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尾气后处理封装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21:06: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的尾气后处理封装通常包括壳体、若干尾气后处理载体以及出气锥组件。所述出气锥组件通常包括出气锥以及尾管,所述尾管上安装有用以检测气体的传感器(例如nox传感器)。由于所述尾管相对靠近外部,在一些应用环境中,水流等容易进入所述尾管从而对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损坏所述传感器。另外,由于气体在所述出气锥中的分布不均匀,如何提高检测精度也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尾气后处理封装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精度以及可靠性均较高的尾气后处理封装。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其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尾气处理载体以及与所述壳体相连的出气锥组件,所述出气锥组件包括出气锥、固定于所述出气锥中的多孔板、位于所述出气锥和所述多孔板之间的检测腔体以及固定于所述出气锥上且至少部分延伸入所述检测腔体中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多孔板包括若干第一穿孔、位于所述若干第一穿孔的周边的若干第二穿孔以及与所述检测腔体相连通的开口,所述若干第一穿孔以及所述若干第二穿孔与所述检测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一穿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穿孔的尺寸,所述第二穿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开口的尺寸。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每一个所述第一穿孔的尺寸小于每一个所述第二穿孔的尺寸,每一个所述第二穿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开口的尺寸。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口自所述多孔板的外边缘向所述若干第一穿孔所在的区域凹陷而成,所述传感器的位置位于所述开口内。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口具有呈弧形的底面。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孔板包括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的边缘折弯而成的若干安装爪,所述主体部呈弧形且向所述检测腔体中凸出,所述若干第一穿孔以及所述若干第二穿孔设于所述主体部,所述若干安装爪用以固定于所述壳体。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若干安装爪延伸超出所述出气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气锥组件包括与所述出气锥相连的尾管,其中所述若干第一穿孔所在的区域对应于所述尾管。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为nox传感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气锥为偏心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出气锥的径向上,所述若干第二
穿孔中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若干第一穿孔以及所述开口之间。
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设于所述出气锥上,从而尽可能地将所述传感器向尾气流动方向的上游设置,降低了水侵入的风险,提高了可靠性;另外,本实用新型设有用于调节气流分布的多孔板,所述第一穿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穿孔的尺寸,所述第二穿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开口的尺寸;如此设置,流入所述出气锥的气流能够在所述多孔板的作用下相对均匀地流入所述检测腔体中,从而提高了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尾气后处理封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原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出气锥组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主视图。
18.图3是图2的左视图。
19.图4是图2的俯视图。
20.图5是图2的后视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出气锥组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其中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或者符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产品的例子。
23.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
24.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100,其包括壳体1、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若干尾气处理载体、与所述壳体1的一端相连的进气锥组件2以及与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相连的出气锥组件3。
25.所述若干尾气处理载体包括柴油氧化催化器11(doc)、柴油颗粒捕集器12(dpf)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器13(scr)等。
26.所述出气锥组件3包括出气锥4、固定于所述出气锥4中的多孔板5、位于所述出气锥4和所述多孔板5之间的检测腔体6、固定于所述出气锥4上且至少部分延伸入所述检测腔体6中的传感器7、以及与所述出气锥4相连的尾管8。
27.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锥4为偏心锥。
28.所述多孔板5包括主体部52以及自所述主体部52的边缘折弯而成的若干安装爪51。所述主体部52呈弧形且向所述检测腔体6中凸出,以更好地对气流进行调节。所述若干安装爪51用以固定于所述壳体1。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安装爪51延伸超出所述出气锥4。
29.所述主体部52包括若干第一穿孔521、位于所述若干第一穿孔521的周边的若干第
二穿孔522以及与所述检测腔体6相连通的开口523。所述若干第一穿孔521以及所述若干第二穿孔522也与所述检测腔体6相连通,以调节背压。所述若干第一穿孔521所在的区域对应于所述尾管8。所述第一穿孔521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穿孔522的尺寸,所述第二穿孔522的尺寸小于所述开口523的尺寸。如此设置,流入所述出气锥4的气流能够在所述多孔板5的作用下更多地从上方流出,一方面保证所述传感器7附近的流速满足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可以让气体进行二次混合,让所述传感器7采集的气体更均匀,从而提高了检测精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7为nox传感器。
30.优选地,每一个所述第一穿孔521的尺寸小于每一个所述第二穿孔522的尺寸,每一个所述第二穿孔522的尺寸小于所述开口523的尺寸。所述开口523自所述多孔板5的外边缘向所述若干第一穿孔521所在的区域凹陷而成。所述传感器7的位置位于所述开口523内。所述开口523具有呈弧形的底面5231。在所述出气锥4的径向上,所述若干第二穿孔522中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若干第一穿孔521以及所述开口523之间,以调节气流分布。
3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7设于所述出气锥4上,从而尽可能地将所述传感器7向尾气流动方向的上游设置,降低了水侵入的风险,提高了可靠性;另外,本实用新型设有用于调节气流分布的多孔板5,所述第一穿孔521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穿孔522的尺寸,所述第二穿孔522的尺寸小于所述开口523的尺寸;如此设置,流入所述出气锥4的气流能够在所述多孔板5的作用下相对均匀地流入所述检测腔体6中,从而提高了检测精度。
32.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