织,中间层8和里层9采用平纹,其中表层7、中间层8和里层9纱线级表接中接结纱排列为28:24:12:1,具体实施中,一个完整的大循环总共65根经纱,71根纬纱;其中,经纱穿法为经向穿 1根表层纱,紧接着穿1根中间层纱,再穿1根表层纱和中间层纱,然后穿1根里层纱,以此循环8次,随后穿法变为表层穿2根纱,中间层穿1根纱,再到表层穿1根纱,再穿1根中间层纱,再穿1根里层纱,依次穿够4个循环,剩余1根穿表层和中间层的接结纱,接结纱采用3/1下组织;
42.相邻表层7和中间层8形成的接结纱距离为1.7cm,相邻经向里层9与中间层8接结相距3.0cm;打纬时,纬纱排列为表层7、中间层8和里层9为2:1.5:1,依次循环71纬为一个大循环;织物设计上表层7紧密度要大于中间层8,中间层8紧度要大于里层9,使得表层织物紧密,不露中间层8与里层9长丝的点,灭火服织物结构这样设计可有效的保证织物的结构缓冲性,还能保证表层与中间层受热产生的空气鼓泡不受里层的影响,同时还能起到更好的阻隔热量作用及撞击能量吸收作用;
43.所述防爆炸碎片冲击灭火防护服面料的表层7采用短纤纱为38s/2,中间层 8及里层9均采用防弹级别的芳纶长丝为200d,加捻为180捻/m;所述灭火防护服织物单位面积质
量为300gsm;
44.中间层8设置在表层7和里层9之间,中间层8外侧和表层7内侧通过第一接结经纬纱4相互接结,中间层8内侧和里层9外侧通过第二接结经纬纱5 相互接结,里层9内侧与阻燃聚氨酯层10复合,阻燃聚氨酯层10厚度为6mm,表面含有间隔3mm的孔洞,孔洞大小为0.02mm;
45.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防爆炸碎片冲击灭火防护服面料采用表层、中间层和里层三层结构,中间层由中间层经纱和中间层纬纱沿经纬向交织构成;里层由里层经纱和里层纬纱沿经纬向交织构成;中间层设置在表层和里层之间,中间层外侧和表层内侧通过第一接结经纬纱相互接结,中间层内侧和里层外侧通过第二接结经纬纱相互接结,表层、中间层、里层和接结经纬纱的纱线比为 28:24:12:1,不仅兼顾表层、里层以及中间层经纬密度的搭配,可增加织物的缓冲,同时还保证了织物的热防护性能达到23cal/cm2,同时织物里层与阻燃聚氨酯层连接,可以有效地提升织物的防碎片冲击性能,起到保护作用。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