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液相合成的正丁醇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2022-11-14 13:43: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
1.本发明属于一种气敏传感器件,适用于较低工作温度(225℃)下,对正丁醇具有高选择性的au-lafeo3气体传感器的制备。


背景技术:
:
2.在化工工业中,正丁醇可以作为有机合成的原料,用于制造邻苯二甲酸、脂肪族二元酸及磷酸的正丁酯类增塑剂,它们广泛用于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中,也是制丁醛、丁酸、丁胺和乳酸丁酯等的原料。作为醇酸树脂涂料的添加剂,用于生产三聚氰胺树脂、丙烯酸、环氧清漆等,在脲醛树脂、纤维素树脂、醇酸树脂和涂料的生产中大量使用,也可作为胶黏剂中常用的非活性稀释剂,用于制取酯类、塑料增塑剂、喷漆等,是良好的酯化反应溶剂体系。在指甲油、油漆、涂料、颜料中作为溶剂,帮助色料的溶解以及调节溶剂的挥发速度和黏度。又可用作有机染料和印刷油墨的溶剂、脱蜡剂,丝印中可用作油墨调配的消泡剂。
3.在实验室中,用于配置溶剂如慢干水,烧杯、试管、纳米粉末的洗涤、部分有机物的萃取等。此外,正丁醇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且易于挥发,微量的正丁醇已被应用于检测嗅觉阈值以评估嗅觉的恢复情况。
4.但是,暴露在高浓度正丁醇环境中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和嗜睡,直接接触正丁醇可能会导致皮炎。大量正丁醇挥发的蒸汽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危害。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1-2019》最新要求,正丁醇的接触限值要求不高于100mg/m3,即体积分数应在123ppm以下。因此,在化工合成、大规模染料印刷或作为嗅觉测试的标准气体时,为防止空气中正丁醇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对正丁醇的实时监测气体浓度非常重要。
5.但是,目前研制的正丁醇传感器存在选择性差,工作温度高,检测下限高等缺点,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气体传感器以灵敏度高、响应快、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检测装置小等特点在传感器领域倍受关注。其中,lafeo3有光电特性优异、电荷转移速率快、制备工艺简便、成本廉价、环境友好等特点,所制备的au-lafeo3基传感器合成方法简便、响应恢复快、稳定性好、长期稳定性优秀,工作温度较低,给实际生产中的运用带来了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
6.本发明针对当前正丁醇气敏传感器工作温度高、选择性差、长期稳定性等不足,提出了一种负载微量贵金属的lafeo3正丁醇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简便的一步水热法,利用柠檬酸根离子同时起到络合剂和还原剂的作用,再通过氯金酸的加入,提供au源,生成纳米au颗粒,进而纳米颗粒会附着在结晶的lafeo3晶体表面,抑制晶核进一步的生长从而使得lafeo3发育成核壳结构,并退火。通过控制负载比例、反应温度、退火温度、搅拌速率等参数,在核壳结构的多孔lafeo3表面负载了0价态的au纳米粒子,形成肖特基结,得到au-lafeo3复合材料,经涂覆后制得气敏元件。元件克服了现有器件选择性差、工作温度
高等问题,提高了对正丁醇的灵敏度,检测下限达到500ppb,长期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本发明得到的材料粉体具有制备简便、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等特点,所制得的传感器具有对正丁醇选择性优秀、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良好、检测下限低、灵敏度高等优点。
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液相合成的正丁醇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1)将硝酸镧、硝酸铁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1-5分钟,得到混合溶液;
10.其中,摩尔比为硝酸镧:硝酸铁=1:1;混合溶液中,硝酸镧的浓度为0.015-0.018mol/l;搅拌速率为800-1000rpm;
11.(2)在磁力搅拌作用下,将柠檬酸和六次甲基四胺添加到上述混合溶液中;搅拌0.5
‑ꢀ
1小时后,将haucl4溶液滴加到透明的淡黄色溶液中,继续搅拌0.5-1小时,得到前驱体;
12.其中,每30-40ml混合溶液中加入0.45-0.55mmol的柠檬酸和0.17-0.19g的六次甲基四胺;每升混合溶液中滴加haucl
4 0.0006-0.001mol;摩尔比为,硝酸镧:柠檬酸=1:1;搅拌速率为800-1000rpm;
13.用于滴加的haucl4溶液的浓度为0.015-0.025g/ml。
14.(3)将前体转移到内衬特氟隆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密闭后170-190℃下保持22-26小时,然后取出并自然冷却至室温;
15.(4)离心收集棕色沉淀,用去离子水和乙醇交替洗涤6-8次,所得的粉末在70-80℃下干燥10-12h;
16.(5)收集干燥的粉末置于陶瓷舟,放入马弗炉内,在空气气氛中升温至750-850℃,退火2-2.5小时后自然冷却降至室温,得到粉体;
17.(6)将以上得到的粉体采用去离子水调制成糊状,均匀地涂在陶瓷管表面;其中,涂覆厚度为10-20μm;其固液比为0.08~0.12g/ml。
18.(7)将涂覆有粉体的陶瓷管置于马弗炉内,以1-3℃/min升温速率,在440-460℃下退火2-2.5小时后自然冷却降至室温,将退火后的陶瓷管焊接在基座上,制成气体传感器。
19.所述的步骤(5)、(7)中的升温速率为1-3℃/min。
20.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为:
21.现有的负载贵金属的气敏材料需要加另外加入还原剂如硼氢化钠、柠檬酸钠等,这些额外的试剂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污染,增加洗涤步骤,引入杂质离子(如钠离子);本发明利用液相中柠檬酸根离子同时具有的还原性,使得加入的氯金酸在液相反应中的绝大部分au
3
就已经被还原;同时,利用随后lafeo3所需的高温退火,在生成lafeo3的同时,使得可能还存在的一小部分氯金酸分解形成au的单质态,进一步保证了au以单质形式的存在。
22.高温退火,

使得水热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物配体分解结晶成为lafeo3②
令溶液中加入的有机模板剂六次甲基四胺分解挥发,其原本占据的位置变成产物的多孔的核壳结构

保证可能会残留的氯金酸分解最终留下au单质。
23.生成纳米au颗粒,增加气敏响应至纯lafeo3材料的5倍;生成的纳米颗粒会附着在结晶的lafeo3晶体表面,抑制晶核进一步的生长从而使得lafeo3发育成核壳结构,而不是简单长大的多孔球;
24.本发明采用液相合成法制备au-lafeo3基传感器,制备得到的负载0价au纳米颗粒
的 lafeo3粉末是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粉末,材料表面粗糙、比表面积较大,晶粒尺寸约为800
‑ꢀ
900nm,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以极大的改善气体传感器的选择性。lafeo3粉末在退火后得到了核-壳结构的多孔球,比表面积不变,表面形成的壳层和氧气分子的活性接触位点更多,体现出的响应值更高,选择性也更好,且以单质存在的au原子的纳米颗粒和lafeo3之间形成了肖特基结,使得传感器的灵敏度提升,稳定性更好。
2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26.(1)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核壳结构的负载au纳米颗粒的lafeo3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简便,得到的气敏材料活性位点较多,选择性好,长期性能稳定,重复性优秀。
27.(2)在lafeo3材料表面负载了au纳米颗粒,价态控制为单质形态,贵金属单质和 lafeo3之间形成的肖特基结显著地提高了其气敏性能。
28.(3)本发明用水热法制备出au-lafeo3材料,首次通过一步水热法完成0价态au纳米粒子的负载,仅需单次退火且不需要借助还原气氛。用该材料制备的气敏传感器在检测正丁醇蒸汽时,可以在较低的工作温度(220-250℃)下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110-120,浓度为 100ppm正丁醇蒸汽)。最佳情况负载了au的核壳结构lafeo3(实施例1)具有相对于不负载的lafeo3(实施例5)有5倍(115/20)提升的灵敏度,如图5。检测下限达到500ppb (此时响应为1.2),可以实现微量的正丁醇浓度检测,且在浓度梯度测试中,实施例1制备的传感器对正丁醇的响应呈现对气体浓度的正相关趋势,如图6。另外,对于实施例1而言,在225-275℃工作温度下各种气体中对正丁醇的响应都是最高,如图3。
附图说明:
29.图1所示为本发明中传感器的结构图;
30.其中,1-电阻丝,2-金属电极,3-敏感材料,4-陶瓷管,5-铂丝,6-基座;
31.图2所示为实施例1中得到的au-lafeo3的扫描电镜照片;
32.图3所示为实施例1中得到的气敏元件灵敏度与不同工作温度和不同气体的对应关系图;
33.图4所示为实施例1中得到的au-lafeo3气敏元件对100ppm正丁醇单次响应曲线。
34.图5所示为实施例1、2、3、5在最佳工作温度下对100ppm正丁醇的灵敏度。
35.图6所示为实施例1制备的传感器对500ppb~100ppm各浓度正丁醇的灵敏度响应曲线。其中,图6(a)为制备的传感器对500ppb~10ppm浓度正丁醇的灵敏度响应曲线,图6(b) 为制备的传感器对20ppm~100ppm浓度正丁醇的灵敏度响应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36.利用水热法,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如负载比例、水热温度、水热时间、退火温度、搅拌速度等参数等)制备au-lafeo3气敏材料,在al2o3陶瓷管表面涂覆au-lafeo3薄膜。al2o3陶瓷管内插入ni-cr加热丝,调节通过加热丝的电流以加热al2o3陶瓷管。将加热丝和au
‑ꢀ
lafeo3膜上的铂丝引出的电极分别与引出回路和测试电路相连接,利用其电阻随环境中测试气体浓度的变化而改变,便可测定测试气体是否存在。元器件表现出了对正丁醇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较短的响应-恢复时间的气敏特性。
37.气敏传感器的气敏特性通常用灵敏度来表征。对于p型半导体气敏材料,灵敏度的
定义为传感器在一定浓度的被测气体气氛中的电阻值rg与传感器在大气气氛中的电阻值rs之比:
38.s=rg/rs39.灵敏度的测试方法:通过调节工作电压给传感器中使电阻丝升温发热,从而将热量间接传导于al2o3陶瓷管表面。将负载电阻r与传感器电阻rz相串联,其两端供给测试电压vc。取 r两端的电压为输出电压v
out
。传感器的电阻:rz=vc/v
out
(1-r)。在大气气氛下rz=rs,在测试气体气氛下,rz=rg。根据rz的变化即可得知环境中测试气体的变化情况。
40.测试条件为:温度25
±
2℃,相对湿度rh 40
±
5%。测试气体为在气敏测试系统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正丁醇、乙醇、丙酮、甲苯、甲醛、甲醇)对应的挥发气体。
41.本发明制备出了对正丁醇敏感的气敏传感器,可在众多的混合气体中,通过调节工作温度检测出正丁醇的蒸汽。它的工艺简单,具有低工作温度、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等优秀性能。
42.实施例1:
43.(1)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实验器材,并用烘箱烘干,在20℃恒温下,将一定量的硝酸镧和一定量的硝酸铁分别溶解在30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其中,硝酸镧和硝酸铁的浓度均为0.0167mol/l,磁力搅拌1分钟。其中搅拌速率为1000rpm。
44.(2)在磁力搅拌作用下,将与硝酸镧相同物质的量的柠檬酸加入溶液中,并加入0.18g 六次甲基四胺(即混合溶液中六次甲基四胺浓度为0.043mol/l)。将所得混合液在室温下磁力搅拌0.5小时,在混合液中滴加0.020g/ml的氯金酸溶液至混合溶液中氯金酸浓度为0.0008 mol/l,持续搅拌0.5小时。其中搅拌速率为1000rpm。
45.(3)将混合溶液前驱体转移到50ml内衬特氟龙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置于180℃的烘箱中24小时,然后将其取出并自然冷却至室温。
46.(4)离心收集棕色材料沉淀,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交替离心-洗涤6次,将材料置于烘箱内80℃干燥12小时。
47.(5)收集到的材料粉末置于陶瓷舟,放入马弗炉中退火。升温速率为2℃/min,退火温度为800℃,退火时间为2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粉体。
48.(6)将以上得到的粉体和用去离子水样品调制成糊状,其固液比为1g:10ml,均匀地涂在陶瓷管表面,其中涂覆厚度为15μm。
49.(7)将涂抹均匀的陶瓷管置于马弗炉中退火,升温速率为2℃/min,退火温度为450℃,退火时间为2小时。将退火后的陶瓷管后焊接到专用的基座上,所制得的传感器的结构如图 1所示(这里就是市售的al2o3陶瓷管上涂了所制备的材料)。
50.(8)通过气敏元件老化台使传感器在相对湿度40%rh,温度25℃老化48小时。用气敏测试系统(ws-30b)测试气体传感器的气敏特性,所制备的au-lafeo3材料的sem图如图2所示,可观察到其形貌为核壳结构,并且材料表面比较粗糙。晶体中的有机模板剂连接物受高温分解,形成内部的多孔球,又由于氯金酸的加入,影响了lafeo3晶体的进一步结晶过程,表面出现了疏松的壳层,形成核壳结构。
51.其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元件在工作温度为225℃时灵敏度最高,对 100ppm同等浓度的正丁醇、乙醇、丙酮、甲苯、甲醛和甲醇的灵敏度分别为:s=115,37.6, 35.5,47,4.52和5.21。这表明本发明的气敏元件对正丁醇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能够
排除测量气氛中其他常见有机蒸汽的干扰。
52.实施例2:
53.(1)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实验器材,并用烘箱烘干。在20℃恒温下,将一定量的硝酸镧和一定量的硝酸铁分别溶解在30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其中,硝酸镧和硝酸铁的浓度均为0.0167mol/l,磁力搅拌1分钟。其中搅拌速率为1000rpm。
54.(2)在磁力搅拌作用下,将与硝酸镧相同物质的量的柠檬酸加入溶液中,并加入0.18g六次甲基四胺(即混合溶液中六次甲基四胺浓度为0.043mol/l)。将所得混合液在室温下磁力搅拌0.5小时。在混合液中滴加氯金酸溶液至溶液中氯金酸浓度为0.001mol/l,持续搅拌0.5小时,其中搅拌速率为1000rpm。
55.(3)将混合溶液转移到50ml内衬特氟龙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置于180℃的烘箱中24小时,然后将其取出并自然冷却至室温。
56.(4)离心收集棕色材料沉淀,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交替洗涤6次,将材料置于烘箱内80℃干燥12小时。
57.(5)收集到的材料粉末置于陶瓷舟,放入马弗炉中退火。升温速率为2℃/min,退火温度为800℃,退火时间为2小时,后自然冷却降至室温,得到粉体。
58.(6)将以上得到的粉体和用去离子水样品调制成糊状,其固液比为1g:10ml,均匀地涂在陶瓷管表面,其中涂覆厚度为15μm。
59.(7)将涂抹均匀的陶瓷管置于马弗炉中退火,升温速率为2℃/min,退火温度为450℃,退火时间为2小时。将退火后的陶瓷管后焊接到专用的基座上制成气体传感器。通过气敏元件老化台使传感器在相对湿度40%rh,温度25℃老化48小时。
60.(8)用气敏测试系统(ws-30b)测试气体传感器的气敏特性。在200℃下对所制备的传感器进行正丁醇气敏特性的测试,器件工作时间是1200秒,其中响应时间是50秒,恢复时间是30秒,可得知器件响应特性与恢复性能良好。器件灵敏度s达到了58.9,灵敏度值相对较高。
61.实施例3:
62.(1)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实验器材,并用烘箱烘干,在20℃恒温下,将一定量的硝酸镧和一定量的硝酸铁分别溶解在30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其中,硝酸镧和硝酸铁的浓度均为0.0167mol/l,磁力搅拌1分钟。其中搅拌速率为1000rpm。
63.(2)在磁力搅拌作用下,将与硝酸镧相同物质的量的柠檬酸加入溶液中,并加入0.18g六次甲基四胺(即混合溶液中六次甲基四胺浓度为0.043mol/l)。将所得混合液在室温下磁力搅拌1小时,在混合液中滴加氯金酸溶液至溶液中氯金酸浓度为0.0006mol/l,持续搅拌1小时。其中搅拌速率为1000rpm。
64.(3)将混合溶液前驱体转移到50ml内衬特氟龙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置于180℃的烘箱中26小时,然后将其取出并自然冷却至室温。
65.(4)离心收集棕色材料沉淀,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交替离心-洗涤8次,将材料置于烘箱内80℃干燥12小时。
66.(5)收集到的材料粉末置于陶瓷舟,放入马弗炉中退火。升温速率为2℃/min,退火温度为800℃,退火时间为2小时,后自然冷却降至室温,得到粉体。
67.(6)将以上得到的粉体和用去离子水调制成糊状,其固液比为1g:10ml,均匀地涂
在陶瓷管表面,其中涂覆厚度为15μm。
68.(7)将涂抹均匀的陶瓷管置于马弗炉中退火,升温速率为2℃/min,退火温度为450℃,退火时间为2小时。将退火后的陶瓷管后焊接到专用的基座上,制成气体传感器。通过气敏元件老化台使传感器在相对湿度40%rh,温度25℃老化48小时。
69.(8)用气敏测试系统(ws-30b)测试气体传感器的气敏特性。在200℃下对所制备的传感器进行正丁醇气敏特性的测试,器件工作时间是1100秒,其中响应时间是20秒,恢复时间是45秒,可得知器件响应特性与恢复性能良好。器件灵敏度s达到了34,灵敏度值相对较高,此时其他气体的响应为乙醇15.61,丙酮11.09,甲苯17.62,甲醛1.76,甲醇5.578,选择性也较好。
70.实施例4:
71.(1)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实验器材,并用烘箱烘干。在20℃恒温下,将一定量的硝酸镧和一定量的硝酸铁分别溶解在30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其中,硝酸镧和硝酸铁的浓度均为0.0167mol/l,磁力搅拌1分钟。其中搅拌速率为1000rpm。
72.(2)在磁力搅拌作用下,将与硝酸镧相同物质的量的柠檬酸加入溶液中,并加入0.18g六次甲基四胺(即混合溶液中六次甲基四胺浓度为0.043mol/l)。将所得混合液在室温下磁力搅拌0.5小时,在混合液中滴加氯金酸溶液至溶液中氯金酸浓度为0.0008mol/l,持续搅拌0.5小时。其中搅拌速率为1000rpm。
73.(3)将混合溶液前驱体转移到50ml内衬特氟龙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置于180℃的烘箱中24小时,然后将其取出并自然冷却至室温。
74.(4)离心收集棕色材料沉淀,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交替离心-洗涤6次,将材料置于烘箱内80℃干燥12小时。
75.(5)收集到的材料粉末置于陶瓷舟,放入马弗炉中退火。升温速率为2℃/min,退火温度为800℃,退火时间为2小时,后自然冷却降至室温,得到粉体。
76.(6)将以上得到的粉体和用去离子水调制成糊状,其固液比为1g:10ml,均匀地涂在陶瓷管表面,其中涂覆厚度为15μm。
77.(7)将涂抹均匀的陶瓷管置于马弗炉中退火,升温速率为2℃/min,退火温度为450℃,退火时间为2小时。将退火后的陶瓷管后焊接到专用的基座上,制成气体传感器。通过气敏元件老化台使传感器在相对湿度40%rh,温度25℃老化48小时。
78.(8)用气敏测试系统(ws-30b)测试气体传感器的气敏特性。在250℃下对所制备的传感器进行正丁醇气敏特性的测试,器件工作时间是1200秒,其中响应时间是46秒,恢复时间是35秒,可得知器件响应特性与恢复性能良好。器件灵敏度s达到了42,灵敏度值相对较高,此时其他气体的响应为乙醇10.11,丙酮13.927,甲苯21.968,甲醛4.761,甲醇23.18,选择性相对较好。
79.实施例5:(对比例)
80.(1)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实验器材,并用烘箱烘干,在20℃恒温下,将一定量的硝酸镧和一定量的硝酸铁分别溶解在30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其中,硝酸镧和硝酸铁的浓度均为0.0167mol/l,磁力搅拌1分钟。其中搅拌速率为1000rpm。
81.(2)在磁力搅拌作用下,将与硝酸镧相同物质的量的柠檬酸加入溶液中,并加入0.18g 六次甲基四胺(即混合溶液中六次甲基四胺浓度为0.043mol/l)。将所得混合液在室
温下磁力搅拌0.5小时。其中搅拌速率为1000rpm。
82.(3)将混合溶液前驱体转移到50ml内衬特氟龙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置于180℃的烘箱中24小时,然后将其取出并自然冷却至室温。
83.(4)离心收集棕色材料沉淀,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交替离心-洗涤6次,将材料置于烘箱内80℃干燥12小时。
84.(5)收集到的材料粉末置于陶瓷舟,放入马弗炉中退火。升温速率为2℃/min,退火温度为800℃,退火时间为2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粉体。
85.(6)将以上得到的粉体和用去离子水样品调制成糊状,其固液比为1g:10ml,均匀地涂在陶瓷管表面,其中涂覆厚度为15μm。
86.(7)将涂抹均匀的陶瓷管置于马弗炉中退火,升温速率为2℃/min,退火温度为450℃,退火时间为2小时。将退火后的陶瓷管后焊接到专用的基座上,所制得的传感器的结构如图 1所示(这里就是市售的al2o3陶瓷管上涂了所制备的材料)。
87.(8)通过气敏元件老化台使传感器在相对湿度40%rh,温度25℃老化48小时。用气敏测试系统(ws-30b)测试气体传感器的气敏特性,所制备的不负载au的lafeo3材料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如图5所示,相对于实施例1,灵敏度很低、选择性较差。
88.以上实施例说明,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的实施例1-4制备的气体传感器均对正丁醇气体有较好的响应特性,灵敏度相对较高。其中实施例1灵敏度最高,达到115。而实施例5 (对比例)说明了在加入过高浓度氯金酸(0.002mol/l)、搅拌速率为400rpm导致氯金酸无法均匀分布前驱体溶液中,最终生成的au颗粒会局部团聚而非均匀扩散;水热时间较短的的情况下,晶体发育情况较差,不足以让金属阳离子形成均匀形貌。反面证明了本发明具有 au颗粒分布均匀、响应高、晶体发育均匀、良好等特点。
89.以上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非起限制作用。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90.本发明未尽事宜为公知技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