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儿童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19:09: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坐便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儿童坐便器。


背景技术:

2.坐便器是每个人每天都必须用到的物品,用来解决个人卫生问题。现在的坐便器的的尺寸普遍都是按照成人的尺寸设计的,儿童在使用时,由于本身体积较小,用成人的坐便器非常的不方便。
3.由此市面上出现了专门儿童使用的坐便器,例如中国专利2021212776625,公开了一种儿童坐便器,包括:主体;盖板,其安装在主体上端面,且盖板后端成型靠背一;背板,其安装在主体后端,且背板上端凸出主体上端面形成靠背二;所述盖板与主体内部连接,靠背一和靠背二通过卡接结构卡接,在主体上形成用于背部抵靠的靠背。
4.上述的儿童坐便器上的便盖是单纯的盖设在坐便器上的,使用时直接拿掉,这种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5.便盖因为是盖设在坐便器上,很容易脱落,造成如厕后的气味散发,同时脱落后,坐垫上很容易落灰,使用起来不卫生,同时在搬运时脱落,造成使用运输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坐便器,通过在主体上转动安装一可收纳到主体内的便盖,解决现有设计中便盖易脱离,造成的使用不便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8.一种儿童坐便器,包括:
9.主体,其上开设有容纳腔;
10.便盆,其安装在容纳腔内,用于容纳排泄物;
11.便盖,其转动安装在主体上,用于密封住便盆;
12.其中,所述主体上开设有开口,便盖的端部置于该开口处,并从该开口转动进入到主体内。
13.优选地,所述便盖为弧形件。
14.优选地,所述便盖的两侧均成型有转动部一,
15.所述主体的两侧成型有转动孔;
16.所述转动部一置于转动孔内,并可在转动孔内转动。
17.优选地,所述转动部一上成型有折边;
18.所述转动孔内壁成型有转动凹槽;
19.当转动部一置于转动孔内时,折边卡接在转动凹槽。
20.优选地,所述主体上转动安装有提手,该提手端部与便盖连接;
21.当所述提手转动至主体上方时,所述便盖密封住便盆;
22.当所述提手转动至主体侧面时,所述便盖从开口处进入到主体内,从而打开便盆。
23.优选地,所述提手端部设置有转动部二;该转动部二卡接转动部一并径向限位,用于提手与便盖之间的连接。
24.优选地,所述提手端部安装有连接件,连接件端面成型有所述转动部二;
25.所述转动部二端部成型卡接凸起;
26.当转动部二插入转动部一内时,卡接凸起卡接便盖内壁,用于转动部二与转动部一的连接。
27.优选地,所述转动部一和提手端部均成型有供转动部二穿过的孔部,孔部与转动部二之间径向限位。
28.优选地,所述主体上端边缘安装有限位条,当便盖边缘抵接该限位条时,提手停止转动。
29.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30.1、本实用新型设计是在主体上转动安装一便盖,能有效防止便盖与主体的分离,同时该便盖可以转动收纳到主体内,这样能避免在使用时,因为受力而发生断裂等情况,保证便盖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
31.2、本实用新型的转动部一上成型的折边与转动凹槽的配合,能保证便盖安装的稳定,同时避免转动部一脱离转动孔,保证便盖的正常使用。
32.3、本实用新型设置一提手,可便于搬运坐便器,同时可通过提手来控制便盖的转动,从而实现对便盆的密封或打开,使用更方便且卫生。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盖密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便盖打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实用新型便盖密封时的剖视图之一。
3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便盖密封时的剖视图之二。
38.图6为图5的a区域放大图。
3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0.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便盖打开时的剖视图。
41.附图标记:1、主体;2、容纳腔;3、便盆;4、便盖;5、开口;6、转动部一;7、转动孔;8、折边;9、转动凹槽;10、提手;11、转动部二;12、连接件;13、卡接凸起;14、孔部;15、限位条;16、凸环;17、弧形凸台;18、上壳体;19、下壳体;20、坐垫;21、便座。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3.如图1-图4所示,一种儿童坐便器,包括主体1、便盆3和便盖4;
44.所述主体1内部中空且上端开设有如厕区域,该如厕区域导通主体1内部,形成容纳腔2,便盆3边缘搭接在如厕区域的边缘,其余部分位于容纳腔 2内,主要可以用来容纳如厕后的排泄物。
45.为了能盖住便盆3,防止落尘和气味逸散,在主体1上转动安装一便盖4,同时在如
厕区域的后端的主体1上开设有一开口5,该开口5为弧形,同时便盖4也是采用弧形的设计,便盖4的后端插入开口5内,且可绕便盖4的转动点旋入主体1内,从而收纳在主体1内。
46.本实用新型设计是在主体1上转动安装一便盖4,能有效防止便盖4与主体1的分离,同时该便盖4可以转动收纳到主体1内,这样能避免在使用时,因为受力而发生断裂等情况,保证便盖4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
47.如图2所示,所述便盖4与主体1之间的安装结构可以是:在便盖4的两侧均成型一转动部一6,在主体1的两侧对应位置开设转动孔7,之后将转动部一6安装到转动孔7内,即可完成便盖4的安装,使便盖4可以绕转动孔7转动。
48.为了实现转动部一6的安装到转动孔7内,主体1分为上壳体18和下壳体19,如厕区域开设在上壳体18上端,下壳体19安装多个支撑脚,来稳定支持下壳体19,上壳体18和下壳体19之间可以通过螺钉或螺栓等连接件12 安装连接,也可以采用卡扣的方式进行卡接,再或者是胶连,在上壳体18的上端安装一便座21,如厕区域开设在便座21上,便座21上可以安装一环形的坐垫20,一方面来提高如厕的舒适度,另一方面可以在便盆3内放置便袋,利用坐垫20来压住便袋的边缘,来便于如厕。
49.如图2和图6所示,转动孔7开设在上壳体18和下壳体19的连接处,两者拼接形成完成的转动孔7,这样分体的转动孔7能便于转动部一6的安装。
50.同时在所述转动部一6上成型有折边8;
51.所述转动孔7内壁成型有转动凹槽9;
52.当转动部一6置于转动孔7内时,折边8卡接在转动凹槽9。
53.本实用新型的转动部一6上成型的折边8与转动凹槽9的配合,能保证便盖4安装的稳定,同时避免转动部一6脱离转动孔7,保证便盖4的正常使用。
54.为了方便搬运主体1,在主体1外还转动安装一提手10,进一步的,可将提手10的端部与便盖4的转动部一6连接,实现便盖4与提手10的同步转动,具体结构如下。
55.结合图2-图8所示,在提手10的端部设置转动部二11,或者是在提手 10的端部安装一连接件12,连接件12的端部成型转动部二11,将转动部二 11插入转动部一6内,并固定,同时实现两者的径向限位,从而实现转动提手10,便盖4可以跟随提手10一同转动的设计。
56.即当所述提手10转动至主体1上方时,所述便盖4密封住便盆3,此时可以通过提手10来搬运坐便器,同时不用担心排泄物会洒出来。
57.当所述提手10转动至主体1侧面时,所述便盖4从开口5处进入到主体 1内,从而打开便盆3,此时就可以正常如厕。
58.上述的转动部二11可以为凸出成型在提手10端部或连接件12端面的两个平行设置的弹片,在弹片的端部成型卡接凸起13;
59.在转动部一6内成型孔部14,如果是采用连接件12的方式,那么在提手 10端部也需要成型孔部14,孔部14为非圆形孔,可以是腰型孔或方形,或其他异形孔,当转动部二11插入转动部一6内后,卡接凸起13或穿过孔部 14,并卡接,防止转动部二11脱离转动部一6,同时转动部二11因为孔部 14的缘故,会产生径向限位,从而实现提手10与便盖4的同步转动,即壳体通过提手10来转动便盖4,使得使用起来更方便。
60.上述的转动部一6可以转轴,或者是横向设置的圆筒,孔部14开设在圆筒内。
61.所述主体1上端边缘安装有限位条15,当便盖4边缘抵接该限位条15时,提手10停止转动。
62.限位条15一方面能提高皮肤与主体1之间接触的舒适度,另一方面能起到限制便盖4转动的目的。
63.在提手10的端部成型凸环16,在上壳体18和下壳体19上均成型弧形凸台17,在安装完成后,弧形凸台17置于凸环16内,能起到约束上壳体18和下壳体19的分离,同时又能保证提手10转动的位置更准确。
6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